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嚣的碎语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LR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艾略特在文学创作上坚持“非个人化”理论的理论,包括诗人艺术情感的非个人化、个人与传统的关系和“客观对应物”三个方面。世界范围内对于艾略特《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首四重奏》等名作有详细的研究,却往往忽略了艾略特早期其他诗作的价值。《波士顿晚报》是收录在《普鲁弗洛克及其他观察到的事物》诗集中的一首短詩,艾略特借助《波士顿晚报》的意象,表达出他早年时对现代工业化城市敏锐的观察与批判。
  关键词:现代主义;T.S.艾略特;《波士顿晚报》;大众传媒;现代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2
  一、引言
  英国作家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处女作《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甫一问世,就引起了诗坛巨大的震动。尽管艾略特最杰出的作品是他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空心人》、《圣灰星期三》、长诗《荒原》、组诗《四首四重奏》,但艾略特早期的其他诗作也有研究的价值与重要性。
  《普鲁弗洛克及其他观察到的事物》是艾略特发表的第一本诗集,诗集的内容涵盖了工业城市里的方方面面,大部分诗作都不受格律限制。艾略特曾否认《荒原》表达了一代人的幻灭感,甚至否认它是社会批评:“对我而言,他仅仅是个人的、完全无足轻重的对生活的不满的;它通篇只是有节奏的牢骚。”在早期作品包括《波士顿晚报》中,不难发现艾略特对现代社会发的牢骚:用生活中最常见、简单的意象,三言两语便道出了精神世界的荒芜。
  二、客观对应物: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念
  在对《波士顿晚报》做深入的文本分析前,需要理解为什么艾略特会选取这样一个普通、无关紧要的意象作为全诗的主题,这与艾略特早期的创作理念是分不开的。
  尽管艾略特在中后期作品中更多地运用传统典故和宗教形而上的思辨来刻画自己的观念,在他的早期作品当中,艾略特对于现代文明的观察和批判是通过对工业城市中最普遍的事物和人物观察进行的。在阐述自己非个人化的诗学理念时,艾略特提出了“客观对应物”的概念——“用艺术形式来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组实物,一个场景,一连串的事件,来表现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刻唤起那种情感”。同一首诗对于不同的读者,应该具有不同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或许有不同于诗人所希望诗歌所表达的意义。艾略特之所以强调客观对应物,是因为他相信客观事物本身具有世人所无法言说的、无法窥视的丰富性和深度。
  艾略特曾在他的批评文集《批评批评家》中表示自己从波德莱尔的诗作中汲取了灵感,第一次知道诗可以那样写,使用自己的语言写作的诗人从未这样做过。波德莱尔描写了当代大都市里各种破败的景象,肮脏的现实与变化无常的幻景可以合二为一,如实道来与异想天开可以并列。“从波德莱尔那里,就像从拉福格那里,我认识到我有的那种材料,一个少年在美国工业城市所具有的经验也能成为诗歌的材料;新诗的源头可以在以往被认为不可能的、荒芜的、绝无诗意可言的事物里找到;我实际上认识到诗人的任务就是从未曾开发的、缺乏诗意的资源里创作诗歌,诗人的职业要求他把缺乏诗意的东西变成诗。一位伟大的诗人只需在很少的几行诗里向年轻的诗人传授他必须传授的一切。”
  《波士顿晚报》就是这样一首诗,选取了《波士顿晚报》作为艾略特对现代文明态度的一种客观对应物。尽管诗歌理念与艾略特截然相反,但对于城市主题的探索和身边琐碎事物的观察,依然可以在美国意象派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和他的后继者弗兰克·奥哈拉、肯尼斯·科克等纽约派诗人中看到,早期的艾略特作品往往带有着这样的风格。
  三、《波士顿晚报》:现代文明荒原的象征
  从形式上讲,《波士顿晚报》不是一首韵律工整的传统诗歌,是一首典型的无韵诗。《波士顿晚报》构成了全诗的主要意象。摒弃了浪漫主义文学直抒胸臆的传统,艾略特开始了他的非个人化诗学实践。在《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艾略特塑造了一个哈姆雷特式的中年糟老头,在《波士顿晚报》中,艾略特则选取了一个傍晚时分给表弟送报纸的场景。艾略特早期诗歌中书写的城市人几乎都是“小人物”,是西德尼·维伯口中那些“现代的工业制度,却一代又一代地摧残着那些在这个制度下的受害者的人们的心灵”的普通人。他们没有任何理想,不遵循任何道德原则。他们充满焦虑、内心寂寞、精神虚脱、道德堕落,组成了现代世界里文明的荒原。在艾略特早期的诗歌中,很多角色从身体到心灵都是有缺陷的。无聊、空虚和堕落是他们最显著的共性。《波士顿晚报》里的哈里特表弟和“我”,可以说是众多“普鲁弗洛克”中的一人。
