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万物之源,也是万物的供养者,水资源弥足珍贵。从整个水圈看,地表水中的海水约占整个水圈的97.5%,而真正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0.00768%,数量极为有限。
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但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110 位,接近中度缺水水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也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我们不仅面对缺水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饮用水源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使淡水资源更为匮乏。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超标排放的工业廢水,二是城市中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三是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直接排放,以及化肥和农药等化学品流失造成的水体污染。
▲ 饮水安全问题严峻
有关专家曾对北京、河北、河南、湖北、广西、云南、内蒙古、山东、广东、湖南、安徽等省的偏远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对其中67个村庄进行快速检测发现,水质不达标的有35个,硬度超标的有12个,居民生活受到工业污染影响的有38个。总体来看,饮水安全问题比较严峻。
华北、东北农村地区饮用水的普遍情况是硝酸盐超标严重,浓度过高可能会引起蓝婴病(高铁血红蛋白症),表现为呼吸困难,皮肤发紫、变蓝,严重时可致器官缺氧受损、智力受影响等后遗症。
严重缺水的甘肃等西北地区,因山区多、植被少,水资源和降水量低,很多地方只能通过雨水窖来维持生活用水,还有一些地区打了几百米的深水井,但这些深水井多出“苦咸水”,氟化物含量高、盐分高。调查发现,那里很多四五十岁的人,多有骨质疏松和骨骼变形的症状,这很可能是饮水中氟化物含量高造成的。
作为水量充沛的南方地区,水源地也遭受被污染的命运。以太湖边的无锡为例,无锡南临太湖,北靠长江,河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2007年太湖爆发了蓝藻,致使无锡全城自来水断供,300万人守着太湖没水吃,备感羞辱。十年间,无锡遭受数次蓝藻大规模爆发,直至2018年初,政府重点治理,才使太湖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 治理水污染,刻不容缓
国家环保总局曾分赴黄河、长江、淮河以及海河流域调查流域污染现状,最终得出的结论令人震惊:四大流域的整体污染现状已经成为常态,“影响到了老百姓生存的命脉”。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是水污染的主要种类,这些物质对生物体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影响。另外,由于水体中含有一些难降解的激素等污染物,在水生物体内不断累积,进而可通过鱼或贝类等水生生物进入人体,通过食物链放大作用,对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医学研究表明,水污染能导致70%~80%的人类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类重金属中毒。
治理水污染、改善环境,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的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意识。水资源保护和治理,不仅与政府或相关部门有关,而且与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要加强大众水环境保护意识普及教育,防止对水资源的浪费、破坏和污染,促使人人都为水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二是以行政方式,严厉加强水资源保护。执法部门应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对污水的排放标准应严格控制,尤其是要加强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督,对违法排放的企业要从重处罚。加强对排污口的各类污染源的跟踪监测,加强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三是提高水处理技术。强化已有的常规水处理工艺,发展和推广深度处理技术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高级氧化技术、臭氧和活性炭连用技术以及膜过滤技术等。污水治理过程中,有效治理污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在技术储备上,应加快环保型水处理技术的革新。
四是加强应对突发水污染的管理措施,积极防范突发水污染事件。近年来,我国水污染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应开发和安装水污染的自动化在线检测系统,对水源进行实时监控,对废物废水尤其是工业化工原料和危险废物废水进行全过程监控,防止大面积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五是加强污水资源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不足50%,重复利用率为20%左右。低效的水资源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局面。因此应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研究污水的治理和循环利用,如中水回用、工业冷却用水的循环利用等,都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再如,将马桶用水直接流入沼气发酵池,利用其产生的无毒害能源沼气,进行废渣处理后形成无污染的农家肥,做到“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其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爱护水资源应人人有责,天天尽责。
(编辑 王 幸)
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但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110 位,接近中度缺水水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也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我们不仅面对缺水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饮用水源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使淡水资源更为匮乏。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超标排放的工业廢水,二是城市中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三是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直接排放,以及化肥和农药等化学品流失造成的水体污染。
▲ 饮水安全问题严峻
有关专家曾对北京、河北、河南、湖北、广西、云南、内蒙古、山东、广东、湖南、安徽等省的偏远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对其中67个村庄进行快速检测发现,水质不达标的有35个,硬度超标的有12个,居民生活受到工业污染影响的有38个。总体来看,饮水安全问题比较严峻。
华北、东北农村地区饮用水的普遍情况是硝酸盐超标严重,浓度过高可能会引起蓝婴病(高铁血红蛋白症),表现为呼吸困难,皮肤发紫、变蓝,严重时可致器官缺氧受损、智力受影响等后遗症。
严重缺水的甘肃等西北地区,因山区多、植被少,水资源和降水量低,很多地方只能通过雨水窖来维持生活用水,还有一些地区打了几百米的深水井,但这些深水井多出“苦咸水”,氟化物含量高、盐分高。调查发现,那里很多四五十岁的人,多有骨质疏松和骨骼变形的症状,这很可能是饮水中氟化物含量高造成的。
作为水量充沛的南方地区,水源地也遭受被污染的命运。以太湖边的无锡为例,无锡南临太湖,北靠长江,河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2007年太湖爆发了蓝藻,致使无锡全城自来水断供,300万人守着太湖没水吃,备感羞辱。十年间,无锡遭受数次蓝藻大规模爆发,直至2018年初,政府重点治理,才使太湖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 治理水污染,刻不容缓
国家环保总局曾分赴黄河、长江、淮河以及海河流域调查流域污染现状,最终得出的结论令人震惊:四大流域的整体污染现状已经成为常态,“影响到了老百姓生存的命脉”。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是水污染的主要种类,这些物质对生物体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影响。另外,由于水体中含有一些难降解的激素等污染物,在水生物体内不断累积,进而可通过鱼或贝类等水生生物进入人体,通过食物链放大作用,对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医学研究表明,水污染能导致70%~80%的人类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类重金属中毒。
治理水污染、改善环境,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的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意识。水资源保护和治理,不仅与政府或相关部门有关,而且与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要加强大众水环境保护意识普及教育,防止对水资源的浪费、破坏和污染,促使人人都为水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二是以行政方式,严厉加强水资源保护。执法部门应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对污水的排放标准应严格控制,尤其是要加强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督,对违法排放的企业要从重处罚。加强对排污口的各类污染源的跟踪监测,加强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三是提高水处理技术。强化已有的常规水处理工艺,发展和推广深度处理技术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高级氧化技术、臭氧和活性炭连用技术以及膜过滤技术等。污水治理过程中,有效治理污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在技术储备上,应加快环保型水处理技术的革新。
四是加强应对突发水污染的管理措施,积极防范突发水污染事件。近年来,我国水污染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应开发和安装水污染的自动化在线检测系统,对水源进行实时监控,对废物废水尤其是工业化工原料和危险废物废水进行全过程监控,防止大面积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五是加强污水资源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不足50%,重复利用率为20%左右。低效的水资源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局面。因此应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研究污水的治理和循环利用,如中水回用、工业冷却用水的循环利用等,都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再如,将马桶用水直接流入沼气发酵池,利用其产生的无毒害能源沼气,进行废渣处理后形成无污染的农家肥,做到“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其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爱护水资源应人人有责,天天尽责。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