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来源 :农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VWD)检测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两者在枣中的消解动态、最终残留水平以及膳食摄入风险。样品加盐酸后,用乙腈匀浆提取,Florisil柱净化,HPLC-VWD检测,外标法定量。运用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 D)对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不同人群的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在0.1~5 mg/kg添加水平下,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6%~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9.6%之间;两种农药在枣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1 mg/kg。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5~2.5 d和12.4~18.4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1~3.83和<0.1~3.07 mg/kg。对2~6、7~14、18~30和60~70岁4类人群进行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施药后7 d,枣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对2~6岁的幼儿存在不可接受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其他人群的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较低;二氰蒽醌在施药后7、14和21 d,吡唑醚菌酯在14和21 d对4类人群的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6%唑醚·氰蒽醌水分散粒剂防治枣树炭疽病,用药量为2.67 g/kg,施药间隔期7 d,最大施药次数3次,采收间隔期14 d,收获期的枣对各类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较小。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进入中国,而品尝目的地的美食已经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项主要组成部分。菜单上的菜名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的方式,其英译是否合适
本文从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入手,分析了北京市大气污染的状况,及其变化过程。同时文章采用了人力资本法,对北京市大气污染所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害进行估值。得出北京市大气污
钣金件特征造型技术一直是CAD/CAM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特征造型技术的研究取得很大成就并在实际生产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不少困难的问
<正> 马克思以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
设计了一种矿用自卸车障碍物检测及倒车监测装置,介绍了装置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编程。装置中的传感器采用激光雷达技术检测自卸车车头及车尾的盲区,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器实时
在我国对四大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推行本土化转制政策的背景下,研究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效率及整个审计行业的竞争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运用数据包络
<正>美国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传媒技术改变带来的不仅是传播内容的改变,文化传播的性质也会受到深刻影响。在后工业时代,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兴
<正>卵巢癌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3位,然而其病死率却居首位。虽然手术和传统化疗、放疗技术均有所改进,但晚期卵巢癌患者长期生存率仍不超过20%。现就卵巢癌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