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越 是一座大舞台
2020年的疫情点燃乡情,让我在业余时间联手“一条”推出名为《吴问东西》的聚焦上海历史人文的短视频栏目,引发许多积极共鸣;其中的基本素材灵感,大都源于我在母亲逝世后细心收集整理的她在这座城市的生活轨迹,挖掘出来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和细节,很高兴能和更多人分享。
我心目中讲述上海最好的方式,不是怀旧,也不过分私人,更不厚古薄今,而是希望让历史走出档案馆来和现代人对话。上海的过往和今天以及未来产生连接,一脉相承,我认为这才是大家所需要的,我参与其中来努力推动。
我在南京西路恒隆广场办公室的窗边,可以看到楼下的平安大楼,那儿是我还被怀在娘胎里的时候父母的住所:出生后,我们全家又搬迁到陕西北路延安中路口,现在也在我办公室的视野之内。从1980年移居加拿大,到1993年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海归”之一,我回到上海出任迪奥香水化妆品公司首任中国总经理,我的确充满着上海情怀,见证了魔都的过去和现在,但更重要的是,我对这里的未来、对中国的年轻人、对世界的新事物都继续充满好奇,渴望不断学习。
拿我熟悉的时尚行业来说,中国体量和底蕴开始对世界真正产生了影响,我们已进入了亚洲审美超级现代化的快车道。这个趋势,在日本和韩国市场先行,如今喜见中国的接力,波澜壮阔。
时尚行业一路发展,巴黎、伦敦、米兰毫无疑问是举足轻重的时尚中心。纽约的地位来源于美国的市场实力;在没有美国市场之前,欧洲的品牌也不是大产业,是二战结束后的美国富裕中产阶级改变了时尚行业的形态:接着,1960年代和1970年代涌现出日本中产阶级,他们追求品位,以他们的挑剔和实力,帮助这个产业走向“精致零售”——品牌专卖店、形象专柜、零售人员制服,基本都是日本市场创始。行业因此进步,逐渐普及到全世界。近30年来,精致零售影响和加速了整个奢侈品类的发展。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消费者,顺势于“亚洲审美”的现代化、国际化趋势,深受精致零售的影响和培育。在这种大背景下,上海因其良好生态和国际交融之历史,聚集高端精致的消费人群,吸引互动,使得这座城市成为全球的时尚新高地。上海是个大舞台,品牌好比是表演者,在此面对渴望时尚、拥抱变化的观众,展现各自的魅力。
上海的特点之一是“精致”,具备欣赏精致生活的集体基因,重视细节。即使在供给贫乏的闭塞年代,上海的时髦人也可以从有限的外国电影镜头里模仿时尚经,扯布料自己在家做好看的衣服,把旧毛衣不断拆了重新织成新款,还发明出各式各样的“假领子”来解决衬衣替换不足或洗涤不便的问题……无时无处不精细。与北京宏伟的长安大街相比,上海的马路窄小,有的几乎能让人同对门邻居握个手,看到对方的服饰针脚,细微成为自然。上海如同某些品种的树木,经历了百年的培植和日晒雨淋,木质更为细腻坚实,形成特性。
除外,我认为上海的特点也包括“宽容”。由于这是一座移民城市,1843年开埠以来从十万人口发展到两千五百万居民,需要跟不同人群共同相处,宽容因此成为必须。而宽容是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之上的,历史上有过的户籍制冻结了人口流动,造成你来我往的交流缺失,并曾扭曲宽容形成“小气”,一度给上海人带来不佳的名聲。感慨和感谢改革开放,重启人口流动的这几十年来,海纳百川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
第三个特点也许是“规矩”。历史上,估计上海是全国最早设立红绿灯的城市吧。这有象征意义,对于外来的人,这里相对不依赖“关系”,可以以自己能力办事,可按明显的规矩走路。规范是个重要的生态,凸显了上海营商环境的优越。2020年初新冠疫情后,上海也是全球疫情管控最先进、最有效的城市,严格精准把握但不失人情味,给出一份“上海规矩”的精彩答卷。
