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就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我就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对于培养孩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一些看法。
一、要注重学习语言表达
1.教师少讲解,少提问,让孩子多读书,多思考
语言的学习,重要的就是学语言的表达。在《泉城》的教学中,我先将文中描写泉声和形状的词语“白浪翻滚、银花盛开、晶莹剔透、明珠散落、虎啸狮吼、声音洪大、声音低细、秋雨潇潇”分成两组,让孩子先读词语,并说说这两组词语分别写的是什么,再将词语带入课文中去读课文,这样就带着孩子一步步走进了课文。
在课文的教学中,读贯穿于整个课文的教学过程。课文第1自然段是总写,我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在朗读中去感受课文中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词语运用的恰到好处。将文字背后看不到的美和听不到的美,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悟。在教学课文中的四处泉时,我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泉朗读,并默读其他的几处泉,将多种形式的读结合起来,让孩子在读中去感受泉城的美丽,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而不是用教师的感悟去左右孩子的思考。正如特级教师薛法根所说的:“学习,永远是学生自己要做的事。我们千万不要过度保护,千万不要替代学生思考,替代学生实践,替代学生体验。”
2.简化教学环节,要让学生有目标意识和主体意识
美国教育学家B·S·布鲁姆说:“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作为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制订和确立教学目标,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确立方向,让我们的课堂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航线上,而不产生偏离。
在《泉城》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我将课堂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孩子去学习上。让孩子先自己猜测课文写的这几处泉名字的由来,然后再让孩子读课文,看看和自己的猜想是不是一样,课文又是怎样来写这几处泉的。这样不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孩子的主体意识,也在无形当中告诉了孩子,这节课我们就是要去学习课文是怎样来写这几处泉的。这样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目标去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注重培养语言表达
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会看到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文中的表达好不好,好在哪里?”其实这样的问题就有点太宽泛,忽视了孩子学习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在《泉城》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欣赏珍珠泉这一段时,首先让孩子大声读这段文字,再让孩子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泉。这时孩子都能够联系文字说出“清澈”,还能联想到像珍珠。这样孩子便对珍珠泉有了第一印象,而这段文字的精彩之处是在“涌”和“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孩子去“听”去“看”,这珍珠泉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这样让孩子在读中去感受课文的语言表达,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孩子只有自己感受到了文字表达的妙处,才能真正将文字的运用牢固掌握。
为加强孩子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一个练笔环节。
济南的七十二泉,像这样的泉还有很多,比如:柳絮泉、白龙泉、金线泉等等。看到这些名字,你会有怎样的想法?
出示: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____泉。
济南最妙的要数____泉啦!
请你根据这样的开头,拿起你的笔仿照课文描写济南的泉的形式来写写济南这些具有特色的泉吧。
通过这种形式的练笔,让学生去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掌握语言的规律,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要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
学习语文不是要我们的孩子仅仅去学习书本上的几篇课文,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将有限的课堂学习运用到无限的课外阅读中去。
《泉城》这篇课文在行文构段上,有其独特之处,也有着共性的地方。首先就是它在描写四处泉的时候,每处泉都有其特殊之处,但是细细品味又会发现课文在写的时候都是抓住这几处泉的名字和特点来写的。因此在教学珍珠泉的时候,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归纳了“看名字一品词句一悟特点”这样的方法,再让孩子根据这个学习方法去自学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这个自学过程当中,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当孩子可能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引导,让孩子学会去抓关键字、词或句,体会文字的魅力。
正如陶行知所说:“我们需要的一种教育,是造就脑子指挥双手、双手锻炼脑子的手脑健全的人。”只有让语文回归它的本质,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学,孩子在学习中才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才能在课堂上学到终身受用的能力。
一、要注重学习语言表达
1.教师少讲解,少提问,让孩子多读书,多思考
语言的学习,重要的就是学语言的表达。在《泉城》的教学中,我先将文中描写泉声和形状的词语“白浪翻滚、银花盛开、晶莹剔透、明珠散落、虎啸狮吼、声音洪大、声音低细、秋雨潇潇”分成两组,让孩子先读词语,并说说这两组词语分别写的是什么,再将词语带入课文中去读课文,这样就带着孩子一步步走进了课文。
在课文的教学中,读贯穿于整个课文的教学过程。课文第1自然段是总写,我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在朗读中去感受课文中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词语运用的恰到好处。将文字背后看不到的美和听不到的美,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悟。在教学课文中的四处泉时,我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泉朗读,并默读其他的几处泉,将多种形式的读结合起来,让孩子在读中去感受泉城的美丽,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而不是用教师的感悟去左右孩子的思考。正如特级教师薛法根所说的:“学习,永远是学生自己要做的事。我们千万不要过度保护,千万不要替代学生思考,替代学生实践,替代学生体验。”
2.简化教学环节,要让学生有目标意识和主体意识
美国教育学家B·S·布鲁姆说:“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作为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制订和确立教学目标,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确立方向,让我们的课堂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航线上,而不产生偏离。
在《泉城》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我将课堂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孩子去学习上。让孩子先自己猜测课文写的这几处泉名字的由来,然后再让孩子读课文,看看和自己的猜想是不是一样,课文又是怎样来写这几处泉的。这样不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孩子的主体意识,也在无形当中告诉了孩子,这节课我们就是要去学习课文是怎样来写这几处泉的。这样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目标去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注重培养语言表达
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会看到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文中的表达好不好,好在哪里?”其实这样的问题就有点太宽泛,忽视了孩子学习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在《泉城》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欣赏珍珠泉这一段时,首先让孩子大声读这段文字,再让孩子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泉。这时孩子都能够联系文字说出“清澈”,还能联想到像珍珠。这样孩子便对珍珠泉有了第一印象,而这段文字的精彩之处是在“涌”和“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孩子去“听”去“看”,这珍珠泉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这样让孩子在读中去感受课文的语言表达,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孩子只有自己感受到了文字表达的妙处,才能真正将文字的运用牢固掌握。
为加强孩子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一个练笔环节。
济南的七十二泉,像这样的泉还有很多,比如:柳絮泉、白龙泉、金线泉等等。看到这些名字,你会有怎样的想法?
出示: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____泉。
济南最妙的要数____泉啦!
请你根据这样的开头,拿起你的笔仿照课文描写济南的泉的形式来写写济南这些具有特色的泉吧。
通过这种形式的练笔,让学生去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掌握语言的规律,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要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
学习语文不是要我们的孩子仅仅去学习书本上的几篇课文,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将有限的课堂学习运用到无限的课外阅读中去。
《泉城》这篇课文在行文构段上,有其独特之处,也有着共性的地方。首先就是它在描写四处泉的时候,每处泉都有其特殊之处,但是细细品味又会发现课文在写的时候都是抓住这几处泉的名字和特点来写的。因此在教学珍珠泉的时候,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归纳了“看名字一品词句一悟特点”这样的方法,再让孩子根据这个学习方法去自学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这个自学过程当中,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当孩子可能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引导,让孩子学会去抓关键字、词或句,体会文字的魅力。
正如陶行知所说:“我们需要的一种教育,是造就脑子指挥双手、双手锻炼脑子的手脑健全的人。”只有让语文回归它的本质,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学,孩子在学习中才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才能在课堂上学到终身受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