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暴利时代”一去不返

来源 :中国汽车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hl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为了保护民族汽车工业,中国对汽车进口关税一直定得很高。1986年最高时,排量3升以上的汽油轿车高达220%,3升以下的高达180%。与此同时,水涨船高,国产轿车的价格也长期居高不下,于是汽车产品便成了“暴利”的代名词。
  也是在1986年,汽车工业第一次被确定为支柱产业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中。当时调子定得很高,但基础却差得可怜。这一年,第一辆夏利轿车下线;后来被证明是失败案例的广州标致开始投产。这个时候,“老三样”中只有桑塔纳一款,轿车市场基本依靠进口来满足需要。
  同期,国内第一批合资汽车企业开始陆续出现。基于国家发展本土民族汽车工业的需要,进口车市场被高高的关税挡在了门外。从国家对汽车工业的设想来看,高关税政策的推出是为了保护本土汽车企业,为它们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但事实上,由于进口车价格比国际市场的价格高了3-4倍,国产车在没有充分竞争的前提下也水涨船高。旨在保护本土汽车工业的高关税反倒成了国产轿车不思进取的“暴利温床”。
  从1986年到1994年,高关税政策维系了8年。这期间,国内轿车企业的基本格局形成,标志性的事件是:1991年1月,全国汽车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汽车行业调整的重点是从载货车转到轿车上来,并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三大三小”、重点在“三大”的布局,搞好统筹规划。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以桑塔纳、捷达、富康为龙头的国产轿车市场的形成,进口车关税在1994年开始出现松动。这一年,排量3升以下的进口轿车关税降为110%,3升及以上排量的降为150%,各自下降了70个百分点,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
  与关税调整同步的一件大事是:这一年,国务院批准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该文件第一次提出“私人可以拥有汽车”。同年4月5日,第一汽车集团在长春召开了轿车基地建设誓师大会,中国汽车工业就此驶入了“快行道”。
  从1994年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2001年,跨国汽车公司纷纷来到中国建厂,轿车的规模生产被提上日程。这期间,轿车逐渐从商务用车向私人用车转移,标志性的事件是:1996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取消地方限制经济型轿车使用意见》的通知。随后,上海通用、广州本田、一汽奥迪先后投产。
  随着轿车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国家在这期间又曾两次调整进口车关税税率:1997年10月1日,进口3升排量上下的汽油轿车税率分别降至100%和80%;2001年又进一步降到80%和70%。
  从2002年开始,为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开始逐渐下调进口关税。这期间,跨国汽车公司开始把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战略的重点,增资扩产、全面布局,新车导入的速度明显加快。此外,以奇瑞、吉利、华晨为代表的一批自主汽车品牌也快速发展起来。
  从这一年开始,我国以每年100万辆的销售增量迅速成为全球最被看好的汽车市场。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催化剂之一,关税的持续下调非但没有导致进口车的长驱直入,而且还进一步强化了国产车的竞争能力。2002年是我国最近几年中关税降低幅度最大的一年,从当年1月起,排量在3升以下的轿车,关税从70%降到43.8%,3升以上的从80%降到50.7%。就在这一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井喷”,需求量出现爆发性增长。当年汽车产量325万辆,比2001年增长90万辆;其中轿车产量109万辆,同比增长55%。
  此后,国内轿车市场开始上演旷日持久的价格战,轿车价格的下滑幅度远远高于关税的调整幅度。这期间,自主汽车品牌和部分合资汽车品牌扮演了市场的“搅局者”:奇瑞、吉利把部分产品的价格拉到了3万元区间;“老三样”之一的富康从11年前的16万元降至7万元以下;2003年1月25日,广州本田在上一代雅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以25.98万元的价格投放了新一代雅阁,比老款雅阁售价低了4万元。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上,价格战打的热火朝天。
  步入2006年以后,伴随着凯美瑞、凯旋、骏捷等一批更具性价比车型的推出,老款车型再度让利促销,轿车价格进一步下移,已经完全有能力对抗进口车。非但如此,伴随着汽车生产规模效益的实现,尤其是中国本土零部件体系的完善,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国产汽车在30万元以下市场空间内已经牢牢占据主动位置,逼迫进口车向更高价格区间的市场转移。
  2006年7月1日,中国汽车进口关税兑现WTO承诺,实现最后一次调整,从1986年最高时的220%下调至25%。从此,中国汽车工业不再惧怕“关税下调”。今天,从奇瑞、吉利、华晨和比亚迪的破茧发力,到一汽、上汽和东风等国内“三大”公司的“火速入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力量已经由“星星之火”发展成了“燎原之势”。在众多自主汽车品牌和部分合资汽车品牌的包围下,不仅高关税的历史已经一去不返,中国汽车的“暴利时代”也已一去不复返了。
  
  2007年乘用车各细分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回望2006年,降价毫无悬念地成为贯穿全年车市的主旋律,其中中级车全年综合降幅接近20%。站在2006年车市的高起点之上,业内一致看好2007年的车市将会延续高增长势头,那么席卷2006年全年车市的降价风潮,在2007年会继续盛行吗?2007年的车价走势又将如何?
