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吓唬企业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lol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叫互联网的幽灵已经在中国游荡好多年了。
  毫无疑问,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深刻的变量,但是如果你和很多中国企业家接触过,你就会发现,他们被这个幽灵惊吓过度了。我不止一次听到一些老板说:“我愿意把前半生的所有积累都扔进去,拼死一搏换取互联网转型的成功。”


  不得不说,他们的反应有些过激了。
  大家都知道马云的阿里巴巴很厉害,如今实体店生意不好做了,但是你若真算算账,就会发现,线上交易只不过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左右。你能说这5%就弄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吗?我也时常听做商业地产的朋友抱怨实体店经营状况不好,但其中很大原因是前些年商业地产过度投资,商场建得太多。如果说电商毁了实体店,那既冤枉了电商,也小看了实体店。
  我上学比较早,5岁上小学,在班里个头最小,跟我同桌的男孩就一直欺负我。但是,最让我恐惧的,不是他打我,而是他说“一会儿下课我打你”。这后半节课的时间让我怎么熬?
  在中国的商业界,互联网扮演的就是我那个五大三粗的同桌的角色。他考试不如我,我真玩命抵抗,他也未必一定打得过我,老师更不见得喜欢他。但是,他就是用一种事先张扬的伤害吓住了我。
  同样,商业也在被互联网吓唬着,这一吓就吓出一个词——转型。
  “转型”这个词,就好像要把一只闹钟改装成自行车一样,实在太难。从机械学角度来讲,似乎不太可能;从生物学角度而言,就更不可能了。但是,如果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词,却会赋予“转型”一个新的视角。
  我今天谈商业,用的是生物学的思维方式。
  在生物学上,一只猫在时间的长河中怎么演化都可以,因为都是适者生存的结果,都具有合理性。但是,你若非要说狗比猫强,要让一只猫变成一条狗,这事,狗不理解,猫也做不到,连上帝也会觉得很奇怪。
  同样,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生命,不可能基因重组。猫不可能变成狗,狗再完美,猫再努力,这都是不可能的。
  其次,那些让人羡慕的,他们自己却未必活得舒服。
  达尔文晚年曾被一个动物折磨得死去活来。他说:“我一想到它,就难过得要吐。”这个动物就是雄孔雀。按照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雄孔雀这种“奇葩”动物早该灭绝了——没事你拖着那么长的尾巴嘚瑟什么?既妨碍觅食,又耗费能量,还不利于逃跑。
  后来,达尔文想通了,问题的根子在雌孔雀身上。
  当雌孔雀喜欢长尾巴的雄孔雀的時候,一根奇妙的逻辑链条就被激活了。短尾巴雄孔雀虽然活得雄姿英发、活蹦乱跳,但是因为颜值太低,以至没有雌孔雀愿意和它交配,于是就绝后了。而长尾巴的雄孔雀纵有千般毛病、万种不是,却成功地把基因传承下来。
  达尔文将这种比“自然选择”还要残酷万分的选择,称为“性选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旦切换到生物学的视角来看问题,短时间内的强弱胜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诸多环境变量互相叠加、作用,最终的游戏结局也许会出人意料。因此,一个物种,应该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都关注环境的变化,并找到最佳的生存策略,而不是寻找什么终极解决方案。
  这就是生物学的思维方式。
  长尾巴的雄孔雀,它不“正确”,好像也不是“转型成功”的样板,但它就是繁衍了下来。
  所有生存着的物种,都是成功者。它们都是“时间的朋友”。所以面对互联网这个幽灵,也许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和它打交道。
  不管出现了什么新物种,我们都无法变成它,我们也不需要变成它。“转型”是一个妄念。
  如果有新物种出现,说明环境变了。这没什么了不起,在过去的30多年中,環境天天在变。该死的会死,该活着的会活着。互联网的出现,固然具有颠覆性,但同样没什么了不起的。做生意,这就是命,每一次环境变化,都是自我进化的机会。“适者生存”才是行动准则。
  从根本上讲,“老居民”和“新物种”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新物种”活好了,实际上会给“老居民”带来新的机会,而没有双方的协同进化,“新物种”也活不好。
  我们不搞转型,我们要进化。
其他文献
一个旅行者说:“啊,太阳多么明亮啊!”  附近的一只萤火虫说:“那一直是我们种族的特征。”  “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这个厚颜无耻的小东西!”旅行者说。  萤火虫回答:“我的意思是,明亮是我、太阳、星星和其他发光体的共同特征!”  “啊,”旅行者说,“万物都盛行虚荣啊!”
