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抗疟记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5日,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获奖人选,85岁高龄的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这一喜讯,让国人振奋之余,也让青蒿素走进百姓的视野。“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一个来自《诗经》的名字——屠呦呦,似乎在冥冥之中预示了这位求是的科学家的卓越贡献。
  疟疾:一度肆虐横行
  疟疾是一种常见的虫媒传染病,它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使人感染疟原虫而引起,多发于发展中国家。据估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发病例可达3.5亿~5亿人,已有约100万名患者死于该疾病,其典型表现是周期性发热、寒颤、抽搐和昏迷,严重者可出现肝、脑、肾等多器官衰竭,乃至死亡。1880年,法国军医拉夫伦在患病士兵的血涂片中找到了疟原虫。1898年,英国医生罗斯确定蚊虫与疟疾传播的关系,这个困扰人类许久的恶疾的真实病因才昭然于天下。
  随着疾病的肆意横行,人们也从身边的事物着手寻求解决办法。19世纪初,法国化学家从印第安人治疗疟疾的金鸡纳树粉末中找到奎宁,使之一度成为治疗疟疾的灵药。“二战”之后,科学家仿照奎宁的结构,合成了氯喹等药物,也在疟疾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和其他抗微生物药物一样,这些药物因为疟原虫产生的耐药性而逐渐失去了效果。人们热切盼望新的抗疟药物诞生。
  “抗疟小分队”的无声战斗
  1967年开始,我国多个部门的科研力量就开始投入疟疾防治药物项目研究。时年39岁的屠呦呦就是这个时候加入项目组的。那时候,老一代药学家张昌绍已经从中药常山(虎耳草科)中发现,常山碱有治疗疟疾的药效,然而不幸的是张老就在这一年离开了人世。
  屠呦呦接过重任,继续研究常山碱。可惜的是,虽然常山碱有抗疟效果,但是会使人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宜作为药物应用。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成员参考张老的思路,在传统的中医药中寻求有效药物。
  书海茫茫,屠呦呦上下求索,终于在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线索:“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灵光闪现,想到可以在低温下用乙醚萃取青蒿,其所得到的提取物是否会有良好的抗疟效果呢?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成功在60℃条件下用乙醚萃取到第191号样品,在实验室中,研究人员观察到该样品在鼠猴身上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整个实验室沉浸在无比兴奋的情绪中。
  
  在屠呦呦公布了青蒿素的试验结果和提取方法后,屠呦呦研究小组成员钟裕容又在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纯化的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II,完全确定了青蒿能够治疗疟疾的原因。这是后来国际上承认青蒿素有抗疟疗效的重要依据。如果不知道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它绝不可能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批准为治疗脑型疟疾和恶性疟疾的首选药物。
  屠呦呦创新地采用了低温乙醚提取方法,使青蒿素成为目前临床抗疟药物中起效最快的“疟疾克星”。
  原来,青蒿素中有一根过氧键(左图标红处),这根键在高温的作用下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进而使青蒿素失活。
  青蒿素的抗疟秘诀:断其粮路
  青蒿素能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与线粒体之间,而线粒体是一个细胞的动力车间。青蒿素使得营养物质不能从疟原虫的细胞膜进入线粒体,这样阻断了其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而死亡。这种间接作战的方法实在是高!
  掘药人的苦心孤诣
  可能大家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然而,找到青蒿素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青蒿属于菊科植物,是一个类别,各地所指也略有不同,尤其是在中药中,植物入药还讲究产地、亚种等。屠呦呦与云南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一起筛选出蒿类药物中的黄花蒿,其抗疟效果最佳,这也是我们现在所称的“中药青蒿”。屠呦呦并没有止步于初期的发现,而是精益求精地寻找更为确定的药物。
  找出纯化晶体,在动物身上获得有效结果,只是药物发现的前奏。最重要的是在人身上证明其安全性,并在患者身上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屠呦呦和同事们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评估其安全性。这虽然不符合国际惯例,但是在当时也是迫不得已。证明了这种药物是安全的后,屠呦呦和同事们带着青蒿素到海南地区实地考察,21位感染疟疾的患者使用了青蒿素后,都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氯喹的对照组患者相比,使用青蒿素的患者退热更快,血液中的疟原虫也很快消失。这样的临床试验结果,让屠呦呦异常兴奋。屠呦呦和其带领的研究小组进一步优化了青蒿素的剂型,将原来的片剂改良为青蒿素提取物的胶囊,使得口服效果更佳。
  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双氢青蒿素,证实了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1975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的协助下,她们又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化学结构。其后,更是发现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抗疟效果强10倍……目前,医药领域生产的即是双氢青蒿素。1979年12月,关于青蒿素的最早英文报道出现,此时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已经在超过2000名患者中进行了验证,其中包括了一些感染氯喹耐药疟原虫的患者……
