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对统治者和人民生命修养的希冀,老子认为统治者要抛除私心,对人民无为而治;人民也要返璞归真,无欲无求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这种思想对当今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依旧影响深刻。本文将对“见素抱朴”的思想渊源进行深入了解的同时结合当代体现了这种思想的突出个案例进行研究,阐述其思想的当代价值及意义。
关键词:见素抱朴;思想渊源;价值意义
作者简介:向梅花(1991-),女,湖北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2
一、见素抱朴的思想渊源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故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一,他的意思是说人们对形而下的色彩,嘈杂之音,山珍海味,难得的宝物等等客观物质的追求是对人们自己的伤害,所以圣人应该只为饱腹,而不过分追求外在的食色,功名利禄。二,学术界很多人认为老子的这种思想是片面性的,但其实老子并非完全摒弃了“五色”、“五音”、“五味”等,只是在肯定了“五色”、“五音”、“五味”等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劝勉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口目耳鼻等感官享受和过度追求物质为目的而迷失了自我。
面对外界的利益诱惑,我们要努力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以至无知无欲,没有名、物之知,没有巧、利之欲。而最能保持这种朴素天性的,就是知欲全无的婴儿。所以,老子提出“复归于婴儿”像婴儿一样保持纯洁朴实、恬静无欲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这就是老子的生命修养之道。
二、见素抱朴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子当时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时或许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已经渗透到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衣食住行,达到社会和谐发展。
2.1休闲服饰的舒适体验
首先从现代人的服饰说起,我们可以明显发现现代人们除了那些有工作需要的,独特癖好的人,例如公众人物、“二次元”、上班族等,基本上班以外都穿着较为休闲的服饰。无论是从服装的色彩搭配上,还是样式上都力求干净朴素,简单大方。像近些年在年轻人群中流行的“小清新”的着衣风格,简单的休闲衬衫加休闲裤再加上一双简单的运动休闲鞋,朴实又不失年轻人的活力。虽然这只是一种服饰文化现象,但不得不引人深思,为何衣织材料愈来愈多样化的今天,人们反倒追求较为单一的休闲服饰呢?其实是有思想根源的,表现出现代人在浮夸的世界中回归本原的心理追求。
2.2 健康饮食的养生之道
用现代思想维度理解老子的养生之道就发现他提出了一系列修身养性的具体养生方法。如“抱朴养生”、“守柔处弱养生”、“以静养生”等,后世养生学家根据老子养生思想发展出饮食养生发、四季养生法、十二月养生法等等。其实无论衍生出何种养生法,我们都可以看出《老子》中涵盖着十分丰富的养生内容,所有养生内容都以道法自然的养生方法为基础,形成了自然朴素的养生理论,为后世养生学者所学习利用。见素抱朴的思想体现在人类饮食上主要表现在国人最近追求的一种健康饮食,均衡饮食以及对无添加剂,无毒无害的自然食物上。在这里见素抱朴的思想化为对自然健康的追求。例如: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土鸡蛋,土鸡,五谷杂粮,无药剂的蔬菜、水果的买家都比他们的同类要高,但其销量却只见上涨;还有在餐桌上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告诫对方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荤,以上等等现象都表明:一,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二,人们这种从饮食所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的追求心理是老子见素抱朴思想融化在现实生活的表现。
2.3 住宅装饰中的简约主义追求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于身心的港湾——住宅,也有了新的要求,人们渐渐摒弃上个世纪对室内装饰华丽的追求,力求极简,回归最简单最自然的状态,于是年轻人都痴迷于现代简约主义的追求。现代简约风格外形简洁、功能强,强调室内空间形态和物检的单一性、抽象性。装修中的极简便是让空间看上去非常简洁,大气。装饰的部位要少,但是在颜色和布局上,在装修材料的选择配搭上需要费很大的劲,这是一种境界。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自然的需求,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简洁明快的简约主义。而现代人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已让人到了无可复加的接受地步。人们在这日趋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亟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抱朴的心理。现代简约主义风格其实就是自然的风格,不修饰的淳朴风格,是见素抱朴思想的形式表现。
2.4返璞归真的生活行为
最近据新闻报道今年7月,上海玉佛禅寺首次推出“玉佛问禅”禅修课程,自10月3日玉佛禅寺推出网站报名后,至10月11日,第一届“短期出家”的108名学员名额全部报满。“短期出家”的报名不限男女,但考虑到安全性,报名者的年龄段限定为20-60岁,从已确认的报名者信息看,性别上是女士居多,年龄方面,最大者已年过五旬,职业方面,则多为企业白领。“短期出家”如此受欢迎,表面上是一种宗教信仰行为,但深层次思考发现这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灵旅行。人们想暂时摆脱俗世的物欲干扰,走向无知无欲的自然境界。
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
