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与酒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高的山上是什么
  是美丽的彩虹挂天边
  那不是彩虹挂天边
  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
  ——土族歌谣
  一
  朋友,无论你来自哪里,当你一踏上湟水北岸这片黄土地,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新的惊喜。这里至少有两样风物与众不同,是独特的、惟一的。也许,你已经有所感觉,一个与视觉有关:是色彩;一个与味觉有关:是风味。你知道是什么吗?
  让我来告诉你吧!一个是七彩虹,是土族这个古老民族的象征,源于土族女子绚丽如虹的服饰;一个是青稞酒,因为这里是驰名青藏高原乃至全国的青稞酒发祥地。
  走进土族家园,一路将会伴随着彩虹炫目的色彩,伴随着美酒醉人的芬芳。早年,土乡有位诗人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大意是:朋友,你若来到土乡,先掂掂你的酒量;阿姑的花袖袖,在你眼眸里舞起一道彩虹,飘啊飘……谁在笑我的脚步乱了方寸,唉,因为我的心儿早已醉了……酒量小的和色彩过敏的朋友,可要格外小心哟!
  这里是全国惟一的土族自治县,是土族人口最集中的聚居地,因此,被誉为土族家园、彩虹故乡。这方地域的山水地理、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如有兴趣,需要你花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游历和探索。
  也许你已读过一些关于大西北、关于青藏高原及彩虹故乡的旅游指南或其他小册子,你一定会觉得这里色彩绚烂、风物独特,是不可轻易错过的一个点。对了,因为这里的山光水色、民俗风情,还有舌尖上的诱惑,不少都是全国惟一的、独有的。
  从大的地理方位看,这里是一方十分特殊的地域,它地处青海高原东北角,可以说是西望大湖,北枕祁连,东望兰州,南濒湟水。
  你搜索一下卫星地图,往西看,距离著名的青海湖不到200公里,那一片蔚蓝色大湖就是传说中王母的瑶池,它像青海高原一只纯净深奥的眼睛,你怎么也躲不过她的凝视。而祁连山,被古代匈奴人尊为天山的著名山脉的支脉达坂山,犹如一座冷凉湿润的半岛,由西北方向蜿蜒而来,直插黄土高原,成为这里两大地理单元的分水岭,山阴是广袤的森林和零星的牧场,山阳是纵横交错的丘陵河谷,分布着适宜农耕的大片田野。翻越达坂往西北出扁都口,就是汉使张骞凿通西域的河西走廊。大通河穿越北山森林大峡谷,一路东去,与甘肃省天祝、永登县一衣带水;东南临湟水河,与海东市平安区隔河相望。如果沿着湟水或大通河东去,就可出民和下兰州了……
  这就是互助土族自治县大致的地理轮廓。在这片平均海拔2700米、方圆3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土、汉、藏、回、蒙古等12个民族,38万多人口。
  大自然亿万年的造化,各民族文化的长期积累,使这里成为一处藏美蕴秀、较少尘嚣、养心怡性的净土。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箪一浆、一歌一舞,都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使人体味到生命如尕妹的“花儿”一样灿烂芬芳,梦想像青稞美酒一样热烈奔放,灵魂如佛寺的金顶一样明亮祥和……
  二
  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神奇美丽的山川名胜,勤劳淳朴的各族人民,构成了这里独特绚丽的自然与人文风景,像天边的一道彩虹,在青海高原、河湟谷地闪耀着诱人的光彩。
  说不定,在这片土地上,有时你脚下踩着的就是一块羌人用过的陶罐碎片,就是吐谷浑或蒙古将士锈蚀的一枚铠甲或箭镞……
  據许多历史文化遗存,这里人类活动的时间可以推溯到远古时代。你也许亲临过或听闻过河湟地区的两大古文化遗址——柳湾彩陶博物馆和喇家遗址公园。它们所展现的是四五千年前河湟古羌氐民族的文明图景。由此可想而知,同在河湟流域的互助地区的先民,在柳湾先民取土制陶和喇家先民横遭劫难的远古时期,同样在这里狩猎游牧,也许使用着同样的陶器,过着同样逐水草而居的原始生活。
  后来,发生在青海与河湟谷地有关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事件,或多或少都与这里有着一定的联系。从西汉的古墓、唐朝的烽火台到明代的长城,都在讲述着遥远岁月的隐秘故事,北方的匈奴、突厥、鲜卑、拓跋以及青藏和蒙古高原上的吐蕃、吐谷浑、党项等草原民族之间及与中原将士、移民之间的冲突、交融,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了沉沉的历史长卷。
