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00663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取决于学校能否把握好人才培养规律和人才市场规律。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文件精神和原则要求,从体制机制创新、政校行企共建育人平台、校企共建育人基地等方面对“校企协同育人”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 键 词] 互联网+;高职院校;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3-0060-02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迅速成了热点。高职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在“互联网+”思维下变革人才培养方式已经成了高职院校不得不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及实质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
  互联网最初只是一个相互连接的庞大网络系统,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逐步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最后演变成了一种社会发展的重要思维模式。“互联网+”理念最先出现在第五届移动博览会于杨的演讲中,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战略后,“互联网+”思维和理念得到了助推。
  (二)“互联网+”的实质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扩散和应用过程。实质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重构供需,促进行业跨界融合、产业创新,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二、“校企协同育人”办学模式的内涵及实质
  (一)内涵
  “校企协同育人”办学模式在内涵上主要包括以下四层意思:(1)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既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又是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和根本保障。(2)企业成为专业人才培养主体的关键:让企业资源渗透作用于人才培养全过程。(3)“校企协同育人”办学落脚点——“教学企业”的建设,是践行“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载体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基地。(4)校企双方的良性互动,决定校企双方能否可持续深入合作。
  (二)实质
  “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实质,是指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条件下,校企双方共享资源,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良性互动,实现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校企协同育人”的主要任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任务
  学院既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基地,又是企业行业的应用技术源和创新源,大大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面向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是新时代市场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新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有新的功能定位——培养一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工作岗位零对接的高技能、高素质、具有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即社会上俗称的灰领。
  (二)存在的问题
  公办高职院校成立以来,一直是单一的办学主体,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都在尝试校企合作,但现行的体制机制导致大部分校企合作都是高校的权责占主导地位,企业较难深入人才培养的核心过程,往往停留于指导学生实训和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层面。这种办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学校远离市场,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滞后于产业发展;(2)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严重脱节;(3)学校办学经费匮乏,难以支撑学生真实技能训练所需成本;(4)现行的教师准入制度导致我们的专任教师缺乏最新的实操经验和社会服务能力,企业技术专家又难以聘请等问题。
  四、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办学的路径
  (一)创新办学體制与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协同育人平台——珠海市区域性职教集团
  “校企协同育人”办学模式的实现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如何让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并占主导地位,需要政府部门和职教集团的助力。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多次拜访广东省和珠海市各政府部门,促使珠海市政府成立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委员会,并及时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激发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热情。在职教集团的指导下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与产业行业对人才培养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通过职教集团的建立和相关运行制度的制定,整合政校企三方优势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师资互聘、信息共通、人才共培、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等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链条,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形成了政府、企业、学校互利共赢、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局面。
  2.校企合作理事会、董事会
  学校联合企业、行业协会等多主体共同组建不同层面(学校/学院/专业)的校企合作理事会/董事会,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决策咨询机构,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和运行制度,保障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紧跟市场需求,最终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问题。
  3.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明确合作中的权责关系。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合作考核与评价办法》《校企共建“教学企业”协议书》《“教学企业”建设指导意见》《“教学企业”建设管理办法》《“教学企业”章程》《“教学企业”建设服务规范》《“教学企业”评级与奖励办法》《企业捐赠教学设备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并成立相关管理部门指导校企合作项目的有序开展。   4.缔结战略合作关系
  “校企协同育人”办学模式一定是基于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上的,要建立起这种关系,一定要坚持三个原则,并保持良性互动。(1)互信:互信的确立居于战略合作关系的核心。当然这里的“互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诚实坦白,而应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学校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人才和服务,企业为学校提供业师(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顶岗实习岗位和真实项目、技术研发资金等。(2)信息共享:企业及时提供行业标准、人才需求的要求、案例、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等;学校根据行业企业的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式、内容等。(3)成果共享:学校将学生及教师的研究成果及时告知企业,尽快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建设人才培养主基地
  1.基地共建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根据不同行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及各个专业合作企业自身的特点,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建成了39家校内外“教学企业”。为了确保“教学企业”顺利建成并正常运营,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如《“教学企业”建设指导意见》、《“教学企业”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合作企业必须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材开发、课程教学、实习实训、考核考试、毕业就业等人才培养过程,且每个环节都要承担50%以上的工作量。
  2.教学团队共建
  校企双方通过现行教师准入制度,导致了高职院校面临本校专任教师缺乏最新的实践经验和社会服务能力,企业技术专家又较难聘请的难题。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校企互聘共培”教师队伍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送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和企业提供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的“互聘共培、双岗双薪”的方式建设了一支具有高理论素质、高实践技能的师资队伍。
