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华人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ajian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在天涯的南太平洋岛国斐济,由320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18300平方公里。这里碧波海涛,蕉风椰雨,阳光灿烂。天空湛蓝,海滩洁白,民风淳朴,人称世外蓬莱仙岛。“有阳光的岛屿,就有华人的足迹”。在斐济全国775000人口中,有华人5500人(占全国人口的7%),华人人数在南太平洋岛国和地区中仅次于法属玻利尼西亚,位居第二。1805年以来,斐济华人从无到有,落地生根,辛勤劳动,艰苦创业,对斐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促进中斐之间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华人先辈创业艰辛
  
  华人为斐济的开发及发展洒下了汗水。据传1805年就有华人涉足斐济。19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金矿枯竭,部分华人准备取道斐济回国,他们看到斐济物产丰富,谋生容易,便取消回国的念头,在斐济定居下来,一些华人在首都莱武卡做些小生意谋生,还有些华人经营小批量的海参及海龟的出口。日后,又有一些从西萨摩亚、香港和汕头等地来的契约华工被招募来斐出卖劳力种植甘蔗。
  二战后,当地华人的眷属大量移民斐济,华人人口逐年增加,20世纪60年代是斐济华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华人人数达8000人。但自斐济独立后,不少华人又外迁到美、加、澳、新。80年代以来,斐济华人一直保持着5000人左右。
  早期斐济华人几乎全部来自广东,并集中来自台山、开平、恩平、新会、东莞、中山等地。他们含辛茹苦,艰苦创业,好不容易在斐济落脚扎根。他们有的和当地人通婚,生儿育女;有的已三四代在斐生活,加入斐济国籍,成为当地的少数民族。随着中斐两国关系的发展,国内去斐济的人不仅仅来自广东,而是来自更多的省份,如浙江、四川、江苏、北京及台湾。
  
  华人经济初具规模
  
  近200年来,斐济华人经济持续发展。1911年,斐济华人半数在种植园和糖厂工作,半数活跃在商界,经营零售业,贩卖食品、百货。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斐济华人商业曾兴旺一时。当时华人商店遍布各岛,他们不仅经营百货,还从事香蕉出口和椰干的收购。有的开办面包房、汽水厂、饭店、餐馆。但自1948年起,英国殖民政府下达了禁止华商收购椰干的命令,并不准斐济人向华商出租店铺用地,致使各岛华人店铺相继倒闭。自此华人在各岛的商业一蹶不振,并逐渐被印度商人所取代。
  但是华人们凭借着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个性在当地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产业经营日益国际化、多元化、现代化、集团化,华人经济逐渐好转,并逐步在斐济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斐济华人以经营工商业者居多。从商的华人,除少数经营进出口贸易和电子、电器商业外,大部分都经营餐馆、饭店和杂货、百货业;有些华人从事制造业;一些华人经营房地产和旅游业;还有几百户广东新移民独具慧眼,看准了斐济不产蔬菜这块空白,从事蔬菜种植业,成为蔬菜生产供应商,他们富有农耕经验,在农场中辛勤耕耘,引进了许多地道的广东蔬菜,这些蔬菜种类多,物美价廉,从西洋菜到芥兰、通心菜、椰菜,各色各样,应有尽有,深受斐济人的欢迎,他们把一个缺菜的斐济,变成了蔬菜充分自给并可出口的国家。总之,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斐济华人经营的工商业和农业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
  据初步统计,斐济已有华人经营的各种商店(包括杂货店和超级市场)170多家,投资额达350万斐元,其中“北京”、“南京”、“环球”、“竹楼”等颇负盛名;餐馆60多家,投资额120万斐元;工厂33家,农场20多家,此外还有两个畜牧场。“邝氏农场”占地500英亩,进行综合性经营,以机械生产,并养殖淡水鱼,效益很好。华人经济虽然只是斐济经济中的一小部分,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首都苏瓦华人所经营的杂货业占全城零售总额的30%;市郊的华人多以蔬菜种植为生,成为首都不可缺少的蔬菜供应者。在斐济第二大岛瓦努阿岛首府拉巴萨一带,华人多经营餐馆或蔬菜种植业,随着瓦努阿岛上旅游业的开发。华人的生意也变得兴隆起来。斐济语中的“香蕉”与“中国”的发音相同,这是因为中国人把香蕉传入斐济,为它的国徽增添了一串光彩。斐济历史学家这样评论:“在斐济的中国人,l/3以上经商,1/10是农民,拥有椰子园,大多数种植供应市场的蔬菜,组成有自己特色的、勤劳的集团。”旅游者漫步在今天的苏瓦街头,到处可见中国人的面孔,到处可见中国人开的餐馆、舞厅、服装店、杂货店、美容院。菜市场上近三成是华人商贩,而开车送来各色新鲜蔬菜的种植者也大都是华人。
  
