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阅读整合背景下散文的审美鉴赏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kkkkkkssss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扩大阅读面,能让学生在接触大量文本的基础上,体会美感的共性,提升审美能力。在语文课本中包含许多经典的散文,这些散文充满美感,令人百读不厌。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美感的来源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适时引入其他与之相关的文本,构造整合式的课内外阅读活动。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散文《昆明的雨》时,教师引入了同为汪曾祺创作的课外散文《翠湖心影》,引导学生对两篇文本进行对比阅读。本文结合内容与教学的实践过程,探讨如何从多角度开展审美鉴赏教学。
  一、认识流动的行文方式
  在课堂中引入《翠湖心影》时,学生已经对《昆明的雨》内容十分熟悉。在读完本文后,学生都发现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却并未使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信笔所至、无拘无束,展现了大量与昆明雨季有关的事物。作者往往在写及一事时触发了某种联想,于是顺着笔意延伸开去,读来又完全不觉得散乱无当,其行文方式具有流动性,令读者的思维和情意也跟随着流动。
  在《翠湖心影》中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这是散文整体构架上的特点,也是师生开展对比閱读的首个探究点。首先教师提问:“《翠湖心影》的中心是写翠湖,其中写到了哪些与翠湖有关的事物?”学生在阅读后发现文中写了湖面景物、湖中的大路、翠湖图书馆、湖边的茶馆等,并且将对风景、人情的描绘融为一体。教师将学生回答的内容列在教学板中,引导学生感受二者在行文方面共有的流动性。其次教师再提问:“《昆明的雨》中以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为中心整合各种不同的素材,在《翠湖心影》中是否也运用了相同的写作手法”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再读本文,注意到文中写道:“昆明和翠湖分不开”,作者同样是以对地方的想念为线索整合不同的素材。两篇散文中,在对人、事、物的描绘中都渗透着一以贯之的主体情感,具有形散而神聚的美感。经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宏观上把握了《翠湖心影》的写作特色,而且促进学生对课文《昆明的雨》更为结构化的认识。学生在阅读中有了发现与顿悟的经历,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审美的敏锐性和洞察力。
  二、品味平淡的写作语言
  语言是构成一篇文本的基石,是生成审美性的关键要素。美是有意味的形式,语言是构造形式特点的材料。《昆明的雨》和《翠湖心影》都是典型的美文,出自同一名作者之手,在写作语言上具有共性。八年级的学生对于阅读美文已经有较多的经验,在阅读《昆明的雨》时学生将其与此前的阅读经验相比较,发现本文并未使用精心雕琢的典雅语言,而是以平淡质朴的语言娓娓道来,显得非常自然。在引入《翠湖心影》时,可以让学生在此前的认知基础上品味本文的语言,领会其中的美感。
  在对平淡之美的品鉴中可以突出“口语化”的品鉴要点,进而让学生产生更为直观的认识。在两篇文章中都使用了许多口语化的语言,如《昆明的雨》中写道:“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翠湖心影》中写道:“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小了,不够一游;太大了,游起来怪累。”这些语言接近日常生活用语,仿佛就是平时在说话时使用的语言,具有一种平淡之美,与汪曾祺散文闲话式的特点相符合。在教师举例分析的基础上,再创设探究任务,让学生从两篇课文中选出更多的语句,结合教师所讲的鉴赏技巧来分析其中平淡的语言美,促进学生的能力迁移与知识内化。以这种方式展开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点,让学生凭借对语言的分析去认识美,超越对美的直觉感知,而抵达深度的层面。
  三、鉴赏深远的审美意境
  意境是指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审美境界,是独具中国文学特色的美学维度。作家常依托对景物的描绘来塑造意境。汪曾祺本人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他在散文中创造了深远的审美意境。《昆明的雨》和《翠湖心影》两篇文章中都包含大量写景文字,鉴赏意境是教学重点之一。在意境中能够展现出作者观察世界的方式和主体的心灵世界,因此作家在不同作品中构造的意境常有相同之处。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微观探究,在深度阅读中含英咀华,品味意境之美。
  在《昆明的雨》中,文末莲花池边小酒店中闲坐的一段最具有意境之美。教师将其与《翠湖心影》中在翠湖边“穷遛”的一段作对比探究。有趣的是,这段文字也同样被安排在文末。这两段文字中具有“不尽之韵”“无尽之意”的冲淡之美,与全文的审美风格相呼应。教师让学生对比阅读这两段,然后提问:“说说这两段中人物的活动。”学生回答:“在《昆明的雨》中作者被一场雨耽搁了,只是闲坐着。在《翠湖心影》中作者则与朋友一起在翠湖中漫无目的地闲逛。”教师再总结道:“在这两种情境下,作者都处于十分闲逸的状态中,只是将外界视为审美对象,作者将自己的心灵和外界的景观完全融合在一起。”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品读这两段话放在文末的意味,感受文字中以意境展现了昆明之美、翠湖之美以及自己的情感,显得意味深长,有如古典诗画一般意境深远。借助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两篇文章意境之美的感知逐渐丰富和完善,产生了切身的感受,提升了审美能力。
  四、欣赏和谐的生命画卷
  汪曾祺曾经说过:“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在《昆明的雨》和《翠湖心影》中都有许多刻画人物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幅和谐的生命画卷。作者笔下的人物心灵质朴简单,对待他人充满热诚。在作者描绘的生命画卷中充满了人情美,与平淡的自然之美相映成趣。在两篇文章中,对人情美的刻画都较为直观。学生在提示之下很容易找到相应的段落,其中表达的含义及其共同点也较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开开放性的主题讨论活动,让学生从两篇文章中找出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探讨对文中人性美的认识。
  在课堂中开展教学时,学生对《昆明的雨》中卖杨梅的女孩、女房东以及《翠湖心影》中图书馆管理员、卖虾的老婆婆四个人物进行了分析。学生结合人物的事迹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人物都慷慨朴实,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温情,如女房东总是会将缅桂花分享给她的房客,卖虾的老婆婆以很低廉的价格出售虾饵。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发表看法,再在学生的发言基础上进行总结:“这些人物都处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中,感受着生命的自在喜悦。这些人物表达了作者理想的一种生命状态,体现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以此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本文中以具象传达了作者理想中的境界。教师立足于具体的文本内容展开教学,让学生深度品析文本,从“人”的角度认识本文的美感。
