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学 如何起步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手好字,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一手好字,能透出一个人内在的气韵;一手好字,也能传达人与人之间的心境。郭沫若先生曾强调,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由此可见,把字写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那么写字教学如何起步呢?
  一、端正姿势,培养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练字时需要严格要求。《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
  许多学生在进入小学前,写字练习缺乏统一的指导,逐渐养成了书写姿势不规范、握笔方式不正确的习惯,所以培养一年级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非常重要。教师在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姿势之前,首先得让其明白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对身体的危害——易患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毛病。同时,教师可把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编成儿歌,让学生熟读成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每次先念儿歌再练字,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对于学生写字时出现的错误姿势,教师要及时发现,勤于纠正,绝不能视而不见。教师要有意识地表扬写字姿势端正的学生,以此来带动其他学生,带领他们反复练习,逐步养成不摆好姿势不动笔写字的习惯。当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需要花很大的工夫,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就能有成效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把这项训练贯彻始终。
  二、认真观察,悉心模仿
  在上写字课时,大多数教师都是自己范写一遍,然后请学生模仿描一描,写一写。笔者认为一年级的学生尽管已具备一定的模仿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并不深入,大部分学生不能发现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呼应、避让,甚至连笔画的位置与长短都不留心观察。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熟练掌握运笔方法和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掌握基本笔画的运笔要点。学生想写好一个字,必须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而每一个笔画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三个过程。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年级是学生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对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详细指导,笔笔到位,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
  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呼应、避让。教师可以用作记号、讲故事、范写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笔画与笔画之间是像朋友那样亲密无间的。如写“八”,“丿,”与“、”好像把小脑袋凑在一起互相讲着悄悄话,使学生知道“丿”与“、”的起笔靠得较紧。再如写“氵”时,三笔不能在同一直线,而是呈弧形,这三笔有着密不可分的呼应关系。教师要进行多次范写之后再让学生临写,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得牢固。
  最后,要指导学生分析汉字在田字格中的结构比例。汉字的结构多样,偏旁的高低、宽窄不同,在教学中可用画图提醒学生注意(如图1)。
  由于低年段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田子格来写好汉字。首先,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其次,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如某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方面的指导需要教师花一定的时间去反复训练,只有坚持下去,学生才能渐渐地把握好字形,最终离开田字格而把握好字的间架结构。
  三、反复比较,培养审美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写字指导时,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的眼睛,只有让学生反复比较,反复推敲,才能找出差异,提升审美能力。
  一是比较同一笔画的不同写法。横有长横、短横;竖有垂露竖、悬针竖;撇有短撇、长撇、斜撇、竖撇、平撇等。如写“三”字,除了三横之间的长短不一,三横的运笔方向也不一样,第一横是凹横,第二横是凸横,第三横长斜横,这些细微的笔画变化学生往往不会去观察比较,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二是比较同一汉字的不同书写。如将范字与常见书写错误的字比较,发现不足,优化字形。对小学生来说,写好一个字,都有一个从不好到好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地将自己书写的字与范字进行对比,比出差距,找出不足,在“比”中取得进步。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怎么写字才能更美观,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现在,笔者在给学生指导写字前,一定要看着书本临写几遍。否则,学生会毫不留情地说:“老师,你的字写得不太好。”其实,当学生能这样说时,他就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激发兴趣,鼓励进取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写字是一件乏味而有难度的事情,要让生性好动的儿童喜欢写字,必须重视对他们写字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抓住他们心理脉搏,多方面引导,使学生产生写好字的兴趣。
  首先,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如范写完一个字后,教师问问学生:“老师写的这个字漂亮吗?是胖了还是瘦了?它的头、胳膊、腿长的地方对吗?”用生动的比喻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写“伞”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伞”字像什么呢?学生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伞”字在学生的心中已经不再抽象,变得生动可爱起来。形象生动的比喻,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其次,用丰富的色彩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在范写字时,用彩色粉笔,尽量一个笔画用一种颜色,出现在黑板上的这个五颜六色的字会更吸引学生的眼球。
  再次,用榜样激励学生的书写热情。每次批改作业后,教师可将那些字写得漂亮的作业展示出来。看到那些作业时,学生会由衷地发出赞叹声,作业本的主人则是成就感油然而生。字写得好的学生可以当老师,到展示台上带着大家写字;最漂亮的作业可以得两朵红花,较漂亮的可以得一朵红花。当老师、得红花都是学生急切盼望的,所以他们都会想办法把字写得最漂亮。
  最后,用竞赛树立学生的书写信心。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定期开展“写字比赛”、“我是小小书法家”、“最佳作业”等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书写热情,鼓励学生不断进取。
  写好字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长久的训练以及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在学生写字的起步阶段就重视端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重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悉心模仿的能力;重视在反复比较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重视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的信心,那么一定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实习编辑 陆燕)
其他文献
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创建于1997年8月,占地面积30977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4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78人。教职工186人。其中专任教师176人。具有中高级职称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小学,更加琐碎繁杂。不过,若想有效地开展工作,概括地讲,需做到“两多”。  一、多看一眼  班主任每天到自己班级保洁区、教室巡视一下,与科任教师交流一下班内学生学习情况。翻看一下学生的作业本,本是很寻常的事情。因此,很多人认为它不值得一提。问题是,他们没有看到班主任的这些活动正是展示自己个人魅力的有效载体,是自己走向成熟班主任的必由之路。走走、看看,不难!难就难在“多看一
近日,安徽省阜阳市教育局邀请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戴家干,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安徽江淮汽车集团
日前,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林梓小学隆重举行全国首家“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成立九周年纪念活动暨“留守儿童生活体验馆”揭馆仪式。
近日,山西省稷山县教育局成立了以教研室专职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共同组建的各学科工作室。
日常生活中常识往往比知识更重要,人们通常在评价一个人是否有文化、有知识时,更多的实际上是看他是否具备生活常识,而不是具备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基于此,我们要在教育中,教会学
本文报道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的成虫细胞,在合成培养基RPMI-1640和5%的小牛血清、台成培养基TC-199和10%或20%的小牛血清培养液中,在
文化是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深刻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而难以直接把握的深层的智像。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弥漫在学校每个角落的课程资源,对课程和学生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作用。对于地区民族学校来说,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实现良好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是遵循教育规律的正确设想。学校文化要体现民族文化特色,是办学特色的一个生长点。教育者要积极建构优秀的学校文化,加深和增厚学校的文化底蕴,让课程在丰富的精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合唱在小学音乐课中表现为多声部歌曲教学。多声部歌曲泛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歌曲。现实中,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对于多声部歌曲教学有畏难心理,而对小学生而言,和谐动听的多声部音乐不仅可以引导他们进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感,陶冶情操。因此,提高多声部歌曲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音乐课堂亟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