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是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完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是国家关于建立档案“三个体系”重要战略部署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拟从县市级角度,对构建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新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艺术档案;资源体系;思考
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是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完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是国家关于建立档案“三个体系”重要战略部署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拟从县市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作几点思考。
一、构建和完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化艺术档案是指文化艺术单位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文化研究、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都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构建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就是使上述各类文化艺术档案形成一个集成和整体,这是完整收集和整理文化艺术档案的基础条件,缺乏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就不能全面完整地记录和反映历史文化,使档案缺乏完整性。
县市区域,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区划单位,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在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县市域有政府设立的文化单位,众多的社会文化组织和广大的文化艺术工作者,遍布城乡各地,他们创造了难以数计的文化艺术产品和文化精神产品,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这些产品收集整理起来,是文化艺术档案管理部门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构建县市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对于完善县市域档案“三个体系”和完善我国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县市域构建和完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文化艺术档案的职能部门。目前,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基本由文化部门来抓,但文化部门受职能限制,仅负责系统内直属文化单位和乡镇街道文化站的艺术档案指导和管理工作,文联及所属协会、报社、广播电视台、工会等系统,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艺术档案材料没有纳入其管理系统,还有众多的民间社会文化组织和民间文化人士、民间艺人,其创造的文化艺术档案材料也处于无人指导的状态。以余姚为例,全市只有8个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和2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纳入文化部门的管理指导,文联及其11个专业协会,民间的25文化社团,45家民办文化组织,29家民间职业剧团,70多位民间文化研究者,其形成的文化艺术档案材料没有纳入监管和指导,没有建立专门的艺术档案。
(二)缺乏统一的文化艺术档案收编目录。县市级档案部门分配给每个法人单位一个全宗号,每个单位可以把自己形成的档案材料,按档案法规定收集整理归档,到时可以按规定上交档案馆保管。但文化艺术档案还没有独立的全宗编号,只按国家档案编码,收集整理,许多珍贵的艺术档案,夹杂在普通档案中,文化艺术档案应有的特色未能呈现,未能形成档案的系统性,因此难以归类存档和查找利用。
(三)缺乏对文化艺术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的积极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形成了较强的艺术档案意识,每年按艺术档案的规范要求收集整理归档。余姚市文化系统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已十分规范,每个单位都由专人从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每年系统形成艺术档案达8566件,有群众文化档案、专业表演团体档案、历史文化研究档案、地方文献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等。但非文化系统单位和个人缺乏档案意识,对收集整理归档积极性不高,更不愿意把档案材料贡献给文化单位和市档案馆。目前一些文艺协会,基本没有把有价值的文化艺术档案材料收集整理起来,沉睡散失在大片资料中。
三、构建和完善县市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议
(一)创新文化艺术档案资源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现有这种文化艺术档案资源管理处境已越来越难以适应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为此,档案、文化部门必须创新资源管理模式,按照《档案法》和文化部《艺术档案整理规则》规定,树立“大文化艺术档案”意识,在县市域设立文化艺术档案馆和信息咨询中心。面向全社会做好文化艺术档案资料的接收、收集或征集工作,从而使县市域文化艺术档案馆成为一个全市文化艺术相对门类齐全、馆藏丰富的档案聚集地,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本区域的群众文化、专业文化、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创作、研究、活动的全貌,真正建立起覆盖全市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
