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的中国,尤其是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医疗资源又非常吃紧,能掌握健康、远离疾病,绝对是一件利国利己的好事。媒体资源雄厚,捧出了一批很火的专家;而精明的出版商更是抓住读者心理,出版了许多切合读者需求的好书。然而,随着健康养生书的炙热,市场上也就涌出许多跟风之作,甚至出现内容奇谈怪论、观点不一、文笔粗糙、无章可循等问题。作为出版人,如何通过此类图书,对读者的健康养生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本刊物特采访了来自台湾人类智库出版集团的总编辑郑如玲、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编辑部主任辛海峰和重庆出版社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四部主管陈丽,期待通过对他们的访谈,对未来此类图书的策划出版,提供些许经验。
郑如玲:质量+策划+责任=畅销书
从过去到现在,健康养生书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出版品非常多。面对市场竞争角逐,要建立品牌,有自己的产品特色;在内容及形式上必须加强,以达到“为读者服务的目的”;优秀的编辑必须要以“人”为本、服务读者、关心读者需求,这样好的出版品才能脱颖而出。
首先,从质量上说,很多书的内容著作还算不错,但它的外貌和销售平庸,主要是因为编辑没有用心或功力不够,没有做好编辑加工突显优点。璞玉良材也需要经过雕琢修饰,才能成为上品的玉饰,所以细节决定成败。因此编辑在内容架构及版面编排设计上,也应加入新创意、新思维,佐以丰富的图表,做图文整合的版型,重视阅读的舒适,引领读者重新认识。人类智库出版集团在购买《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版权时,曾将其视为“常销型书”,偏向为专业性的中医类书籍(属较冷门、小众的书),后来在台湾承蒙很多读者喜爱,热烈来电询问这个书系的相关出版品时,我们才深入分析读者的反应情况。因为这本书的编排确实花费较大心力、时间,实因本着“为读者服务”的心意,该书编排以图表框的逻辑思维引导阅读,而摒弃一般文字型书走文惯用的密密麻麻排版方式,在编辑企划上也重新改造整编,强化原著优点,让读者很容易读得进去,愿意去接触了解古老的经典智慧,从中汲取养生保健的有益知识。
其次,从策划上说,要注重产品内容企划和营销通路结合。以读者需求,来牵引出版研发方向;以出版研发,来引领读者阅读习惯。研发选题要贴近读者的心,掌握消费的需求。要给读者“阅读的幸福感”,就要用心去想怎么做。编辑人员必须要提升编辑技术、发挥创意、用心思考做好细节。与其说“编辑”的工作属文教业、出版业,其实更像“服务业”,属“代客读书服务业”、“代客收集资料服务业”。作者针对主题写书,编辑先“辑”(收集数据)后“编”,有系统、条理的整合作者庞大数据,方便读者阅读。不然读者上网一查,找个数据,动辄出现几十万笔,是非对错难辨,因此,这才是书籍不可取代的价值和意义。当然书的手感、一卷在手的阅读乐趣,是书籍有别于计算机、电子书、手机的独特迷人之处。当产品已经策划出来以后,要充分利用配套营销策略、宣传等多种方式及通路,把好的书介绍给读者、披露书讯,才能有效提升销售量,在市场突围。
再次,从责任上说,诚如人类智库出版集团桂台桦董事长所言:“出版没有竞争,只有服务读者的热忱,关心读者的需求,引导读者的欲望,愉悦读者的情绪,感动读者的心灵。”“出版”是知识、文化的传承延续,出版人有社会责任,传播正确有益的知识、信息。书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媒介,不会灭绝消失,但出版市场会日益萎缩,经得起市场洗礼的产品,才有生存的空间。特别是健康养生图书,更是关系读者切身利益,更不容许出版商有半点含糊。
郑如玲
台大中文系毕业,南华大学出版事业管理研究所硕士,人类智库出版集团总编辑。主要策划图书有《健康智能王》系列、《中医养生志》系列、《对症特效食谱》、《名医食疗》系列、《食物医生》系列、《健康轻图典》系列、《对症保健事典》系列、《健康生活志》系列等。
书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媒介,不会灭绝消失,但出版市场会日益萎缩,经得起市场洗礼的产品,才有生存的空间。特别是健康养生图书,更是关系读者切身利益,更不容许出版商有半点含糊。
Editor's Picks
辛海峰:不提概念 只求细专
我曾也听到很多人说健康养生书未来市场一定要崩盘,就像当年经管类图书一样,可我个人觉得不会。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除非我们再变回那个穷年代,大家吃都顾不上,读书自然是奢侈了。所以未来健康养生书市一定会有很好的走向,只不过读者看多了,见识也多了,品味和要求自然也会提高,那些跟风乱作的书一定不会有多少市场,只有做细做专做实用的书才会大行其道。
