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宇:职业重在专业能力和责任感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honghua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就是投兴趣。”龙在宇在撰写第四本书《金牌投资人:资本时代的创富密码》时,脑海中始终萦绕着这句话。
  “兴趣”,同样贯穿于龙在宇的职业生涯。
  从他先后供职的多家媒体,再到相继出版畅销小说——“掌舵”系列三部曲、《金牌投资人:资本时代的创富密码》,都是基于他的兴趣。
  但是,兴趣只是起点。如果说兴趣是珍珠,那么专业能力和责任感就是线,只有用线将珍珠串联,才能变成完整的项链。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如此。


  专业能力大于一切
  跟随兴趣,遵循內心,是龙在宇始终不变的支撑。
  但他并非没有走过弯路。在毕业头两年,他辗转于北京、上海、杭州,听说哪个行业火,就去做哪个行业。房地产、管理咨询等,他都一一体验过,却一无所获。
  2008年,龙在宇回到家乡四川,进入《南充日报》,开始职业新起点。这刚好与他的兴趣相投——理工科出身,却爱好文学;喜欢新鲜而不是单调无聊的工作,而记者的本质就是与不同行业的不同人打交道。
  但兴趣并非核心,核心在于专业能力。龙在宇认为,专业能力是他在新闻行业最重要的优势,尤其是在职业的发展初期。
  在职场上,很多人都被灌输过这样的鸡汤——先做人,再做事。龙在宇却不认同。“我认为,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先做事再做人。”他对《中外管理》强调。
  比如他以前在房地产公司,老板只关心卖出多少房子,成交额是多少,而非这个人如何。他转到《南充日报》工作时,很少为了人际关系而动脑筋,反而多和同事交流,讨教工作方法,看报道,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
  因而在这家报社,龙在宇每年都被报社评选为先进个人、优秀记者。后来就职《重庆日报》,他同样也是明星记者。
  随时都在转型
  2012年,龙在宇跳槽到《新京报》。以前做党报,正面新闻和书面新闻居多,采访相对容易,但需要思辨能力,分析、总结背后的现象,《新京报》则以调查报道和负面报道居多,需要适应能力和突破能力。而两种报道,写作风格也不同。
  在这家报社,龙在宇完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报道。其中2013年,《新京报》收到举报湖北某地教育局超编的线索。龙在宇前去调查,他“化身”为推销教育软件的销售人员,进入湖北当地教育局,搜罗了大量一手材料。但在新闻行业,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不能只听一面之词,需要向当事人求证。他取得核心素材后,回到武汉,在宾馆给当地教育局长打电话求证,此后才退房回北京。
  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
  龙在宇解释,在当地求证,有可能会引来麻烦或权力的介入。相对来说,用宾馆的电话而不是回到北京的报社再打电话,也是在调查过程中保全报社和自己不受侵扰。
  做一个负面调查报道,一旦“打草惊蛇”,调查就不会成功。他进一步说:“成功的调查报道是在看似不经意间就已完成。”
  从一个党报记者,顺利转变为以舆论监督、调查报道为主的记者,龙在宇仅用了三个月。
  而他在出版第一本小说《掌舵》时,同样经历了调整。龙在宇做过多年的记者,熟悉新闻的红线,因而对书籍出版的红线按照新闻理解,结果不仅在小说的内容上做了较多调整,而小说的出版也遭遇了坎坷。但这一次的经验教训之后,后续小说的出版就顺利很多。
  “转型的时候,信心比方法更重要,坚信自己能做到,做起来就会更容易。但一开始如有畏难情绪,过程中就会迷茫、困惑。”龙在宇对此深有感触。
  将兴趣升华为责任
  但不可回避的是,职业总会遇到倦怠期,激情和冲动已不复当初。职场人应该何去何从?
