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吸引器管保持清洁的小窍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吸痰都离不开吸引器,而吸引器管基本上是1周更换1次,可是经常不到一周,吸引器管壁上就会粘上不少黏痰和痰痂,既脏也不美观,尤其是遇到痰液比较黏稠的患者.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个好的办法,可以延长吸引器管变脏的时间,现介绍如下.先准备20 ~30 ml蓖麻油(临床上基本每个科室都会备有蓖麻油,用于便秘的患者),将1根新的吸引器管与吸引器连接,打开吸引器,使管内保持负压状态,将吸引器管吸痰端插入蓖麻油内,吸尽蓖麻油,使吸引器管壁附着一层蓖麻油,这样再用来吸痰,痰液就不容易黏壁了,既美观,又省力。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具身”思潮的兴起与扩散,在教学领域出现了对传统“离身”教学的反观与思考。以身体为主体、与心智及环境交互协同,共同创设身体在场的具身课堂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本文以“水循环”为例,在分析具身课堂的活动设计要素、明确具身课堂三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课堂活动设计方法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具身课堂;学习环境;身体意识;人际互动  课堂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学生积
目的 探讨将湿性伤口敷料应用于不可分期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1例骶尾部6 cm×7 cm不可分期压疮,先给予水凝胶敷料加器械联合清创,清创完成后重新评估其压疮为6.5 cm×7 cm×0.5 cmⅣ期压疮.清创完毕后予藻酸钙、银离子加湿疗伤口敷料于肉芽期,渗液分泌减少后改用藻酸钙加泡沫敷料,整个过程中配合减压、全身治疗及静脉营养.结果 2个月后患者骶尾部压疮全部愈合.结论 依据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目的 构建心内科危重症患者量化评分指标体系,对危重症患者实施评分量化管理,以期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对危重症疾病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初步构建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采用Delphi法咨询专家,确定指标及其标准.结果 共进行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908,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结论 构建心内科危重症患者量化评分指标
目的 探讨实行APN连续排班模式对院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10月的排班模式为对照组,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排班模式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排班模式,观察组采用APN排班模式,比较两组每月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77,P<0.05);每月护理
期刊
摘 要: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国内外环境、地理课程、地理教材三个方面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海洋教育的基础进行了剖析,以2019年人教版教材为例对高中地理必修及选择性必修部分的“海洋教育”内容安排特点进行梳理,并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国家发展战略、结合“人海关系”落实核心素养、关注海洋主题学习进阶等利用教材深化海洋教育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北京九渡河镇4个村的21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干预对象.为216例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定期随访,向其普及高血压相关知识.干预1年后评价其干预效果,包括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生活习惯的改变、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复查率、规律服药率及血压控制率.结果 干预后216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54.63%)、需坚
所有侵入性医疗护理操作,常规需要戴无菌外科手套,以防病原体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双向传播.自100多年前无菌手套被引入手术中,外科手套根据医疗需求,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如去蛋白天然橡胶乳胶和三层无菌手套技术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无菌外科手套的发展历程与最新进展、制作材料、防护功能及破损风险因素等作一综述,指导医务人员正确选择外科手套。
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吸人体位有两种:坐位和半卧位.对于有些只能使用半卧位的患者,在使用医用面罩式雾化吸入器时,雾化器储药罐内的药液平面与地面呈30°角,剩余一部分液体永久保留在储物罐内不能被雾化,构成所谓的"生理死腔",造成药液的浪费,影响治疗的效果.笔者通过对雾化吸入器的改装,解决了这个问题,现介绍如下.1.材料:口含嘴式雾化吸入器的三通装置2个,面罩式雾化吸入器1套,经消毒处理的废旧无创呼吸机管道
期刊
0  我与世界周旋久,在流尽送走故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后,也融入庸碌众生。  1  沈回的父亲给沈回打电话,说家里昨晚有老人去了。  据父亲在电话里所说,这件事应该归咎给傍晚时的那场不大不小的秋雨。从几百万里高空掉下来的雨点沉重地砸在天井前的石阶上,在打湿了阶角的青苔后忽地蒸发。细微处有沉闷的声响,就像衰老的肉体撞在地上时“咚”的那声。  雨点像从耳边呼啸而过的箭,疾驰着插入大地的心脏,只留下偏暗的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