2010年我负责策划出版曲黎敏的《把健康彻底说清楚》。如果说市场预见,我觉得从内容本身有两个突破,一是彻底突破从头到脚,从人体、人生、生活、直到人内心的健康养生全方案;二是彻底突破书面写作,而是口语化的传授,有趣、生动、大胆。为什么说大胆?因为这本书里的内容曲老师是私下给学员授课时讲的,并非电视上播出那样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所以包罗万象、畅快淋漓,可以说是曲老师养生集大成之作,也是一本大生命科学著作。这样一种状态,我很欣喜,对于市场当然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希望这本书能掀起养生书另一个高潮,让现代人从扎堆的养生书抬起头,回归对身体科学的大文化观照的解读。如今,这本书刚上市有一周时间,销量已超过10万,市场反映很好,各店面加货速度很快,这也反映我们之前对这本书销量的预期是对的。
现在的健康养生图书市场,和其它书没多大区别,无非有热点就跟风,没热点就生提概念。这也是市场大趋势,养生书热了,大家就扎堆策划,什么花样都有。要说注意的方面,我的个人感受是做细做专,闷着头把人体的健康问题或者各种病症,扎扎实实做细做专,做到极致,成为不可或缺,才是最重要的。跟风本身就是跟热闹、比聪明、耍概念,只不过是在碰运气和等时机,真正想把这一块做起来,还得沉下心,像做说明书一样,针对一个方向的人群,做到做细做专做极致,一旦形成销售矩阵,规模自然就上来了。
辛海峰
1976年出生于陕西周至,200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图书策划人,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编辑部主任,主要编辑策划文学类图书《季羡林自选集》1-12册,历史类图书《如果这是宋史》1-5册、漫画类《小老爷们那点事儿》、婚恋类小说《裸婚》、健康类图书《把健康彻底说清楚》、《九种体质使用手册》等。
陈丽:科学严谨的内容+风趣幽默的语言=品牌
2009年6月的某个周日,我在《新京报》的“新知周刊”上看到一篇文章《豆浆不能与什么一起吃》,对其中科学严谨的态度、颠覆大众饮食“常识”的独特角度、风趣幽默的写法印象很深,并特意记下作者名字“云无心”,计划约稿。恰巧第二天,当时的总编王曦找到我,说他手中有一部大众健康类的稿件(即后来的《吃的真相》),可以卖到十万册。问作者是谁,竟是“云无心”。
对这个选题,我们起初的期望也非常乐观,原因有二:
其一,名副其实的专家。出现在电视、网络和平面媒体上指导饮食的“专家”,很多人并没有营养学和医学背景,却假装权威,甚至为了推荐一种东西,把它说得近似灵丹;为了反对一种东西,也把它描述得近乎毒药。且每个专家说法不一,这使得大众无所适从。而《吃的真相》作者云无心是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是著名公益组织科学松鼠会最具人气的科普作家。他从事科学研究多年,没有国内工作经历,更没有与国内任何机构和企业的利益关系,因此能够以严谨的态度用科学证据来解析国内外食品问题。
其二,优秀的文本。任何畅销书都是“内容为王”。《吃的真相》所谈论的主题,如减肥食品、美容食品、保健品等,皆为读者最关心的话题,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书中所言,都是有科研结论和权威机构的报告支持的,读者读后,会有醍醐灌顶之感,从而科学、放心地吃,让读者领悟到书中的科学精神,便仿佛拥有了破除偏见、误解的利器,从此不再被形形色色的广告所忽悠。更重要的是,作者用诙谐幽默的文笔,把科学写得像故事一样好看,这也奠定了此书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基础。
《吃的真相》上市后,加之有效的营销推广,就先在网上书店形成抢购热潮,后经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推荐,销量直线上升。
当今社会,是物质越来越丰富,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大众对健康书的需求仍然很高,“健康养生”未来的市场仍然有长足的发展,只是整个市场会根据主题、人群等进一步细分。鉴于“健康养生”图书与其它图书不同,攸关人的身体健康,我建议出版社应该自觉地提高这类图书的门槛,审核作者的身份,看作者是否具有专家背景,言论和主张是否有科学依据,不能成为传播“伪科学”的道具。在科学的基础上,力求内容通俗易懂,能让大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当专家能够用适合大众读者的风趣幽默语言,来真切描绘健康养生科学严谨的内容,只要出版商能够逐步将其系列化和规模化,相信一定能在这个领域固化品牌,占领更多更广的市场份额。