我还要提及“国际化”,这是令无数人自豪的上海要素。如今,世界出现“撕裂”现象,社交媒体的“回音壁”总推送你想要看的和已经喜欢的东西,加码了偏见:这无助于人们的互相理解和存异求同。上海代表着继续改革开放的中国,中国的实力日益壮大,正在改变全球,也在破圈跨界感动全球。遵循“双循环”国策,从个人到企业,从政府到市场,这里的魅力在于越来越国际化。
生活在这座不固化的大都市,我不认为有所谓“典型的上海人”或者“典型的上海”。上海的精彩,来自成千上万的人们不断“代表”不同的点和面。回溯历史,宋庆龄在大多数女性还裹着小脚的年代接受国际教育、支持革命,最后成为国家名誉主席:商人周庆云在太平轮遇难后选择承担赔偿,变卖自己所有的家产,全家两代人花三十多年还清所有债务,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时代执意坚守诚信:华人办报的鼻祖史量才,造就《申报》的辉煌历史,在觉醒年代为启蒙而呐喊,立下不朽功勋:著名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25岁从欧洲来沪,在此发迹并居住了29年之久,留下124栋珍贵建筑……诸如此类的众多“上海人”之模范代表,未必都出生在上海,我想,今天也还是如此。
上海,风格与时俱进,新旧共存,时髦的背后蕴藏着特别强大的能力,海纳百川,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里,时髦也是迭代的,美丽超越实际年龄,时尚感受体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虽有百年历史,依然青春年少。延续家族的传承,我有幸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演绎自我,享受蒸蒸日上的时尚。
在上海的风花雪月里行走 陈丹燕
这里的街道上有春天会飘絮的梧桐树,夏天会传来响亮的知了叫声,秋天大家都喜欢不要扫掉街上的落叶,可不知为什么,却显得矫揉造作。冬天常常有连绵不绝的雨,大楼外墙都湿透了,1920年代的红砖呈现出斑驳的淡褐色,越发像纽约皇后区森林小丘一带的房子,犹太人和上海人都喜欢住在那里。 这个街区的气味有上海式的混杂,路过弄堂口宁波人家的厨房时,闻到过重盐油煎小带鱼的特殊气味,路过街边意大利式的咖啡馆,也闻得到混豆后格外强烈的咖啡香。再路过东北人开的饺子店,即使是在江南,店堂里也有一股热腾腾的大蒜气味。
这里的颜色当然也是上海式的撞色,不光是沿街阳台上飘飘荡荡的上海产蓝白格子床单,九十年代的国产货,耐磨、经晒,还是提花织法的。还有别人家花园里盛放的欧洲改良月季,通红的佛罗伦萨,藤本的,春天时高高爬上了围墙。月季禁不住晒,太阳一好,只开一两天,就一败涂地,满地的红色落英。
还有声音,这里的街声算是和谐的。傍晚时有练习车尔尼299的钢琴声,也有一遍遍拉着巴赫练习曲的大提琴,还有七点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结束后,报告全国天气预报时响起的《渔舟唱晚》。几十年来,这档天气预报一直使用这支古曲,它们为这里带来了安宁。然而最安宁的,是一个住在七楼的107岁的老人,他一生风霜雨雪,如今日日研读古画里的山水,已不问魏晋。
了解这个街区的生命史,就会生出一点历史感。武康路曾经是福开森路,福开森是一位19世纪末来华的传教士,他做了南洋公学的监院,自己出资开拓了这条小路。五原路原名赵主教路,源于路上曾有一座小教堂,传说那个小教堂里曾保留过聂耳的骨灰。上世纪四十年代,来自奥地利的画家希夫就住在赵主教路斜对面的淮海大楼,那时它叫恩派亚大楼。他画的上海市井画里,总有长长细腰的上海小姐,腿倒是不长。這样的身型,是典型的上海姑娘,经久未变。淮海路高安路交界的街口,弄堂里藏着一栋小楼房,学者王元化最后的日子就在那里度过,完成了他最后一轮作品修订:关于莎士比亚戏剧,关于五四运动,以及《文心雕龙》研究。
这个街区的生活方式是典型的上海式样,混杂了天南地北的日常生活之需,保留着五湖四海而来的人生梦想。总结起来,不过就是想要更摩登的生活。“摩登”是个上海词,带着一股对都市思维逻辑的追求,与对时髦的追求毕竟不同。也许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有限,不用过分计较,但这里的人心里不大肯将两者拉在一起了事。所以,这里的居民在万人之中都认得出彼此,因为脸上的表情,身体的姿势,还有说话的口音。当然还有那股子心劲。