  3.任务共担
  企业参与专业设置及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实习实训教学、教学成果评价、科研成果开发等过程。
  4.产教共融
  各个专业在“教学企业”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和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核心课程采用的是校企共同开发的教材,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基本同步进行,课程结束后企业提供真实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训,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5.良性互动
  校企深度融合能否可持续,取决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能否良性互动、能否互利共赢。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投入人力物力,为学校专业建设把脉,为人才培养掌舵,提供兼职教师及真实项目,仅仅靠学校为其输送优质人才这点回报是无法满足企业的趋利性的。只有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做到良性互动,企业才有驱动力,才能用心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的校企合作关系才能深入长久,“校企协同育人”办学模式才能续存。
  五、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办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一)困难
  1.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保障问题,企业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作用,目前没有充分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的保障。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以及人才资源的投入仅靠校企双方签订的合同和双方的情感关系来维系,一旦这样的关系打破平衡,校企的深度融合就难以为继。2.高职院校自主研发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较弱,较难引起企业的注意力。
  (二)建议
  1.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合同形式明确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责任和权利,通过法律迫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2.政府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如减免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税收、按人才培养贡献拨付企业人才培养基金等政策来激励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養过程。3.高职院校开办创新学院,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制定政策、提高科研经费,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校自主研发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珊湉.“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机遇与挑战[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68-71.
  [2]刘惠坚.“校企双主体”办学的内涵、路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8):109-113.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调查信息技术在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实况,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涉外护理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已赢得了广大学生的认同与支持;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硬件设施、应用技术的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加大改革步伐,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应用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 键 词] 高职;信息技术;大学英语;涉外护理;调查分析  [中图
期刊
[摘 要]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入矩阵乘法,利用反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总结,再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对矩阵乘法及其运算律做出解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矩阵乘法的理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矩阵乘法;课堂教学;几何直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1-0072-02  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主要的数学基础课
期刊
[摘 要] “定向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采用“定向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定向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利与弊。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定向培养;职业能力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贫困生作为潜在的人力资源同样存在多层次的成长需求。在国家和地区政府以及爱心企业与多方人士的资助下,资助体系构建与贯彻落实已基本满足了贫困生的生理需求。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在培养贫困生方面,应首先明确贫困生存在何种具体的成长需求,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归属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供资源和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就业竞争力。  [
期刊
[摘 要]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逐年递增的毕业生人数让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导致高校毕业生出现了焦虑、紧张、困惑、自卑、自负、依赖等就业心理问题。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现状及成因,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提出解决就业心理问题的方法与建议。  [关 键 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现状;原因;方法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期刊
[摘 要] 以生物制品技术课程为例,围绕“学赛一体”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实践教学中开展的意义、具体实践、初步成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学赛一体;生物制品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1-0162-02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学校除了培养学
期刊
[摘 要] 从实际情况出发,对高职教育的小班化分层合作教学进行了诠释,并针对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如何创建使学生没有焦虑感的课堂,如何创建分层合作平等的课堂,如何在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 键 词] 小班化;以学生为中心;分层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1-0184-02  一、基本理念  1.以
期刊
[摘 要] 引导文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在职业学校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翻转课堂是互联网时代的新教学模式,两者都追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将引导文教学法与翻转课堂两者结合,设计出“引导型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关 键 词] 引导文教学法;翻转课堂;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以“我选择,我喜欢”为代表的“我A,我B”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新兴构式“我A,我B”诞生的文化土壤和广受欢迎的原因,认为此类话语表达是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个人本位的价值观的影响而产生并流行的。而此类表达借助宣扬个性的方式来鼓励、引導个人对集体的贡献。  [关 键 词] “我A,我B”;传统价值观;西方个人本位  [中图分类号] H109.4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席卷全国。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参与率和成功率,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结合当前国家方针政策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实际,主要通过分析大学生创业必备的素质、创业者的习惯和创业机会发掘等来促进大学生创业。  [关 键 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