(二)建立县市域文化艺术档案资源组织网络体系。突破现有行政管理格局,建立全市统一的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组织网络。由县市分管领导牵头,市档案和文化部门具体负责,建立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协调委员会,由档案、文化、文联、民政等有关部门组成,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档案部门负责总协调,文化部门负责下属文化单位和乡镇街道文化站工作,这是全市文化艺术档案的主体,涉及文化馆、图书馆、专业剧团、民间职业剧团、文保博物馆单位和乡镇街道文化站;文联负责作家协会、戏剧家协会、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收藏家协会、乡贤研究会等文联所辖协会;民政负责登记在册的民办文化组织和文化社团,如蓝溪文艺研究院、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龙山文化艺术馆、历史名城文化研究会、姚剧研究会、姚江文化研究会等。做到协调委员会能覆盖不同部门、不同体制下的文化单位和个人,协调委员会组成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指导督促文化单位和个人收集整理文化艺术档案,并按《艺术档案整理规则》和档案部门的要求分类整理归档保管。
(三)探索文化艺术档案信息、馆藏及共享和安全三大系统。一是分散采集和统一编码的信息系统。构建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必须建立档案信息收集体系,应统一制定全市文化艺术档案目录系统,统一编制分配档案号目录,然后由建档单位(个人)按照统一分配的档案号进行采集编码,编码完成后,即上报县市文化艺术档案馆和信息咨询中心,在全(县)市形成统一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信息查询系统。二是建立分散保管与集中保管相结合的馆藏系统。文化艺术档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宝贵财富,应尊重创造者自愿选择保管的权利,因此,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联所属协会宜采用集中归档的方式,规定在一定时段把文化艺术档案卷本(件)送至文化艺术档案馆集中收藏,但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文保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较为特殊的档案,仍以建档单位收藏为宜;民间文化组织、民间文化社团、民间职业剧团、民间艺人、民间文化研究者等形成的文化艺术档案,应实行自我保管,个别愿意送交档案馆保管的,予以鼓励,并妥善保管。三是文化艺术档案资源的共享和安全系统。完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目的是为了广大群众的共享和利用,但档案具有珍贵的价值,还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在档案共享、开发和利用时,还要建立安全保障制度,落实保障措施,确定查阅档案权限,建立严格的查阅登记制度和审批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
【參考文献】
[1]王洁颖.当前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改进档案管理工作,企业管理,2015(23).
[2]赵平.档案工作“三个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和探讨,城建档案2011(09).
[3]张琦.“三个体系”:档案安全跃上新高度,黑龙江档案, 2010(05).
[4]赖慧英.加强艺术档案资源建设服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浙江档案, 2009(10).
【关键词】艺术档案;资源体系;思考
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是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完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是国家关于建立档案“三个体系”重要战略部署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拟从县市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作几点思考。
一、构建和完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化艺术档案是指文化艺术单位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文化研究、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都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构建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就是使上述各类文化艺术档案形成一个集成和整体,这是完整收集和整理文化艺术档案的基础条件,缺乏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就不能全面完整地记录和反映历史文化,使档案缺乏完整性。
县市区域,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区划单位,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在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县市域有政府设立的文化单位,众多的社会文化组织和广大的文化艺术工作者,遍布城乡各地,他们创造了难以数计的文化艺术产品和文化精神产品,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这些产品收集整理起来,是文化艺术档案管理部门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构建县市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对于完善县市域档案“三个体系”和完善我国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县市域构建和完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文化艺术档案的职能部门。目前,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基本由文化部门来抓,但文化部门受职能限制,仅负责系统内直属文化单位和乡镇街道文化站的艺术档案指导和管理工作,文联及所属协会、报社、广播电视台、工会等系统,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艺术档案材料没有纳入其管理系统,还有众多的民间社会文化组织和民间文化人士、民间艺人,其创造的文化艺术档案材料也处于无人指导的状态。以余姚为例,全市只有8个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和2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纳入文化部门的管理指导,文联及其11个专业协会,民间的25文化社团,45家民办文化组织,29家民间职业剧团,70多位民间文化研究者,其形成的文化艺术档案材料没有纳入监管和指导,没有建立专门的艺术档案。
