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研究的个人思考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in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音乐史学本分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近些年,交叉学科的出现,让两个学科找到了交叉研究的可能,中国古代音乐文学这个新学科应运而生。此二者本是同根同源,皆起源于远古的乐舞,且在历史的长河里始终并行发展,本文将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思考简要道来。
  【关键词】音乐;文学;诗歌;交叉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3-0097-02
  中國音乐文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但由于音乐文学是精神世界高度发达的产物,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众所周知,所有学科的研究,都是从史学开始的。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笔者翻阅了中国文学史和中国音乐史,希望能对开阔眼界有所裨益。
  拜读了袁行霈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书中把中国五千年的变迁与经历描述的详之又详。从中国文学的起源,一直写到清代的文学发展状况。其中,把各个派别、各个文学思潮与社会大环境结合,参照社会背景、看文学故事,详尽了解了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特点。统治阶级与平民阶层通过语言、文字的博弈,来推演王室的兴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大约300篇诗歌,故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虽然这三个部分都是士大夫阶层搜集民间的音调,通过文学加工而成。但内容和风格大相径庭,风主要是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大多是反映民间疾苦的;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是朝会或者宴饮时所用音乐,歌词经过士大夫的深度润色,很典雅;颂主要是皇室宗庙祭祀的音乐,内容大多为君王歌功颂德的。书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幻想,也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追逐。
  《楚辞》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主要由屈原和后学所作的词,后经汉代的刘向编撰成书。屈原在楚怀王去世后,由于王朝更迭的混乱,民不聊生,文人的愤恨逼着他投江而死。不禁使人“叹草木之凋零,恐美人之迟暮”,但也留下了“余心之所善,虽九死而无悔”的传统士大夫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屈原把君子比作香草和美人,从风格上开了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
  继《诗经》和《楚辞》之后,由于汉代设置了专门管理和教习乐舞演唱的机构——乐府,这个机构的职责就是收集民间曲调。虽然是统治者的一种政治手段,但也是古代民歌的又一次汇集,它开创了诗歌的现实主义新风,从“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可见一斑。
  以上是印象最深刻,也是比较经典的几部著作。《诗经》中反映民间疾苦的十五国风、《楚辞》中呈现出的士大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汉乐府》中反应汉代穷兵黩武造成民众家破人亡的现实,既有对民间曲调、歌词的加工,又不完全被统治者操控,呈现出相对独立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后期在汉赋的基础上,出现了最早的诗歌形式——骈文,它要求上下联要对仗,甚至对平仄都有了严格的规定。东汉末西晋初,或者干脆说三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文学的发展也可谓是起伏不定。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风骨”的形成,文学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高潮。此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文学都很疲敝,直到“唐宋八大家”,才迎来了文学的春天。唐代的诗歌形式,大都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出现了一批伟大的诗人,这个伟大的群体把这个时代的文学水平推向了历史最顶端。尽管后世也有华丽的诗歌,但都无法与这个时代的作品匹敌,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宋代的词也是绝唱,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的思夫倚窗,豪放的快意恩仇,是留给文学史的又一座难以逾越的时代高峰。
  总的来说,越是盛世王朝,越是精英辈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越是倾危王朝,越是人才凋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因为只有在生活环境优越,国家相对安定的前提下,文人才有时间和机会创作。相反,如果国家政局动荡、社会黑暗,文人就缺少创作的空间和可能。如,唐宋时期的强盛造就了“唐宋八大家”,而东汉末连年的凋敝才出现悲观避世的“竹林七贤”。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古以来士人都是最有家国情怀的一个群体,每当国家危难之际,他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没有更多的精力致力于文学创作。因此,乱世出英雄,却很难出大文豪。