  这一项项科研成果,是屠呦呦和所有项目成员花费了无数个日夜的智慧结晶,是一代代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科学真相的漫漫长征,每一点微小的进展都是那么来之不易。
  本文文章首发于科普中国微平台,漫画来源于湖南医聊公众号,已获授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黄庆 薛燕男)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动画设计与制作》第二课的内容,在上节课认识动画形成与分类、学习简单处理GIF动图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带领学生认识和熟悉Flash软件,理解Flash中关键帧、空白关键帧、普通帧的概念,学会制作逐帧动画。本课作为Flash动画制作的第一课,在整个章节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制作逐帧动画的学习能为后面制作更加复杂的Flash动画打
我孙子今年12岁,牙缝较大影响美观。请问,牙齿缝隙大怎么办?  江苏溧阳 魏 雯  牙缝也被称为牙间隙,引起牙间隙大的原因有很多,有很多人天生牙间隙比较大,也有部分人是由于后天病理性原因所造成的。对牙间隙的修补建议应根据病因决定。  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牙齒正畸矫正、牙冠修复牙缝或牙套矫正技术三种方法进行牙间隙矫正。  如果牙间隙较大,是由于先天发育不良造成的,可以通过正畸矫正进行治疗。正畸矫正方法
小麦“杀手”蔓延至中国周边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称,一种可导致小麦大幅减产的杆锈菌已从东非地区和也门蔓延至伊朗,并逼近中亚和印度次大陆,形势令人担忧,需要高度警惕。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伊朗西部小麦主要产区已发现了这种名为Ug99 的杆锈菌,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亚洲其他小麦主要种植国也面临Ug99的侵袭。  1999 年,乌干达首次发
习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值党百年华诞之际,《科学大众》特辟此栏目,让校园里的青春少年、莘莘学子抚今追昔,追根溯源,追寻革命原点,倾听历史回响,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接续谱写新的时代华章。  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张尊浩  支持学校:徐州市第三
金融经济危机来袭,画廊抱团取暖,更需要消费大众前来捧个人场啊。    第十三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于9月9日至13日在世贸商城开幕,来自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120多家画廊机构托起了这次盛会。说是这么说,但我发现唱主角的还是中国画廊。  明摆着的嘛,今年整个国际艺术市场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萎缩态势,不少海外画廊或是歇业倒闭,或是紧缩开支,减少赴外参展,连上博这么“牛”的机构,与
根据临床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钟情”于40~45岁的“大叔”,其中久坐、肥胖、吸烟等是重要原因。在此,脊柱外科医生支几招。  走起来游起来  走路可以锻炼腰、臀部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增强四肢与躯干运动的协调性,保持腰椎的生理弯曲度。走路时尽量迈开步伐,挺胸收腹,迈步过程中,脚掌先着地,过渡到脚尖,以缓冲膝关节和踝关节压力。鞋子最好选择有气垫的,这样对腰椎有减震的作用。  游泳可以锻炼腰背肌肉,尤其是
如果有人問你,什么能让你快乐?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有钱”。毕竟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当然,也有人会对这个答案不以为然。那么金钱到底能买来快乐吗?如果可以,那么多少钱才够呢?
水果我见得多也吃得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我最爱吃的水果是:葡萄。  葡萄的皮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有的葡萄是浅绿色,有的是深紫色,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像一张张美丽的笑脸。  葡萄的形状更是可爱!圆圆的,和杨梅一样大小,摸起来滑滑的。  还有葡萄的滋味,酸酸甜甜的,感觉美滋滋的。  葡萄一串一串地挂在浓密的叶子中间,它们紧紧地挨在一起,好像永远不愿分开,又像在争先恐后地往外挤,想对人们说: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居住的县里,附近有一座寺院发生了黄金失窃案,知县大人断定为寺院监守自盗。但是张择端却通过蛛丝马迹,发现偷窃者另有其人,于是知县大人根据张择端提供的线索破了案,便想留他在县衙里当师爷,但是从小酷爱画画的张择端,却拒绝了这份美差,专心画画。几年之后,张择端已经在画界小有名气,宋徽宗将他招入皇室翰林图画院,但是张择端却受到其他画师的排挤,最后被诬陷赶出了宫。此后,张择端完成了稀世长卷《
兴趣型社群  特点:依托移动社交平台,为某一特定兴趣爱好的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而创建的社群。  核心:促进粉丝深度交互和情感体验,激发粉丝自主的参与度、传播力和创造力。  模式:在促进社群成员沟通、分享与协作中,提供与兴趣爱好相关的独特消费体验。  2010年8月,大利和朋友徒步行走川藏线后回到重庆。  回到重庆,大利发现经常有人加自己的微信。  在聊天中,大利得知,這些人都是“行走穷游”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