  
  1.车价大势继续看降,但降幅将明显缩小
  2006年,仅上半年国内就有120款以上车型降价,降幅约5%-10%。与往年不同的是,2006年堪称“中级车的降价年”,仅上半年国内中高级车的市场价格相比厂家指导价就平均下降5.8%,约合1.37万元;全年中级车综合降幅接近20%。
  2007年车市价格比拼仍将继续,车价仍会整体走低。做出如此预判,主要基于以下五点:一是和往年相比,2006年堪称新车投放最为狂热的一年,虽然推出的许多新车型还有待消化,但厂家2007年的新车计划又已经上马。“新车争相上市,老车降价难免”,这是车市的必然规律。二是从目前到2010年将是国内车企发展最关键的几年,目前国内汽车产能整体大于需求,在竞争格局下车企不拼也得拼、车价不降也得降。三是很多车企仍然奉行高定价的先期价格策略,新车型定价普遍虚高,其实质就是为降价做准备,以期直接冲击市场。四是在2006年车市井喷的形势下,各厂商为2007年制定的产销目标难免虚高,为最终完成目标,厂家可能采取的最为见效的办法就是降价。五是目前国内车价仍未和国际接轨,特别是2.0升以上乘用车市场的价格与国际水平相比仍高出30%-40%,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虽然2007年的车价大势看降,但整体下降幅度将明显缩小。2006年汽车降价幅度比较大,是因为受到一些非常有吸引力的车型如丰田凯美瑞等冲击的影响。目前部分中级车、大多数经济型轿车、特别是10万元以下的小型车价格已跌至无可再跌的地步,因此2007年乘用车整体价格下降幅度会明显缩小。
  
  2.全年会有三波降价潮,中高级车将呈普降态势
  就降价时机而言,2007年年初、秋季及年底,至少会有三波大的降价潮冲击车市而拉动消费。年初是因2006年购买新车欲望的滞后释放;秋季是因“金九银十”购车的需求旺盛,年底是因冲刺年度销售目标的压力迫使。
  就细分市场而言,中级车、中高级车和豪华车市场的争夺将是最激烈的,因此这三个细分市场的降价涉及面和力度都将会是最广和最大的。
  经济型轿车:价格难以再降,有降价活动只是作秀。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我国经济型轿车近年在车型不断增多的同时,车价也率先与国际接轨。2002年卖10万元的赛欧如今只卖6-7万元,而经济型轿车的价格已基本降至10万元以下,其中3-5万元的自主品牌经济型轿车甚至已比国外同级车低了很多。因此,消费者对经济型轿车、特别是3-5万元的车型降价不应再抱幻想,即使有车型降价,也多数是“作秀”。
  中级轿车:依然是车市降价主力军。目前中级轿车是购买力比较集中的车型,各厂家推出众多新车型,竞争格外激烈。因此该细分市场有望延续2006年走势,再次成为今年的降价主力车型。今年将有一汽丰田卡罗拉、北京现代全新伊兰特、长安铃木天语SX4等近十款中级新车型上市销售,竞争对手肯定会降价还击,预计部分中级车的降价幅度将达到1万元。
  中高级轿车:呈普降态势,降价空间大。目前国内中高级轿车的价格仍然普遍高于国外,随着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有足够的降价空间。随着上汽荣威、长安福特S-MAX、上海大众斯柯达明锐、一汽大众迈腾等重量级新车的上市,必将对主力中高级车型的现有价格体系形成强烈冲击。预计中高级轿车市场将呈普降态势,且部分车型的降价幅度可能会达到1.5-2万元,甚至更高。
  豪华车:步入价格竞争年。从2005年开始,随着宝马5系、天籁、别克荣御、皇冠、凯迪拉克和奔驰等国产车型的先后上市,过去由奥迪一统天下的高档豪华车市场进入了多品牌竞争时期。但是,由于当时的国产品牌全部加起来还不到10个,再加上豪华车的消费人群主要是政府高官、国企高管、私营业主和高薪金领等,他们对车价的涨跌并不敏感,因此近两年的豪华车价格竞争远没有中高级或以下车型激烈。
  到了2006年年底,国产三大豪华车品牌相继推出新品与奥迪A6L“叫板”,凯迪拉克“增兵”赛威SLS;奔驰遣上新E级车;而宝马干脆复制了奥迪加长的成功模式,推出了国产宝马5系Li加长版。此外,进口车本田讴歌、日产英菲尼迪等也将在2007年重拳出击,誓死争夺中国豪华车市场。因此,2007年豪华车将步入真正的价格竞争年。由于目前豪华车的利润与国际水平相比仍高出40%以上,降价空间巨大,故预计2007年部分豪华车的降价幅度甚至会达到2-5万元。
其他文献
2006年我国汽车产业在自主品牌轿车和经济型轿车的强力拉动下,市场开拓取得了新进展,产销形势明显好转,市场明显回暖。预计2007年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都将保持对汽车的旺盛需求,但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出口秩序混乱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国汽车产业。可以说,2007年中国车市是忧喜交加,将呈现10大发展趋势。    1 重组整合加快    200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
期刊
