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通过几年来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及实践,总结出独立学院在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经验和独到之处,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全真模拟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并把创业教育证书称为继文化知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而加强创业教育,是提升学生创业素质的关键。为此,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从2004年开始实施创业教育,发展至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第一要务,积极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的道路上的探索希望能给独立学院起到一定的参照作用。
一、创业实训教育
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本领,所以创业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磨练,绝不能“纸上谈兵”。因而,创业实践无疑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创业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创业实践的深刻意义还在于,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目标和价值取向,增强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全面提升创业的综合素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6年成立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全真模拟方式成功运作八个项目,成为浙江省高校全真模拟创业实践教育的代表。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创业教育特别是创业实践及实训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但是面对如雨后春笋般的创业教育研究,需要全面、系统的研究创业实训模式及实践研究,改善目前创业实训教育实践环节的瓶颈现状,提出有效的创业实训模式,建立一套适合现代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的创业前期准备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指导。
二、创业实训教育的构建及保障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针对不同的学生特色指定不同的创业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模拟的创业环境中“在做中学”,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获取创业支持。
(一)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设置基地管理委员会
大学生创业不但要具有创业的意识与技能,还要具有相关的创业经验,应该把创业教育与科学研究、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心理与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可能性。为此,学校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实战演习的基地,为创业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管理组织架构(见图1),基地负责人由校领导直接担任,下设基地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商学院、学工委、教务部、组织人事部、计财部、合作发展部、总务部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是创新创业基地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对基地实行宏观调控管理、资源配置,和人员配置,对进入基地的项目进行最终审批。基地管理咨询委员会是咨询机构,由杭州市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和创业企业家担任,承担相关业务的咨询指导功能。基地设立了5个职能部门。项目评审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并给最终通过审核的项目发入园通知书。项目考核办公室组织考核小组,制定考核计划,负责对各办公室及项目团队的考核。财务管理办公室负责财务、会计、资金、费用各项管理办法的制定,对项目运作进行财务指导和管理,配合学院财务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工商管理办公室办理园内项目的开业,变更和注销登记,规范市场,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税务办公室办理基地项目的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税款征收、税法稽查。
(二)严格把关项目,采取淘汰制
为了让模拟的环境更加的真实,学院严格把关项目,采取淘汰制。创业项目进入基地,要经过学生所在分院初审,后由项目评审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答辩评审,符合要求才可以获准进入基地。由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业街上的门店数量有限,而学生的创业热情与日俱增,所以基地又建立了淘汰制。创业基地的淘汰制就是项目经营一年以后对该项目的整体经营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包括了项目是否盈利,项目是否规范,项目是否有可持续发展,就项目跟新项目对比是否有竞争力。经过这样的淘汰制就给了新项目进入创业园的机会,也给旧项目一定的压力。
(三)项目发展新探索
创业项目经过了在创业实践基地中的一段孵化期后,必然要面对它的出路问题。基地项目的出路问题可以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把在基地中运作得好的,并取得一定成就的项目孵化出社会。二是对有发展潜力但未完成孵化的项目再进行传承。三是通过项目运作后的评估终止不合理的项目或者通过个人意愿注销再基地中注销项目。
三、完善创业实训教育的建议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已成为独立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进一步发展的典型障碍,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建立全真模式和全真模拟模式并存的环境
如果要真刀真枪的开展创业实践,那就要有场所,要有阵地,否则学生的创业计划就只能在电脑上虚拟,在纸上设计。但由于学校场地限制,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创业场地需求。针对目前实训中存在着全真环境和模拟环境这对矛盾,创业基地的环境就应由全真模拟环境转变为全真环境和全真模拟环境并存。在全真模拟环境下,就必须进行真实注册,这有助于解决基地管理,财务和税收的问题,使基地中的项目规范化、标准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创业基地发展的比较成熟的基础上于2009年2月成立创业学院(筹),让创业教育又提升了一步。
(二)成立监督评估机构,明确考核机制,完善模拟环境下项目质量管理
在模拟环境下,在运作过程中可以争取优化工商办公室,争取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惩罚制度。可以把创业基地的实践活动和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相挂钩,把运营项目的考核和第二课堂学分的获得相统一。把违规情况汇总,然后作为对个项目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对于情节严重的则给与停业处理,并让该项目重新进行一次答辩流程,使成员对项目有一个更清楚的定位与认识.以便更好营运。在全真环境下,项目运作完全按照标准规范运作,接受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
(三)积极引导,控制项目风险
为了及时有效的解决项目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问题,建议创业基地内部实行周例会制,聘请校内有丰富企业运作管理经验的专兼职老师进行指导。在例会讨论时,由各项目负责人向基地指导老师汇报项目运行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指导老师对项目的运营情况作出点评,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的思路。在条件成熟时,可聘请校外企业家给予项目运作的指导。通过这种形式,为创业学生提供了接触专家的机会,并提供了进行面对面交流讨论的途径,让学生在创业之路上及时得到帮助,而且可以从专家团队学到勤奋、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对所有正在创业和有志于创业的学生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引导意义。同时,在创业教育中,我们邀请优秀创业团队介绍创业的成功经验,为同学们树立榜样。
面对日益激烈地就业竞争,独立学院必须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创业实训实践教育为依托,以创业实践带动创业教育,才能保证学校创业教育持续可发展得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时椿,常建坤,杨怡.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J].2004,(6).
[2]李国富,侯守慧.创业实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3]林汉川,邱红.中小企业运营与控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
[4]严金花.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2008,(1).
[5]刘威.创业教育助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N].中国青年报,2008,(11).
[6]侯玮.杭州启动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N].杭州日报,2008,(5).