  而这长卷中的一个章节,发生于1700年前的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成为了今日彩虹故乡的肇源和铺垫。据说,这就是土族先民——鲜卑族慕容氏一支从遥远的辽东辗转迁徙,来到今青海湖一带,苦心经略,在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建立了雄霸350年、一度与隋唐对峙的吐谷浑草原帝国。
  互助土族女作家李卓玛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吐谷浑王国》讲述了遥远年代吐谷浑铁马金戈、逐鹿草原、问鼎西北、气吞山河、雄霸一方的英雄故事,血与火、情与仇、生与死,无不激荡回旋着撼人心魄的悲壮与风流……土族大型歌舞诗剧《彩虹部落》也展现了这段历史传奇故事。该剧以吐谷浑历史为线索,展示了宗教习俗及服饰、民间舞蹈、音乐、刺绣、绘画、文学等诸多独特土族文化元素,表达了土族人民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追求梦想的民族精神。
  土族是青藏高原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其余分布于甘肃、贵州和云南等地,近二十万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并以淳朴、善良、好客而闻名。
  这里,你会品尝到一道道土族民族民俗文化中的飨宴——欢庆丰收的轮子秋、祈祷幸福吉祥的安召舞、神秘的萨满教遗俗梆梆会、在颂歌与舞蹈中演绎的土族婚礼、再现民族心路历程的土族叙事长诗、如同天边霞霓的土族妇女服饰、精美绝伦的土族盘绣等等,一定会使你眼花缭乱,心旌荡漾……
  这里,你一定会深刻体验彩虹深邃的意蕴。在这个和谐的彩虹大家园里,与其他各民族一道,土族人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彩虹般美好梦想。
  土族阿姑心灵手巧,擅长刺绣。土族刺绣分堆诱和盘绣两种。盘绣是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在我省都兰县发掘出的吐谷浑墓葬中就有类似盘绣的刺绣品,由此可以推知,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发轫。土族婚礼仪式极具民族特色,整个婚礼在歌舞中进行,泼水、戏骂、改发、哭嫁等一系列仪式既热烈欢快,又幽默有趣。   每逢节日庆典,土族人就身着盛装,跳安召舞、转轮子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如果说安召舞是土族人对天地神灵的膜拜,那么“花儿”会便是土乡最具有浪漫色彩的情人节。
  农历六七月间,花儿盛开时节。山林河滩,乡间城镇,到处是歌台;整个土乡就成了“花儿”的海洋……
  古老的民俗演绎着民族的智慧和情趣。土族盘绣、丹麻“花儿”会、土族婚礼、土族服饰、土族轮子秋、土族长篇叙事诗《拉仁布与吉门索》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
  现在,让我们返回到现实中来,回到威远镇上,这里,是互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一座典型的河湟小镇,古老淳朴,又充满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初次来到威远镇,首先进入你眼帘的,必定是小镇中央那座古色古香的鼓楼,它始建于明天启四年,至今已近四百年历史了。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鼓楼见证和承载了这一方土地的历史,你感受到的是一份厚重。正是这一份岁月的厚重,孕育了这里沉淀丰厚的人情风物。
  鼓楼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互助的标志。随着岁月的流逝,其军事功能全然淡化,文化价值日益显现。而随着互助青稞酒的芳香,鼓楼已成为土族之乡名副其实的“形象大使”。
  鼓楼兴建之后,这里又发生了一件事,使小镇流香数百年,为后来的辉煌埋下了伏笔。
  明末清初,汾酒产地山西的客商到威远堡经商时,发现这里的黑青稞是酿造美酒的上等原料。于是,便在威远堡安家落户,将杏花村和当地的酿酒技艺融为一法,以青稞为原料,精心酿制,终于酿出醇香清亮、芳名远扬的青稞酒。后来,小镇上相继出现了天佑德、永庆和、世义德等八家著名的烧酒作坊,俗称“八大作坊”。世义德烧坊的一口古井留存至今。关于这口古井,民间还一直流传着酒仙铁拐李如何点化井水,而后酿成美酒的一个动人传说……