这个街区最好的时间,是黄昏时分。阳光在树影里温柔地闪烁,那些有辽阔西面的大楼,比如淮海大楼、瑞华公寓,它们朝向西面的玻璃窗,像镜子一样闪光。而南北向的大楼,比如西湖公寓、武康大楼、密丹公寓、自由公寓,窗子上则变得暗洞洞的。哪家提前开了灯,就好像大楼里突然睁开了一只眼睛。
这是我在千里万里之外都想念的时刻。
这是个尊重日常生活的街区,它养育我长大。它帮助我成为一个写上海也写世界的作家。在《上海的风花雪月》出版、行销25年以后,我才有机会让自己的书,自己的记忆,成为认识这个街区的行走路线。我得以向读者介绍我的成长地理和写作地理。
在2021年春天斑斑驳驳的街上,遥望着那一队东张西望的读者,听他们站在当年我看到文艺评论家李子云走来的树影里,轻轻朗读一小段我描写的街道,这真是一个上海作家能感受到的最纯粹的身心皆安。>陈丹燕在书中写上海这座城市“自有它的一种蚀骨浪漫,那种浪漫来自异国风格的老房子”,这句话概括了上海近代建筑的特点,而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构成的街区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一起,也塑造了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自今年5月起,陈丹燕携手织城网络,推出了一条特别的城市行走路线,把她过去在书中的那些描述变成了一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City Tour。参与者可以在建筑学专家的带领下,实地探访《上海的风花雪月》中所描绘的些城市角落,并聆听专家从建筑的角度为大家讲解这些建筑如何反映了时代的样貌,又如何塑造了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现代性。
UrbanNetworkOffice
陈菲 开创我们的“新天地” 陈惊雷
“柠萌”的上海办公室距新天地很近,仅隔两条马路。我小时候走过新天地时,就觉得它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是上海独一无二的代表性地标。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是看着新天地一点一点被建造起来的,它的外表保留了上海经典的石库门面貌,内部却以时尚现代、国际化的建筑语言去重构,既尊重历史传统又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我觉得这是海派文化作为上海精神内核的外显表达。海派文化,本就是吴越文化跟开埠后西方工业文明的融合,是新与旧、传统与时尚、中国与国际的交融共生。
我从复旦国政系毕业后进入SMG工作,整整11年,南京西路威海路是我社会化的起点,也是我10年中的生活半径。2014年我们4个合伙人决定下海创业,在给新公司选址那刻不约而同地决定:要在新天地!那时,SOHO复兴广场正在招租,我们成为了第一批入驻者。想来其中也蕴藏寓意:我们要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天地”。
多年过去,这里换了许多租户,而我们一直都在生长。在这个新的生活半径里,我最常去的地方是楠书房,一个大隐隐于市的存在,约工作伙伴去那里聊正事,约朋友去那里小坐,甚至独自一人享受放空的片刻。最喜下雨的午后,坐在楠书房的二楼小间,望着面前的小窗,焚香,泡茶。一窗之隔,窗外是入世的热闹喧嚣,窗内是独处的自由心境。 从工作的第5年开始,我就一直处于满载状态。在这个城市里的那些年,我有个自己的隐秘角落,在比较“丧”的时刻,我会去外白渡桥,看着太阳光照耀在钢架结构的缝隙间,那种丰实的美感让整个人获得一种奇妙的能量。