陈丽
重庆出版社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四部主管,大众健康、心理励志、日本历史小说图书出版策划人,曾经出版健康科普畅销书《吃的真相》,策划《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白金升级版)、《上杉谦信》、《源义经》、《关原之战》等。
郑如玲:质量+策划+责任=畅销书
从过去到现在,健康养生书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出版品非常多。面对市场竞争角逐,要建立品牌,有自己的产品特色;在内容及形式上必须加强,以达到“为读者服务的目的”;优秀的编辑必须要以“人”为本、服务读者、关心读者需求,这样好的出版品才能脱颖而出。
首先,从质量上说,很多书的内容著作还算不错,但它的外貌和销售平庸,主要是因为编辑没有用心或功力不够,没有做好编辑加工突显优点。璞玉良材也需要经过雕琢修饰,才能成为上品的玉饰,所以细节决定成败。因此编辑在内容架构及版面编排设计上,也应加入新创意、新思维,佐以丰富的图表,做图文整合的版型,重视阅读的舒适,引领读者重新认识。人类智库出版集团在购买《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版权时,曾将其视为“常销型书”,偏向为专业性的中医类书籍(属较冷门、小众的书),后来在台湾承蒙很多读者喜爱,热烈来电询问这个书系的相关出版品时,我们才深入分析读者的反应情况。因为这本书的编排确实花费较大心力、时间,实因本着“为读者服务”的心意,该书编排以图表框的逻辑思维引导阅读,而摒弃一般文字型书走文惯用的密密麻麻排版方式,在编辑企划上也重新改造整编,强化原著优点,让读者很容易读得进去,愿意去接触了解古老的经典智慧,从中汲取养生保健的有益知识。
其次,从策划上说,要注重产品内容企划和营销通路结合。以读者需求,来牵引出版研发方向;以出版研发,来引领读者阅读习惯。研发选题要贴近读者的心,掌握消费的需求。要给读者“阅读的幸福感”,就要用心去想怎么做。编辑人员必须要提升编辑技术、发挥创意、用心思考做好细节。与其说“编辑”的工作属文教业、出版业,其实更像“服务业”,属“代客读书服务业”、“代客收集资料服务业”。作者针对主题写书,编辑先“辑”(收集数据)后“编”,有系统、条理的整合作者庞大数据,方便读者阅读。不然读者上网一查,找个数据,动辄出现几十万笔,是非对错难辨,因此,这才是书籍不可取代的价值和意义。当然书的手感、一卷在手的阅读乐趣,是书籍有别于计算机、电子书、手机的独特迷人之处。当产品已经策划出来以后,要充分利用配套营销策略、宣传等多种方式及通路,把好的书介绍给读者、披露书讯,才能有效提升销售量,在市场突围。
再次,从责任上说,诚如人类智库出版集团桂台桦董事长所言:“出版没有竞争,只有服务读者的热忱,关心读者的需求,引导读者的欲望,愉悦读者的情绪,感动读者的心灵。”“出版”是知识、文化的传承延续,出版人有社会责任,传播正确有益的知识、信息。书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媒介,不会灭绝消失,但出版市场会日益萎缩,经得起市场洗礼的产品,才有生存的空间。特别是健康养生图书,更是关系读者切身利益,更不容许出版商有半点含糊。
郑如玲
台大中文系毕业,南华大学出版事业管理研究所硕士,人类智库出版集团总编辑。主要策划图书有《健康智能王》系列、《中医养生志》系列、《对症特效食谱》、《名医食疗》系列、《食物医生》系列、《健康轻图典》系列、《对症保健事典》系列、《健康生活志》系列等。
书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媒介,不会灭绝消失,但出版市场会日益萎缩,经得起市场洗礼的产品,才有生存的空间。特别是健康养生图书,更是关系读者切身利益,更不容许出版商有半点含糊。
Editor's Picks
辛海峰:不提概念 只求细专
我曾也听到很多人说健康养生书未来市场一定要崩盘,就像当年经管类图书一样,可我个人觉得不会。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除非我们再变回那个穷年代,大家吃都顾不上,读书自然是奢侈了。所以未来健康养生书市一定会有很好的走向,只不过读者看多了,见识也多了,品味和要求自然也会提高,那些跟风乱作的书一定不会有多少市场,只有做细做专做实用的书才会大行其道。