  也拜读了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老先生以真实史料为佐证,层层剥茧,让人在详细了解音乐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又被详实的史料所折服。从远古的《葛天氏乐舞》到先秦的风、雅、颂,从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杂剧、明传奇、清代戏曲。中间出现了太多的典故:韩娥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孔子的“三月不知肉味”、“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送别、“高山流水遇知音”等皆与音乐相关。单从这几个举例中就可以看出,古代的音乐以唱为主,特别是来自民间的曲调,歌词既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又有艺术性的加工。
  由于年代久远,很多诗歌的乐谱都已经湮没在历史的浪潮里,现代人做研究只能从残存的文本里寻得一丝端倪。有的学者认为,缺少音乐部分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这个观点笔者断然不敢苟同。原因是,虽然绝大部分诗歌丢失了音乐性,但这种饱含普通民众真实生活状态的歌词,跟那些逢迎君王统治需要的鲜有意义的音乐相比,就显得意义重大。由此可见,对音乐文学的研究者来说,如果仅仅盯着乐谱和歌词兼备的作品搞研究,只会让自己的研究视野越来越窄,研究成果的可信度越来越低。为了全面的研究音乐文学,这些遗失了音乐性的作品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
  上述一系列事例告诉人们,音乐与文学在很多时期、很多作品中都有不谋而合之处,或者说他们本就是同源同根。《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这个典故告诉人们,远古时代诗、舞、乐是三位一体的,那个时代歌词已经具有诗的色彩。先民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和劳动中,从呼声的节奏演变出了诗歌,诗歌也是最原始的文学形式。因此,把他们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定会碰撞出非凡的火花,也是追本溯源。   文学有了艺术性,欣赏价值,就仿佛往一潭平静的水中注入了一泓清流。但并不否认正统文学的价值,因为每个民族都要有自己特殊的文化烙印,这种烙印总要传承与发展下去。当然这个烙印就是民族的文化,更多的还是本民族的文学与艺术。
  现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仍留存自己本民族文字、语言、诗歌等文化传统的,目前只剩中国了。因此,作为跨着两个学科研究的我们,要以传承和发展为己任,把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乐府歌辞研究》是王昆吾先生的著作,他认为一切不能用来演唱的诗,都叫“徒诗”,而既能读又能唱的诗,都叫“乐府”。笔者认为研究这种“乐府”是很有意义的,把许多优秀的作品以唱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传承古代文学的实践。
  目前,很多院校的辞学研究都开设了硕士、博士点,还有个别学校开设了古诗词演唱专业。
  因为若只从字里行间,或是谱面上看,是不能够深入、真切体会到某个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迹的。但如果把他们通过演唱的形式表现,就能重现那个时代的音响效果,就能把人带入到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当然,所有必要的案头和考察工作也会做得更细致,因为热爱,所以相信自己会把热爱的做到最好。
  此外,中国音乐文学研究是一个前景很广阔的学科。我国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典籍,这为研究音乐文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者,我国的文学研究体系已趋于完善,要想有新的突破就必须找到新的角度。而作为文学的同行者,音乐是最好不过的了。
  上述二者都是意识形态上的学科,且都是与哲学有紧密联系的。有人过说:“所有社会学科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哲学上的问题”。这句话都是很中肯的,要想把文学与音乐的交叉研究做好,就得先摆正哲学的定位——那就是必须以马克思唯物主义为基础,毕竟社会学科是比较容易走入唯心主义误区的。由此就要注意,无论是在文学中研究音乐,还是在音乐正研究文学,都要建立在历史的纵向和社会的横向之立体本位上。有了这个立体本位的支撑,音乐文学的交叉研究才可能显示出客观的公信度,否则,再辛苦的求索、再华丽的辞藻都掩盖不了研究成果的片面和公信度的单薄。
  例如,唐代的“教坊”和“梨园”出现的背景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乱世,虽然隋朝有了短暂的统一,但是整个社会的依然动荡。唐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用音乐来同化民众的思想,这时候“教坊”和“梨园”两大机构就应运而生了。
  宋代的“瓦子”“勾栏”是市民经济兴起的产物,这个时期由于手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市民经济达到历史的巅峰。人们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常常集聚在一起看戏听曲,这就给“瓦子”和“勾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猛长的肥沃土壤。
  中国音乐文学不仅是文学和音乐的问题,也是社会学、民俗学的问题,更是哲学的问题。一个热爱思考的研究者,要不断丰富知识深度,也要不断拓展知识广度,在纵向和横向的交汇碰撞中,不断推陈出新。长此以往,研究成果会越来越丰富,且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8.