  青稞酒,数百年来酝酿和沉淀了河湟文化与中原文化、土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交流的历史,因此,青稞酒才有那样一种隽永的韵味和精神,那样一种刚劲的风骨和后劲。
  威远鼓楼与世义德烧坊的那口老井,前者是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后者是青稞美酒的滥觞处。几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小镇在鼓楼朝朝暮暮的注视下,在青稞酒飘飘悠悠的馨香里日渐成长,出落得更加靓丽了。
  以鼓楼为坐标,过雕栏玉砌的西门桥,旁西磨河是青稞酒广场,往东去,是彩虹广场。两处新建的广场,恰似鼓楼两只翩翩欲飞的翅膀。一边可领略土族的历史文化,发思古之幽情;一边可在青稞酒的幽香里,观时代的风采。黄昏,青稞酒广场华灯初上,休闲的人们结伴而来,唱“花儿”的,跳舞的,恋爱的,静坐冥想的……以自己的方式打发一段时光。广场剧院里,也许正在上演《彩虹部落》或在举办一场晚会。此刻,彩虹广场雄伟的吐谷浑青铜雕像,正沐浴着一身殷虹的晚霞,如果有阿姑阿吾围着篝火跳起安召舞,你就会感到一缕从草原吹来的千年前的晚风,甚至还恍惚可见千帐灯火,在渺渺星空下闪烁……
  鼓楼东南,一片商贸新区正在兴起。西南,是休闲度假区。你可以在青稞酒体验中心亲身体验一回青稞酒的酿造工艺,有兴趣还可品几杯青稞美酒,陶醉一回;在纳顿庄园的酒窖里藏一坛酩馏,为日后重要庆典之用;在土族园扮一回土族新郎或新娘,享受一回别样的喜悦和甜蜜;在小庄民俗村背一回“口袋”(土族风味食品荨麻饼的俗称),过一回舌尖上的瘾……
  四
  如果以威远镇为轴心,深入彩虹故乡任何一个地方,许多赏心悦目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奇观,你会因其独特性而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往东北走,翻越达坂,就是被誉为“青藏高原绿宝石”的北山4A级国家地质森林公园。这里植物资源达千余种,居青海省之首。公园内峡谷幽深,险峰耸峙,林海涌涛,溪流潺潺,飞瀑溅玉。有十曲九回的“十二盘坡”,有“小三峡”——卡素峡、青岗峡、下河峡,有海拔3500米的风雪之库“黄垭豁”,有地处高山之巅、神秘诱人的“胡勒天池”。让灵魂放逐在山野里,抛却尘世的喧嚣,沉醉在青山绿水间。狩猎、漂流、登山、骑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五峰如掌列云端,瀑布飞流似激湍。六月炎天来避暑,松声飒飒水声寒。清朝诗人张思宪的这首诗,描写的是“五峰飞瀑”景观。五峰山因状如手掌五指而得名,位于威远镇西部。那里翠峰叠嶂,龙泉飞瀑,如梦似幻,呈现出一幅“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水墨画。
  南门峡水库,碧波荡漾,水鸟翔集,蓝天、白云、青山、碧草与绽放的油菜花交相辉映,构成土乡一道独特绮丽的风景,被誉为“高峡平湖”。
  土乡田园风光独具一格。如果是夏季,你便可以领略“百里油菜花海”的壮美波澜,感受青海省最大的马铃薯制种基地的宏大气象,观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科技成果,在小庄民俗村,可以欣赏独特的土族民俗,品尝农家别具风味的荨麻饼、馓饭等特色小吃,让你深深沉醉。
  休闲观光农业在设施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展示观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理环境和其自身优势,大力宣传推介以高效农业、观光体验和田园风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着力开发建设“特色蔬菜园”“高原果品园”“池塘养殖园”“草木花卉园”等功能区,推出蔬菜瓜果采摘、农事民趣体验、休闲娱乐垂钓等丰富多彩的园区旅游活动,使其成为集了解农耕文化、体验农事情趣、享受田园风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
  五
