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贯中西的胡适是誉满世界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的文化观中,既欣赏西方文化的长处,又始终存在着一种“中国文化情结”。他对于西方先进文化是采取推崇的态度的,但是他并没有要求国人完全摒弃中国的本土传统文化。提倡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中西文化,强调中西文化互相吸引、采取调和共处的态度。本文将从胡适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胡适的西方文化观以及胡适的中西文化观之交融来具体分析胡适的文化观。
关键词:胡适;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观;文化交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1-0008-02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发生了几次有关于中西文化的争论。一生致力于“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学贯中西的胡适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认为知识分子在这种大环境下,有一个问题必须思考:“中国人如何能在这个骤看起来同我们固有文化大不相同的新世界里感到泰然自若?”胡适作为中国文化界的领袖,其文化思想即文化观对于中西文化传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他对于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做出了一个比较,他认为文化和文明是内部统一的,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虽然在胡适的文章中经常看到他对于西方先进文化的推崇,但是他并没有要求国人完全摒弃中国的本土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是热爱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本文将从胡适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胡适的西方文化观以及胡适的中西文化观之交融来具体分析胡适的文化观。
1 胡适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
胡适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要追溯到他的幼年时期。在胡适的《四十自述》中,详细记录了他幼年时期在家所接受的启蒙教育,仍然浸透着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点点滴滴。“自述”中有私塾印象和学堂感受,而且有很多描写家庭教育的片断,包括慈母严父的种种教育细节等等。“自述”第一章“九年的家乡教育”中提到,胡适小时候在父亲的教育下,在进学堂以前就“已认得近一千字了”。他的第一本启蒙书,并不是《孝经》、《论语》、《孟子》、《诗经》等,而是父亲自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这部《学为人诗》,在胡适生前并没有全文出版影印过,在其逝世之后一直由其夫人江冬秀珍藏。直到1969年2月24日,为馈赠亲友,江氏委托台湾胡适纪念馆影印此诗卷,我们才有机会得以一睹全貌。《学为人诗》中的家风家训是胡适早期思想来源的原始文献之一。胡适后来一直在诵读其父留下来的这首诗。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这些话都是我四五岁时就念熟了的。先生怎样讲解,我记不得了;我当时大概完全不懂得这些话的意义。”胡适在四十岁时,开始写《四十自述》之际,才感悟到这首诗的真谛——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中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更是“采纳了理学家的自然主义的宇宙观”。他认为,其父“做的《学为人诗》是接受了程朱一系格物穷理的治学态度”。
1914年,胡适发表了《非留学篇》,其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极其鲜明的思想,胡适认为:“吾国今日所处,为旧文明与新文明过渡之时代。旧文明非不可宝贵也。”意思是说现在中国虽然处于新旧文明的交替时期,在接受新文明的同时,也不能说旧文明就是一无是处的,要全盘摒弃的。胡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抱着“宝贵”的态度的。他认为:“唯有依靠新中国知识界领导人物的远见和历史连续性的意识,依靠他们的机智和技巧,能够成功地把现代文化的精华与中国的文化精华联结起来。”从胡适的著作《先秦名学史》导言中出现的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胡适是排斥以西方文化来“取代”或者“替换”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文化的精华应与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联结起来。
2 胡适的西方文化观
胡适的文化观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引领者,他的文化观是西化的,是西方文化的崇拜者、鼓吹者,是“全盘西化”的代表者。这种看法乍一看有点依据。近代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外来的西方文化似乎不可磨合。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划分到了西化派,他们向中国传统封建文化挑战,以不可调和的态度极力主张接受西方文化,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在这场新旧文化的论战中,胡适发表了诸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请大家来照镜子》等文章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这似乎看起来胡适对于传统文化是采取一种摒弃的态度的。到后面在关于“中国本位文化”的论战中,胡适毫不客气地否认了“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设”,他认为这是张之洞“中学为体,两学为用”的“最新式的化装出现”。他认为这种荒谬的思想是不能存在的,因为“文化本是保守的。凡一种文化既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然有他的绝大保守性,对内能抵抗新奇风气的起来,对外能抵抗新奇方式的侵入。这是一切文化所公有的惰性,是不用人力去培养保护的。”胡适经常用“惰性”一词评判中国文化,他认为正是因为这种“惰性”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在以陈序经提出的“全盘西化”论和以吴景超提出的的“折衷”论的基础上,胡适提出了著名的“自然折衷”论。甚至,胡适曾声明过:“我是完全赞成陈序经先生的全盘西化论的。”
3 胡适的中西文化观之交融
