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尽是苍凉:浅析《红玫瑰与白玫瑰》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张爱玲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无论是她本人还是她的小说都充满着强烈的悲情色彩,苍凉是张爱玲小说的根本基调。本文将从通过分析其代表作《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人物以及相关描写方法,探讨作者的创作心理,同时揭示张爱玲笔下所蕴含的社会批判力量。
   关键词:《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 悲凉 人性
  《红玫瑰与白玫瑰》讲述了主人公“好人”佟振保与几个女人的情感纠葛。作者张爱玲选取了“男人眼中的女人”这一视角,传达出她对于殖民都市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关注,表达了她对人最深处人性的思考。
  1.内容:性、爱情与婚姻的分离
  《红玫瑰与白玫瑰》这部小说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好人”佟振保、“红玫瑰”王娇蕊、“白玫瑰”孟烟鹂。在我看来,这三个人分别代表着“性”、“爱情”、“婚姻”三个方面。在张爱玲所描写的小说中,这三者从本质上是可以相互独立存在的,因此三个人在整个的小说中都处于一种相互独立甚至是不相融和的矛盾冲突对立中,通过这种矛盾的,体现了张爱玲对于人生及其他感情的理解。
  首先是性与爱情的分离。在小说中,这种分离主要体现在佟振保和王娇蕊的关系中。佟振保是曾经留洋的高级职员,回国以后借住在老同学王士洪的家里,后被王士洪的妻子王娇蕊所吸引,与之产生了一段感情。在这段感情,甚至都不能说是双向的关系中,振保的感情始终是抽离的,他对娇蕊的追求仅仅是出于对娇蕊所代表的他理想中完美性欲寄托对象的追求。在二人所见的第一面,振保就被娇蕊吸引,这种短时间内的吸引只能停留在表面,因此在他的眼里,所能看到的仅仅是娇蕊“皮肉紧致、金棕色的脸”和“富有曲线美的轮廓”,这种描述看似充满诱惑性,实则说明振保对娇蕊的追求只是简单的出于性欲本身的行动,而最后娇蕊的“衰老”和“俗艳”也使得振保真正终结了他对娇蕊的念想,由性吸引力驱使的关系最终终结于性吸引力的丧失。可以说,振保自始至终想与娇蕊保持的都仅局限于性关系,他一次又一次地回避着说爱也从未想触及爱情。
  小说中爱情与婚姻的分离则主要体现在佟振保与孟烟鹂的关系中。在小说中,佟振保选择接受婚姻的原因是母亲“几次向他流泪,要他娶亲”,而他选择与孟烟鹂缔结婚姻的原因是他认为烟鹂“柔顺”,因为她是“美丽娴静的最合理想的太太,可以作男人们高谈阔论的背景”,这段婚姻的结合,在振保的观念中仅仅出于利益、身份、形象的契合,与爱情并无关系。而对于这段婚姻中的另一方孟烟鹂来说,她接受婚姻的原因是“在许多人之中指定了这一个男人是她的”。因此在两人缔结婚姻之前并无感情基础,而在婚姻之中,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振保和烟鹂见识到了对方种种不符合各自心目中理想伴侣的形象,利益、观念、态度等的冲突使得这段婚姻名存实亡并最终成为一个空壳。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体现出来的这种“性、爱情与婚姻相互分离”的观念暗示了张爱玲对于物欲社会下性、爱情和婚姻的思考,金钱的诱惑、利益的纠缠之下,早已没有纯粹的爱情与婚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也与利益紧密相连,出于人性本能需求的性则彻底与爱情婚姻相割裂。爱情与婚姻终究是虚无,现实终究是残酷而苍凉的。
  2.本质:人性最深处中的自私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三个主要人物振保与娇蕊、烟鹂相互之间的感情看似浓烈,生活仿佛紧紧纠缠在一起,但实则三人各有各的心思,内心深处都存着各自的自私和利己思想。