(二)缺乏统一的文化艺术档案收编目录。县市级档案部门分配给每个法人单位一个全宗号,每个单位可以把自己形成的档案材料,按档案法规定收集整理归档,到时可以按规定上交档案馆保管。但文化艺术档案还没有独立的全宗编号,只按国家档案编码,收集整理,许多珍贵的艺术档案,夹杂在普通档案中,文化艺术档案应有的特色未能呈现,未能形成档案的系统性,因此难以归类存档和查找利用。
(三)缺乏对文化艺术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的积极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形成了较强的艺术档案意识,每年按艺术档案的规范要求收集整理归档。余姚市文化系统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已十分规范,每个单位都由专人从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每年系统形成艺术档案达8566件,有群众文化档案、专业表演团体档案、历史文化研究档案、地方文献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等。但非文化系统单位和个人缺乏档案意识,对收集整理归档积极性不高,更不愿意把档案材料贡献给文化单位和市档案馆。目前一些文艺协会,基本没有把有价值的文化艺术档案材料收集整理起来,沉睡散失在大片资料中。
三、构建和完善县市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议
(一)创新文化艺术档案资源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现有这种文化艺术档案资源管理处境已越来越难以适应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为此,档案、文化部门必须创新资源管理模式,按照《档案法》和文化部《艺术档案整理规则》规定,树立“大文化艺术档案”意识,在县市域设立文化艺术档案馆和信息咨询中心。面向全社会做好文化艺术档案资料的接收、收集或征集工作,从而使县市域文化艺术档案馆成为一个全市文化艺术相对门类齐全、馆藏丰富的档案聚集地,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本区域的群众文化、专业文化、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创作、研究、活动的全貌,真正建立起覆盖全市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
(二)建立县市域文化艺术档案资源组织网络体系。突破现有行政管理格局,建立全市统一的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组织网络。由县市分管领导牵头,市档案和文化部门具体负责,建立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协调委员会,由档案、文化、文联、民政等有关部门组成,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档案部门负责总协调,文化部门负责下属文化单位和乡镇街道文化站工作,这是全市文化艺术档案的主体,涉及文化馆、图书馆、专业剧团、民间职业剧团、文保博物馆单位和乡镇街道文化站;文联负责作家协会、戏剧家协会、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收藏家协会、乡贤研究会等文联所辖协会;民政负责登记在册的民办文化组织和文化社团,如蓝溪文艺研究院、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龙山文化艺术馆、历史名城文化研究会、姚剧研究会、姚江文化研究会等。做到协调委员会能覆盖不同部门、不同体制下的文化单位和个人,协调委员会组成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指导督促文化单位和个人收集整理文化艺术档案,并按《艺术档案整理规则》和档案部门的要求分类整理归档保管。
(三)探索文化艺术档案信息、馆藏及共享和安全三大系统。一是分散采集和统一编码的信息系统。构建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必须建立档案信息收集体系,应统一制定全市文化艺术档案目录系统,统一编制分配档案号目录,然后由建档单位(个人)按照统一分配的档案号进行采集编码,编码完成后,即上报县市文化艺术档案馆和信息咨询中心,在全(县)市形成统一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信息查询系统。二是建立分散保管与集中保管相结合的馆藏系统。文化艺术档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宝贵财富,应尊重创造者自愿选择保管的权利,因此,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联所属协会宜采用集中归档的方式,规定在一定时段把文化艺术档案卷本(件)送至文化艺术档案馆集中收藏,但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文保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较为特殊的档案,仍以建档单位收藏为宜;民间文化组织、民间文化社团、民间职业剧团、民间艺人、民间文化研究者等形成的文化艺术档案,应实行自我保管,个别愿意送交档案馆保管的,予以鼓励,并妥善保管。三是文化艺术档案资源的共享和安全系统。完善文化艺术档案资源体系,目的是为了广大群众的共享和利用,但档案具有珍贵的价值,还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在档案共享、开发和利用时,还要建立安全保障制度,落实保障措施,确定查阅档案权限,建立严格的查阅登记制度和审批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
【參考文献】
[1]王洁颖.当前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改进档案管理工作,企业管理,2015(23).
[2]赵平.档案工作“三个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和探讨,城建档案2011(09).
[3]张琦.“三个体系”:档案安全跃上新高度,黑龙江档案, 2010(05).
[4]赖慧英.加强艺术档案资源建设服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浙江档案,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