  这首诗中的所有意象可以分为人物和事物两大部分。人物包括《波士顿晚报》的读者们、其余的人、哈利特表弟、一些人、罗什富考(拉罗什富科,17世纪法国古典作家,代表作品有《道德箴言录》)、“我”和“他”;食物包括风、暮色、街、楼梯、门铃、《波士顿晚报》。
  在诗歌当中,《波士顿晚报》作为标题与主要的意象,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在一些人身上唤醒生活的欲望,/给其余的人带来了《波士顿晚报》”,这一句诗句是一处明显的对比,把《波士顿晚报》和“生活的欲望”看作对立的两面,。给一批人带来生活欲望的同时,另一批人开始看《波士顿晚报》。《波士顿晚报》作为茶余饭后百无聊赖的读物,象征着传统文明的崩溃和精神世界的荒漠。在现代城市里生活的这些人,一些人是有着生活的欲望的清醒的人,其余的人就指的是那些有着无聊、空虚、焦虑的精神生活的人,哈利特表弟只是茫茫人海中普遍的一个。“《波士顿晚报》的读者们/像一片 成熟了的玉米在风中摇晃。”这句诗很容易让人想起艾略特的另一首名作《空心人》,晚报的读者们像成熟了的玉米,成熟的玉米沉甸甸地在风中摇头晃脑的形象就好似那些空心人、稻草人,头脑里塞满了稻草,那些空虚的、迷惘的现代人在大街上没有思想地随风摇摆,人的声音“完全没有意义,像风吹在干草上”。   “暮色”唤醒了一些人生活的欲望,但也给另一些人带来了空虚与荒芜。“暮色”在诗中指代什么?这个意向可以有多角度的解读。一方面,“当暮色在街头暗暗加快步子”,暮色可以是快节奏、机械化、无聊而繁琐 的现代生活,楼梯、门铃以及《波士顿晚报》就是它具体的组成部分。他们让诗人感到疲倦,诗人和其他人一样,在诗中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特征,是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中甚至是被忽略的人。
  另一方面,“暮色”也象征着传统世界的离去和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到来。“像一人 转身向罗什富考点头告别——/如果这条街是时间,他在街的尽头”时间的主题在艾略特和现代派诗人的诗作中屡次出现,却永远也没办法给出一个最终的答案。在这首诗当中,艾略特把街道比作了时间,但是时间是没有尽头的,一如城市里的街道宽广却会有终点。艾略特用看起来没办法相比的两个意象,矛盾地刻画出诗人内心对时间流逝的苦恼和现代城市的抱怨。
  四、大众传媒:艾略特的现代性批判
  借着《波士顿晚报》的意象,艾略特用生活细节揭示了现代文明里城市居民的精神状态,剖析了他们的灵魂世界。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社会,工业文明带来的阵痛已经开始显现。对于城市居民来说,精神空虚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批评家 E.威尔逊曾艾略特的诗歌时说,“人们在巨大的城市的地下室奔波于无聊的办公室,过去的光亮再也无法照亮,如此昏暗的现实。”人们忙忙碌碌却心灵干枯,追求文雅与完美已经过时,《波士顿晚报》这类大量生产的零碎化读物取代了西方流传两千多年的古典传统,人们迷失在金钱、机械带来的工业化便利之中。
  在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代表的文明社会里,艾略特巧妙地选取《波士顿晚报》来批判现代性。《波士顿晚报》作为报纸,是由工业生产所大量制造(mass-production)出来的大众传媒(mass-media)。在本首诗作中,《波士顿晚报》成了工业文明下人们荒芜的精神世界的代表。整日无所事事,只能靠阅读《波士顿晚报》这样毫无意义与价值的空洞读物来打发时光。报纸与新闻,在工业化的背景下,成为了 现代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美国新闻学家迈克尔·舒德森曾用具体的历史场景,来体现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形式的报纸与传统文化之间发生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的表征是传统精神象征《圣经》,曾多次与报纸放置于同一个场景里陈述。例如,在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恩格斯就曾捕捉到这样的生活场景:新雅典人“忙于看报纸”,见面时彼此的寒暄就是问“有新闻么?没有新闻么?”相反,“《圣经》却搁在家里,积满灰尘,无人翻阅”。大约同时期的美国,美国作家爱默生也描述过相同的场景,丈夫为了避免妻子烧掉《圣经》,选择废旧报纸递给妻子,然而妻子变得神情紧张,希望在旧报纸被放到火炉前时先读一读。
