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索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ingzh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感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世界中体验人生,通过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用心灵去关注他人、关注生活。因此,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去渗透情感教育,并进行了总结探索。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教学
  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培养学生求真的人格
  语文学科是最富有人文精神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是介绍一些寻求真理、追求科学的人物,但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这些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人物,因此学生很难体会到这种具有人文底蕴的科学精神。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教材主动地利用心理学来培养学生求真的人格。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在讲解课文之前先让学生轻松地说说自己会怎样去追求真理、追求科学,学生的答案不尽相同,可能已经有学生感到困惑。在学生不解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课文中有关居里夫人的事迹的描写,来深刻体会居里夫人对科学执著的追求。通过一些具体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点燃学生寻求真理、执著信念的火炬。当学生树立起这种求真的信念时,在困难的面前就不会轻易放弃,并引导他们前进。
  另外,求真的内容还包括了对科学精神的体认,即对所学东西敢于质疑、批评,同时又能够不断地否认、修正,进行不懈的思考与探索,最后能灵活运用,而不是为知识所奴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应该培养学生这种科学精神,语文课本已不乏有这方面的好教材,如伽利略敢于否定老师的理论,敢于推翻人们认定的事实来证明不同铁球在同一高处会同时着地。学完这篇课文引导学生谈谈感受,在学生言谈内容上引导学生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对所学的课本、老师的教育、长辈的理论提出怀疑,经过自己不懈的思考与探索,这样就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了。
  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是作家对人生、社会、道德、价值等问题的形象化的思考,它吸引着学生进入特定的矛盾情景,同人物一起悲欢,从而经历形象在道德选择上的困惑、在情感上取舍的痛苦,学生在理解人物形象时,自觉完成道德规范的认知和理解,在与形象达到情感共鸣的同时,完成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从而强化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生命中对善性的追求。语文课本中许多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等篇目,都蕴含着丰富而复杂的人生意识,“穷人”一课中描写了桑娜出于善良的本性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但同时又害怕丈夫不同意的那种犹豫矛盾的心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体验人物情感,理解人物所处境况,就能使学生提高自我道德判断能力,体验人生的多种况味。
  提升道德素养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宽容博大的胸怀,使学生关心社会、人生,对生命个体充满着关怀。语文教材中大多文学作品正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生命状态的关心,对生活其中的人们心态的揭露来思考社会、人生、生命,我们要教会学生在这体悟的过程中学会关心他人的生活,关怀声明,深切地感受现实中他所遭遇的忧患喜乐,真诚地面对生活。如在十一册第五单元学习有关鲁迅作品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有关鲁迅的作品:“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等,这些作品不但包含了鲁迅对社会的批判和思考(这是传统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我们更应该看到,鲁迅在批判的同时亦包含着对他生命状态的关怀,对个体生命命运的关注,由此获得生命感悟。“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作者通过描写祥林嫂眼神的变化,表现了人物的命运,细致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特征,阅读时要把握好这个“文眼”,通过这个“文眼”看到这样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鄙视、被摧残、被吞噬的生命个体,激起学生对这样一个生命个体的同情和关怀。
  三、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美是人自由本性的显现,对美追求是人对自由人格建构的渴望。语文既有其基础性、工具性的特征,更具有人文性特质。语文教育正要利用它所拥有的人文特质,对学生的感知、想象、直觉等审美的感情质素进行开发和提升,从而使它具有健全人格,活泼的生命力。首先是对美的感受力的培养。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佳作名篇是作者对人生、生活敏锐感受的诗意描绘。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不必较多讲解,主要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教师可先范读,让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接着放着舒缓的音乐进行小组朗读比赛,最后再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一段文字。这样的朗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在语言的节奏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清丽、活泼的语言文字洋溢中感受作者对春的喜爱与热切盼望。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到郊外去,把看到的春天用文字描绘出来。在教学中善于抓住课文的“传情点”,去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如“山中访友”文中有这样几句话:“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教师从这句入手,就能使学生深入文章,用心去感受情感。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如教学“听潮”一课,在课前先带领学生观看錢塘江的录像,从视觉的角度想像海潮的气势,然后让学生把看到的景象用文字说出来,接着关闭录像让学生把听到的声音也用文字表达出来,最后打开课本学习。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想像海潮的气势、声音、气味等,想像海潮人喊马嘶、刀枪相鸣的场面,感受大海的伟大,品味那种吞没一切的壮美。
  总之,“教无定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教材,结合课文的学习训练,熏陶渐染,迁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同时亦要补充课外内容,细致入微,使学生在和风细雨中得到教益,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 黄月霞.情感教育与发展性辅导【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黎龙辉.论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众所周知,作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生的作文成绩在语文考试中占很大比重,但很多学生不喜欢作文,一提到写作文兴趣全无,教师也不愿意在写作教学上投入过多时间,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挑战。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困难,这样就要求教师要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以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本文拟就此分析初中作文教学的难点,并探讨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全面观察了一种传统的东方药草--瓦松的茎内部结构、气孔器类型、大小、气孔指数、角质膜纹饰等叶表皮特征及花粉形态和外壁超微结构,并将瓦
【摘 要】初中语文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学习困难现象,这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初中男生与女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学习差异,男生总体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都不如女生。本文主要围绕初中语文男女生学习差异展开分析,并寻找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男女生学习差异 改进对策  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初中女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
应用徒手切片法对金银忍冬叶进行了解剖学的初步研究,旨在为其解剖学、分类学及生药学的研究提供相应基础。结果表明:金银忍冬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细胞各一列,上表皮没有气孔,
研究了不同居群的胡杨、灰叶胡杨花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胡杨还是灰叶胡杨,其雄树的树高、最低花位、集花区下限、集花区上限、最高花位皆低于雌树,并且雌株
【摘 要】  现阶段,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推进,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仿写训练也开始高度重视起来,因为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平时也不怎么看书,接触的文章较少,如果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一篇文章是很困难的,因而,开始发展仿写训练也是为了可以让低年级的孩子们培养形成自己的写作模式,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准,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怎样去教孩子们进行仿写训练。  【关
利用载体pBLGC通过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ines)叶盘法转化烟草。对烟草转基因植株后代从DNA水平、RNA水平以及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表达效率方面进行系统
【摘 要】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整体教学中重要程度逐渐增大,作文作为语文教学关键,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基本素材积累,是学生的重点掌握内容。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在写作时可以不断地提升对于病句修改、短文阅读等内容的掌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质则需要语文教师在初中实践课堂中加大重视,选择层递式的习作教学模式逐渐提高
本文讨论了黄芪属与雀儿豆属的定界问题,作者以米林黄芪为例,分析了不同作者将其处理为不同属成员的原因,在研究了大量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米林黄芪绝非雀儿豆属植物,同时,提出
αtpB基因编码ATP合酶β亚基,是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基因。ATP合酶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舍磷酸化反应。利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