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首歌,永不老去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nba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11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其小成本制作,没有大牌演员,却赢得4个亿新台币的票房和观众的追捧,创造了台湾电影的奇迹。青春就是一个鲜艳欲滴的苹果,“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记忆中你青涩的脸,我们终于来到这一天”,歌者唱出了对无法夺回的青春的无限回味,道出了整部电影的主题,也带领我们共同体味青春的过往。
  [关键词] 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台湾电影;新形式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3.019
  台湾电影的起步略晚于大陆,由于历史的影响,也使得它在电影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台湾性格。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电影出现“黄金时代”,类型电影爱情片、武侠片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然而,80年代台湾电影开始走下坡路。这种下坡路并不是说作品不好,而是指没有赢得观众和市场。80年代初期,是台湾“新电影运动”时期,杨德昌、侯孝贤等新电影导演倾向于用写实主义手法表现个人情感,强调电影的艺术性。长镜头和固定镜头的大量运用,影片阴郁的基调氛围,使他们更擅于表达自己的乡愁和思想感情,作品缺乏吸引力,内容艰涩难懂对观众来讲是一种不小的挫伤,即使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不少大奖,但也不能为其赢得票房。进入21世纪,台湾电影人依旧为电影事业努力着,近年来,观众看到的台湾电影多数被称为“小清新”电影,因为不管是画面,还是内容都显得清新脱俗,很适合年轻人观看。 目前,台湾电影市场像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电影市场一样,基本上是以青少年观众为主体,在此背景下,一部电影要取得票房的成功,必须要能紧紧抓住青年人的心。而一部电影能否引起青年人的兴趣、能否把他们吸引到电影院里来,取决于这部电影在探讨与年轻人生活、思想、情感和品味有关的主题和题材时是否能“与时俱进”。[1]杨德昌说过,“台湾只有两类电影,青春片和非青春片。”台湾青春片如同香港武打片一样成为一种地域标志。从2000开始,台湾的新锐导演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叙述青春主题,如《不能说的秘密》、《爱到底》、《星空》等在题材上都是学生时代纯爱式的故事。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热映使台湾电影的这种新形式走向成熟,台湾“小清新”电影的镜头运用,内容情节,桥段都设置的比较丰满。从艺术表现手法、镜头语言等方面来讲虽不是一部上乘之作,但仍然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男孩的青春回忆,散文式的叙述,把年青一代带回自己的记忆中。故事很简单,中学阶段的柯景腾和其他男生一样,爱捣乱不爱学习,成绩非常差,他们喜欢打篮球,打架,性幻想,上课睡觉,内心的热血永远汹涌澎湃,喜欢追求班里学习最好、最漂亮的女生沈佳宜。与其说他们追逐的是女生,不如说他们追逐的是另一个自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与其说是一个男孩的故事,不如说是一帮男孩的故事,是一个群体的故事。因此,许多观众在观看了此片之后都感慨自己当年也是这样。
  从镜头语言方面来讲,开头先使用一个摇镜头,从一个苹果到一个记事本上看到是乱七八糟的涂鸦,一个拉镜头缓缓地拉出一件已经旧到脊背上全是钢笔渍的校服上,把观众带进了回忆,很有诗意。影片中运用了固定镜头、摇镜头、特写、近景等,相互穿插,镜头感很清新,很有少年的那种纯纯的感觉,像蓝天,也像海洋。影片的构图没有拘束感,很自然,就像是天真烂漫的孩子。总体来讲,镜头的叙述节奏比较平缓,很这很符合高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尤其是符合这群每日懒散的男生。唯一一个节奏感比较强的桥段在内地上映时被删除了,也就是柯景腾和许博淳上课“打手枪”的一段,对老师产生的性幻想,以及黑板上的字被想象成了“禁枪治百病”,用比较滑稽夸张的表演来展现。