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人际交往、学习交流、洽谈工作,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口语交际能力。课标也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建立完善的口语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教师共同参与和实践。笔者以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为例,跟大家分享在磨课过程中的思考。
一、读懂教材,明确训练目标
1.口语交际编排上的独立性
区别于人教版教材,统编本教材将口语交际从语文园地中独立出来,内容上很少与单元阅读、习作联系,大多选择贴合学生生活的话题,按口语交际语文要素训练体系编排。以三年级为例,统编本安排了8次口语交际,只有1次与单元阅读有联系。
这样相对独立的设计,提醒教师要更加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重视口语交际语文要素的训练体系。本课“名字里的故事”与单元阅读、习作内容都没什么联系,除了要落实单元 “预测”策略外,就是要充分读懂在口语交际训练体系中本课交际要素的培养目标。
2.口语交际要素的梯度发展
统编本教材以“小贴士”的形式呈现口语交际教学要点,这种设计有效减少了教学的随意性。“要点提示”紧扣“倾听、表达、应对”这三项核心能力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帮助教师准确定位课时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本课小贴士就清晰表明了两项交际要素训练要点: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梳理一下便会发现,统编本教材更关注语文要素的梯度式发展,将同一语文要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有序分布在多篇教材中。纵观“说清楚”这个交际要素的训练过程,前面的口语交际课有“吐字要清楚”“按照顺序说”“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地说明理由”等相关训练,后面有“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训练。“礼貌应对”这个交际要素的训练过程,前面有“礼貌用语: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后面有“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明确了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充分实践,提升交际素养
1.给足时间,让学生在交际实践中学会交际
课标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口语交际的能力更要在实践中形成,没有实践,书本上明晰的交际要点和教师苦口婆心的提醒都无法真正内化成学生的交际素养。
在交际中才能学会交际,口语交际课宜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本节课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任务:读书寻找口语交际目标,说说自己的名字,说说家人和名人的名字,讲讲关于名字的新鲜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不蔓不枝。学生找到了“小贴士”里的交际要点,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知道了这里的“说清楚”“礼貌回应”具体怎么交融落实,通过表达者和倾听者之间的多次角色互换,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后再实践,学习调整应对,形成交际能力。
磨课中,试教了几遍的教师总是对我说:“我感觉到自己讲多了,怎么总是我在讲呢?”我们逐一排查教学环节,看看哪些是累赘的部分,再讨论修改,修改后实践,实践后再修改。以第三个活动为例,请看修改前后的设计:
修改后的环节任务驱动更清晰,重点突出,更有条理。“总也忘不掉的名字”情境的创设激起了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小组的同伴忘不了自己推荐的名字里的故事,学生铆足了劲想说清楚、吸引人;听的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补充、眼神、动作,他们在交际中找到了多种礼貌应对的方式,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
有个比喻很形象:口语交际就像学游泳,即使把游泳教材中的动作要领背得滚瓜烂熟,不下水也是学不会游泳的。教材每学期只编排了四次口语交际课,教师要充分用好这四个课时,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交际素养。
2.设定身份,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会应对
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将所学的交际能力应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更好地跟人沟通和交往。因此,课堂上要尽量模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经历真实的交锋和受挫,获得宝贵经验,再从模拟走向生活,在实际运用中巩固和提高交际能力。
几次磨课,我们都发现第四个环节“演一演,告诉家人名字里的新鲜事”难以落实,要当同伴的爸爸、妈妈,学生羞于开口,课堂上气氛活跃不起来,即使交际形成了,也过于简单。一定是这个环节没有设计好,讨论后,我们做了修改:
(1)创设情境:今天同学们听了这么多关于名字的新鲜事,一定很想跟人分享吧。拿出锦囊,小组商量确定各自的身份,大家一起演一演。
锦囊中的身份:我、正在炒菜的爸爸、正在晾衣服的妈妈、一起回家的亲密伙伴。(如果你对这些身份都不满意,也可以变身为其他人。)
(2)分组演一演。
(3)汇报表演。
(4)把今天口语交际课上的新鲜事告诉家人。
修改后的课堂,用“锦囊”架设了台阶,提供给学生多种身份设定,有了准确的角色定位,学生能轻松对接生活,表演变得轻松,交际也变得自然了。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调整说话的语气和音量的大小,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智慧应对,很有实践意义。
三、一课一得,重视评价引导
因为统编本教材有明晰的目标体系,有具体的方法策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放心地循纲扣本,一课一得,围绕交际要素的培养目标,把每一个话题的训练都落实好,做扎实。
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只要交际双方敢说话,就能互动起来,交际就能进行。但只有表面的热闹还算不上好课,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质必须指向学生的突破和提高,要讓学生在交际实践中学会反思,变得会表达、会交流、会应对。
教学评价决定教学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导向。口语交际活动可评价的点很多,泛泛的评价很难有好的效果。只有落实一课一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把每一课的交际训练点都落在了实处,统编本教材口语交际的编排意图才能得以彰显,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形成体系,口语交际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总之,我们要珍惜统编本教材中编排的每一次口语交际课,读懂它的教材特点,根据交际要素确立课堂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指向生活的交际情境,设计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充分的交际实践,并在指导、评价中落实“一课一得”,让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一步一个脚印,切实得到提高,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安徽宣城市泾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一、读懂教材,明确训练目标
