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山有路“行”为径“学”海无涯“思”作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kldafk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的趋势是“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学生更加“自主”了。小组交流和动手操作成为教师趋之若鹫的课堂模式。在“交流的热闹”与“操 作的自由”背后,往往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思维运动,缺少思维含量的交流与操作看似热闹却收 效甚微。只有充分落实操作与思考的通与联,才能将解决问题的技能内化于心。
  【关键词】操作思考通联
  课改提倡操作理念后,在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的学 习方式为广大教师所青睐,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教师都 喜欢让学生“动动手”。但审视、反思一些操作活动,不 难发现,不少教师对操作理念理解片面,认为操作就是 把要学的知识通过“动动手”的方式表现出来,简单地把 “动手操作”中的“动”理解为动一动、做一做,整个操作 过程仅仅停留在学生肢体活动上,而忽视了学生操作过 程中内在的思维运动,缺少思维含量的交流与操作看似 热闹却收效甚微。
  那么,如何通过落到实处操作活动引领学生内隐的 思维发展呢?
  一、提供“适当的时空”,落实操作与思考的通 与联
  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机会,是实现有效操作的必 要基础,也是实现操作活动的有效保证。一提出操作问 题就期望学生能立刻做出反应,那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 实的,有效的操作必须要三思而后行,行而再三思。因此, 在课堂交流与操作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思考时 间与操作时间。
  (一)善待“冷场”
  曾经有很多教师一提要求就开始朝学生处张望,期 待学生做出迅速反应。其实教师要懂得善待“冷场”,不 管是提问还是操作,都要留给学生适当思考的时间和空 间,让学生经历由思导行、由行促思的探究过程。
  在许华红老师执教的《我们身上的尺》一课中,许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测量出一择、 一度、一脚、一步的长度后,展示出了一组男生和女生的 测量结果,提问:对比男生女生的测量数据,你发现了什 么?这是什么原因?这时二年级的同学有点懵,他们开 始只是把测量当成活动,以为得出数据就完成任务了,并 没有想到老师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此时课堂鸦雀无声, 爱插嘴的学生也老老实实,托着腮帮子。这时课堂上的 冷场其实是学生思维正在进行碰撞,他们正在通过回忆 操作中测量的过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求着答案, 此时的场面看似冷,其实学生的思维正火热运转中。
  (二)学会等待
  课堂中出现冷场,教师的耐心等待是一种积极主动 的无声呼唤。只有静待才能等到花开,才能让学生有时 间去经历思维“蜕变”般的成长。在许老师执教的《我 们身体上的尺》一课中,当学生暂时没有想到男生女生 的身体尺为什么会有差别时,许老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 回答,也没有急于告诉学生思路,而是耐心地等待,给了 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果然冷场了一两分钟后,有学生 发现:男生的身体尺比女生的身体尺要长。许老师进而 追问:“想一想,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有了前一个学 生的发现,后面学生的思路顿时打开,有几个学生小声地 说:“可能是男生身高比女生高吧。”还有些学生索性大 声地告诉老师:“因为人高,所以身体尺就长。”看来给学 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学生会还给你意想不到的精彩。
  二、给予“适当的引导",落实操作与思考的通 与联
  如果说给予充分的时间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落实做 与思必不可少的前提,那么,给予适时的引导则是小学数 学课堂上落实做与思非常重要的保障。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都知道有时候为了课堂效果,特 别害怕学生出差错,怕听到不同的声音,为此教师会把课
  堂中每一环节攥得紧紧的,牢牢把控着学生的每一个回 答、每一个动作。这样精心布局的课堂,看上去非常顺利, 但由于学生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模仿,在条条框框中谨慎 前进,没有了磕磕碰碰,更没有对错误的反思,故对问题 的认识容易浮于表面,“懂”“会”只是暂时的假象。因此, 教师要“引导”,不要“把控”。如果教师引导的指向性不 明确,让学生毫无方向地去操作,那么操作目标也不会明 确,学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思考与探索,得不到应有的发 展,这样的引导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同样,如果教师过于 把控,就会剥夺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由发挥,不利于培养 学生数学感知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能提升数学思维 能力。在《我们身体上的尺》这节课中,许老师设计了这 样一个操作环节:测一测1米有幾挥、有几虞、有几脚、 有几步。作为二年级的学生要独立完成这样的操作有一 点难度,有可能会因为测量方法的错误,导致操作失败。 因此许老师在提出活动要求后,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 对测量方法的注意点都进行了讲解,给予学生具体的方 法指导。
  三、进行“及时的提升”,落实操作与思考的通 与联
  动手操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有利于 增强学生体验,让学生知行合一,但我们不能错误地把操 作活动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通过动手操作,丰富 学生的体验,积累更丰富的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抽象、概 括、分析、推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在课堂上落实 操作实践的真正目的。因此,学生动手操作后,我们应安 排思维提升这一必不可少的环节,结合操作引导学生来 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形成新的知识与技能的感悟,获得 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把握时机,注重时效