虽然事件显得比较恶俗,但是运用了对称的构图方法以及节奏感很强的音乐,使画面整体感流动感更强,这也正是让观众匪夷所思的地方。影片有一处运用了景深镜头,许博淳在学校门口向督促学生进校的教官问好时,我们是从教官叉开的两条腿中间看到许博淳的,这体现出了台湾学校教育中一直奉行的教官制度,也为下文教官到他们班实施淫威埋下了伏笔。在沈佳宜的婚礼上,柯景腾依旧充满了幻想,虽然新郎不是自己,虽然那成了一个错过之后真真正正遥不可及的梦想。当有人提出想要亲吻新娘时,新郎却提出要先亲吻自己的难题,而柯景腾义无反顾的冲上去亲吻了新郎,把新郎想象成新娘,这个桥段的逻辑性似乎比他们在课堂上的性幻想更加不可思议,更加戏谑。亲吻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闪回,特写、近景、移镜头不断穿插变换,过去的记忆历历在目,只是早已不是眼前人。“我错了,原来,当你非常非常喜欢一个女孩,当她有人疼有人爱,你会真心真意的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这既是祝福,也是导演最深情的告白。
  原版影片中语言的运用大胆出位,象征性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比如影片中许博淳由于自身生理问题而被叫做“勃起”,老曹因为人很三八被叫做“曹鸡巴”,这些名字听起来比较粗俗,但是在学生周围确实会存在这样的现象,非常真实。片中柯景腾骑车上学的途中遇到许博淳,突然拍了他后背一下,猝不及防的许博淳说了句“干”,柯景腾回了句“干你还想”。这样的对话听起来也是不文雅的,但故事情节容易在这种低俗的话语中流于自然。虽然他们粗俗,但是他们秉性不坏,在沈佳宜婚礼上对她的祝福足以看出他们的善良,毕业典礼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足以看到他们的天真烂漫。观察仔细的人会发现影片的英文名叫做“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s”,而且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都有一个苹果。苹果在希腊神话中是“珍宝”的意思,也就是说其实沈佳宜在导演的心里永远都是一个“珍宝”,是沈佳宜帮助他学习,让他成长。她已经成了导演青春回忆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她早已成为他生命里的过客。柯景腾和许博淳在上学途中对阿和背后的突然袭击,导致阿和刚吃了一口的热狗掉进了下水道井盖里。对热狗的特写,其实象征了这群年轻人对性的一个暗示。处于发育阶段的男孩往往对性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影片从这里开始也奠定了后面所发生的一系列他们对性的认识,对性的幻想等片段。
  整部影片,九把刀用略带幽默的手法,用简单的故事情节,用生动的语言,把观众带回从前,感慨青春的过往。青春是一把杀猪刀,一刀下去,残酷、疼痛却又无法愈合。青春并不遥远,一部电影便能让你重拾青春记忆。台湾新新电影注重商业性和市场性,一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对青春文化的诠释,虽然争议不断,后现代味道很重,但它力求达到故事结构完整、叙事节奏流畅的效果,从而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形式,成为台湾新新电影的成熟代表作。
  注释
  [1]周学麟《管窥好莱坞阴影下的台湾电影》,《当代电影》1994-2010,第114页
  作者简介
  高慧莹(1988-- )女,汉,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艺术学学位,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 伊朗电影《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在美学呈现上传承了伊朗电影平实、克制的惯例与风格,在叙事和空间营造上别具匠心,它的精巧与细腻打动了观众也斩获了奥斯卡的殊荣。同时影片所勇敢反映的伊朗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交织、现实与宗教的交缠也同样引人深思。  [关键词] 困境 女性 电影空间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0.023  《纳德与西敏——一次别
《宝莲灯》是最具代表性的国产动画电影,其制作在商业动画的背景下,与国际动画电影制作接轨,且从每一道工序都能看出制作的细腻化。整部动画电影从最初的剧本编写到后期全数码制作,都云集了各路明星的力量,而且采用国际上惯用的电脑三维特技、先期音乐和对白手段以及SRD六声道立体录音技术开创了国内动画电影先进技术应用的先河。《宝莲灯》将中国特色——细腻边线的淋漓尽致的同时,也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使整部动画影片更