竞争异常激烈的2006年SUV市场终于划上了句号,销量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哈弗、途胜和瑞虎。其中,途胜和瑞虎后来居上成为2006年SUV市场上的最大亮点,它们的热销也表明,个性时尚的外观、卓越的性能表现以及经济合理的价格仍是SUV众多车型之间比拼的三大主题。    个性时尚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SUV代表着车主休闲自在、乐于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SUV车型本来就属于小众市场,它体现了SUV爱好
期刊
2006年是中国开始“十一五”规划的头一年,也是中国加入WTO后承诺汽车整车关税降至25%的最后期限。回首刚刚走过的这一年,中国汽车工业在“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的宏观经济形势背景支撑下,在持续稳健的强大市场需求驱动力作用下,从入世前最令人担忧的产业变成了今天最令人振奋的产业:全年汽车产销量同比大幅攀升、汽车自主研发硕果累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首次占据第一把交椅、汽车出口形势喜人……    产销两
期刊
伴随着欧洲载重车生产商对其产品的不断改进与升级,欧洲自卸车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2007年欧洲自卸车市场增加了一款亚洲车型——Hino自卸车,退出了一款欧洲车型——Foden自卸车。  目前,Hino自卸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持续走高,月销量几乎接近上一年的年销量。事实上,Hino在Foden自卸车退出市场的同时就成功取代了它的市场位置。重型载重车生产商通常反对或者拒绝采用的所谓一站式购车方式,Hin
期刊
2006年,沃尔沃(Volvo)汽车在中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当年完成汽车销售超过7000辆,与2005年销量相比增长约50%。2006年,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引入了全新S80、新款XC90,并且实现了S40的国产。这一系列举动无疑巩固了其在高档豪华车市场中的地位,丰富了在中国的产品线,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  沃尔沃汽车中国公司总经理宁立达先生表示:“面对众多竞争
期刊
“一辆途锐能拉动一架波音747。”“155吨重的飞机?不可能!”“绝对可能!”原本是大众汽车公司的两个工程师之间关于途锐的闲谈,在几个月后变成了现实。近日,大众汽车公司的试验小组真的把一辆新款途锐V10 TDI和一架波音747珍宝机“拴”在了一起。最终结果:途锐轻而易举地成功了!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收到机场运营商的订单,虽然途锐远比机场现有的重达70吨的飞机拖车经济实惠。  “途锐拉波音747”
期刊
2007年1月9日,由新浪网汽车频道主办,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务车分公司协办的“瑞风杯”2006十大汽车新闻评选活动揭晓。本次汽车新闻评选活动依然分为公众网上投票评选和记者投票评选两个版本。共有6万多名网友和100多名汽车记者参与了评选活动,吸引了各方专业人士和广大汽车爱好者的普遍关注。今年是十大汽车新闻评选活动成功举办的第五届,已成为汽车界每年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为行业专家研究汽车市场走势提供
期刊
2007年北亚车市的第一次汽车信息发布会暨“亚市媒体俱乐部”揭牌仪式于1月20日在亚市新址举行,汽车业界方方面面的专家及各界媒体记者与会。  会上,汽车业界专家们就各自领域对2006年汽车市场整体情况进行阐述,并对2007年的汽车市场态势给予预测。     中国汽车市场态势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徐长明先生,对2006年的汽车市场做了简要评价,并对2007年的汽车市场做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2007年1月29-31日,“华菱汽车2007年度商务大会”在深圳麒麟山庄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家经销商、主要总成供应商代表及安徽省马鞍山市委领导等出席了本次商务大会。大家齐聚一堂,回眸2006年,谋划2007年华菱汽车发展大计。  在本次商务大会上,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如就华菱快速成长壮大的不平凡历程、2006年产销情况、2007年的产销计划及行业的发展前景等,向与会代表作了
期刊
在2006北京国际车展“铃木展位”上,人们看到了一款小型MPV,它是昌河铃木下一个生产车型浪迪(LANDY),将于2007年3月底投放市场。  这款集“富于存在感的造型”、“多功能”、“节油”、“行驶性”、“安全性”和“环境性”等要素协调融合的多功能、生活用小型MPV——LANDY,采用符合世界潮流且位于最前沿的方型设计,具有都市的酷感以及可以明显区别于其他MPV的坚固性和新颖性。  中国乘用车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