  华校社团蓬勃兴起
  
  斐济华人主要聚居在位于第一大岛维提岛的首都苏瓦及其近郊劳托卡、楠迪等地,约有4000人。在斐济第二大岛瓦努阿岛拉马萨市有华人百余人,他们几乎全部是当地出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人,口操英语或斐济语。有些是中斐混血,他们对中国所知甚少。但所有华人都对中国有着亲切的感情。平时他们为了各自的生计各奔东西,一年之中难得有机会相聚。但当听说中国国内有人来此访问时,便聚集一堂。大家相见,倍感亲热,畅谈直到深夜。
  斐济华人一向珍视中华文化,团结办学。1936年,他们慷慨解囊,多方筹措经费,创建了“选仙学校”。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该校越办越好,学校规模发展为中学、小学两部,学生数百人,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之高闻名遐迩。不仅华人子弟必进逸仙,就是其他民族,如印度、斐济、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对其也深为仰慕,纷纷把自己的子弟送入逸仙就读。目前,逸仙学校是南太平洋地区惟一的一所由华人自办的以华人子弟为主的多民族的华文学校。
  “斐济华人协会”是斐济影响最大、成员最广泛的华人社团。该会的前身是1988年由工程师余汉宏、绅士余其祥和商业家高伟忠等人首创的培华社。“斐华协会”开展各种活动,在协调华人内部事务及谋求社会公益、争取平等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培养华人弘扬和继承中华文化的意识,促进了中斐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斐济还有“中华教育协会”、“中华俱乐部”、“中华青年文化协会”和地区性的“中华商会”等华人社团组织。
  