[摘要] 日本“庶民喜剧”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其中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凭借其个性突出的叙事和影像风格达至经典地位,并奠定了后代同类影片一些基本的美学格调和主题取向。而后来的山田洋次在继承小津风格的同时,也表现出自身独特的视角和趣味。    [关键词] 庶民喜剧 小津安二郎 山田洋次 空间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01
2011年末在法国上映的喜剧电影Intouchables,中文名字为《触不可及》,又称《最佳拍档》或《无法碰触》,该片连续10周获得票房冠军,累计观看人次超过2000万,超越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独占法国电影票房鳌头,堪称影坛奇迹,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曾接见电影主创。同年,该片获得了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奖。此外,收获了第37届凯撒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3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
从默片到有声片,电影在确立自己作为“第七艺术”的独立身份与独立地位的过程中,受到过文学、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影响并从中汲取过相应的养分。电影对故事、情节、对白、矛盾等其他艺术相对成熟的艺术元素或艺术养分之所以进行汲取,是为了更好地促成和加速电影艺术自身的成长而并非为了求得文学、戏剧、音乐等其他艺术的收留或者收容抑或包容以混迹其中,更不是委屈求全、试图融合并求得个综合艺术的名号以在艺术界混血般
4月22日,由姚婷婷导演,白敬亭、郭姝彤等多位新人演员主演的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以下简称《青茫》)上映,该片改编自刘同同名小说,讲述了“学霸”林天娇与“学渣”高翔共同经历的成长岁月,诠释了当代高中生在学习压力与人生理想之间的挣扎与选择。影片上映一周以来,累计票房1.33亿,并获得广泛好评,网易新闻评论其为“难能可贵的青春片”①,更有网友称之为“大陆最正能量的电影”。在当下的“怀旧青春风”的带动
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文化创造日渐活跃的背景下,一种“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纪录,微小投入”,适合短时间观看的影像形式应运而生,这种别具特色的片种,现在被人们称为“微电影”。那么微电影是不是电影?在创作上是适用于表演还是适合再现,微视频就是微电影吗?什么样的题材才适合创作微电影?微电影与互联网的关系等等。目前不仅仅在学界引起了争论,就是在业界,微电影的归类也颇具困难,笔者撰写此文也并非
电影海报属于商业化平面设计中的一种,兼具艺术与商业性,旨在加快电影商业宣传,表达电影主题与内涵,展现电影之艺术精华。因此,海报已经成为电影宣传的有利途径之一。视觉符号语言指的是所有可以通过视觉感官表达信息的载体。当代平面设计认为,视觉符号语言可以引发人类的生理反应,激发他们联想,引发移情等效应[1],由此不难看出,视觉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视觉符号语言有效运用于电影海报创作中,能
动画片的受众群一直存有争议,关于动画的低幼化、合家欢等设定的论辩也从未停歇,在大多数家长心目中,“动画就是给孩子看的”这种认识不曾有过改变。此外,与动画受众群紧密关联的暴力情节到底该不该存在,也是近几年学术界论战的一个焦点。笔者无意陷入这两个争论之中,只尝试梳理一下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中引起大众关注的动画电影,以期管中窥豹,探究动画电影试图以暴力“成人向”突围的路径。  一、 国产动画“低幼”到“成
2013年11月初的夜晚,我睡不着觉发微信。忽然,接到朋友徐晓燕的信息,她告诉我说本月由唐煌导演的《天堂的隔壁是疯人院》即将在贵阳上演,并要我关注。接着,微信又出现另一朋友、贵阳日报丁涛也告诉这一消息。2013年11月4日,丁涛邀我观预演,并说这出戏的导演唐煌和我有点联系。要我去见见他。哦,原来,唐煌是安顺人!  带着这样的期待,我走进了剧场。  演这出戏的剧场是贵州京剧院的国艺剧院,座落在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