  缘于饱含历史文明奶汁的山川走廊的喂育,这方地域蕴藏着丰厚的文化矿脉。昆仑文化、祁连文化、草原文化、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之风都曾吹拂润染过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这里深深打上了多元文化的烙印。汉、土、藏、回等各民族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等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从而在土乡山川留下了许多宗教文化遗产。
  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的佑宁寺依山而建,气势恢宏,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了。佑宁寺原名郭隆寺,藏语称“郭隆弥勒洲”。据藏文版《佑宁寺志》记载,在郭隆寺建立前,该寺原址就曾经有一座古时东胡王所建的寺院,这里说的东胡,可能是鲜卑吐谷浑人。后来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三世噶玛巴绕贝多吉在此居住修行多时,而且萨迦派也在这里修建过寺院。历史上佑宁寺名僧辈出,在我国宗教和文化史上曾做出过卓越贡献,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五大囊活佛在清代均受封为呼图克图,地位显尊。其中,章嘉活佛被清代皇帝封为大国师,一直是格鲁派在内蒙地区的教主,与达赖、班禅和哲不尊丹巴被誉为“黄教四圣”。
  却藏寺被东西两山环抱,右如盘龙绕卧,左似凤凰展翅,山上松柏森森,气象非凡。历史上却藏寺的建筑规模极其宏大,尤以千佛殿最为庄严。道光皇帝十分看重该寺的修建,当时所用金瓦等重要物资均从京城运来。该寺的“九龙壁”,堪与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相媲美,至今残体尚存。
  白马寺依崖而建,险峻危奇;天门寺远离世俗,幽静秀丽;甘冲寺松柏苍翠,清雅恬静;扎隆寺山峦烟雨,梵铃僧语……
  六
  祁连山支脉达坂山像一只巨臂,雄浑有力而又温柔多情。手背上山岭纵横,孕育了大片茂盛的森林和丰美的牧场;手心里沃野百里,抚育着古老的农业和新型的工業;指缝间回旋着世代相传的炊烟和歌谣……
  也许是受神使的启示,也许是出于对美的追寻,土族这个民族精神和生活就与彩虹与酒紧密绾联在一起。
  看那土族女子的花袖袖,恰似从天边裁来的一绺彩虹。据说,那红色象征太阳和幸福,黄色象征大地和丰收,蓝色象征天空和安宁,白色象征牛羊和吉祥……
  于是,像夸父追逐太阳,土族人追逐着彩虹。就这样,他们世世代代追逐着创建着自己的家园,创建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未来,现实与梦想。他们心中永远燃烧着、升腾着一个神秘而辉煌的图腾。
  从威远镇大街小巷里穿过,循着风铃,就可以望见鼓楼;闻着酒香,就可以找到酒坊。徜徉在历史和现实之间,你可以领略一个民族不一样的风情和魅力。
  让我们以一则关于彩虹的传说故事,结束这次土族家园的浪漫之旅。
  故事大意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在土族先民膜拜的赤列神山(即龙王山)上住着七位女神,有一天,她们为各自的美丽和智慧争论不休。红色女神说自己阳光热情,蓝色女神说自己深沉宁静,绿色女神说自己青春靓丽……谁都不服谁,而后都伤心地哭了起来,直哭得云翻风怒,大雨倾盆。这时,太阳神在一边笑着说,姊妹们别哭了,手挽手肩并肩站在一块,你们将更加美丽。
  七女神终于擦干泪水,站在一起,站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映照着碧空大地……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一阵恸哭声中,只觉得喘不过气来,戴溪下意识一只手放在胸口,朦朧中分明觉得胸口在痛,似醒非醒间,努力睁开眼方意识到是梦,戴溪梦到父亲了。  当再一次确认刚刚的确是做了个梦之后,戴溪不禁长叹一声,任身子瘫软在床上一动不动。  戴溪庆幸能做到这样的梦,她甚至愿意这样的梦能做得更长久一些。  戴溪害怕做这样的梦,梦醒后的凄楚会久久地、久久地围困……  此刻,瘫在床上的戴溪,只有一个冲动,直奔那座父亲居住的
期刊
昨日有朋自鄂尔多斯来。我和她面对面坐在21层靠窗的餐桌旁,一边吃,一边漫无目的地闲聊。各自都不用追赶时间,阳光倾泻在我们的脸上、心上,分外温暖。  我们谈起了许多曾经,说到那些年为了共同的单位和事业做出的牺牲和因为敬畏岗位而拼命工作的时光。流逝的年华似水,如今我渐渐躲进岁月的一隅,在慢下来的时光里依旧激情四射地奔跑着、梦想着,她却在事业高峰期毅然辞职了。我和她都是用心认真对待生活的人,灵魂里有香气
期刊
