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216a对体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及自噬的影响

来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g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曲 探讨微小RNA-216a(miR-216a)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 体外利用1、5、10、25及50 mg/L ox-LDL诱导HUVE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6a表达.在50 mg/L ox-LDL诱导的HUVEC中转染miR-216a拮抗剂(实验组)和拮抗剂阴性对照(对照组),并设计不给予任何处理的空白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Hoechst 33342染色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能力.结果 随ox-LDL浓度增加,ox-LDL诱导的miR-216a表达呈剂量与时间依耐性上调(P<0.05).实验组HUVEC中miR-216a表达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0.32±0.07 vs 1.00±0.16、1.04±0.21,P<0.05).实验组HUVEC转染1、2及3d吸光度值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HUVEC单个视野中凋亡细胞数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HUVEC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Bcl-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和自噬相关基因5表达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16a在体外ox-LDL诱导的HUVEC中表达上调,干扰miR-216a促进HUVEC增殖和自噬,并抑制凋亡,提示miR-216a可能是ox-LDL相关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潜在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叶酸、维生素B12、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LDL、HDL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1~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根据Hcy正常参考值分为高Hcy组30例和正常Hcy组18例,低Hcy仅2例未纳入分组.采集发病3d内的血液化验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Hcy与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高Hcy组与正常Hcy组叶酸、FIB、PT、血小板计数、LDL、HDL水平比较
目的 研究“门卫”导丝结合PCI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的近远期疗效及对心肌重构、内皮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186例常规PCI的CTO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3例(采用“门卫”导丝结合PCI).治疗前后测量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以及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并用彩色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壁厚度(LVWT)、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计
目的 分析血清微小RNA(miR)-17、miR-214水平对老年冠心痛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4例(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80例(对照组).研究组根据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分为侧支形成组115例,侧支未形成组6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入院时血清miR-17、miR-214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miR-17与mi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发生肺部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MDRB)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A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451例,随机选取133例作为验证组,另318例作为建模组,根据痰细菌培养结果分为MDRB组129例和非MDRB组189例,统计分析MDRB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与非MDRB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瓣膜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和骨唾液蛋白(BSP)与胶原容积分数(CVF)的相关性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行手术切除的二尖瓣瓣膜患者260例,其中RHD患者188例(RHD组),非RHD患者72例(非RHD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瓣膜组织中LC3-Ⅱ和BSP水平,采用Masson法进行胶原纤维染色,并检测CVF.比较2组LC3-Ⅱ、BSP、CV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C3-Ⅱ、BSP与CVF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LC3
目的 分析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脂蛋白(a)[Lp(a)]水平与颈动脉超声造影(CEUS)检查斑块内新生血管(IPN)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择年龄≥60岁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72例,根据CEUS检查IPN评分分为稳定斑块组98例(IPN评分<2分)和不稳定斑块组74例(IPN评分≥2分).同时还将患者分为Lp(a)≥300 mg/L组49例和Lp(a)<300 mg/L组123例.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采用肯德尔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主要病变类型脑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死(LI)以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8年6月~2020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SIVD患者391例,根据磁共振血管造影术检查分为轻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轻度组)47例、中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中度组)201例和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重度组)143例,采用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ARWMC)量表评分评估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计算LI总分,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评估
目的 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高级别胶质瘤(HGG)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PCNSL患者34例为PCNSL组,另选同期确诊的HGG患者36例为HGG组,行MRI平扫、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得到平均ADC值、最小ADC值、最大ADC值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平均(对侧)ADC值,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PCNSL组平均ADC值、最小ADC值、最大ADC值及对侧ADC值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
目的 观察肌腱蛋白C(TNC)、肌腱蛋白X(TNX)、合成型平滑肌细胞(SMC)标记蛋白原肌球蛋白4(TPM4)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择SPF级雄性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40只为实验组,高脂饲料喂养;选择雄性C57BL/6小鼠30只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检测2组血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NC、TNX及TPM4表达.结果 实验组喂养10、16、22、28、34周体质量、TC、LDL,喂养34周TG,喂养22、28、34周H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1
目的 分析年龄≥80岁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心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年龄≥80岁的CHF患者197例,根据NYHA分为对照组(心功能Ⅰ级)31例,Ⅱ级组71例,Ⅲ级组65例,Ⅳ级组30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内径、LVEF,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心功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Ⅲ、Ⅳ级组心房颤动发生率、LAD明显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