期刊
宋朝文士徐履,善画墨竹,尤擅风竹劲节,神韵超绝。绍兴十八年(1148年)省试,徐履考了第一。秦桧想把女儿嫁给他,以示笼络人才,徐履却不愿攀附权贵,为人所轻。秦桧屡次逼迫,徐履无奈,只好佯狂作态,装傻充愣。  待到殿试时,徐履竟不答一字,并作新篁于卷尾,题云:“画竹一竿,送予试官。”宋时皇帝对文人最宽容,皇帝不以为忤,还很欣赏他这种文士的狷狂作风,将徐履点为末名进士,并未除名。同科一时哗然,深感惋惜
期刊
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历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比如下面这道入学试题,就颇为耐人寻味。  题目:请在下面这组图形中找出它们所蕴含的内在规律,然后,在横线上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图形(如图一所示)。  分析:面对这6个图形,许多人都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似乎看不出什么规律,甚至这些图形让人觉得很陌生,除了第三个是“8”字形,最后一个是倒三角形,其余4个显得古怪离奇,所以许多考生无从下手。  只要仔
期刊
国王越来越喜欢纳西鲁丁了,到哪儿都要带上他。有一次,国王率队出行,穿过一片沙漠时看到远处有一个小村庄。  不知什么原因,国王对纳西鲁丁说:“我很想知道这个小地方的百姓认不认识我。不如这样,我们把车队留在这儿,我与你徒步进村,这样我就知道他们是否认识我了。”  于是,国王和纳西鲁丁下了马车,沿着一条路向村子走去。一路上遇到一些村民,这些村民都朝纳西鲁丁点头微笑,对纳西鲁丁身边的国王却视而不见。  国
期刊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  小城况味,多是从悠长悠长的小巷里荡漾出的,这是九岁的我就已经能感受得到的。所以,当母亲牵着我的手慢慢走进不知名的巷道时,一种淡淡的情绪笼上我的心头。后来,我学会了描摹那种情绪:忧伤。  事实上,九岁的我,和忧伤是不搭界的。三十八岁的母亲,似乎也看不出忧伤的样子。天生的好皮肤让她显得比同龄人年轻十岁,同样一件的确良白衬衣,穿在她身上,就有了时装的味道。母亲齐耳的短
期刊
我小时候生活在乡村,夏天蚊子非常多,睡觉时,蚊子会爬满腿。可以说,房间里面都是蚊子。  我轻手轻脚地打开门,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躺下,想让所有蚊子都不知道我已经睡着。这么做时,我觉得自己很精明。  这是用人的思维去替代蚊子思维。  我还没到10岁时,爸爸经常教育我的一句话是:“千万别瞒着蚊子睡觉,蚊子是瞒不住的。”
期刊
去年9月,我回了一趟罗安镇,我的老家。已经几年没有回去了,所以剛到就在镇上转了转……走到中心广场时,我惊呆了,抬头去看古老的路易乌特梅塔楼时,竟发现它四周都是梯子、撬棍和种种用于拆房的工具。顿时,我心里感到一阵刺痛。  正在我想弄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梯子和铁镐时,忽然看到Th先生,这是一个朴实而且受过一些教育的人,有文学修养并爱好艺术和科学。我把我痛苦的感受告诉他。他说他和我一样,并说他是上届镇议
期刊
与肖邦共进晚餐  热巧克力,佐《波兰歌曲第四首:宴会》  肖邦看起来很瘦,但其实很能吃,尤其是甜食。  肖邦住在情人乔治·桑位于法国贝里的诺昂城堡里的时候,每天早上都伴着一杯热巧克力醒来。  除了巧克力,肖邦最喜欢吃什么?答案是:肉酱。肖邦还会自己做肉酱,并且寄给朋友吃。他在信里向朋友介绍:“这是我在烟雾笼罩的厨房里自己制作的哟!”  肖邦的《宴会》是在1830年创作的,他20岁时离开波兰,启程前
期刊
教育小孩是件非常难把握的事。我翻过一些古代君子留下的家训,有没有道理我不敢说,但它们的风格让我想起一个人——《围城》里方鸿渐的爸爸。方遯翁不放过任何一次训诫儿子的机会,格言警句随时处于井喷状态。可惜方鸿渐不太愿意听。  我总怀疑这些家训是一种表演性的东西,仪式感大于内容。倒是写于乱世的一些家训,顾不上粉饰,反而能看出一些真实情形。比如嵇康的《家诫》。嵇康这个人洒脱而骄傲,他看见不喜欢的人,断然不肯
期刊
八年前,我在蓝田县城查阅县志。我已经开始了一部长篇小说的孕育和构思,我想较为系统地了解养育我的这块土地的昨天或者说历史。  翻阅线装的、残破且皱巴巴的县志时,感觉很奇怪,像是沿着一条幽深的墓道走向遠古。当我查阅到连续三本的《贞妇烈女》卷时,又感到似乎从那条墓道进入一个空远无边、碑石林立的大坟场。头一本上记载着一大批有名有姓的贞妇烈女贞节守志的典型事迹,内容大同小异,文字也难免重复,然而绝对称得上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