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疏导,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y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因而会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出现,使教学往往偏离预设。教师应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需要的实际,不断调整教学进程,让课堂充满“顺学而教”的教学智慧,从而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真实而精彩的动态生成。因此,如果教师能根据课堂信息反馈,及时做出恰当、艺术的引导,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将对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因势疏导,使学生充满活力
  马卡连柯说:“教育的技巧就在于随机应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而只顾展示教案,要关注课堂动态,因势利导,促进动态生成。
  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游天然动物园》时,不少学生说到动物园真有趣,我们也想去玩一玩,不料我班张洁同学却说:“我才不去呢!”同学们都感到非常吃惊,教室里一片哗然。这时我不慌不忙,因势利导:“你能说说理由吗?”她说:“我去年到新浦公园去玩,老虎向我发威,我被吓得要死,回来后还做噩梦!从那以后,我就害怕并讨厌这些动物,不想去动物园玩了,更别提天然动物园了!”大家恍然大悟,这时我没有发表意见,让她听一听别人的发言,再多读几遍课文。当大家绘声绘色地给她讲了长颈鹿、基马猴、河马等动物的特点及可爱之处后,她说:“我真想和它们交朋友。有机会我一定让我爸爸、妈妈带我去游这有趣的天然动物园。”同学们听后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课堂上充溢着生命的活力!由于我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因而本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巧拨妙引,促学生乐于探究
  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可能与教师的意图不一致,有时可能是大相径庭。这时,教师如果以“不太好,坐下”“不准确,谁再来”等这些语言来否定他们的回答,就会极大地打击其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巧妙运用机智的语言来点拨学生,发挥好“引导者”功能,使学生乐于探究。
  如我校一位教师在上示范课苏教版第五册《三袋麦子》一文时,指导学生朗读写小猪贪吃的句子。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她说:“你读得很响亮,可我却还没感受到它的贪吃呢!”第二个学生读得有进步了,她就说:“哦,你让我感受到一点了。”第三个情感到位了,她评道:“呀,这下真感受到啦!小猪流口水,我也要流口水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点拨下,每个学生都读得感情充沛,兴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涨。
  三、敏于赏识,引学生相互竞争
  在教学中,教师要敏于赏识,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一种相互竞争的课堂氛围。
  如我在上苏教版第九册《黄鹤楼送别》一课时,学生正专心致志地读着书,其中一个学生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学生正根据课文内容一边读,一边似手举酒杯,那丰富的表情,那恰如其分的动作,那惟妙惟肖的语调,别提多好了!于是,我便让学生都停下来,说:“刚才老师发现了一个朗读大王——王欣同学,她一边读一边还在做动作,表情丰富,读得可美啦!我相信我们班一定有更多这样的读书大王。”听了我的话,那个被赏识的学生读得更带劲了,其他学生也模仿着兴趣盎然地读开了。有的声情并茂、摇头晃脑;有的一边读,一边也在做动作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真是争先恐后、入情入境!
  四、善于鼓励,助学生体会成功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赞许犹如阳光,每一位学生不论其个性品质如何,成绩如何,无一例外地渴望能照到鼓励、赞许的阳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鼓励,让学生体会成功。
  首先,鼓励要倾情、真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评价应重感情投入,用简短、恰当的语言,热情地给予褒奖。如“老师真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自豪”;“确实有头脑”;“你很有创意”等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其次,鼓励要有根有据。教师鼓励要以事实说话,防止鼓励性语言苍白无力。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观摩课上,对一名不能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这样鼓励:“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吗?”于老师先用“真了不起”夸奖这名有些害羞的学生,接着借“如果……不就……”句式巧妙地提醒学生不该放弃锻炼的机会。做得多么高明啊!
  第三,要善待学生的“错”。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会“错”。但“正确”正是在对这些“错”的辨析、筛选中形成的,因而每一个“错”都是学生进步的足迹。一位教师让学生听写词语,其中一个学业欠佳的学生在黑板上听写“缠绕”一词,在“绕”的右上角也加了一点。该如何评价才会有助于这个学业欠佳的学生健康发展呢?教师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有进步!你距离写得完全正确不远了,只多了一点。再努力一下,把它写正确,好吗?”这位学生在教师的热情鼓励和暗示下,很自信地擦去了多写的一点。
  语文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教师要有开发意识,有科学利用意识,及时巧妙地捕捉、引导,不断予以调整,这样,课堂才能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落实高效教学的关键。因此,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的首要任务是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它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操作,又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能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堂起航——教学目标从哪里来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必须领会“课标”要求,理解和把握教材,分析学情。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教学目标才会了然于心,教师才能驾轻就熟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全程“领航”。  1.从解读“课标
<正>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总是以写字教学为突破口来认识每一个学生。就在其他老师忙于从前任教师那里索取学生信息,再耗较长时间与学生进行"磨合"时,我已读到学生的一份份
文章分析了幼兔急性腹泻病的病因,阐述了幼兔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症状,探析了幼兔急性腹泻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供参考。
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对指导小学生看插图的认识不够,甚至有个别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忽略了指导看图这个步骤。文本插图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小学语文课本的每篇文章都配有插图,它们与课文相辅相成,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发挥其独特作用,让它成为课堂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体内转基因对急性脊髓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使用半横断法制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IGF-1治疗组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让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语文教学散发生活的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    一、富有情趣的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最枯燥、最乏味的环节,而识字又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让他们激越的梦想从这里起飞。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运动的根。”语文教育正是这种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的教育。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生机活力?怎样才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活跃于
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各种骨折的44.83%,如治疗不当将导致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晚期常常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左髋臼骨折术后9个月,左髋部及大腿疼痛、活动受限6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左髋关节外侧可见一长约20cm的手术切口瘢痕,局部轻微压痛。双侧髋关节活动度,伸:
目的:从人肝癌组织中克隆出人细胞分裂周期基因2(CDC2),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DC2蛋白。方法:从人肝癌组织中提取RNA,采用RT-PCR法扩增CDC2cDNA,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并回收R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