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碎的《水井巷》

来源 :诗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43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8月13日那天,天底下就没有发生值得提及的什么大事。刚刚我还网上百度了一下。我个人呢,自然也没什么可回忆的东西,如果不是我的《水井巷》这首小诗下标记着这么一个写作日子,我是再不会在这个日子里停留或试图以这个日子去搜索什么。当然搜索是无效的,没有途径,只有这首诗摆在那里,在那一天,留下了我一个内心的小感慨。
  这终究都是一些无用的文字,读了后完全可以放在一边。我的很多诗就是这样写的,它们很短,也很随意,只是一种淡淡的情绪,我让它们在纸上凝结下来,一首首并不快乐的诗,更多的时候像是一个快乐的人,突然停下来,低头时有一丝沉郁。如果重去追寻当时的情与景,便又得回到这篇小文的开头,风吹过,已不着痕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附 诗』
  水井巷
  上午十点的水井巷像一只被阳光转动的万花筒
  “你们女人就喜欢零碎!
  小手势 片言只语的温暖
  点滴的记忆或片断”
  现在是满巷子的藏饰
  看上去真的很美!
  这是日常里朴素 廉价的部分
  这个外省女子在这里拼凑着
  对于西北的理解
  她不喜欢讨价还价
  但必须忍痛割爱 在生活的另一面
  “我喜歡零碎 你就是我绝望的零碎!”
其他文献
写作如同琴师调试他的琴弦,他必须找到属于他内心的那个音调。我们谁也不知道下一首在哪里,是个什么样子,在何时来临。这就需要我们有等待的耐心,需要我們不断地调试能带你进入诗歌入口的那个音调。然而,这样的寻找不能刻意,它得在自然的状态下和你不期而遇,就像在漆黑的过道里摸索,不经意间触碰到黑暗中的那个开关,一下子让盘踞在你心里的纠结和模糊豁然开朗,以至于你找到了通向写作的秘密通道。  《独处》就是一首久久
期刊
杨荟作品 在水一方幽巷怀古   风吹乌蒙山,总不忘摇一摇横江的古榕树。   雨落五尺道,总不忘吻一遍横江的青瓦房。   春光里,所有藏锋守拙的含蓄,都饱含火上浇油的热烈与况味。   横江,扑面而来,岸边紫堇与千里光洋溢沸腾的明媚,春水不著浪花,透着清澈见底的旖旎。   横江,一见如故,寻常燕雀系落叶归根的鸿鹄,谦卑的残损,不失温良底色,骨子里,总透着初衷的衣锦还乡。   墨青色石板铺成的
期刊
那是1995年。以后的几年里,我以一种差不多封闭的生活方式在家种大棚蔬菜。2003年,为了比种菜多赚点钱,我跟我哥去了徐州电厂的电建工地务工,又一次离开家,感到千里遥远又无计奈何,挂念老母亲、想家的滋味难以表述。电厂离市里不远,秋天的徐州市里大街小巷的法桐树叶子被风刮得到处乱飞,更加增加了远游人想家的筹码,我时常有要表述一种情绪的冲动。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这种道理是双向的,你在挂念着亲人,亲人也
期刊
我时常在一个静夜忽然醒来,看悄然的黎明和颠簸的回忆,在一池碧水中溶解成泥土,把内心的闪亮,一点一点,嵌进橘黄色的老屋,清晰着我的诗书之旅。   深入平原的野菊花,叼着思念的长线,在轻拂的浅草黄花中,被远方的一句问候,裹得轻柔而芬芳。   所有消瘦的时光,一一跌进幽邃的心间,被澎湃的思绪拉得鼎沸而漫长。   残存在圣洁玉枝里的鸟的羽翼,企图在某个角落,隔着空气,隔着不同情感的风采,可以随手翻来
期刊
7  黄叶村被改造成了北京植物园,大多数植物都挂着写着名字的木牌。  我在诗中,还写了如果是我,会把水边的菖蒲写成秦可卿,水上干枯的仿佛在挣扎的荷茎,写上林黛玉,偶尔落下的金黄的银杏,会写上妙玉。  后来一一删去,只留下六句。娜夜说过,诗歌最忌自我遮蔽,自我消解。  8  好诗是能通神灵的,我知道自己无法控制她。  经常写一些很平庸的作品,经常反复地修改。  诗和文都发出去了,心里还不安稳,这是要
期刊
《毒蘑菇》一诗的写作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冒险。我知道这种从新闻事件中直接截取诗意的做法可一而不可再,它不是一个诗人进入生活和写作的常态和正途。但有时候,这种尝试颇具挑战意味。诗歌具有逼近和揭示生活本相的要求,诗人天然地承担书写当代的責任,充当现实的记录员。但我理解的现实远非逼仄和狭隘的现实,从广义上说,诗人置身无边的现实,几乎所有的书写都是立足现实和当下的。但不可否认,诗人与现实之间,始终保持着一段
期刊
与读者分享一个诗人的写作秘密,这是一件荣幸的事。  人到中年,写作上遇到的瓶颈,需要每一个认真的诗人来跨越、来解决,我的脚步放得更慢了,往往是像在黑暗中摸索,需要一道闪电来照亮,我就耐心地等待这道闪电。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我的生活照旧,读书,会友,旅行,做家务,陪伴老母亲,和寻常人一样过着世俗的日子。通常,在读书时,有一行文字会把我带入一段遐想中,有时在公交车上,忽然间就记住一幅画面,有时在饭局上
期刊
回眸图  岚烟拂野草,汗血历凡尘。  路尽听飞鸟,回眸已是春。宿 墨  宿墨间七彩,樽空纵笔狂。  龙腾喜溅泪,蹄默竟涂霜。拂云似若轻  睥睨劲草生,拱月垄边行。  但见神马跃,拂云似若轻。韩干画马图  笙歌美酒夜光杯,长袖飘然梦几回。  只影天路风不动,帐前唯见马儿催。黑白红马图  黑白向古开红面,乱笔朝今宝马生。  亦破亦积求贵骨,难为伯乐避京城。渥洼马  一身汗血惊武帝,出水渥洼骇群仙。  
期刊
盐城湿地珍禽保护区咏丹顶鹤  才听清唳动平皋,便有红霞水烧。  白羽翎飞一镞火,霎时沸了海东潮。  九寨沟珍珠滩瀑布  灌木丛梳水发披,跳珠万斛紧相追。  一滩摇滚流行乐,跌作瀑声终古雷。  登悉尼大桥观海日东升  一道钢梁束海腰,横空有客立中霄。  两三星火诗敲出,曙气红喷百丈潮。  悉尼歌剧院  谁攒琼贝立金沙?谁集烟帆走素霞?  谁把蓝天红日下,白云幻作海莲花?  狼牙山五壮士  赚得群狼扑
期刊
1968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兴起。在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火车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当时去山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随着火车开动前的那“咣当”一下,我的心也跟着一颤,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西)。  还有一点,小时候我有一个极深刻的印象,妈妈给我缀扣子时,我们总是穿着衣服。一针一线地缝好了扣子,妈妈就把头俯在我的胸前,把线咬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