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其妙——《琵琶行》《赤壁赋》《李凭箜篌引》音乐描写之比较

来源 :语文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le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三篇比较“特殊”的文章,分别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以下简称《琵琶行》)(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3册)苏轼的《赤壁赋》(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1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第3册)。说它们“特殊”,是因为它们都写到具有神奇魅力的音乐。
其他文献
2006年暑期的浙江省语文新课程培训中,王尚文先生说了这么一句话:“问诸于人,求诸于己”。在座的个别教师认为这是一句病句,因为“诸”等于“之于”;而王尚文先生认为“诸”有一个
一、接受学习的界定接受学习是一种通过教师传播的信息和呈现的文本来掌握既有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此学习中,全部的学习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学生无须借助探
2010年高考北京卷问题作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二者割裂,丢了一方。作文命题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写作这样一个关系型作文,其审题立意的基本思维流程是:
宋朝时,有一次画院考试,画题是一句诗:“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后,马蹄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蹄儿也变香了。这个题目不好画。游人
【问题提出】对学生而言,从小学跨人初中的大门,是学习历程中重要而崭新的一页。对任教七年级的初中语文老师而言,9月1日,面对拥有6年专门语文学习经历和约14年生活积累的新生,存
有幸结识了赵谦翔老师,更荣幸拜赵老师为师。这次拜师的经历让我亲身体验到了什么是教师的高境界和真魅力。
讲评课是高三语文复习常见的课型,讲评课的效率直接制约着高三语文复习的效益。怎样上好讲评课,使讲评课的效率最大化,成为一线语文教师思考的焦点问题。笔者最近随机听取了一节
“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这是《荷花淀》中的一段描写。这里作者不是把飞快的“小船”比作“脱缰的野马”,或“离弦的箭”,或“出膛的子弹
四、控制失语的策略(一)课堂的基本要求1.基于文本现象学号召我们“回到事物本身”,语文教学作为对文本本身的再创造,自然也离不开师生的阅读接受,因为只有通过阅读,文本本身才向我
一、以感促思教前,读着雨果先生写的《巴尔扎克葬词》和《巴尔扎克之死》,我的心怦然而动。当读至第三遍,我流泪了,并写下这样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