1.口语交际编排上的独立性
区别于人教版教材,统编本教材将口语交际从语文园地中独立出来,内容上很少与单元阅读、习作联系,大多选择贴合学生生活的话题,按口语交际语文要素训练体系编排。以三年级为例,统编本安排了8次口语交际,只有1次与单元阅读有联系。
这样相对独立的设计,提醒教师要更加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重视口语交际语文要素的训练体系。本课“名字里的故事”与单元阅读、习作内容都没什么联系,除了要落实单元 “预测”策略外,就是要充分读懂在口语交际训练体系中本课交际要素的培养目标。
2.口语交际要素的梯度发展
统编本教材以“小贴士”的形式呈现口语交际教学要点,这种设计有效减少了教学的随意性。“要点提示”紧扣“倾听、表达、应对”这三项核心能力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帮助教师准确定位课时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本课小贴士就清晰表明了两项交际要素训练要点: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梳理一下便会发现,统编本教材更关注语文要素的梯度式发展,将同一语文要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有序分布在多篇教材中。纵观“说清楚”这个交际要素的训练过程,前面的口语交际课有“吐字要清楚”“按照顺序说”“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地说明理由”等相关训练,后面有“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训练。“礼貌应对”这个交际要素的训练过程,前面有“礼貌用语: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后面有“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明确了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充分实践,提升交际素养
1.给足时间,让学生在交际实践中学会交际
课标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口语交际的能力更要在实践中形成,没有实践,书本上明晰的交际要点和教师苦口婆心的提醒都无法真正内化成学生的交际素养。
在交际中才能学会交际,口语交际课宜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本节课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任务:读书寻找口语交际目标,说说自己的名字,说说家人和名人的名字,讲讲关于名字的新鲜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不蔓不枝。学生找到了“小贴士”里的交际要点,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知道了这里的“说清楚”“礼貌回应”具体怎么交融落实,通过表达者和倾听者之间的多次角色互换,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后再实践,学习调整应对,形成交际能力。
磨课中,试教了几遍的教师总是对我说:“我感觉到自己讲多了,怎么总是我在讲呢?”我们逐一排查教学环节,看看哪些是累赘的部分,再讨论修改,修改后实践,实践后再修改。以第三个活动为例,请看修改前后的设计:
修改后的环节任务驱动更清晰,重点突出,更有条理。“总也忘不掉的名字”情境的创设激起了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小组的同伴忘不了自己推荐的名字里的故事,学生铆足了劲想说清楚、吸引人;听的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补充、眼神、动作,他们在交际中找到了多种礼貌应对的方式,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
有个比喻很形象:口语交际就像学游泳,即使把游泳教材中的动作要领背得滚瓜烂熟,不下水也是学不会游泳的。教材每学期只编排了四次口语交际课,教师要充分用好这四个课时,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交际素养。
2.设定身份,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会应对
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将所学的交际能力应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更好地跟人沟通和交往。因此,课堂上要尽量模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经历真实的交锋和受挫,获得宝贵经验,再从模拟走向生活,在实际运用中巩固和提高交际能力。
几次磨课,我们都发现第四个环节“演一演,告诉家人名字里的新鲜事”难以落实,要当同伴的爸爸、妈妈,学生羞于开口,课堂上气氛活跃不起来,即使交际形成了,也过于简单。一定是这个环节没有设计好,讨论后,我们做了修改:
(1)创设情境:今天同学们听了这么多关于名字的新鲜事,一定很想跟人分享吧。拿出锦囊,小组商量确定各自的身份,大家一起演一演。
锦囊中的身份:我、正在炒菜的爸爸、正在晾衣服的妈妈、一起回家的亲密伙伴。(如果你对这些身份都不满意,也可以变身为其他人。)
(2)分组演一演。
(3)汇报表演。
(4)把今天口语交际课上的新鲜事告诉家人。
修改后的课堂,用“锦囊”架设了台阶,提供给学生多种身份设定,有了准确的角色定位,学生能轻松对接生活,表演变得轻松,交际也变得自然了。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调整说话的语气和音量的大小,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智慧应对,很有实践意义。
三、一课一得,重视评价引导
因为统编本教材有明晰的目标体系,有具体的方法策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放心地循纲扣本,一课一得,围绕交际要素的培养目标,把每一个话题的训练都落实好,做扎实。
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只要交际双方敢说话,就能互动起来,交际就能进行。但只有表面的热闹还算不上好课,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质必须指向学生的突破和提高,要讓学生在交际实践中学会反思,变得会表达、会交流、会应对。
教学评价决定教学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导向。口语交际活动可评价的点很多,泛泛的评价很难有好的效果。只有落实一课一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把每一课的交际训练点都落在了实处,统编本教材口语交际的编排意图才能得以彰显,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形成体系,口语交际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总之,我们要珍惜统编本教材中编排的每一次口语交际课,读懂它的教材特点,根据交际要素确立课堂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指向生活的交际情境,设计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充分的交际实践,并在指导、评价中落实“一课一得”,让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一步一个脚印,切实得到提高,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安徽宣城市泾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