  对于振保来说,他在所经历的三段男女关系中,其关系的开始、递进、结束都处于自己内心自我利益的驱使。与初恋玫瑰,虽然振保被她深深吸引甚至久久不忘,但却依然为了自己“崇高的理性的制裁”而毫不犹豫地结束关系,不让自己的人生存在“污点”;与情人娇蕊,即便他无法抗拒娇蕊的肉体和魅力,但在与她的交往中却依然步步为营、谨小慎微,他始终清醒地提醒自己:他爱的是“娶不得的女人”。娇蕊“朋友之妻”的身份让他充满禁忌的快感又使得他不用为此负责,从而才能“安全”地进一步进行追求,即便在二人感情升温,已到了“談婚论嫁”的阶段,他依然为了自己面子和形象对外称娇蕊为“王士洪太太”,这种滴水不漏的“生意人”的自私心理在振保身上暴露无遗;与妻子烟鹂,振保自始至终都未对烟鹂产生感情,每天只是例行公事般与烟鹂相处,在发现烟鹂和裁缝的婚外情后,作为丈夫的他却并未戳破,而是为了这段配得上他身份的婚姻而熟视无睹。正如小说中所说,振保始终住在那个“对”的世界里,在那袖珍世界里,他是绝对的主人,外人眼中的那个“好人振保”实则是失真的。
  而论及娇蕊,她作为接受过先进思想的华侨,其情欲不受礼教的束缚,因此她在见到“略具抵抗力”的振保后,自然而然地运用自己“爱匠”般熟练的技巧与振保进行交往,其目的究其根源是她在所不习惯的婚姻生活之外渴望找到一点出格的激情。因此她在丈夫离开后,步步紧逼,设置以爱情为名的陷阱,向自己的“猎物”振保说出暧昧暗示性的话语,她说“看你有本事拆了重盖!”,给予振保进一步的可能,她写航空信给丈夫,也是以一种鱼死网破地心理逼振保交出婚姻的承诺,为他们的感情正名。两人的关系就像一场博弈,从一开始便都各怀“鬼胎”,走一步有一步的算计,算到底无非是各取所需。
  小说中的第三个人孟烟鹂,她的人生始终是被动的,婚姻由别人决定,自己的丈夫与她人分享,没有真正的朋友,生活中唯一的乐趣是听无线电。在她的生活里,爱情完全没有出现过,她的可悲也最终使得她人情苍凉的本质,以自私的态度面对,因此她在婚姻初期谨小慎微,让自己成为一个符合大众观念的妻子,而当她在懵懵懂懂踏入婚姻,艰难地遵从婚姻的规则渴望得到爱情但最终泯灭后,她的空虚难以抵挡,选择与一个不与自己相称的裁缝发生了关系后,为了生存,她开始以可怜博取同情,为了继续生活,她无奈地选择的忍受寂寞和一眼看得到头的婚姻。
  小说中的人物在生活的打磨下褪去感情,感情变得干瘪,每一段关系的递进都处于自身自私与利益的原因,社会人精于算计的本质在张爱玲的笔下被展现地淋漓尽致,读罢只觉可悲又可怜。   3.方法:旁观者角度的叙事
  张爱玲在小说塑造时,有意识的将自己放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进行叙述,这种写作方法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也有所体现。在小说中振保和娇蕊的关系处在一个仅隔一层窗户纸的朦胧暧昧期时,作者设置了一个场景:娇蕊和振保倚在三层楼的阑干上,看被娇蕊戏耍的追求者悌米远去,从而进一步引出了后面两人明里暗里谈论感情的高潮情节。娇蕊和振保在三层楼上看悌米,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描写,清晰地勾勒出一个从上之下的旁观者角度,两人看提米,戏謔嘲弄,这是一层旁观,而后文振保看沉迷于爱情中的娇蕊,冷眼旁观,这又是进一层旁观,小说中的人物看似清醒,但却又始终守着命运的摆弄,无论哪一类的人物,都难逃人生悲凉的结局,张爱玲以冷眼写世间人物,毫不留情的揭露出“人生总是悲凉”的现实,这又是一层旁观。
  这样的旁观角度写作,使得小说整体笼罩在一种凄冷的氛围中,客观冷静的描写叙述使得小说中的人物更具有立体的形象。作者并没有对于“红玫瑰”“白玫瑰”作出肤浅的选择,也并没有将哪一个人物塑造地具有单纯“好”“坏”的区别,一切关系的发生和情节的进行都仿佛受一种不可抗拒力量的控制,人生的悲凉与描写尽显,更加令人深思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时代、国家、革命等一切的大题目都被浓缩在家庭生活的一幕或一角,社会的波澜壮阔是遥远而短暂的,长久的是那些平凡男女的平凡的生活,其间的曲折、跌宕直至悲凉才是生命的底蕴。《红玫瑰与白玫瑰》一文中,原来的红玫瑰王娇蕊变成了贞洁的妻子,原来的白玫瑰孟烟鹂变成了不忠的情妇,好人佟振保在经历违背传统人伦的感情和出格放纵的生活过后重新做回了“好人”,这样的结局充满讽刺但却不出人意料。
  小说中展现出来的人性仅仅只有冰山一角,真实的人性与生活的本质要比小说残酷得多。正如张爱玲所喻示的:困苦的人生没有出口,到底也是苍凉,没有人可以摆脱宿命的拨弄。
  参考文献
  [1]崔应会.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女性悲剧解读.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2]赵京立.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的重复叙事.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第18卷第7期2016年7月.