  操作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操 作获得的认识、体验如不及时提升,一味地停留于操作的 层面,就不可能促进思维发展。因此,教师要在短暂的操 作过程中把握好时机,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一 旦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失时机地进 行抽象概括,提升学生的思维。在许老师的课上,学生通 过操作知道每一把身体尺的大致长度,以及哪一把尺比 较长,哪一把尺比较短。此时许老师及时捕捉学生的动 态生成并作深入:“要测量这个物体,你准备选用你身体 上的哪把尺? “向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维间的碰 撞,将感性层面的认识上升为理性层面的思考,意识到需 要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身体尺进行测量,培养灵活应用 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抓住关键,有效提升
  要使课堂中交流操作不流于形式,及时加入思维提 升非常重要。在学生通过操作解决概念、算理、算法等问 题后,再引导学生回顾操作过程与结果,同时运用在操作 中得到的体验、启发,形成自己对问题解决的想法、认识 和表达,提升操作的内涵。
  在许老师这节课的尾声,她给学生看了一个非常有 趣的动画故事《科利亚的木匣》。看完后,许老师提问: “为什么妈妈能够找到埋在土里的木匣,而科利亚没有找 到他埋的木匣呢? ” “要怎样才能找到呢?"有了课堂上 操作的探究和知识的积累,学生们很快想明白了科利亚 没有找到木匣的原因,都纷纷为科利亚能顺利找到木匣 献计献策。
  可见,在教学中,操作过程的提升非常重要,能够让 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得 到提升,生成从识记、理解到创造的思维新方式。
  诚然,不同的操作活动中做与思通联有着不同的处 理,本文只是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诠释的也只能是冰 山一角,浅陋和局限是不言而喻的。但倘若这“冰山一角” 能让我们有所触动、有所捕捉,抑或是更深入地探讨,那 么笔者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通过“做”而有所思、通过 “思”而有所得。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来,课堂教学一直都在强调“少教多学”,目的是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时间和自主学习的权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鼓励学生形成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把握住教学的切入点,在学生认知产生冲突时,适时地点拨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  【关键词】认知冲突 课堂生成 切入点 学习需求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新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主要内容是教学用“数对”确定位
电影和电视的制作离不开一个核心人物——导演。导演是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把影视剧本搬上荧屏的總指挥。
【摘要】“小老师”是语文课堂中常出现的重要角色,他们不光能起到引导作用,更能起到有效的榜样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关键词】以生为本语文复习 教学创新  复习阶段,是教师们最劳心劳力而又无可奈何的阶段。经历了一学期的“磨练”,在最后关头,大部分学生都很浮躁。遇到简单的知识点,很多学生白认为全掌握了,一检测,全都正确的却寥寥无几;遇到难的新题型,很多学生又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动脑思考。这样一
詹姆斯不敢想象被抓的后果。挨打是肯定的,更糟的是,他可能被伊顿开除。自己倒无所谓,可一想到他的监护人查蔓姑姑会难过,詹姆斯就不安了。  詹姆斯的父母在一次登山事故中丧生,当时他只有11岁,从此以后,他就由查蔓姑姑抚养。他不想做任何令她伤心的事情。  他意识到,在卷入这场麻烦之前,他早该想到这些。  他本想原路返回,可半道就发现路被堵了。追捕者在一栋楼边架起了梯子,一个胖子正呼哧呼哧地往上爬。  詹
【摘 要】“互動”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是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场域。本文结合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过程深度互动策略的实践与研究,阐述了深度学习理念下的互动学习应与个体经验互动,建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与学习任务互动,引发深层次的学习体验;与生活问题互动,促进综合性的迁移应用;与认知评价互动,凸显自觉化的价值引领。我们力求通过深度互动,让学习向更深远处
【摘 要】教学前的学情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学生,为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指明方向;教学过程中的学情分析可以为教师调整和改进当下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有效生成提供重要依据;教学之后的学情分析,可以帮助教师知晓教学达成情况,促进教后反思。本文以“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来阐述如何在教学之前、课堂之上、教学之后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设计教学、展开教学、反思教学。  【关键词】学情分析 教学前测 教学后测 教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摘要】阅读不仅讲究宽泛广博,同时也要追求精深细致。要达到此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批注能力,使其将无形的思考化为有形的文字是一条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授之以渔,明确阅读批注规范;零整相融,涵咏咀嚼深入文本;质疑合作,交流整合批注结果等方式提高学生品读文本和逻辑思维能力。  【關键词】小学 阅读批注 阅读教学  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读书方法可以说是古往今来都被使用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表述当中的三个关键词“倾听、表达、应对”,表明“口语交际”有别于过去的说话课,更不同于常规语文课,它更强调交互性和情境性,要求学生在有效情境中,懂得说话的场合、语气、礼貌、肢体语言等,从而增强学生表达的自信。  一年级第一学期口语交际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