我们要弄清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所在,首先就应当了解当今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存在何处。经归纳这些现象基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严重的不平衡性。例如,国家对中西部的发展做出了大量扶持工作,但在经济实力上,依然处于最低的位置。再例如而从全国各行各业的收入分配来说,高薪和低薪差别突出,金字塔式的贫富分布愈来愈严重;二,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全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生存压力、生活环境等,同时人口的膨胀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粮食的短缺。人类为了满足过度的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还严重的破坏自然环境,导致世界上得许多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殆尽,珍稀的动植物也濒临绝种;三,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 :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使人们的生存压力就日益加大,利益冲突也就日益加剧,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就越来越紧张。其次新世纪的来到,但新的道德规范却没有完全形成,传统美德观念在经济发展的冲击下逐渐被淡化,使得人们在相处过程中产生大大小小的矛盾不能及时规范解决,同时在调节自身的不平衡心理方面也越来越失败。例如当代许多所谓的“关系户”也许并非靠自己能力上位,这就造成许多有相同能力的人心理不平衡。
面对以上种种不和谐的关系问题,“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还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对于人与社会的不和谐关系问题,国家应该少一些战争,维护安宁,才能为社会建设提供一个可靠地发展环境。统治阶级应该狠抓党的建设,强烈打击腐败,把国家的建设资金落到中西部大开发的实处;对于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人民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保护自然不是口号,我们应该减少对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少吃一些野味,少穿一些皮草,让宝贵的珍稀动物的濒临情况得以缓解;少扔点垃圾,少排放点污气,换回一片蓝色的天空,新鲜的空气;少开垦一片土地,多一片森林。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问题,人们应该尽量放弃对名利、物质的追逐,虽不能做到无欲无求,但尽量少私少欲,从而保持内心的宁静恬适。与人和善,少些利益权衡的争夺,提高自己的道德和精神境界,努力克服社会所带来的不平衡心理,淡化与人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弼.道德真经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2]黄朴民. 道德经讲解.长沙[M]. 岳麓书社,2005.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张培豪. 《对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J]. 四川: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2006 .
关键词:见素抱朴;思想渊源;价值意义
作者简介:向梅花(1991-),女,湖北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2
一、见素抱朴的思想渊源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故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一,他的意思是说人们对形而下的色彩,嘈杂之音,山珍海味,难得的宝物等等客观物质的追求是对人们自己的伤害,所以圣人应该只为饱腹,而不过分追求外在的食色,功名利禄。二,学术界很多人认为老子的这种思想是片面性的,但其实老子并非完全摒弃了“五色”、“五音”、“五味”等,只是在肯定了“五色”、“五音”、“五味”等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劝勉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口目耳鼻等感官享受和过度追求物质为目的而迷失了自我。
面对外界的利益诱惑,我们要努力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以至无知无欲,没有名、物之知,没有巧、利之欲。而最能保持这种朴素天性的,就是知欲全无的婴儿。所以,老子提出“复归于婴儿”像婴儿一样保持纯洁朴实、恬静无欲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这就是老子的生命修养之道。
二、见素抱朴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子当时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时或许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已经渗透到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衣食住行,达到社会和谐发展。
2.1休闲服饰的舒适体验
首先从现代人的服饰说起,我们可以明显发现现代人们除了那些有工作需要的,独特癖好的人,例如公众人物、“二次元”、上班族等,基本上班以外都穿着较为休闲的服饰。无论是从服装的色彩搭配上,还是样式上都力求干净朴素,简单大方。像近些年在年轻人群中流行的“小清新”的着衣风格,简单的休闲衬衫加休闲裤再加上一双简单的运动休闲鞋,朴实又不失年轻人的活力。虽然这只是一种服饰文化现象,但不得不引人深思,为何衣织材料愈来愈多样化的今天,人们反倒追求较为单一的休闲服饰呢?其实是有思想根源的,表现出现代人在浮夸的世界中回归本原的心理追求。
2.2 健康饮食的养生之道