也许它是某种外在的形式。人有时需要给自己找到一个连接内心、汲取养分的符号,于我而言,外白渡桥就是这样一个符号,楠书房的二楼临窗小问也是。
平衡于入世和出世之间,是我对当下人生阶段的自我追求。
身处文娱行业,每天都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影视工作需要艺术创作,策划时与主创们彼此碰撞以激发创意;需要团队协作,生产中与伙伴们共同打磨一个个作品:待到作品播出时,又会受到观众检阅,需要与大量用户交流。整个过程始终处于信息高频交互的环境中,你可以说这是一份非常“入世”的工作。可是我会警惕这份“入世”的侵蚀,我一直笃信创作首先要向内自我求索,好的创作需要持续洞悉世界的参差多元和人性的幽微之处,而出离、留白,或许是通往精神自由之地的路径。
工作中的我常常会被人说“你不太像上海女人”,我想这话的意思是觉得我比较大气豪爽,挺好相处,对上海人的普遍误解是斤斤计较、格局不大,但我眼中的上海人胸怀眼界海纳百川,上海女人自有“腔调”,有着得体的分寸感。
我们公司出品的影视作品常常是讲述大都市里发生的故事,假如要讲一个展现当下女性价值观的故事,我们会选择让它发生在上海。因為耳濡目染,上海女性在职场上的参与度和在家庭生活中的话语权都是相当突出的。上海女人所谓的“要强”,体现在对自我的认知和要求上,她们爱自己,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在乎自我价值的实现。《三十而已》里的顾佳在我看来就蛮像上海女人的。
上海也代表着一种高度的物质文明和先进文化的融会贯通,同时,这里的氛围充满令人敬佩的专业主义和工匠精神——所以当一个影视剧的故事里要表现这些,那它也非常适合发生在上海。比如《好先生》中男主角的职业是米其林三星餐厅的主厨。而在制作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们也希望把这种专业主义和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在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剧集背后,精准的用户洞察转化为对剧作细节、服美化道等各个环节的精心打磨,共同构建起观众们喜闻乐见的“真实”和“共情”。
还有一些有关时代性命题的洞察和探讨,一直位于潮头浪尖敢为天下先的上海,能够为我们的作品提供最接地气的表达场域。我们前不久热播的新作《小舍得》,正是2020年在上海拍摄的。剧中虚构了“江州”,是因为我们希望在教育生态的勾勒上做到南北兼容,加强普遍性。但在解题思路的表达上,我们更多选用了上海的教育惠民政策,比如上海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政策(剧中的外来务工家庭子女米桃因此能够在公办小学就读)以及2020年率先在全国实施的小升初民办摇号政策。
陈菲
上海人,柠萌影业联合创始人兼CEO,2014年与合伙人创办柠荫影业之后,推出包括《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好先生》《九州缥缈录》等热门作品,其中不乏以上海为背景的影视剧。陈菲引领的柠荫影业以“人塑内容、内容塑人”为企业使命愿景,不仅要做时代变迁的见证者,还要做社会发展中主流价值观的表达者,用剧集记录生活、记录时代。
在最真实的生活里,如果有朋友第一次来上海,我会带他们去吃上海最地道的美食,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最大的福利之一就是它拥有世界各地的正宗美食,能够满足最挑剔的味蕾。我还会带朋友去兜兜马路,除了著名的“巨富长”、网红武康路,我喜欢更安静的绍兴路、愚园路、安福路:名人故居也要逛逛,宋庆龄、鲁迅、张爱玲、周恩来……他们都曾经在这个城市留下印记。假如还有好的艺术展览,那就一起去看展。当然,如果时间只允许选一样,我会带朋友登船去浦江游览,在黄浦江不算宽阔的江面上,城市的历史和新颜在我们的两边徐徐展开,这正是上海最美的缩影。
从这浦江两岸的缩影里可以看到,百多年来商业文明的积淀已铸就这座城市浓厚的底色。而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得以企及更高的精神追求。