项目名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科研基金支持项目。
作者简介:丁丹丹(1983—),浙江临海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全真模拟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并把创业教育证书称为继文化知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而加强创业教育,是提升学生创业素质的关键。为此,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从2004年开始实施创业教育,发展至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第一要务,积极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的道路上的探索希望能给独立学院起到一定的参照作用。
一、创业实训教育
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本领,所以创业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磨练,绝不能“纸上谈兵”。因而,创业实践无疑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创业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创业实践的深刻意义还在于,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目标和价值取向,增强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全面提升创业的综合素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6年成立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全真模拟方式成功运作八个项目,成为浙江省高校全真模拟创业实践教育的代表。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创业教育特别是创业实践及实训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但是面对如雨后春笋般的创业教育研究,需要全面、系统的研究创业实训模式及实践研究,改善目前创业实训教育实践环节的瓶颈现状,提出有效的创业实训模式,建立一套适合现代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的创业前期准备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指导。
二、创业实训教育的构建及保障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针对不同的学生特色指定不同的创业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模拟的创业环境中“在做中学”,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获取创业支持。
(一)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设置基地管理委员会
大学生创业不但要具有创业的意识与技能,还要具有相关的创业经验,应该把创业教育与科学研究、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心理与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可能性。为此,学校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实战演习的基地,为创业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管理组织架构(见图1),基地负责人由校领导直接担任,下设基地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商学院、学工委、教务部、组织人事部、计财部、合作发展部、总务部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是创新创业基地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对基地实行宏观调控管理、资源配置,和人员配置,对进入基地的项目进行最终审批。基地管理咨询委员会是咨询机构,由杭州市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和创业企业家担任,承担相关业务的咨询指导功能。基地设立了5个职能部门。项目评审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并给最终通过审核的项目发入园通知书。项目考核办公室组织考核小组,制定考核计划,负责对各办公室及项目团队的考核。财务管理办公室负责财务、会计、资金、费用各项管理办法的制定,对项目运作进行财务指导和管理,配合学院财务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工商管理办公室办理园内项目的开业,变更和注销登记,规范市场,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税务办公室办理基地项目的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税款征收、税法稽查。
(二)严格把关项目,采取淘汰制
为了让模拟的环境更加的真实,学院严格把关项目,采取淘汰制。创业项目进入基地,要经过学生所在分院初审,后由项目评审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答辩评审,符合要求才可以获准进入基地。由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业街上的门店数量有限,而学生的创业热情与日俱增,所以基地又建立了淘汰制。创业基地的淘汰制就是项目经营一年以后对该项目的整体经营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包括了项目是否盈利,项目是否规范,项目是否有可持续发展,就项目跟新项目对比是否有竞争力。经过这样的淘汰制就给了新项目进入创业园的机会,也给旧项目一定的压力。
(三)项目发展新探索
创业项目经过了在创业实践基地中的一段孵化期后,必然要面对它的出路问题。基地项目的出路问题可以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把在基地中运作得好的,并取得一定成就的项目孵化出社会。二是对有发展潜力但未完成孵化的项目再进行传承。三是通过项目运作后的评估终止不合理的项目或者通过个人意愿注销再基地中注销项目。
三、完善创业实训教育的建议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已成为独立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进一步发展的典型障碍,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建立全真模式和全真模拟模式并存的环境
如果要真刀真枪的开展创业实践,那就要有场所,要有阵地,否则学生的创业计划就只能在电脑上虚拟,在纸上设计。但由于学校场地限制,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创业场地需求。针对目前实训中存在着全真环境和模拟环境这对矛盾,创业基地的环境就应由全真模拟环境转变为全真环境和全真模拟环境并存。在全真模拟环境下,就必须进行真实注册,这有助于解决基地管理,财务和税收的问题,使基地中的项目规范化、标准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创业基地发展的比较成熟的基础上于2009年2月成立创业学院(筹),让创业教育又提升了一步。
(二)成立监督评估机构,明确考核机制,完善模拟环境下项目质量管理
在模拟环境下,在运作过程中可以争取优化工商办公室,争取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惩罚制度。可以把创业基地的实践活动和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相挂钩,把运营项目的考核和第二课堂学分的获得相统一。把违规情况汇总,然后作为对个项目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对于情节严重的则给与停业处理,并让该项目重新进行一次答辩流程,使成员对项目有一个更清楚的定位与认识.以便更好营运。在全真环境下,项目运作完全按照标准规范运作,接受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
(三)积极引导,控制项目风险
为了及时有效的解决项目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问题,建议创业基地内部实行周例会制,聘请校内有丰富企业运作管理经验的专兼职老师进行指导。在例会讨论时,由各项目负责人向基地指导老师汇报项目运行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指导老师对项目的运营情况作出点评,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的思路。在条件成熟时,可聘请校外企业家给予项目运作的指导。通过这种形式,为创业学生提供了接触专家的机会,并提供了进行面对面交流讨论的途径,让学生在创业之路上及时得到帮助,而且可以从专家团队学到勤奋、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对所有正在创业和有志于创业的学生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引导意义。同时,在创业教育中,我们邀请优秀创业团队介绍创业的成功经验,为同学们树立榜样。
面对日益激烈地就业竞争,独立学院必须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创业实训实践教育为依托,以创业实践带动创业教育,才能保证学校创业教育持续可发展得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时椿,常建坤,杨怡.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J].2004,(6).
[2]李国富,侯守慧.创业实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3]林汉川,邱红.中小企业运营与控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
[4]严金花.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2008,(1).
[5]刘威.创业教育助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N].中国青年报,2008,(11).
[6]侯玮.杭州启动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N].杭州日报,2008,(5).
项目名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科研基金支持项目。
作者简介:丁丹丹(1983—),浙江临海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