用现代思想维度理解老子的养生之道就发现他提出了一系列修身养性的具体养生方法。如“抱朴养生”、“守柔处弱养生”、“以静养生”等,后世养生学家根据老子养生思想发展出饮食养生发、四季养生法、十二月养生法等等。其实无论衍生出何种养生法,我们都可以看出《老子》中涵盖着十分丰富的养生内容,所有养生内容都以道法自然的养生方法为基础,形成了自然朴素的养生理论,为后世养生学者所学习利用。见素抱朴的思想体现在人类饮食上主要表现在国人最近追求的一种健康饮食,均衡饮食以及对无添加剂,无毒无害的自然食物上。在这里见素抱朴的思想化为对自然健康的追求。例如: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土鸡蛋,土鸡,五谷杂粮,无药剂的蔬菜、水果的买家都比他们的同类要高,但其销量却只见上涨;还有在餐桌上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告诫对方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荤,以上等等现象都表明:一,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二,人们这种从饮食所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的追求心理是老子见素抱朴思想融化在现实生活的表现。
2.3 住宅装饰中的简约主义追求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于身心的港湾——住宅,也有了新的要求,人们渐渐摒弃上个世纪对室内装饰华丽的追求,力求极简,回归最简单最自然的状态,于是年轻人都痴迷于现代简约主义的追求。现代简约风格外形简洁、功能强,强调室内空间形态和物检的单一性、抽象性。装修中的极简便是让空间看上去非常简洁,大气。装饰的部位要少,但是在颜色和布局上,在装修材料的选择配搭上需要费很大的劲,这是一种境界。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自然的需求,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简洁明快的简约主义。而现代人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已让人到了无可复加的接受地步。人们在这日趋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亟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抱朴的心理。现代简约主义风格其实就是自然的风格,不修饰的淳朴风格,是见素抱朴思想的形式表现。
2.4返璞归真的生活行为
最近据新闻报道今年7月,上海玉佛禅寺首次推出“玉佛问禅”禅修课程,自10月3日玉佛禅寺推出网站报名后,至10月11日,第一届“短期出家”的108名学员名额全部报满。“短期出家”的报名不限男女,但考虑到安全性,报名者的年龄段限定为20-60岁,从已确认的报名者信息看,性别上是女士居多,年龄方面,最大者已年过五旬,职业方面,则多为企业白领。“短期出家”如此受欢迎,表面上是一种宗教信仰行为,但深层次思考发现这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灵旅行。人们想暂时摆脱俗世的物欲干扰,走向无知无欲的自然境界。
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
我们要弄清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所在,首先就应当了解当今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存在何处。经归纳这些现象基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严重的不平衡性。例如,国家对中西部的发展做出了大量扶持工作,但在经济实力上,依然处于最低的位置。再例如而从全国各行各业的收入分配来说,高薪和低薪差别突出,金字塔式的贫富分布愈来愈严重;二,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全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生存压力、生活环境等,同时人口的膨胀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粮食的短缺。人类为了满足过度的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还严重的破坏自然环境,导致世界上得许多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殆尽,珍稀的动植物也濒临绝种;三,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 :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使人们的生存压力就日益加大,利益冲突也就日益加剧,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就越来越紧张。其次新世纪的来到,但新的道德规范却没有完全形成,传统美德观念在经济发展的冲击下逐渐被淡化,使得人们在相处过程中产生大大小小的矛盾不能及时规范解决,同时在调节自身的不平衡心理方面也越来越失败。例如当代许多所谓的“关系户”也许并非靠自己能力上位,这就造成许多有相同能力的人心理不平衡。
面对以上种种不和谐的关系问题,“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还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对于人与社会的不和谐关系问题,国家应该少一些战争,维护安宁,才能为社会建设提供一个可靠地发展环境。统治阶级应该狠抓党的建设,强烈打击腐败,把国家的建设资金落到中西部大开发的实处;对于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人民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保护自然不是口号,我们应该减少对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少吃一些野味,少穿一些皮草,让宝贵的珍稀动物的濒临情况得以缓解;少扔点垃圾,少排放点污气,换回一片蓝色的天空,新鲜的空气;少开垦一片土地,多一片森林。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问题,人们应该尽量放弃对名利、物质的追逐,虽不能做到无欲无求,但尽量少私少欲,从而保持内心的宁静恬适。与人和善,少些利益权衡的争夺,提高自己的道德和精神境界,努力克服社会所带来的不平衡心理,淡化与人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弼.道德真经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2]黄朴民. 道德经讲解.长沙[M]. 岳麓书社,2005.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张培豪. 《对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J]. 四川: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