上海是精神文化消费非常活跃的地方,常年有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比如每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展,城市里的文艺青年们都已经习惯了需要调好闹钟准点秒切才可能买到最想要的票,我也是其中之一。我总是习惯一个人去电影院,这被我视作一种抵达内心的精神体验。平时看电影,银幕上还在走结尾字幕时,工作人员会把场灯打开,催促你离场,但是那么多年的上海电影节期间,所有放映场都保持着美好的传统——等到所有字幕走完,灯才会亮起,尽管知道我们面对的只是一方银幕,观众们还是会齐齐鼓掌,甚至起立叫好。在我看来,这好像就是一个非常“典型”而美好的上海场景。
如果只让我用一个词描述上海,我会用“魔都”,这个来自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的词汇,今天已被广泛应用。中与西、新与旧、传统与时尚、最古老和最前沿,所有文化在这样一方水土交融,丰富多元,包容并蓄,上海正是一个充满了活力、魅力和魔力的都市。
黄鱼、花胶与意面 LIMINGYAN
每天早上9点左右,我走进Da Vittorio,穿越吧台、大厅,然后进入开放式厨房,开始一天的工作。这里是上海最美妙的地段之一,每一扇大大的窗都面对着浦东颇具魔幻感的高楼大厦、充满历史感的黄浦江,以及街上不同深浅的盎然绿意。除了用餐区,厨房里也有窗户。我常常会在热火朝天工作中的某一刻,从一扇窗望出去,想着:“这里好像是我的一座小岛。”照射进窗里的光线,特别是早上的那一缕缕光线,对于我而言是专属于上海的能量,静谧却又生机勃勃,也是这座城市最打动我的时光。
Stefano Bacchelli
34岁,出生于托斯卡纳。2019年来到上海,就任Da Vittorio Shanghai行政主厨,领衔逾35人的专业厨师团队。餐厅开业以来仅三个月就获得了第一颗米其林星,并于2020年10月获得第二颗米其林星。
2018年秋天,我第一次来到上海,做了为期一周的探访。当时,我在Da Vittorio瑞士圣莫里茨店担任主厨,但是Vittorio Cerea家族希望我离开欧洲,把这家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几次获得过米其林三星的传奇餐厅带到上海,成为上海店的行政主厨——这也是Da Vittorio在欧洲以外的第一家分店。对于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纳乡村,一直在法国、瑞士和意大利工作的我而言,上海是完全陌生的。在到达这个城市之前,我的理性已经告诉我应该对这一机会说Yes,但是真正让我最后决定接受这份邀约的原因,还是我一直能感受到上海的能量:有力的、快速的、拓展的、开放的。上海与我的家乡是如此不同,那是一种激动人心的不同,似乎是在说:“看,在这里你将拥有属于你的时刻。只要愿意付出,让新的事情发生,一切就会为你开放。”
2019年,我正式搬迁到上海。同年,Da Vittorio在上海外滩金融中心开业。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可以说上海这座城市带给了我非常多的机遇和幸运。DaVittorio上海店开幕短短几个月内就有幸成为当年的米其林一星餐厅。然而就在我们意气风发地走入2020年时,新冠疫情袭来。那个农历新年,我正在意大利探亲,每天关心着有关中国疫情的新闻,也很难不为餐厅的前景感到担心。幸好中国的疫情很快得到控制,餐厅重新恢复了良好的营业状态。2020年10月,Da Vittorio上海店荣幸地摘下了米其林二星。我们开始拥有了越来越多一而再再而三来到餐厅用餐的常客,他们从客人逐渐成为朋友,再加上配合愈发默契的团队与同事,这一切都让我产生了更多被上海张开双臂接纳和欢迎的感觉。