  [3]张钧.张爱玲十五讲.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作者介绍:刘彦汝,南京林业大学人文院本科在读,目前研究方向: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指导老师:缪军荣)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19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加快,很多大学知识分子积极融入市场,将“知识资本”变为可供交易的商品,显示出大众的、世俗的精神趣味特征。这在1990年代以来的大学题材小说中有突出表现。从立场、姿态而言,大学知识分子不再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而是分化为沉沦者、蜕变者、坚守者这三个精神气质、行为特征不同的群体,这是大学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危机的表征。   关键词:1990年代以来 大学题
内容摘要:石黑一雄的小说《别让我走》以回忆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关于克隆人的悲伤故事。小说通过其科幻寓言式的记述探索了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受到了评论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小说的主题意义出发,解读小说主要情节与意义,认为小说记述的是克隆人追寻人生意义的生命之旅,通过克隆人对生命的追问,揭示出其对生命的超越。   关键词:《别让我走》 石黑一雄 生命追问 人生旅程 生命的超越  石黑一雄(Kazuo Ish
内容摘要:与之前的新诗创作相比,第三代诗呈现出前所未有有的繁杂。第三代诗人围绕“生命存在”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思考,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全然不同的自我形象,本文从第三代诗与朦胧诗派的承继关系上,根据第三代诗人认识自我的不同方式,选取代表性诗人,解读他们的自我形象。   关键词:第三代诗人 自我形象 解读  “第三代诗人”,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他们生活在中国各地,他们分属于各个流派,他们的群体称
内容摘要:沈从文在城市化过程中,体验了诸种城市现代病,因此他留恋代表“更自然、更完整和更和谐的生活方式”的乡村。《边城》描绘的美丽的自然生态和优美的精神生态,是沈从文认定的民族复兴的力量,《边城》是一部生态文学作品。   关键词:边城 城市化 乡村牧歌  一.沈从文的城市化进程  沈从文1902年生于湘西凤凰古镇,14岁投身行伍,20岁怀揣文学梦只身来到北京,一心想上大学无奈未能通过入学考试,只能
内容摘要:在1950-1980年代这一海峡隔绝的特殊历史时期,数十年有家难归的悲欢离合,形成了台湾当代诗坛中经久不断的“乡愁”书写史。本文试以诗人世代为轴,探讨“乡愁”诗歌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关键词:台湾 现代诗歌 乡愁  学界一般将90年代以前的当代台湾文学史分为五个时期,即1945之前的日据时期文学、50年代的“反共文学”、6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70年代的乡
内容摘要:但凡优秀的诗歌,无一不是言之有物、情动于衷、蕴藉含蓄、言简意丰的。诗歌之美,不止在于语言,更在于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人生最细腻的情感。现代咏雪诗《只为遇见》,全诗描写雪景、咏叹雪花,竟然没有出现一个“雪”字,却处处让人感觉飞雪扑面而来。全诗虽然只有三个小节,但是每一小节都富于变化,既有雄浑的意境营造,又有精致的描写展现,更有细腻的情感抒发,因此读来令人悦目而赏心。   关键词:现代诗歌 意
内容摘要:自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传入中国以来,各论家学者便纷纷开始对中国古代文论中蕴有“接受意识”的“读者反应材料”进行重读,作为中华文化之源头,儒家的文学接受思想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儒家文学接受观中突出读者地位的理论内核与西方接受美学思想异曲同工。基于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尤以儒派中的孔子、孟子为例,从审美主体论、审美过程论、审美效果论等三个方面概括儒家文学接受观的
内容摘要:纵观宋代词人柳永一生之作品,其词作中有大量描绘“秋”这一意象的词作。柳永似乎对于“秋”意象有偏爱之嫌。“秋”意象背后,隐含着词人对宋玉悲秋母题的继承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内涵。本文即从“悲秋”母题以及情感立场入手探究柳永词作中的“秋”意象意蕴。   关键词:柳永 宋玉悲秋 情感内涵 作用  柳永作为宋代著名词人,其词作无疑具有品读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写道:“柳永为举子时,
内容摘要:相较同时期的美国作家,被后人尊崇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的杰克·伦敦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处于领先地位。他在《马丁·伊登》中塑造了一位试图通过个人奋斗突破自我命运、同时得以窥视社会阶级形成的个人主义英雄,这是一个具有朦胧社会主义意识的形象,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美国梦”实现过程中个体的精神异化与社会隔离。本文试结合尼采超人理论、弗洛伊德“人格三重结构”、马克思社会历史批评分析马丁·伊登悲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lakoff提出的隐喻理论研究汉语的基本味觉词“辣”,结合它的造字理据和北大语料库分析“辣”的始源域和多种不同类型的目标域是如何产生联系的,梳理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在汉语味觉词“辣”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味觉词“辣” 隐喻 始源域 目标域  传统的语言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直到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