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产业化的遥感技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3S”项目成就顺利验收

来源 :遥感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l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1月16日,国家科技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综合应用研究”(简称3S项目)验收会。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及来自国务院办公厅、中国科学院、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测绘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充分肯定了“3S”技术在实用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取得的突出成就。rn 以遥感为代表的“3S”技术在国际上是极为活跃的技术领域,在我国也深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在国家资源环境调查、重大自然灾害监测、城市规划与管理、海洋勘察、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S”项目共设置7个课题,29个专题,攻关领域覆盖到建立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运行系统、开发国产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推动GIS产业化和示范应用、遥感前沿高技术研究、发展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等重要方面。共有国家和地方的近60个单位、近900位科技开发人员参加攻关。据统计,共取得攻关成果83项,开发新产品51项,发展新技术47项,研制新设备6套,成果推广应用达258项。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近600项,实际转让金额达8000余万元,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达3亿元以上,间接经济效益近15亿元。在资源调查和减轻灾害方面也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项目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向国家提交一份优秀的答卷。rn 在建设国家级资源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工作中,解决了针对资源环境遥感调查精度检验、多重采样框架布设和细小地物采样等技术难题,以全数字化方法建设了全国、省部级、区域级和县级土地资源数据库与生态环境背景数据库,实现了业务化、网络化运行,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及水土保持规划等项工作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同时在卫星数据深加工、4D(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数字栅格地图和数字专题信息)技术开发应用、资源环境信息网络服务等提高了业务能力。rn 减轻自然灾害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通过自然灾害监测评估领域的攻关,建设了以水旱灾害为重点的灾害监测评估集成化业务运行系统,在(飞)机-(卫)星-地(面)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和气象卫星宏观监测三个方面完善了遥感信息获取与传输、数据编辑与处理、灾情评估、网络发布与制图输出等子系统。信息内容不断丰富,数据质量和时效性不断提高。在业务试运行期间,特别是在1998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特大洪水期间,直接为国家有关决策部门提供了及时有效地灾情信息,支持了科技减灾事业。rn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初步建立了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业。择优支持,滚动发展,逐步培育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软件产品,扶植软件企业快速成长。5年来,国产GIS软件产业规模以每年一倍的速度发展,仅攻关任务承担单位的软件销售和技术服务的年产值即超过1亿元,国产GIS软件的市场占有量从一片空白稳步上升到30%左右。“抓应用、促发展、见效益”,通过在天津塘沽城市建设、北京城区供电管理、海口电信、山东勘界、首都基础设施管理、北京智能化农业的一系列示范应用,在推动GIS应用与改造传统行业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rn 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角度推动国家信息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攻关项目支持发展了国民经济辅助助决策地理信息系统,初步形成国家政务多尺度辅助决策的信息支持能力。国家遥感中心通过宏观地理信息网络传输支持系统建立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交换通道,为国家有关决策部门获得遥感信息提供了有效保障。攻关推动了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大型多源空间数据库网络集成与传输交换、空间决策支持网络平台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形成国家空间信息交换中心运行系统和地区经济监测预测网络应用示范系统。在香港、澳门顺利回归过程中,项目支持的GIS技术开发成果也得到成功的应用,得到进驻部队的好评。rn 全面发展遥感技术应用不能缺少前沿技术的开发。通过追踪国际前沿,在高光分辨率遥感农作物分类和识别、星载侧视雷达(SAR)水稻、棉花识别及其面积测算技术方面分别达到92%以上的高精度。实现了大型遥感图像快速处理,研制成功了空间数据库支持的遥感数据融合和定量分析技术,明显缩短空间数据获取和信息更新的周期。rn 攻关达到“出成果、出人才”的综合效益。锻炼了一批业务水平高、勇于创新的技术队伍和杰出人才。包括一名科学院院士、两位长江学者,10人晋升正高级职称、26人晋升副高职称。培养了博士后4人,博士15人,硕士34人。攻关阶段性成果曾参加建国50周年成就展、中国首次高新技术交易会、北京高新技术国际周等重大活动,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宣传了成绩,扩大了国际国内的社会影响。rn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综合应用研究”项目的实施,全面提高了遥感技术实用化、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国产化水平,为“十五”时期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化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nrn(项目办公室王均)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恒定电流中,为了更加直观的反应某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我们常常选用伏安(U-I)特征曲线来描绘.它们主要有两种:一是电阻元件对应的伏安曲线[简称“电阻线”,如图1(a)],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11章第4节中,描绘单摆振动图像的演示实验在实际操作时,存在诸多不足:(1)白纸在水平面内拖动,全班学生未必都能看清图像的形成过程.(2)注射器内的
实验结论的表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难点之一.概括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结论的表述可分为:定性关系(即:在……相同时,……越……,……越…….)和定量关系((在……相同时,……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