我选择租下的住宅离餐厅很近,骑自行车大约5-10分钟,也可以步行。这让我每天上下班的过程都变得很愉快:从家里到餐厅,我会穿越一些带着浓浓上海风情的老城厢,看到许多熟悉的上海面孔,上了点年纪的叔叔阿姨常常会呆在自己家的外面,晾衣服、聊天,许多时候在做莱,孩子们在弄堂里奔跑。时间久了,我们会每天微笑着向彼此打招呼,带来一种温暖熟悉的情感。
意大利人和中國人都对家庭传统有着很深刻的依恋,许多家庭会有代代相传的传统和菜谱。上海的老城厢生活让我重温了这种传统。在我小的时候,父亲是家中的大厨,很擅长做菜。我们的身边常常围绕着各种动物,每天能吃到家中母鸡产下的新鲜鸡蛋,我们还有自己的菜园。这些场景在我童年时再自然不过,并没有产生特殊的意义,但是现在重新想来,正是因为那种与家庭、与自然的深刻连接,那种与优质食物和快乐的连接,才让我变成了现在的我。
当然,作为厨师,与这座城市产生连接的最好方式之一是食材和食物。我们希望为食客带来具有意大利内核的Da Vittorio,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复刻每一道菜。事实上,主厨必须得接受一点:某些地域性食材无法运输到其它区域或国家,即使是在最佳运输条件下,它们依然会失去最新鲜的品质,无法被餐厅使用;而有些食材即使能在当地找到,也可能与原产地的品质相去甚远。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去发掘更多本土食材,这并不是一种所谓“融合”或本地化的考量,而是出于对食物的尊重。在上海店的菜单上,品质优良的崇明鸭、肉质肥厚的崇明鸽、皮皮虾和云南牛肝菌都是常见食材。我个人的最爱还包括将嫩滑的花胶与意大利扁面混合的黄鱼花胶意面,这道菜在本地食客中也非常受欢迎,使用花胶的灵感来自于中餐厅。
在上海,我最爱的餐厅可能是中餐厅新荣记和日本餐厅宫田。除了最重要的口味之外,这两家餐厅对于食材的尊重都让我心生敬佩。他们坚持使用最优质的食材,而且也非常善于运用当季食材,以最恰当的手法去激发它们最美味的状态。在那里品尝食物的时候,你能够感受到厨师在食物上倾注的激情。你能够感受到他们并非只是把烹饪作为一种职业,而是作为生活;他们带着充沛的热情,我认为这一点至关重要。这也是我对我的团队一直在强调的要求:尊重食材、尊重客人。有些客人曾经告诉我,为了能够预约到Da Vittorio用餐,他们需要提前几个月在行程上做好规划,这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情。我们能为客人创造出他们所期待的体验吗?能够满足他们的想象吗?这正是所谓fine dining的意义之一。中国有越来越多曾经在国外留学、生活的年轻人,他们希望看到这个市场的发展与变化,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想法,我期待着能够和他们一起,把上海的fine dining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许多欧洲朋友问过我同一个问题:如果来上海探访,我会带他们去哪些地方,感受怎样的上海。对此,我的回答是:第一,我们会用步行的方式去探索外滩附近的老城厢,这是一些虽然可能正在逐渐消失,却最能表现上海精神的地方,它们是真实可触及的上海生活,充满着烟火气,也充满着人情味。除此之外,拥有许多开放空间的思南公馆也是我喜欢的地方,我常常去那里吃早餐。第二,一定要去吃一碗正宗的上海葱油拌面。作为一个对“面”充满了热情的意大利人,我最喜爱的上海本地小吃就是葱油拌面。幸运的是,在上海许多街头小店就能吃到一碗顶级美味的葱油拌面——我个人经常会去的是雁荡路的几家面馆。当然,不能错过的还有上海的夜景。虽然上海的白日光线一直是我的最爱,但上海的夜晚亦是独属于这座城市、无可替代的美。除了外滩和陆家嘴摩天大厦那些魔幻的灯光变幻之外,上海还有许多24小时营业的餐厅、便利店和一些非常有趣、值得探索的酒吧。
我始终觉得,我是在最正确的时候来到了上海。我会对自己说,请抓住这些时刻,请更加努力地去创造,这里是你的空间。
Da Vittorio Shanghai
中山东二路600号
BFC外滩金融中心北区N3幢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