  [3]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
  作者简介:
  巴亚伟,男,汉族,河南周口人,声乐艺术硕士,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领域的瑰宝,在新时代中,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一词受到全世界的热议,同时大数据的发展逐渐占据了社会民众与社会相适应的各个方面。活用大数据技术搭建文化数据体系是势在必行的举措,文化大数据能让中华传统文化释放更多活力。本文从大数据在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同时,分析传统文化发展的新特点,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出新思路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大数据技
期刊
【摘要】在当前数字技术不断蓬勃发展的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字化转型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如今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整个信息传播模式和人们的阅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中找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着力点,是显著提升非遗艺术传承和保护效果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分析非遗项目数字化转型的含义以及必要性,其次阐述非遗项目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举措,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非遗艺术;数
期刊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象征,文化传播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廣州依靠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港海港所在地,中外商人聚首频繁,海上贸易十分繁荣,故形成了历史深厚,又带有岭南风情的港口文化。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港口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提升,港口文化的软实力作用也在逐步显现。  【关键词】港口文化;传播现状;广州  【中图分类号】F52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紫阳民歌,是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内的传统民歌,历史悠久,悠扬动听,反映了当地的民间风俗。紫阳被汉水环绕,又在秦巴山深处,“秦巴深处传妙音”,就是紫阳民歌的动人写照。紫阳民歌可以追溯到先秦《诗经》中的“周南”“召南”,一直到明清,由于战乱,有了较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进行民歌的搜集与整理,直到今天,紫阳民歌依旧焕发着生机。同时也要思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将紫阳民歌的
期刊
【摘要】自由时间是伴随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游离出来的,能为人们在不受外力牵制的情况下参与社会活动而自由支配的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中深入阐述了“自由时间”范畴的本真含义,同时,探讨自由时间与闲暇时间、劳动时间等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接着描述三种社会形态下的自由时间状况,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彼此之间会处于同一的自我和谐状态。  【关键词】自由时间;劳
期刊
【摘要】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土地的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余音绕梁到现在的百花齐放,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一直在传达着最美的“中国之声”,体现着中国高贵优雅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喜爱。在长期的改革和发展中,其美學特征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的美学流变、绚丽多彩的审美特点和走进新时代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来探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
期刊
【摘要】在全球数字化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兴媒体的相继出现也为漫画的传播方式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革新。从此,漫画不单单地通过纸质传播,很多传统漫画以新媒体为载体,通过一些新兴的网络媒介逐渐向新媒体漫画的形式演变,令读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心理多方位体验漫画作品。因此各种新兴媒体的普及也形成了当今漫画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由此形成了新时代的新媒体漫画形式。对于新媒体漫画的传播特点和发展前景的研究,能够展
期刊
【摘要】晋剧《关公》通过演绎关羽与曹操的对手戏,展现关羽戎马倥惚、驰骋疆场、忠勇仁义、令人敬仰的一生。全剧六场戏加上序幕和尾声,包含了关羽一生的各个主要时段,抓住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让人在感知历史、敬畏英雄当中,以忠义的精神来报国,以诚信的精神来修身,以仁勇的精神来护佑苍生。大智大勇、全忠全义的关公形象塑造,完整合理、富有思想意蕴的情节安排,让我们看到了从历史中走来的德行天下、文武双全、活灵活现的
期刊
【摘要】《洞箫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音乐为对象的赋作,洞箫寄怀,更显其悲,开创了后世乐器赋写作范例。学界一直将《洞箫赋》认为是一篇音乐咏物赋,但除此之外,汉宣帝复归儒家雅乐思想,这篇目的是“以娱太子”的文章势必将音乐与政治相联系,主张发挥音乐的教化作用,可以说《洞箫赋》也是一篇教化赋。  【关键词】《洞箫赋》;教化;雅乐;儒家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在当前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多的色彩。这些优秀的钢琴作品具有很大的共性,在演奏的过程中有效地将西方的钢琴技术和我国传统的民族元素进行融合。钢琴作品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展现出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与西方的钢琴技术融合以后,可以增添新的艺术活力。  【关键词】传统戏曲元素;钢琴艺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