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把菜鸟丑化成快递公司的吸血鬼?

来源 :数字商业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W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上的很多文章中,把菜鸟描述成吸血鬼,好像这些快递公司都与菜鸟有不共戴天之仇一样,对于这些快递业的同行们来说,到底是菜鸟只做数据信息服务更好,还是马云亲自上阵做快递更好,他们心里是一清二楚的。
  以前,没有菜鸟的时候,三通一达被顺丰和京东物流打的满地找牙,现在三通一达速度上来了,甚至可以去做生鲜冷链了。看看三通一达的财务报表,有了菜鳥,他们挣钱更多了,这是事实。别以为快递公司老板都是笨蛋,他们都是绝顶聪明的人,菜鸟如果只是吸血鬼,没有人跟着菜鸟瞎混。
  在中国,随着电商的崛起,快递行业在2007年到2015年迎来了一波惊人的涨势,但行业拐点正在出现。快递市场增速却也在明显放缓,据国家邮政局预测,今年中国快递业的业务量将完成275亿件,同比增长34%,而去年这一数字是48%,曾连续四年50%以上增长的神话似乎已渐渐远去。在业务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国内快递行业平均单价却连年下滑,从2007年到2015年,平均单价已从28.5元降到13.4元,利润空间被压缩了一半。
  这种情况下,快递企业的利润甚至生存主要得来自集约化运营和成本的降低,而快递公司的主要降耗都必须依靠智能化的物流管理来实现。按照计算,目前电商包裹为每天6000万个,但十年后这个数字可能会突破3亿,如此庞大的量级单靠人力是难以为继的,因此智慧型物流将成为未来大的发展趋势。
  在这方面,也许顺丰有一定的能力来自己解决,但包括三通一达在内的国内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是做不到的,需要有大公司出面解决。目前,阿里的菜鸟网络内部已成立了E.T.实验室,并已完成了末端配送机器人、仓内拣货机器人等多个项目的研发,并陆续投入使用,仅仅这些都让快递企业收获极多。
  至于很多消费者,跟着瞎起哄,主要是根本不了解菜鸟做了什么。有专业人士说,如果每个人在下单的时候,都清晰的感受到因为菜鸟,运费又节省了3元,时间压缩了7个小时,我相信舆论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事实也正是如此,据媒体的报道,当年菜鸟没有进入山东樱桃配送市场之前,山东樱桃顺丰物流配送成本是38元/5斤(折后价),菜鸟进入之后成本降到20块以下。菜鸟大大降低了运费成本,让消费者获益,同时也让物流公司有了更多收益,这是三全其美的事情。当然,顺丰是受伤的。
  即便是被人津津乐道的京东物流,其实也只是占到京东平台上销售商品的一小部分,京东所销售的货物中有60%都是其他物流公司递送的,而且,其他绝大部分来自菜鸟网络的支撑。大家不要忘记了,去年的618,京东第一单就来自圆通速递,7分钟的功劳很大来自菜鸟网络。
  在这方面,顺丰会把自己的仓储拿出来给三通一达共享吗?京东会把自己的仓储运送给三通一达共享吗?更重要的是,顺丰与京东在物流管理上的经验与运筹能力会开放给其他物流公司吗?显然都不能,因为他们是竞争对手,把自己的核心能力给别人是做不到的。但是,菜鸟网络不是物流公司,本身就是做支撑的,菜鸟可以做到。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蓬勃发展,三通一达跟随各大电商平台的发展也迅速壮大,2015年仅这四家快递企业就占据了近52%的市场份额,而顺丰的市场份额仅仅有8.2%。其更为深层原因是顺丰定位在中高端市场,平均单价较高,而三通一达和各大电商平台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以价换量”。这种关系类似与鱼水关系,大家已经是利益共同体,共同构成了中国电子商务生态,也是共赢的格局。也许其中有恨,但爱却一定是主流。
  从理论上说,至少从现在来看,不管京东多么的向顺丰秀恩爱,两家都是不可能相互坦诚的开放合作的,其业务的相似度就决定了他们没有办法走到一起。如果我们把菜鸟与顺丰比作男女关系,那京东与顺丰就只能算是男男关系,暧昧一下可以了,合法结婚在中国还办不到。
  在2012年,刘强东在接受《创业家》采访时就否定了与顺丰合作的可能性,甚至在顺丰上市更名时还怒斥他们赚的是“耻辱钱”。
  马云曾经说过:阿里巴巴并不卖货,每天有数百万商家在阿里巴巴平台上进行买卖;阿里巴巴没有一个快递员,但有很多物流合作伙伴。前者说的是淘宝和1688,后者说的是成立于2013年的菜鸟。马云在菜鸟诞生之初就这样说:“我们有一个大胆的设想,通过建立中国智能骨干网,让中国两千多个城市,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上网购物,24小时货物一定送到你们家。”
  所以,从本质上说,阿里巴巴注定是快递企业的上游,这是业态决定的,有没有菜鸟,只要阿里巴巴足够大,快递企业就注定缺乏“话语权”。但是,阿里巴巴并没有自己做物流抢别人的饭碗,只是在建设物流平台,通过数据来提升物流的效率,这个结果是对阿里巴巴与所有的物流企业都是有利的,典型的共赢。
  我们不妨做进一步的假设,快递方面未来必然会大一统,这是物流行业的必然趋势,那么大大小小的快递公司是愿意做菜鸟的臣民还是归顺顺丰呢?