  总之,《昆明的雨》与《翠湖心影》的对比阅读是整合课内外文本实施阅读教学的一次实践,促进学生把握美的具体表现,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泰州医药高新区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编号:TGXLX-2019024。
  课题题目:大阅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内与课外阅读整合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广泛而大量的阅读,更离不开扎实有效的积累。统编版教材编者也深谙此道,将积累生动的语言作为单元语文要素。面对这一训练要素,很多教师显得手足无措,要么不闻不问,熟视无睹;要么就是机械地摘抄,生硬地背诵。结果学生的积累并没有形成,语文素养更是原地踏步,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完全丧失。那究竟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积累呢?笔者以统编版三上《父亲、树林和鸟》一文的教学为例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特别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汉字的学习也是学生学习其他语文知识的基础。一线教师对于识字教学近年来也摸索出了众多方法,比如集中识字、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归类识字,等等。但总的来说,这些方法绝大多数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教”上,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让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这一要求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建构一
期刊
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也可以说是十八个学习主题。这样看,小群文阅读教学和学习任务群之间有着相通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文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小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群”中发现真实问题,确定探究主题,形成语文能力,完成发展核心素养的任务。  “小群文阅读”的“小”主要体现在
期刊
语用意识,即学生自主运用语言的意识。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其理解语言文字,再对语言文字进行运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笔者紧扣阅读教学,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下面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为例,从“找出主语”“体会修辞”“分析句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找出主语,读懂内容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的课文难度会
期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生”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紫藤萝瀑布》出自学养深厚的散文大家宗璞之手。这篇近似“大象无形”的著名散文,引得不少专家学者津津乐道。文章通过描述紫藤萝花的盛开并回忆过去遭遇从而悟出一个道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种由作者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的写法,似取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瓢饮”,来探微其“花”与“人”关系的处理技法,对我们认识文章的
期刊
在如今,“文化”这一词汇,恐怕是雅士俗人最为常用的名词了。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几乎存在于这世上的一切:一切的事,一切的物,都可冠之以“文化”之名。由此看出,如今正处于“泛文化”发展的时代。根据其内涵:俗,存在着“俗文化”;雅,存在着“雅文化”,其虽然皆以“文化搭台”,但是却又各行其是。雅与俗看似相互背离,但却又能兼而有之。在如今的发展中,“雅俗皆宜,雅俗共赏”,成为了新的审美标准。语文教学作
期刊
谢有顺先生曾经评论说:“贾平凹的散文,表达的正是贾平凹这个人,他是‘跳出来的’,所以我常常能在他的散文中,读到辛酸和悲凉,这种感觉,比读他的小说时要强烈得多。”细品贾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树》,此言评得极为恰切。  一、《一棵小桃树》中的“小桃树”  “一棵小桃树”在文中既是标题,又是作者行文的明线。从全文看,“小桃树”的经历既平常又坎坷。起先,“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让我们
期刊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语文教学需要鼓励学生关注文本语言形式,洞察作者如此表达的深刻用意,真正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统编版教材中的文本都是出自名家名篇,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言语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中文本语言的价值资源,引导学生在探寻、洞察、想象和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笔者以统编版三下《花钟》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
期刊
在古代文献中,“为”字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词性、用法如何,我国语法学界对此历来存在较大分歧。因此,深入探讨“为”字的用法及功能,对于理解古代文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为”字基本意义为起点,主要针对王力、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有关“为”字语法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罗列出“为”字的几种词性及其主要义项,并适当引用其他文献例句,以求比较完整地归纳古代文献中的“为”字多种用法,使其利于中学校本课程中教
期刊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的精神成长。《台阶》一文塑造了一位传统中国乡村“父亲”的形象,通过父爱的特殊含义,发现台阶的“震动”;通过文本的对比,感受人物的变化;通过思辨的悠远,感受台阶的意蕴,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台阶》一文是“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写人记事的文章,所选取的人物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这篇课文中所呈现的父亲形象,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中国土生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