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学生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应该是单调的、沉闷的,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更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素质。为此,教师只有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把教材、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使思想品德课更具活力、更具生命力。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取向。而如何实践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笔者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谈一些思考。
  
  1 教学生活化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要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必须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思想品德课堂与现实社会接轨,把社会生活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课堂认识社会,感受人生,发展自我。因此,教师要瞄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通过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获得有活力的学科知识、技能、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科教学的生活化。
  如一堂“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课伊始,笔者用多媒体播放“3·15”晚会上,李秀英以9万多张选票捧得“3·15贡献奖”奖杯。但她实话实说:“这个奖杯真不是好抱的,太沉了。”接着又给学生讲述这个真实的感人故事:“2003年夏,吉林人李秀英与丈夫、儿子来洛阳亲戚处。仅住一个月,过敏性体质的儿子因食掺有吊白块及其他5种化工原料的豆腐,不幸身患过敏性紫癜肾炎。该病将李秀英推向以生命为成本的维权路。为找到过敏原,母亲的本能促使李秀英以4个月时间暗访了107家个体豆腐坊。暗访结果:家家放置吊白块,没一家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而就是这种对人体极具伤害的豆腐还在日日出售。人民健康每日遭遇假冒伪劣之损害。”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看得出故事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灵。笔者首先说出自己的感受:“我被故事中伟大无私的母爱感动的同时,也非常气愤,为什么呢?”学生马上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因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未得到保护,甚至人身安全都未能得到保护。这时笔者很自然地提出问题,切入主题: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言,最后得出结论: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要时要依靠司法机关,运用法律武器。这里教师运用教学媒体循循善诱,使学生有话可讲,从而使教学不再空洞枯燥,也使教学自然融入生活。
  
  2 教学生活化要尊重学生主体,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要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必须创设一种多主体的平等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学生感悟道德行为的要求,促进自身思想矛盾的转化。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处于富有知识的地位,是知识的权威、课堂的控制者,学生处在待加工者的地位。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可能比教师更早获得信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心、动情。要鼓励学生创新,让政治课成为生活的大课堂。
  如在教学“正确选择升学和就业之路”一课时,笔者拿走课桌,把椅子围成半圆形,仿造中央电视台来了个“实话实说”,为学生创设一个他们熟悉的生活氛围,把课堂教学组织成一次访谈节目,教师充当主持人,每小组选一名学生当嘉宾,其余学生当现场观众。课堂中,嘉宾和观众畅谈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中学生该如何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以及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交流更真实,师生关系更融洽,学生说我思,谈我想,诉我忧,议我惑,课堂中弥漫着宽松、民主、愉悦的空气。
  
  3 加强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生活世界潜移默化的熏陶
  
  思想品德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和实干精神,也可以陶冶情操。新课程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于是学生的思想逐渐深刻,人生态度更为积极,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在课前或课后,笔者就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后,笔者布置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去调查你所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哪些卫生死角,找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从中发现学生设计出许多方案。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让学生搜集近年来温家宝总理的活动,组织学生作“我们的总理在干什么”的时政报告。他们搜集到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记者招待会、访日融冰之旅、关心猪肉价格上涨、关注中国股市、亲临雪灾震灾一线等材料,由此引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知识。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总之,现实生活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往往不能简单套用书上的事例来解决现实问题。教学中,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所以,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想品德课上的认识。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丘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电子证据及其取证是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在详细分析电子证据的媒体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电子证据的认定、法律定位和可采标准,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主要探讨了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中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的种种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服务于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人们普遍的共识。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育信息化就是使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  一方面,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进
本文在介绍了集成化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在管理技术方面的智能化、管理组织上的扁平化和柔性化,以及在管理过程中的人本化和企业整体发展的数字化战略.
摘要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出发,论述个人知识管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个人知识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27-0023-02  Impact on Teacher Development by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Z
社会进步很快,人性进化很慢。人的基本需求仍然是衣、食、住、行,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都有了文野之分,高低之别。行,是人性中高档层次的基本需求。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从教学模式到教学中的教师讲课环节和学生实验环节做了一点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屋顶绿化是一个大系统工程,涉及房地产、市政、建设、绿化、消防、技术及资金等各个方面。
整体构建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改提倡的重要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1 运用整体构建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整体构建小组合作探究”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在教师引导下,实现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在小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步告别了粉笔、黑板,实现了视、听、形、声结合的现代高效的课堂,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带来了教学的深刻改革,而教学变革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课程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建构主义强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