  可以这样说,同样被一统天下,如果顺丰做了江山,必然是郡县制,三通一达连个县长都做不成,必定被削蕃,如果马云坐天下,一定是分封制,三通一达至少封侯。
  这点道理,快递们还是清楚的。当然,他们希望刘邦项羽一直打,诸侯们才有更大价值,可是面临大一统趋势,小盆友只能做出抉择,他们还能做出其他的选择吗?
其他文献
中国用户对新技术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着云计算领域中的几大巨头加快步伐在这个市场上抢占更有利的位置。登陆中国市场三年时间,作为全球最大的公有云提供商,AWS基于自身的成熟技术和多年的运营经验,受到了众多用户的簇拥。AWS技术峰会2017,成了其集中展示三年成果的舞台。  持续增长的中国云计算市场  7月底AWS在北京举办的技术峰会,也许是亚马逊最有意义的一天。从亚马逊只身来到中国开始,到与光环新
期刊
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上的APP应用支付电费、水费;身患疾病的人,可以利用胰岛素泵和人造心脏,继续保持与正常人无异的生活品质……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正在经历着因科技的深入应用而带来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社会秩序调整,并开始将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  然而,世界固然是进步的,同时,世界也是危险的。  在7月6日召开的C3安全峰会现场,亚信安全的工程师现场演示的“GPS劫持”,让与会者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
期刊
乐视网最终还是姓了孙,虽然孙宏斌本人在此之前多次表示“不想当乐视的董事长”,但在7月21日的以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的乐视网董事会上,孙宏斌当选为乐视网董事长。  根据相关媒体报导,孙宏斌上任后将在乐视目前的核心资产——乐视网、乐视致新、乐视影业上发力,这被业内成为“新乐视体系”。这也与孙宏斌在7月17日的临时股东大会的表态相一致:目前乐视网、乐视影业和乐视致新“确实有些困难,但会尽力解决”。  虽然传
期刊
8月11日,据路透社消息披露,Uber公司董事会成员兼早期投资者Benchmark Capital正式将Uber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诉讼至美国特拉华州仲裁法庭,指控理由是涉嫌欺诈,要求他离开董事会,并撤销填补三个董事会席位的能力。  事实上,在今年6月14日,卡兰尼克已经宣布无限期休假,并在一周后被迫辞去了CEO职务,只保留了在董事会的董事身份。
期刊
不知道有多少人赶到现场参与“2017甲骨文数据库云技术大会”是为了亲眼目睹Andrew Mendelsohn本人的风采——这位甲骨文员工号为130的甲骨文数据库全球执行副总裁,几乎参与了甲骨文“独步天下”的所有数据库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绝对称得上是数据库技术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因此被众多技术人员膜拜也不出人意料。  “甲骨文重新定义了新一代的数据库的技术,现在的甲骨文数据库已经演进到内存数据库以及
期刊
2017年已经过半,各大手机厂商透过各种方式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第三方调研机构也适时的发布了H1的调研数据。和以往的年终报告有所不同,年中报告的氛围总要融洽的多,一是赛程刚刚过半且胜负未分,二是作为旺季的下半年似乎更值得期许。  在某种程度上,年中的成绩单决定了手机市场的风向标,在喜忧参半的数字背后,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在努力刷新自身的存在感。一边是竞争日趋激烈的存量市场,一边是消费升级引发的新一
期刊
曾经,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四家公司,凭借各自在智能手机市场较高的市场份额,被称为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和市场发展的代表,并被业内称为“中华酷联”。  但是随着智能手机产业的飞速发展,彼时风光无限的“中华酷联”,如今仅剩华为一枝独秀,国产智能手机的第一阵营早就易了主。  根据IDC公布的2016年全球手机市场统计数据,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为14亿7060万部,其中总销量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分别是三星、苹果、
期刊
近期因华为旗下的荣耀Magic智能手机的一个新功能:通过用户活动信息,来提供人工智能服务。导致腾讯认为其侵犯微信用户隐私。在大数据时代下,看似一场数据和利益的争夺,其实背后是一场技术标准争夺,极有可能会牵扯出下一步大路互联网的风向标。  双方的博弈  截止今日,双方各执一词,对于用户数据一事互不让步,腾讯方面已经要求有关部门出面解决此事。  华为方面在给《华尔街日报》的一则声明中否认侵犯用户隐私权
期刊
众所周知,PLM系统和ERP系统,是目前企业当中与核心业务和流程最相关的管理信息化系统。从企业的角度讲,前者更关注与产品相关的业务流程,而后者则是从进销存的角度把控业务数据。  虽然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事实上无论是PLM还是ERP,在应用企业处在信息化改造阶段,都在试图将不同业务单元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某种程度的整合,以提高企业的现实效率——通过数据整合的方式,PLM整合了与产品设计、制造和服务相关
期刊
今天生存下来的百年企业一定深谙各种“套路”足以应对变化,能够市场赢得一席之地并不断引领着行业技术发展的进程与潮流,必须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并勇于接受挑战,随时变化战术而收获所得,而不是被动的去迎合和适应新环境。  作为施耐德电气IT业务部全球执行副总裁,Dave Johnson在施耐德电气工作已经超过十余年,历任IT业务相关领域多个领导职位并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以他曾经主管的包括传统机柜与机架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