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我该如何追忆你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扫墓祭祀、寄托哀思的时节,又是一年清明将至。
  寄托哀思的心理意义
  祭祀祖先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寄托哀思,其二是寻求心灵上的庇护,从而弥合自己内心的自卑和无助感。
  我们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在我们孩童时就真实存在,来自他们的悉心呵护和照料使得多年的密切关系被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直到我们已经长到父母般的年岁,而父母已经故去的时候,留在我们记忆中的,仍然是儿时记忆中的高大伟岸的长辈形象,这种记忆对于独立面对家庭和社会重担的我们而言有着极大的支持。
  我们在逝去亲人的墓碑前会感觉到故去的他们音容宛在,但从一个科学的角度上去讲,其实是我们记忆中的“音容”被激发出来了。尽管他们已经不在现实的世界中,但是通过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我们仍然可以让他们继续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世界中,并给我们挑战人生的力量和勇气。
  祭祀对于我们心灵的支持作用早已被科学所证实,遗传学研究发现,动物的记忆可以经由基因而传递到下一代。德国“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伯特·海灵格大师发现,每一家庭或组织都有一股隐藏的动力,这个动力是在潜意识的深处,一般人不容易察觉,但家庭或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股动力的影响。在海灵格看来,我们每个人从父母以及先辈那里继承的不仅仅是血肉之躯的基因,同时也在传承家族中的心理动力。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祭祀就是通过这种特殊的仪式性活动,达到自我认可、自我修复和自我成长的目的。同样的道理,当有亲人过世,我们的传统上会有“头七”、“三七”、“周年”的纪念,以及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寒衣节等的祭奠仪式。其实死者已矣,而生者用这种方式向逝去的亲人告别,寄托哀思,完成生者将死者从现实中的存在感逐步转入心理的存在感,以使其在生者心中永存的作用。
  我们该选择何种祭扫方式
  清明节是一个全国性的大节日,特别是当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后,这种仪式更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大张旗鼓起来。香纸、鞭炮、酒肉、点心……这些传统的祭物曾一度被认为是“封建残余”而被禁断,然而,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包容,这种让人感到熟悉的祭扫方式再一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中。其实正如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和遗传学研究所证实的:人不能忘祖,否则就是忘了自己的存在,所带来的只是自己内心的空虚与自卑。
  但是,去年我去陵园为故去的老人扫墓的时候,就发现陵园已经不允许燃香烧纸了,说是为了防止火灾。我只好默默地摆下祭品,磕了头就算结束了。的确,传统的祭扫方式与城市发展间也开始产生了一些冲突。
  现在,网上开始有宣传推广一些新形式的祭扫方式,例如植树、时空邮局、爱心账户、网上祭扫等。
  “时空邮局”,是由工作人员向祭扫者发放明信片,在明信片上写下对先人的祝福和思念以及祭文等,放进时空邮箱中,由陵园的工作人员“统一转寄”给已故亲人。
  “网上祭扫”可以通过设立网上的专用账户,进入虚拟墓地,完成祭扫的全部仪式,还可以建立个人纪念馆,将自己亲人的生平撰写下来加以追思纪念。由于网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再加上网络的“智能化”,使得生者更容易与先人直观地接近,成为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和忙碌的年轻人所推崇的方式。当然,也有人会觉得祭祖既然是一种传统的形式,回归本源才是根本,网络的方式仍然会让他们感到缺乏真实感。网络的安全性和操作的复杂性也会让一些老人难以接受,就如同ATM机广泛存在的今天,仍然有很多老人宁可排队也要去银行柜台取几百元钱一样。
  植树是现代祭扫方式中最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的了,因为这种形式不但健康而安全,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我们既然希望让祖先的灵魂永存,那么富有生命力的树木,也更容易让我们想象祖先的灵魂向伟岸的树木一样枝繁叶茂,“荫及子孙”。当然,由于土地所有权问题和当前的建设缺乏对自然保护等现实,很多人即便想要植树,也会担心就算是今天种下一棵树,也许明天就被什么人铲走了,如果将植树赋予一个祖先神灵寄托的重大意义,这样的结果无疑对生者是更大的心灵创伤!是以这种方式虽然最理想,但却难以推广的原因。
  前不久,我结识了一个社会公益组织,了解到它的创建正是因为一对父母为了纪念自己因病故去的孩子,将自己的毕生积蓄拿出来创立的。以自己的财力,以先人的名义,设立爱心账户,提供公益服务,这种积极健康的形式也正越来越多地得到认可。当然,同样会因为当前的捐赠形式与个人的需求难以相容。例如,有的人希望以亲人名义设立专项基金,并参与对捐款去向的审查,但公益机构却不同意,所以这种方式也没有得到推广。
  上面这些形式都是对传统祭扫方式的有益补充,而且更为健康,其社会意义也更为深远,需要的是来自政府和社会层面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新形式的祭扫方式,也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真诚的心重于繁琐的仪式
  那么,现代人该如何寄托哀思呢?
