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xingzh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信息。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关注了文章的理解性和欣赏性,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运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价等批判性思维方法,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张淳,2009)现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Unit2,Module5中阅读课教学为例,说明如何采用批判性阅读模式进行阅读教学。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Unit2,Module5阅读是关于环境问题的一个辩论:一位环境学家和一位经济学家分别表达了他们对环境和经济重要性的理解。笔者尝试按照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本节课教学,整节课被分为三个阶段:(1)读前;(2)读中;(3)读后。
  Step 1:读前
  教学步骤如下:
  1.要求学生围绕标题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 -- must we choose?预测文章的内容。
  2.请学生在阅读文章前思考并自由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Which one do you choose, 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
  (2)Do you think that we can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
  教学思路:在开展批判性阅读教学活动之前,提醒学生关注文章标题,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致的预测,从中猜测作者的观点和立场。设计类似于预测的活动可激活学生长时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和阅读心理准备。
  Step 2:读中(包括两项任务)
  任务一教学步骤如下:
  1.请学生首先阅读环境学家林水清观点的篇章,找到其认为环境重要性的论点并列举在黑板上。
  2.请学生阅读经济学家钱力伟观点的段落,找到其认为经济重要性的论点同时列在黑板上。
  任务二教学步骤如下: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环境和经济的理解,在文章中标注自己是否同意环境学家林水清和经济学家钱力伟的观点。
  2.收集并讨论学生所标注的内容,要求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理由陈述,展开讨论。
  教学思路:任务一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同时寻找细节信息。寻读是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任务二要求学生分析文中观点,分析是批判性阅读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评论文中的观点,并展开热烈讨论,在分析、质疑、提出新观点和陈述理由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Step 3:读后
  教学步骤如下: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代表林水清,另一组代表钱利伟,就环境和经济问题展开辩论,要求学生运用文中观点的同时,增加自己的观点。
  2.指导学生再次思考Do you think it is possible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并就此问题写一篇小作文。
  3.学生交流文章,并适当地进行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学思路:
  此环节通过辩论的形式,创设一个生生对话和交往的平台,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随后要求学生对文中的观点进行总结和思考,并结合自身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和想法进行反思,对于Do you think it is possible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问题适当地写一些短文。这样的环节不仅巩固了文中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反思
  通过使用批判性阅读教学法,笔者形成了如下反思:
  1.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批判态度
  学生批判性阅读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提问、质疑、评判和创新基础之
  上的。如果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无可置疑那么就谈不上批判。(李迎新,2011)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理解文中的观点。如本案例中,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环境和经济的理解在文章中标注自己是否同意文中的观点,然后收集并讨论学生所标注的内容,要求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理由陈述,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态度。
其他文献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一个行动”对一个人的习惯和性格的形成起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校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庐阳区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之子课题《在主题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校课题组统一安排下,全体教师潜心研究,扎实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主
【内容摘要】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教师角色 分析者和设计者 组织者和参与者 导航者和监督者 主持者和评价者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
【内容概要】本文从初中作文教学的角度,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1)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2)奇思妙想,品味创造的佳酿;(3)自主创造,共享集体的智慧。  【关键词】作文教学 生活 合作 创作  一、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要真正达到这个境界,写作的内容就必须充实,并且一定要来源于生活。可现实
文本学习,既是教师与学生品读鉴赏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沟通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透过文本与思维、与思想对话、串接的过程。学习中,教师常常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因而在课堂上“问——答——再读”的学习形式较为常见。但这“问”常常呈现出“流水式”,思维含量极低,可有可无,甚而“抹杀”学生思维,“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文章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展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信息技术课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获取、交流、处理、应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并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在课程改革中,中学信息教师应当进一步发扬“敢为人先、快人一拍”的主人翁精神,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等各个方面,努力做到上好每节课,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必须改变观念、重视课程是的  观念的改变包括两
【内容摘要】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内生动力。新课改对学习动机赋予了丰富内容。本文作者通过对当前初中数学学习动机的现实情况的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培养良好学习动机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动机 调查研究 培养策略  教育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初中生所处的特殊学习阶段,其学习动
【背景介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阅读教学的高效性日益显得重要,而多次失败的教学实践,让我渐渐明白,语文阅读教学,它不仅仅是机械的提问和回答,它是充满智慧的课堂,它是体现教师和学生双方智慧的一亩良田。  怎样才能让良田上的庄稼茁壮成长,相信肥料的针对性,施肥的最佳时令,剂量,还有除草除虫的方式方法,用药,它都有讲究,事事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总的纲领首先做到胸有成竹,唯有这样,庄稼们才会
【内容摘要】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成效,是师生思维活动的起点。好的提问有助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精心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新旧知识联系教学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这两方面重点讨论提升化学课堂提问教学实践技巧,倡导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并善于引导解释,充分地发挥提问教学的功能,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
【内容摘要】对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学生作文语言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组织语言以“说”代“写”,即表达过于口语化。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书面语和口语语言的认识模糊,语言输出和语言运用能力不高,对作文书面的特点认识不到位。因此,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是让他们提高对书面语和口语语言的认识水平,纠正学生作文表达以“说”代“写”的口语化现象,进而提高语言输出和语言运用能力,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初中
曾几何时,社会上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教育界也加剧和蔓延起来。有的教师在不经意间,已经漠视了等待,甚至根本就忘记了等待。有的老师忘记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的是拔苗助长,有的是暴跳如雷,缺少一种相互欣赏的等待。当然,等待并非无所事事,一味的苦等;也并非守株待兔,消极备战。《数学课程标准》除了强调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外,更多地是强调了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个亲身经历、动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