  龙在宇说,职业如同婚姻,最开始的新鲜感和蜜月期之后,终将进入深沉而平淡的阶段,这时不是离婚,而是将婚姻升华成对家庭的责任。工作对他而言,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比如按时交稿,以及对文章从不粗制滥造。
  现在,龙在宇继续深耕另一个兴趣——写小说。他一直有个习惯,会将采访时遇到的任何人、任何事都记录下来,而限于题材和篇幅,有些内容不能呈现在报道中。而当笔记本记满之后,龙在宇就开始有了一吐为快的冲动。他的第一本政商小说《掌舵》就脱胎于此。
  “写书能满足新鲜感,因为每一本书的内容都不相同。同时也更有满足感,因为能自由安排笔下的人物。”龙在宇说。
  如今,传统媒体唱衰论比比皆是,而这关系到每一个传统媒体人未来的职业选择。
  但龙在宇认为,与电商冲击实体商店,让实体商店的营业员无处可去不同,新闻行业里报刊杂志可能消亡,但新闻永存。不论载体如何变化,依然需要具有系统采写能力、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而媒体人要做的就是去发现新闻的价值。
  他,会继续在“兴趣点”上深耕,那就是新闻和小说。
其他文献
忽如一夜春风来,大街小巷尽单车!  继滴滴快的之后,出行领域又一个新商业模式——共享单车站在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  共享单车的盛行,俨然成为2017年春天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橙、黄、蓝、绿、白色的自行车,无论是在繁华的商业街区、安静的民居小巷,还是校园、交通站点、公共服务区等场景,随处可见的是神清气爽地骑着共享单车的人们。“在自行车上笑”的人们让城市显现出一幕岁月静好的画面。  与之前的共享经济业
期刊
根据凌云剑的回忆:多年前,他的老板有一部“大哥大”,而他是老板的小跟班。每当老板打完电话,就响亮而干脆地喊一声“小凌子”,凌云剑会毕恭毕敬地接过电话,双手护在胸前,像一名守护钢枪的战士。如果周围有其他人,他还会不自觉地把头仰得更高。  时光飞逝,几十年过去了,如今苹果手机取代“大哥大”,成为智能手机时代的主导者。而凌云剑也从当初电影里常见的“跑龙套”,一跃成为现实商业世界里的主角。他的故事,正和苹
期刊
在职场上,30岁和40岁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0岁关注自己,40岁更关注他人。”这是力特(Littelfuse),全球最大电路保护公司亚太地区销售副总裁Peter Kim的答案。  比起早年的职业生涯,刚过40岁的Peter对工作和人生的反思,比以前要多得多。30岁时,他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学习都围绕着自己的职业发展。而如今,他的角色已然不同,力特公司亞太地区销售副总裁的身份,
期刊
2017年3月28日晚10时,复星国际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创始元老、复星国际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梁信军宣布辞职。由此离开其一手参与创办、供职25年的公司。联想到2012年12月起,只休假3个月的复星四剑客之一的联席总裁、复地集团董事长范伟,至今也没有回归。至此被业界传位美谈的复星四剑客,已有一半因“健康”原因离场。  梁信军的辞职显然远比只负责地产的范伟辞职影响大。而他离职引起的除了轰动,更还有
期刊
春节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央行就悄然掀起了金融市场的波澜:全面上调了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和SLF利率,可谓是“一次不叫加息的加息”。确实,这个调整能够起到加息的作用,关键是央行为什么采取这种“悄悄进村”的方式加息呢?  货币政策早已转向  我将央行的举动界定为“悄悄”加息,是不同意一些业界人士将此视为“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和“流动性全面收紧”的信号。如果说中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其实早在去年就已经出现。 
期刊
经济就是经济,本无新旧之别。  不久前,马云称电子商务将被淘汰,“五新”主宰未来,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但若将这一段话中的“新”字删除就都不“新”了,制造就是制造,零售就是零售,金融就是金融,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也就无所谓新旧。其实,经济之“新”最关键的是新资源,划时代的创新几乎都可追溯到对新资源的开发利用。  旧经济是“霾”  以基础资源定义经济生态,新经济和旧经济就有了客观边界
期刊
卫哲:没有效率的增长,是加速自杀  没有效率的增长,不是慢性自杀,而是加速自杀。成长是自己的事,你不想成长,谁能逼你?所以我们要问自己的企业,有没有做成一个自我驱动的公司。  什么是自我驱动?对个人而言,年初,如果你想在年底晋升,就报名。因为不报名的人一定不会晋升,你也可以报名晋升两级,那公司就用两级的标准来要求你。  同时,要把组织想办法变小。为什么呢?因为10000人的公司,或者100人的公司
期刊
2016年已经萌发,且2017年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就是不知不觉中,很多企业已经重构了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  新消费主义、“懒人智造”、消费者的“深度探索欲”、IP分众化、企业家网红化、微交互、虚拟情绪,以及“萌动商机”等,就是2017年企业重构消费者的底层逻辑和方法论。  趋势一:“新优品”时代,工匠精神回归是大势所趋  现在有两个词十分值得关注:一个是“消费升级”,另一个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叫
期刊
如果一个现象、一个产品打动了我们,那么我们就要思考:它是从哪儿来的?是怎么想到的?谁又将这个想法变成行动的呢?追溯起来很有意思。  用原理实现新技术  一项新技术的诞生是怎么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有经济学家认为,新技术是针对现有目的,采用一个新的不同的原理来实现的技术。  国外一家企业发明了一款电子眼镜,可以让盲人看见世界。科学家发现,人能看见外界并不是通过眼睛,眼睛只是外部图像的接收器,而成像则在
期刊
创业圈一个大神级的前辈,曾经对欧阳赟说,有四类人创业必死无疑:一、外企高管;二、海归;三、无技术背景的文科生;四、选错创业地域的人。  可是,英语专业出身,法学研究生毕业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归国的欧阳赟,离开了12年的外企高管职位,在相对而言创业环境并不那么理想的贵州开启了创业修炼之路。这一年,欧阳赟39岁。  “他说的四个必死条件,我全中,但我就想证明给自己看,也想证明这是一个伪命题。我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