  祭祀发挥的是通过追忆亲人的方式,表达思念,联络情感,重拾归属和净化心灵等作用,只要是能够达到目的的健康方式都是可以的,我们对亲人的记忆就不会消失。但在世俗的生活中,却可能会降低我们对先人的心灵“连接”,而使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自卑和孤独。
  我曾经接受过一个案例:C女士因为早年与父母离散,现在已经“记不清”父母形象,因而感到非常痛苦。后来通过催眠的方式,从来访者的潜意识中找到父母的形象后,她瞬间释然。这正是情感连接所带来的神奇魔力,当然,这种连接已经是纯粹情感层面上的连接,其实已经不再需要物质化,只是我们习惯于用祭物作为这种情感的载体而已。
  其实,现代人该如何寄托哀思,应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客观环境所定,并没有一定之规。一些人将祭祖豪华化,甚至出现了“纸小三”、“纸二奶”等,无疑是在亵渎这种追忆亲人的仪式。一颗真诚的心比形式更为重要,以感恩之心去怀念,并在生活中带着这颗“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的心态,端正做事,善待他人,呵护家庭,造福社会,才能不愧对自己内心中我们的先人早已根植的良知,给自己的人生以真正的力量与勇气!
其他文献
秦女士与文先生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相识的。当时文先生参加工作不久,秦女士刚从医学院毕业,也许都是“北漂一族”,两颗孤独的心很快融为一体。  两个月后他们结婚了,秦女士沉浸在美好的蜜月时光中。然而婚后不到半年,在一次外出购物途中,秦女士偶遇一位从家乡来京出差的男同学,她热情地邀约宴请男同学,并打电话给文先生,让他一同前来共进晚餐。可文先生以单位加班为由没来。秦女士和男同学吃完晚饭后回到家,一进门,只见
期刊
钱铭怡: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临床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工作组组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世界心理治疗学会副主席。  侯志瑾: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
期刊
36岁的周壮壮是外企公司的一名白领。3个月前,由于工作压力,他出现心情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加上严重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周壮壮顿时跌入人生的低谷。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与妻子的关系也开始紧张起来,已经有4个多月没有性生活了。由于心情低落,他这几个月回家时常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喝闷酒。在妻子及同事的敦促下,他前来就诊。  经全面检查,排除躯体疾病后,周壮壮被诊断为抑郁症,医生建议他调整
期刊
要说这辈子为什么会选择当老师,还真有些说来话长。我4岁半那年父母工作忙,没有人照顾我,于是,他们决定把我送进学校的“红孩子班”,也就是现在的学前班。  第一天上学是邻居家的红玲阿姨带我去的。不记得因为什么事情耽搁了,我们迟到了。我在门口等着老师安排座位,那位姓段的老师皱着眉头说:“你咋不坐下呀?”  我往哪里坐呀?第一天上学也不懂啊。我战战兢兢地站着。  老师凶狠地说:“你傻呀,你咋不坐下呢?” 
期刊
2014年12月13日,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和企业职业心理健康促进管理者联盟共同主办,格略集团心理管理研究院承办的“2014第三届中国心理管理实践论坛—暨企业职业心理健康促进管理者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马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本届论坛紧随党中央“促进人民幸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脚步,以“幸福企业·智慧管理”为主题
期刊
34岁的崔某虽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但她在村里也算个不大不小的人物,以前她读过几年书,如今又当上了村干部,管着村里几百号人,她头脑灵活、点子多,深受村民们的敬仰。她所处的是山区,当地人对黄鼠狼传得很神奇,多数人深信它非等闲之辈,谁若不慎伤了它或得罪了它都会遭遇或轻或重的不测,更有甚者,将某位村民的离奇身亡与神秘的“狐仙”联系在一起,传言说那人曾得罪了“狐仙”而遭此大难。此后,凡遇黄鼠狼,人们都会对
期刊
跟你说了多少遍,为什么你就是不听呢”,“你要在同一个坑里跌倒多少次,才能长点记性啊”,“你太让我失望了,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这些话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呢?在家庭教育中,当孩子在同一个问题上屡次犯错时,我们总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朝他们怒吼,或在他们耳边不停地“念经”,以为这样就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就可以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而事实上,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有一次,马克·吐温去参加一个慈善募捐会,照
期刊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的抱怨和感慨,感慨学生越来越难管、教改压力大、教师待遇差、教师社会认可度降低等。这些抱怨折射出一个较为普遍的事实: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出现了停顿,即“职业高原”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弗朗斯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职业高原”这一概念。他认为,“职业高原”是指在某个阶段,员工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人处在职业生涯的峰点,是向上运动中工作责任与挑战的相对终止,是职业发展的一个停
期刊
在患冠心病以前,55岁的C先生可以算是健康人士,不抽烟、不喝酒,胆固醇也不高,经常打网球和慢跑。但是,因为在一次商业谈判中严重受挫,他突然感到严重的胸痛,很快就晕倒了,所幸谈判场所与医院近在咫尺,他很快得到了医治。  当C先生在急诊室完全清醒过来的时候,感到异常的焦灼,他无法接受自己急性心肌梗塞的事实,担心自己快死了,担心公司业务、担心妻子、担心孩子……甚至认为自己的生活全完了。他开始夜夜失眠,即
期刊
承德的一名女大学生,为了教会姥姥姥爷用微信与晚辈视频聊天,手绘了6页文图并茂的说明书,从怎样打开软件,到如何发送语音消息,非常详细。老人拿着这份说明书欣慰而激动地与外孙女用微信沟通,一脸幸福。这件事在网上赢得一片赞扬,她手绘的不止是一纸说明书,更映照出无数游子心中最深沉的牵挂,是一份孝心宣言书,承载了晚辈对长辈的孝心、耐心和成全之心。  沈阳某中学的学生自创手绘了“新二十四孝图”—情景版、简约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