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语写作一直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学生投入时间较少,考试得分较低,而大多数老师上课时也不同程度的忽略了这个部分的教学。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图式和英语写作教学的联系,来说明如何写好英语作文,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 图式理论英语写作写作教学
英语学习应该听、说、读、写并行,但是目前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花在写作练习上的时间和口语、听力、阅读其它三个技能相比是最少的。因为学生普遍对写作抱有误解,认为写作就是一种“翻译”,而且在考试之前背背范文,记记作文模板,把要表达的思想翻译成英语往模板里一套,就能对付考试,不需要平时大量的练习。这种“捷径”严重影响了英语写作的教学和学习,也说明了现在英语写作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英文写作图式。
1.图式理论的起源
“图式”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康德认为概念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当它与人们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时才产生意义。概念并非孤立地存储在记忆中,而是相互联系,构成了反映现实中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认知结构图式。到了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1932年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在《记忆》一书中又对“图式”进行了新的解释。把“图式”定义为“对过去的反映和经验的积极组织”,并认为图式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任何与以往经验类似的活动中起作用,即反复地反映就会形成图式,而一旦形成图式,以后的反映就会受到这种图式的影响。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图式概念获得了更丰富的含义,即当计算机、控制论和信息论深入到心理学,使心理学中关于人类知识表征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后出现的,并被运用于研究阅读、理解等语言认知心理过程。在中国,图式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1997年以后,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入了活跃时期。并且,大多数研究都是关于图式理论与语篇的理解。但是在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探索图式论和语篇的生成的关系,以及如何用图式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英语写作教学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2.图式理论的介绍
图式理论被用来解释语言行为以及外语教学多个方面的心理过程,其较强的概括性和解释力来源于它的如下优点:1)图式来源于重复,是在以往的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2)图式可由部分特征引发(激活);3)图式的反映具有多层次性,并非僵化重复,而且在不断补充、完善、修正;4)图式呈网络状分布,大中有小,数量无限,互相联系(内嵌)。图式理论是对语篇理解和生成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因此,从多个角度对图式进行分类十分有助于对不同类别的语篇的理解与生成。田延明、王淑杰在《从图式理论看语篇加工中的动态认知模式》中按照不同类别的语篇对图式理论作了十分细致的分类:
(1)根据背景知识对图式进行分类。
为了解背景知识在语篇理解和生成中发挥的作用,一般把图式分成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是指读者所具备的关于语篇内容方面的背景知识。前文提到,在阅读中,读者需要根据语篇中已经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推断出语篇的连贯。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是指储存在人的头脑中的有关不同类型语篇的形式、修辞的组织和结构方面的知识。
(2)按语言本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来对图式进行分类。
一是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语言是基础。Laufer和Sim通过实验发现,学生即使有丰富的内容图式也无法弥补其在语言方面的不足,对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语言学习者,要激活有关的图式,必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词汇、语法、惯用法)。
二是非语言图式(non-linguistic schema)。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同一民族文化的人,基于其民族特性,具有相同的背景知识框架。这就为他们的语篇理解和生成打下了基础。与此相反,不同文化的人由于文化框架的差异,在理解和生成异族语篇的过程中,他们所具备的图式与作者预期的不相一致。由此可见,了解不同文化图式在语篇理解和生成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三是百科知识图式(encyclopedic schema)。百科知识在语篇理解和生成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应有的百科知识图式就无法激活其他图式,甚至会导致语篇理解和生成的失败。
3.图式理论对于二语写作教学的影响
写作的目的在于交流,对于以英语为目标语的外语学习者来说,其写出来的东西须经得起英语本族人的评价。数年前,有些学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对中国留美学生的英文作文作过一个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即使抽样中的中国留美学生在句法结构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他们仍难以写出得体的学术文章和论文。西方学者对中国学生的作文评价是“转弯抹角、华而不实、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R.M.Coe
关键词: 图式理论英语写作写作教学
英语学习应该听、说、读、写并行,但是目前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花在写作练习上的时间和口语、听力、阅读其它三个技能相比是最少的。因为学生普遍对写作抱有误解,认为写作就是一种“翻译”,而且在考试之前背背范文,记记作文模板,把要表达的思想翻译成英语往模板里一套,就能对付考试,不需要平时大量的练习。这种“捷径”严重影响了英语写作的教学和学习,也说明了现在英语写作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英文写作图式。
1.图式理论的起源
“图式”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康德认为概念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当它与人们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时才产生意义。概念并非孤立地存储在记忆中,而是相互联系,构成了反映现实中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认知结构图式。到了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1932年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在《记忆》一书中又对“图式”进行了新的解释。把“图式”定义为“对过去的反映和经验的积极组织”,并认为图式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任何与以往经验类似的活动中起作用,即反复地反映就会形成图式,而一旦形成图式,以后的反映就会受到这种图式的影响。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图式概念获得了更丰富的含义,即当计算机、控制论和信息论深入到心理学,使心理学中关于人类知识表征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后出现的,并被运用于研究阅读、理解等语言认知心理过程。在中国,图式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1997年以后,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入了活跃时期。并且,大多数研究都是关于图式理论与语篇的理解。但是在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探索图式论和语篇的生成的关系,以及如何用图式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英语写作教学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2.图式理论的介绍
图式理论被用来解释语言行为以及外语教学多个方面的心理过程,其较强的概括性和解释力来源于它的如下优点:1)图式来源于重复,是在以往的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2)图式可由部分特征引发(激活);3)图式的反映具有多层次性,并非僵化重复,而且在不断补充、完善、修正;4)图式呈网络状分布,大中有小,数量无限,互相联系(内嵌)。图式理论是对语篇理解和生成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因此,从多个角度对图式进行分类十分有助于对不同类别的语篇的理解与生成。田延明、王淑杰在《从图式理论看语篇加工中的动态认知模式》中按照不同类别的语篇对图式理论作了十分细致的分类:
(1)根据背景知识对图式进行分类。
为了解背景知识在语篇理解和生成中发挥的作用,一般把图式分成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是指读者所具备的关于语篇内容方面的背景知识。前文提到,在阅读中,读者需要根据语篇中已经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推断出语篇的连贯。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是指储存在人的头脑中的有关不同类型语篇的形式、修辞的组织和结构方面的知识。
(2)按语言本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来对图式进行分类。
一是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语言是基础。Laufer和Sim通过实验发现,学生即使有丰富的内容图式也无法弥补其在语言方面的不足,对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语言学习者,要激活有关的图式,必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词汇、语法、惯用法)。
二是非语言图式(non-linguistic schema)。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同一民族文化的人,基于其民族特性,具有相同的背景知识框架。这就为他们的语篇理解和生成打下了基础。与此相反,不同文化的人由于文化框架的差异,在理解和生成异族语篇的过程中,他们所具备的图式与作者预期的不相一致。由此可见,了解不同文化图式在语篇理解和生成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三是百科知识图式(encyclopedic schema)。百科知识在语篇理解和生成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应有的百科知识图式就无法激活其他图式,甚至会导致语篇理解和生成的失败。
3.图式理论对于二语写作教学的影响
写作的目的在于交流,对于以英语为目标语的外语学习者来说,其写出来的东西须经得起英语本族人的评价。数年前,有些学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对中国留美学生的英文作文作过一个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即使抽样中的中国留美学生在句法结构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他们仍难以写出得体的学术文章和论文。西方学者对中国学生的作文评价是“转弯抹角、华而不实、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R.M.C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