  尽管都是印刷媒介,书籍与报纸作用于人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在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的观念里,书籍的源头是抒情的和宗教的情感,与之相反,报纸的源头是世俗的、日常的东西。因此,当看到报纸的泛滥时,认为自己“政治上是保皇党,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的艾略特难免会拿起笔,通过对城市生活里最平常的一个画面的描写,批判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精神荒芜的现代世界。
  五、结语
  艾略特在著名论文《玄学派诗人》里,认为当代诗人的作品肯定是费解的,现代文化体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必然会对诗人的敏感性产生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最初并不能理解艾略特早期诗歌创作的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文明的弊端日益严重,人们才开始理解诗作背后真正的内涵与价值。
  《波士顿晚报》象征着古典传统的离去与现代文明的到来,直到今天,艾略特的语言依然振聋发聩。然而,在21世纪,报纸作为工业文明的代表也即将被时间所掩埋,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琳琅满目的碎片化讯息:头条、推送、微博等流行的快餐式软件。现代性的危机在于人们会被这些吸引,思想渐渐麻木,沉迷于虚无的物质快感之中,忘却了构建起人类文明最根本的精神基础。在现代主义作家们看来,现代文明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如何解决现代性带来的危机?人们往往会把它交付给时间,一切都在时间中,而时间又在哪呢?无从得知,因此文学家们依然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
  参考文献:
  [1]艾略特,T.S. 2012. 荒原:艾略特文集·诗歌[M].陸建德主编. 汤永宽,裘小龙等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艾略特,T.S. 2012. 批评批评家:艾略特文集·论文[M].陆建德主编. 李赋宁等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3]艾略特,T.S. 2012. 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M].陆建德主编. 李赋宁等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4]董洪川,董典.城市书写与现代性批判:论艾略特的早期诗歌[J].外语研究,2017年第2期,总第16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的建筑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壁作为传统建筑中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式及意境表达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建筑的发展,同时也在自身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和升华。本文旨在描述榆中地区现存影壁,对其历史渊源、文化蕴含、存在价值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影壁文化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及影响。  关键词:影壁;影壁文化;影壁类型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李雅宁(1997-),女
摘 要:圆形,给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沃特尔·迪斯尼用了三个圆形创造了一个米老鼠的形象,三个圆形改变了全世界小朋友的童年生活,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以“圆”为主的动画角色造型出现在各个时期的经典动画片中,我们在动画角色的头、眼睛、耳朵及身体中都可以发现“圆”的身影。  关键词:圆;动画角色;卡通造型  作者简介:贺婷(1995.8-),女,汉族,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人,本科,江西师范大学学生,研