“套路”乃寻常词汇,它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武术用语,指编制成套的武术动作。二是指成系统的技术、方式、方法等。两种解释都指向技术、方法层面,别无其他。就这样一个纯粹的词语,不知何时一跃为网络流行语,风靡在世俗的境域里。在不同的场合都可以听到它的名字,交流者往往哈哈大笑,图得一乐。  “套路”从感情色彩而言偏中性,在当下的话语思路里,却被过多地赋予贬义。有些对“套路”的解释为预设的圈套
期刊
是六祖惠能冥冥中的禅意么?初秋的一个午后,我和冯三四、牛依河、李翘杰、唐芳、张冰辉、彭泉、唐复忠、龙杰、凤玲等一队作家、音乐家,说走就走,到了文友宾阳位于博白县水鸣镇的老家大鹏堂。  夕阳西下的大鹏堂,旷远、祥和,住的是宾氏人家。行走于村间,新房子老房子相互辉映,既有历史绵长的诉说,又有时代绘就的鲜亮。或许,大鹏堂这个村名,就预示着这个村庄有大鹏展翅之意,300人左右的村落,在外工作的公务员、教师
期刊
我徜徉过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在小桥流水人家阅读过农耕时代的稻桑文明。那是一个个不设防的村庄,桨声灯影,纵横阡陌,连接着京杭运河的繁华喧嚣,也连接着欧洲达官贵人、航海家们对东方文明的惊叹。  可是我在南方,在曾经瘴疠肆虐、盗匪称雄的六万大山余脉之中,从小就见到了依城而治的设防的村庄。  它不像江南水乡的周庄,精巧灵动;它不像同在八桂大地的秀水村,祥云缠绕。它是大山外在美的延伸,它是耸入云端、偶露太阳
期刊
在农村院子种植葡萄树很普遍,既能遮阴又能收获香甜可口的葡萄,可谓一举两得。1987年冬天,住进父亲盖的新房,乔迁的喜悦荡漾在家人的脸上。来年春天母亲在院子里栽种了桐树、葡萄树以及各种花儿,院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温馨而充满生机。  葡萄树长势喜人,用木头搭了葡萄架,三年开始挂果,五六年就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在院子洒下一大片阴凉,在葡萄树下躺在藤椅上乘凉是一种享受。这是绿玫瑰葡萄,颗粒有玻璃球那么
期刊
宝鸡峡灌区引渭河之水灌溉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从西汉成国渠到民国渭惠渠再到今天的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无数先辈用勤劳的双手铸造了一座座丰碑式的水利工程,滋润着辽阔的关中西部大地,为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关中地区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北抵北山,南界秦岭,面积3.4万平方公里。这里土质肥沃,利于耕作。但年降雨量较少,且分布极不平衡,雨量多集中于夏秋之交,而冬春十年九旱,以致旱灾频仍。为了克服
期刊
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清楚地记得,三年前那个早晨,一个难得的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下了楼走在小区浓荫覆盖鸟语花香的橡胶小道上,心情颇佳。脑子里正在盘算着早点该吃点啥呀,突然接到了有“文化使者”称谓的庞建国先生的电话,没有寒暄,没有问候,话语急速不安:都传陈忠实去世了,是不是真的?你们老陈家的,你应该知道吧?  听得此言心里一震:胡说呢吧?早就闻听先生有病,但也不能说没就没了?善病者不亡,如今这个
期刊
引子:1947年3月13日,国民党集结34个旅25万多兵力,集中进攻陕甘宁边区、革命圣地延安。我西北野战军5000将士在南岗长山第一道防线死守七天七夜,英勇阻击国民党军8万之敌,保证党中央及各机关人员安全撤离……  南岗长山风雨中默默开放的兰花花啊,多少年就那样默默守望着那些风剥雨蚀的土战壕、土碉堡……  当我终于理解,就在我的脚下,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和组成这黄土概念的秃峁、陡洼,荒沟,深壑,曾产生
期刊
一  其实拉萨秋天的阳光和它在任何季节的阳光没有丝毫的差异。上午的阳光一旦铺开,整个拉萨古城仿佛是一块巨大的面包被炽热的高温烘焙着,城市附近的山峦也在燃烧着。一大早,空气澄澈如洗,那些戴着口罩的信徒们脚步匆匆,他们脸上的表情全都收藏在一块块蓝色的白色的口罩里,你很难想象当人生所有的愿望与目标完全交给一种宗教信仰来决定的时候人们内心的那种波澜壮阔或淡泊宁静的复杂的表情。跟无数个无数次一样,他们沿着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