2010年我负责策划出版曲黎敏的《把健康彻底说清楚》。如果说市场预见,我觉得从内容本身有两个突破,一是彻底突破从头到脚,从人体、人生、生活、直到人内心的健康养生全方案;二是彻底突破书面写作,而是口语化的传授,有趣、生动、大胆。为什么说大胆?因为这本书里的内容曲老师是私下给学员授课时讲的,并非电视上播出那样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所以包罗万象、畅快淋漓,可以说是曲老师养生集大成之作,也是一本大生命科学著作。这样一种状态,我很欣喜,对于市场当然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希望这本书能掀起养生书另一个高潮,让现代人从扎堆的养生书抬起头,回归对身体科学的大文化观照的解读。如今,这本书刚上市有一周时间,销量已超过10万,市场反映很好,各店面加货速度很快,这也反映我们之前对这本书销量的预期是对的。
现在的健康养生图书市场,和其它书没多大区别,无非有热点就跟风,没热点就生提概念。这也是市场大趋势,养生书热了,大家就扎堆策划,什么花样都有。要说注意的方面,我的个人感受是做细做专,闷着头把人体的健康问题或者各种病症,扎扎实实做细做专,做到极致,成为不可或缺,才是最重要的。跟风本身就是跟热闹、比聪明、耍概念,只不过是在碰运气和等时机,真正想把这一块做起来,还得沉下心,像做说明书一样,针对一个方向的人群,做到做细做专做极致,一旦形成销售矩阵,规模自然就上来了。
辛海峰
1976年出生于陕西周至,200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图书策划人,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编辑部主任,主要编辑策划文学类图书《季羡林自选集》1-12册,历史类图书《如果这是宋史》1-5册、漫画类《小老爷们那点事儿》、婚恋类小说《裸婚》、健康类图书《把健康彻底说清楚》、《九种体质使用手册》等。
陈丽:科学严谨的内容+风趣幽默的语言=品牌
2009年6月的某个周日,我在《新京报》的“新知周刊”上看到一篇文章《豆浆不能与什么一起吃》,对其中科学严谨的态度、颠覆大众饮食“常识”的独特角度、风趣幽默的写法印象很深,并特意记下作者名字“云无心”,计划约稿。恰巧第二天,当时的总编王曦找到我,说他手中有一部大众健康类的稿件(即后来的《吃的真相》),可以卖到十万册。问作者是谁,竟是“云无心”。
对这个选题,我们起初的期望也非常乐观,原因有二:
其一,名副其实的专家。出现在电视、网络和平面媒体上指导饮食的“专家”,很多人并没有营养学和医学背景,却假装权威,甚至为了推荐一种东西,把它说得近似灵丹;为了反对一种东西,也把它描述得近乎毒药。且每个专家说法不一,这使得大众无所适从。而《吃的真相》作者云无心是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是著名公益组织科学松鼠会最具人气的科普作家。他从事科学研究多年,没有国内工作经历,更没有与国内任何机构和企业的利益关系,因此能够以严谨的态度用科学证据来解析国内外食品问题。
其二,优秀的文本。任何畅销书都是“内容为王”。《吃的真相》所谈论的主题,如减肥食品、美容食品、保健品等,皆为读者最关心的话题,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书中所言,都是有科研结论和权威机构的报告支持的,读者读后,会有醍醐灌顶之感,从而科学、放心地吃,让读者领悟到书中的科学精神,便仿佛拥有了破除偏见、误解的利器,从此不再被形形色色的广告所忽悠。更重要的是,作者用诙谐幽默的文笔,把科学写得像故事一样好看,这也奠定了此书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基础。
《吃的真相》上市后,加之有效的营销推广,就先在网上书店形成抢购热潮,后经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推荐,销量直线上升。
当今社会,是物质越来越丰富,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大众对健康书的需求仍然很高,“健康养生”未来的市场仍然有长足的发展,只是整个市场会根据主题、人群等进一步细分。鉴于“健康养生”图书与其它图书不同,攸关人的身体健康,我建议出版社应该自觉地提高这类图书的门槛,审核作者的身份,看作者是否具有专家背景,言论和主张是否有科学依据,不能成为传播“伪科学”的道具。在科学的基础上,力求内容通俗易懂,能让大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当专家能够用适合大众读者的风趣幽默语言,来真切描绘健康养生科学严谨的内容,只要出版商能够逐步将其系列化和规模化,相信一定能在这个领域固化品牌,占领更多更广的市场份额。
陈丽
重庆出版社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四部主管,大众健康、心理励志、日本历史小说图书出版策划人,曾经出版健康科普畅销书《吃的真相》,策划《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白金升级版)、《上杉谦信》、《源义经》、《关原之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