摘 要:孔子是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大地两千余年并将持续地被国人辩证地继承发展。但孔子生活的时代距我们之久远,浩浩历史长河中,是否孔子的某些思想为世人所曲解?孔子得知学生颜渊的死讯时,痛哭道:“天丧予!天丧予!”再加上“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句的广泛传播与应用,使得芸芸众生认为孔子是一位毋庸置疑的宿命论者,这让身处困境而意志薄弱的人心安理得地放弃努力。经过多方面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
人总是在离开一个地方以后/才会对它愈发怀念  毕业后曾无数次梦回那条微风洗礼下的樱花大道/时值四月含羞的苞/热情的蕊  都在参差葱茏的枝桠上缓缓舒展/三两好友/并肩嬉笑/单车的车轮缓缓碾过层层叠叠的粉色花瓣/冲淡了一丝繁重课业带来的紧张感/樱花纷飞/烂漫如斯/少年少女的笑脸灿烂明艳  这样的日子你们还拥有着/这样的日子我们正怀念着。  初入九中的你们/青涩稚嫩/怀揣着小小的梦想/深深地扎根在这方沃
摘 要:张爱玲作为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显赫的地位,在其为期不长的笔耕生涯中,她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带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代表作。她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作为女性作家以不同的角度和面孔,描写女性在动荡的时代中为寻求自己的安稳而痛苦挣扎,同时又以对比的方式将男性形象进行细致刻画,显示出苍凉感背后的一份启示,对于女性文学的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意识;男性;女
摘 要:民族民间文学包含着雅与俗的成分,本文将以《楚辞》为例,解析《楚辞》文化的产生、发展,与楚文化的交融、影响,辨析《楚辞》的文化象征,总结《楚辞》对后世的影响,以此来透视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化象征。  关键词:民间文学;文化象征;《楚辞》;楚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01  一、《楚辞》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今天,
作为被誉为“一部气势磅礴,夺人心魄及令人谦恭的小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缪勒的《呼吸秋千》带给我一种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呼吸秋千》讲述的是二战结束时,17岁的男孩雷奥被送到乌克兰劳动营,作为曾在“二战”中与纳粹政权合作过的德国人,受尽非人待遇。充满着诗性与残酷美的文字将人带入过去的时空,如同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呼吸秋千》让我感到一种辽远的孤独,及至在时
摘 要:《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最知名的一首的抒情诗。这首诗结构严谨,层级清晰,主题集中,极具形式美,音韵美,意境高远且富有浪漫主义气质,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了西风摧枯拉朽的气势。这首诗历来被看作是世界诗歌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备受翻译家青睐,先后有郭沫若、王佐良、江枫、查良铮、丰华瞻等人都曾翻译过该诗。虽然郭译并没完全再现原诗意美、形美、音美的特点,但从安德烈·勒菲弗尔所提出的翻译及改写的理
摘 要:俄罗斯文坛一颗璀璨的明星——女诗人季娜依达·吉皮乌斯以她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将象征主义诗风完美地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在象征主义作家或诗人里,吉皮乌斯又属于“颓废派”的那一代,但是不论是她的诗歌中所体现的精髓亦或是涉及到她本人的内在,并不总是颓废的一面。吉皮乌斯总是在用独特的宗教思辨力寻找理想中的那一方沃土,实现自己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吉皮乌斯;象征主义;颓废派  作者简介:梁雪飞(1
摘 要:来自英国贵族家族的寡妇与意大利小镇平民的结合掀起了巨大波澜,从而引发了沉闷古板的英国人和快乐率真的意大利人之间的交往与冲突,展现了两种文化中的人物之间的鲜明对比,“天使”与“蠢人”一目了然。  关键词:天使;蠢人;角色對比  作者简介:李华(1971.2-),女,山东微山人,研究生,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文学和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