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素养教育,在教育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先积累数学的知识,再总结数学的方法,最后获得数学的逻辑思维,使得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时适时适量适度地进行深度追问,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自己思维深度的拓展提供灵感,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地发展和提升。下面从三个方面浅谈深度追问在数学教学中的建议。
一、深度追问要结合生活实际,学生更有兴趣、更好理解
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深度追问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先提出具象化的问题,让学生非常容易进入到实际问题中,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题,这样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生活经驗相对知识来说是无规律和不起眼的,把具象化的生活实际的经验和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相结合,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更有兴趣。
例如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
师:小强同学要和爸妈一起去哈尔冰旅游,旅游中爸爸和小强收集了一些信息,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你发现了什么?
生:居住的宾馆温度是20摄氏度,感觉很温暖。
生:参加冰雪节时很冷,温度也是20摄氏度。
生:我觉得两个温度一定是不一样的。
生:我知道宾馆内温度是零上20摄氏度,冰雪节的温度是零下20摄氏度。
生:我知道温度计上的数以0摄氏度为分界线,0以上黑色的数表示零上多少度,0以下红色的数表示零下多少度。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0摄氏度表示什么意思?零上20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怎么表示呢?像这样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会明白。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利用身边的事例入手,利用学生看到的与生活经验的不一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生观察回答中教师逐渐掌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层层追问学生不了解的知识,问题自然产生,学生很有兴趣。教师先问“0摄氏度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初步思考是零上和零下的分界点,模糊认识负数和正数。教师再问“如何表示零上20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学生再次思考,较为清晰的认识了正数和负数。教师三问“这样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扩展出去,只要是意义相反的两个量都可以表示为正数和负数,从而认识正数和负数的实质。最后教师把生活经验归结到数轴上,将正数和负数的认识进行升华,实现了由点到面的系统学习。教师只要用心,把知识与学生经验相联系,就会提高兴趣,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二、深度追问要寻找知识的模糊点,促进能力的提升
深度学习的理念要求重视对学生思维的激发,提升思考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会经历听明白---产生困惑—理解掌握三个阶段。如果把学习过程仅仅放在听明白了,那很多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就会一知半解,达不到数学思维应该有的深度。寻找知识的模糊点进行深度追问,在交流互动中引导学生反思、回顾、总结、升华,从而深入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的层次,逐渐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时,教师创设情境利用天平的原理和学生一起探究了等式和不等式,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式子,在分类中得出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练习中仍然会出错,说明部分学生理解不透彻,不能精准掌握概念的关键。这时要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梳理刚才的学习过程,教师适时追问概念中的关键词。有的学生找到了未知数,有的学生找到了等式。很显然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停留在表象,对概念还是较为模糊。这时老师的追问促使学生再次思考,反思刚才的学习过程联系实例,理解了两个关键的词语缺一不可,也弄明白了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对知识进行深度追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明晰知识模糊点,带动学生融会贯通,不断坚持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深度追问要抓住知识的易错点,促进思考的深度
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有机统一起来。教师在课堂上将问题讲清楚了,但学生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思维水平不同、知识储备不同,就出现了对新知识不同的掌握水平。有些学生听会了但是不一定会做,会做但是不一定做对,知识没有真正理解。有效追问是教学过程中解决学生思考深度不足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针对易错点创设问题情境,及时追问,在学生深度思考、反思后点拨,答疑解惑,课堂才会有实效,学习才不会浮于表面。
如果在学生中学生出现了错误,这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反思和总结,自己找错误;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深度追问,让学生清晰认识到错误原因,深入思考,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让易错点变为得分点。想要深度追问有所成效,教师必须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次困惑。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追问,为学生提供想数学,说数学,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每一次进行深度追问,都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一次尝试,反复训练,能帮助学生形成深度思考的习惯,掌握深入思考的方法,逐步培养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实验小学)
一、深度追问要结合生活实际,学生更有兴趣、更好理解
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深度追问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先提出具象化的问题,让学生非常容易进入到实际问题中,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题,这样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生活经驗相对知识来说是无规律和不起眼的,把具象化的生活实际的经验和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相结合,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更有兴趣。
例如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
师:小强同学要和爸妈一起去哈尔冰旅游,旅游中爸爸和小强收集了一些信息,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你发现了什么?
生:居住的宾馆温度是20摄氏度,感觉很温暖。
生:参加冰雪节时很冷,温度也是20摄氏度。
生:我觉得两个温度一定是不一样的。
生:我知道宾馆内温度是零上20摄氏度,冰雪节的温度是零下20摄氏度。
生:我知道温度计上的数以0摄氏度为分界线,0以上黑色的数表示零上多少度,0以下红色的数表示零下多少度。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0摄氏度表示什么意思?零上20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怎么表示呢?像这样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会明白。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利用身边的事例入手,利用学生看到的与生活经验的不一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生观察回答中教师逐渐掌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层层追问学生不了解的知识,问题自然产生,学生很有兴趣。教师先问“0摄氏度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初步思考是零上和零下的分界点,模糊认识负数和正数。教师再问“如何表示零上20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学生再次思考,较为清晰的认识了正数和负数。教师三问“这样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扩展出去,只要是意义相反的两个量都可以表示为正数和负数,从而认识正数和负数的实质。最后教师把生活经验归结到数轴上,将正数和负数的认识进行升华,实现了由点到面的系统学习。教师只要用心,把知识与学生经验相联系,就会提高兴趣,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二、深度追问要寻找知识的模糊点,促进能力的提升
深度学习的理念要求重视对学生思维的激发,提升思考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会经历听明白---产生困惑—理解掌握三个阶段。如果把学习过程仅仅放在听明白了,那很多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就会一知半解,达不到数学思维应该有的深度。寻找知识的模糊点进行深度追问,在交流互动中引导学生反思、回顾、总结、升华,从而深入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的层次,逐渐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时,教师创设情境利用天平的原理和学生一起探究了等式和不等式,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式子,在分类中得出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练习中仍然会出错,说明部分学生理解不透彻,不能精准掌握概念的关键。这时要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梳理刚才的学习过程,教师适时追问概念中的关键词。有的学生找到了未知数,有的学生找到了等式。很显然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停留在表象,对概念还是较为模糊。这时老师的追问促使学生再次思考,反思刚才的学习过程联系实例,理解了两个关键的词语缺一不可,也弄明白了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对知识进行深度追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明晰知识模糊点,带动学生融会贯通,不断坚持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深度追问要抓住知识的易错点,促进思考的深度
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有机统一起来。教师在课堂上将问题讲清楚了,但学生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思维水平不同、知识储备不同,就出现了对新知识不同的掌握水平。有些学生听会了但是不一定会做,会做但是不一定做对,知识没有真正理解。有效追问是教学过程中解决学生思考深度不足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针对易错点创设问题情境,及时追问,在学生深度思考、反思后点拨,答疑解惑,课堂才会有实效,学习才不会浮于表面。
如果在学生中学生出现了错误,这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反思和总结,自己找错误;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深度追问,让学生清晰认识到错误原因,深入思考,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让易错点变为得分点。想要深度追问有所成效,教师必须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次困惑。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追问,为学生提供想数学,说数学,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每一次进行深度追问,都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一次尝试,反复训练,能帮助学生形成深度思考的习惯,掌握深入思考的方法,逐步培养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