  华人精英崭露头角
  
  在斐济,华人一般说英语,他们订阅大陆及港台中文报刊,有时回祖国观光。他们保留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遵守当地法令,与外部社会关系一般比较融洽。许多华人青年娶斐济女子为妻,一些华人子弟接受高等教育,或往工业发达国家深造,应聘在其他国家就业,继而迎接家人前往团聚。有少部分华人从事会计、文教、医务、政法、工程技术等工作,开始进入斐济“白领”社会,成为当地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参政者不多。1882年,华人方文清曾任苏瓦镇公所所员,这是第一位参政的斐济华人。1946年,郑观陆、余国明、李乐臣先后被任命为苏瓦市议员。1966年,司徒泽波民选为苏瓦市议员,并于次年被任命为苏瓦市副市长。同年黄润江被任命为劳托卡市市长。以后,有余汉宏、何志美、司徒慈、余国明等人被选为议员;何志关曾任工业和贸易部长,经济专家余鼎新现任斐济养老基金会总经理。
  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从发展潜力来看,斐济华人中最大的工商业家当推居住在西部劳托卡的李华业。李华业今年60多岁,早年从广东中山移民斐济,主营食品制造,事业蒸蒸日上。李先生在劳托卡和苏瓦开设有冰淇淋厂、饼干厂、面包厂及塑料厂和家具厂。他的公司关联企业包括贸易和运输部门,是大洋洲地区最杰出的大企业之一。他的工厂生产的冰淇淋不但垄断了劳托卡的整个市场,而且占有苏瓦.40%的市场份额。饼干厂产品除满足斐济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远销到斐济附近的一些太平洋岛国。李华业先生之子现任斐济制造业协会主席。李华业先生一向关心家乡中山各项事业的发展,曾多次捐款资助中山的教育事业,1991年受国务院侨办邀请回国参加国庆观光。
  华人在斐济制造业中的另一巨头是西部地区的黄润江先生,他的汽水厂生产的汽水是斐济市场上的主要饮料;杨灿荣先生在劳托卡经营百货业,在当地首屈一指;何志美先生在苏瓦经营电子机械和房地产,均有相当的规模,也堪称为华人中的巨富。这些人不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且深得当地政府和华人社会的信赖,不愧为新一代的华人精英。
其他文献
我是本时代的塑料  制品,  仿制的生存。  我的骨頭上或许没有足够的  洞,以窥见一斑  人造的,合成的  身体是不可拆解的  惊惶的碎片。  应当拆解,我原本是一棵树  变异的庆典。  没有历史,没有  许可去腐烂。  地狱的模样:你是谁?  我爬进大海的最深处  祈祷,降解“我的方向”。
期刊
我早有准备  与最好的朋友分道扬镳  江湖相忘  我早有准备  不要你过问我的饱暖与安康  还有窗台上的多肉葡萄  我早有準备  织一个严丝合缝的保护罩  躲在里面,做一只寒蝉  免于风霜  我早有准备  修改多次的墓志铭可能派不上用场  你看,天边暴雪赶来  涂白了大地漫长
期刊
一些隐匿的事物在天晓之前浮出  此刻,对于半面凹下去的枕头  我一时不知如何说起  南方以南,我只有起身朝外望望  除了机器的嘈杂,再者,就是小孩的哭鬧  天很蓝,没有一只小鸟飞过  突然想起,满树的玉兰花  在北方以北,我的故乡,正开得紧张  洁白的一对对翅膀挨着另一对  就像南方挨着北方,尘世上的你  挨着我
期刊
继“南北书”《朱雀》《北鸢》(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及数本小说集之后,葛亮携新作“匠人系列”小说合集《瓦猫》(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版)重新亮相。  《瓦猫》收录了葛亮近年创作的《书匠》(《人民文学》2019年第12期)、《飞发》(《十月》2020年第5期)和《瓦猫》(《当代》2021年第1期)三部作品,均为中篇小说。单篇作品陆续刊出时已引发广泛关注,但读者仍难窥这一系列全貌,只有当它们被
期刊
冬日在远方缓慢流淌  时间敏感而尖锐  父亲一咳,声音  便钻入破旧木屋  被寒冷孤寂封存  只能等待下一个春天  那里,复活记忆  有足够活力拯救干枯灵魂  像短路电流迸溅的火花  也像一本书中抖落的词语  活跃,积极,甚至桀骜  熟悉的寓言,又从黄昏赶来  每朵云都是神的使者  悲悯与善意,还在  从前的位置  一个熠熠生辉  一个黯然失色  直到追寻的目光消散  涌动热血  又充满脆弱的破碎
期刊
台阶最上方躺着一只死鸟,它有着灰色的羽毛,细尖的喙,蓝黑的斑点缀在翼间,颈口一圈白色的绒,修长的尾羽挺拔有力,任凭风吹不动摇。  但它已经死了,眼睛半闭着。  我用腳尖把尸体翻到另一面。  那圆滚滚的肚子上只剩一个空洞,内脏早已没了踪迹,只见肋骨上缠着一层肥长的蠕虫,它们一起蜷缩着,抽动着,一面躲闪着烈日的照射,一面疯狂地抢夺同类嘴里最后一丝腐肉——我想要笑。  “恶心。”  一旁的梅美琳不禁皱起
期刊
一  那是一个阳光充沛的下午,她像往常一样走在那条小路上,忽然听见背后一阵清脆的单车铃声。她让出中间的道,看见那个男生骑着车飞驰而过。车子震动一下,他后座上书包的拉链口没关严,从里面掉出一包“东西”。那鲜艳的外包装和上面印的字立刻令她太阳穴边最敏感的神经跳了一下。她赶紧叫住前边的人。  “同学,等一等,你的东西掉了!”  然后她看见那个男生停住,一只脚撑在地上,转头朝她望来。  南沐连忙走上前,想
期刊
两年前在为《青春》杂志主持大学生原创作品栏目“作业本”时推荐过高桑的短篇《你们在找什么》。那时曾惊叹高桑写作中的“老道”,这并不是指那种长期写作所积累出的经验或是油滑,而是一个青年写作者带着难以掩饰的青涩在语言和意志之间呈现出的某种笃定的味道,仿佛他已然洞悉修辞和叙述的秘密,十分清楚地知道在这个地方就应该这么写。或许这是语感的胜利,它悄然藏匿于一个沉默寡言、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的青年体内,当言说时空
期刊
2019年10月,南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学之都”。这是中国获此称号的第一城。为什么是南京?是和南京古都建制等长的文脉传统?是当代作家创造的江南传奇?是大学、书店、文学教育、公共图书馆、民间读书会等等百姓的日常文学生活?执一端,慢慢捋,都是一个城市的文学故事。  《旧时燕》,如其书名,是历史过往,是当年明月。南京之为“文学之都”,有其悠然深郁的前史。虎踞龙盘,占尽形胜;人物风流,如“王谢子
期刊
下午两点四十分,中午饭吃完还没多久,他就在她的一声接一声的催促下进了厨房,洗手准备今天的晚饭。原本他说不着急,才两点多,咱们都歇一会儿,歇一会儿起来我就去准备饭,欢欢不会回来这么早。她说不行,今天是冬至,又赶上周五,欢欢下午没有课,肯定早早就回来了,她一进门肯定喊饿,这孩子打小就这样,你快去,快去。话说到最后,她开始咳嗽,一手捂着嘴,一手把半躺的身子撑起来,扭动着,用那只尚好的眼睛到处搜寻,身子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