胡适对于文化一直是保守的态度,在去美国师从杜威以后,他慢慢意识到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知道文化是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从文化的全球化来看,文化始终是在变化的,“小的小到一朵花一个豆,大的大到经济政治学术思想都逃不了这个文化自由选择、自由流通的大趋向”。文化的自由选择、自由流通的大趋向体现了多元性和开放性。胡适研究会会长耿云志研究员对胡适的观念进行了整理,得出:胡适无意以物质和精神作为主要特征来区分中西文化,他所秉承的是相互借鉴和自由选择的文化交流态度。耿云志研究员从文化选择和文化价值上肯定了胡适的道路,他认为:胡适在观念上是极其重视个体的,文化是无数的人民构成一个整体的“文化本位”,这种聚合的文化本位才真正编织出了一种文化的“根本保守性”。其实,耿先生所归纳出的“文化本位”、“根本的保守型”等关键问题,又可以通过“超稳定系统”来分析应对。北京大学编有《胡适文集》十二卷,著有《自由义主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作为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胡适研究专家,欧阳哲生教授的观点现已趋于沉淀,在视角上偏于宏观直视。在梳理胡适与西方思潮之间的关系问题时,他认为:胡适作为继严复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传者,不仅很好地解释了具有“美国意味”的进化论,还输入了美国本土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实验主义等思想观念。胡适自己也曾说过,“整理国故”是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摒弃“国渣”,而并非抛弃传统,而再造文明并非自身毁灭,而是与世界先进文化相同步。其实,胡适上述 “西化”的言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封建卫道士的刺激所致,他还是比较赞成Wholehearted modernization,即“充分的现代化”,也就是“充分的世界化”,而并不是Wholesale Westernization(“全盘西化”)。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后,胡适大胆地提出了“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他提出“中国文艺复兴可以称之为学术复兴,是指采取科学考据的方法,以刺激学术复兴”。所以,在对于文化的态度上,他一直是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的,他坚信中国传统文化是国民世代累积下来的,其中的精华不言而喻。关于如何赶上西方先进文化,胡适多次提出,中西文化应该互相交流,互补互足,从而“让一切观念、信仰、制度很自由地与西方文明慢慢接触,慢慢受感,接受影响”。
4 结语
综观所述,胡适的思想中始终存在着“中国文化情结”。这种中国文化情结与其少年时期接受的传统教育有关联,而且为他后来“反叛”传统、走上“全盘西化”的道路提供了“内驱力”。然而,胡适这种“全盘西化”只是一种学术主张甚至于意识形态,并不能代表其具体的学术实践。终其一生来看,胡适的学术思想与其认为是“全盘西化”,毋宁认为是“西方学术的本土化”更为恰当。
参考文献
[1]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胡适.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N].华北日报,1947-08-03.
[3]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16.
[4]胡适.先秦名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5]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A].胡适文存(三集卷一)[C].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6.
[6]胡适.东西方文化之比较[A].胡适文集(3)[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7]胡适.四十自述[M].台湾:台湾自由中国出版社,1954:62.
[8]胡适.编辑后记[M].《独立评论》第142号,1935.
关键词:胡适;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观;文化交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1-0008-02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发生了几次有关于中西文化的争论。一生致力于“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学贯中西的胡适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认为知识分子在这种大环境下,有一个问题必须思考:“中国人如何能在这个骤看起来同我们固有文化大不相同的新世界里感到泰然自若?”胡适作为中国文化界的领袖,其文化思想即文化观对于中西文化传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他对于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做出了一个比较,他认为文化和文明是内部统一的,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虽然在胡适的文章中经常看到他对于西方先进文化的推崇,但是他并没有要求国人完全摒弃中国的本土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是热爱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本文将从胡适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胡适的西方文化观以及胡适的中西文化观之交融来具体分析胡适的文化观。
1 胡适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
胡适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要追溯到他的幼年时期。在胡适的《四十自述》中,详细记录了他幼年时期在家所接受的启蒙教育,仍然浸透着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点点滴滴。“自述”中有私塾印象和学堂感受,而且有很多描写家庭教育的片断,包括慈母严父的种种教育细节等等。“自述”第一章“九年的家乡教育”中提到,胡适小时候在父亲的教育下,在进学堂以前就“已认得近一千字了”。他的第一本启蒙书,并不是《孝经》、《论语》、《孟子》、《诗经》等,而是父亲自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这部《学为人诗》,在胡适生前并没有全文出版影印过,在其逝世之后一直由其夫人江冬秀珍藏。直到1969年2月24日,为馈赠亲友,江氏委托台湾胡适纪念馆影印此诗卷,我们才有机会得以一睹全貌。《学为人诗》中的家风家训是胡适早期思想来源的原始文献之一。胡适后来一直在诵读其父留下来的这首诗。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这些话都是我四五岁时就念熟了的。先生怎样讲解,我记不得了;我当时大概完全不懂得这些话的意义。”胡适在四十岁时,开始写《四十自述》之际,才感悟到这首诗的真谛——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中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更是“采纳了理学家的自然主义的宇宙观”。他认为,其父“做的《学为人诗》是接受了程朱一系格物穷理的治学态度”。
1914年,胡适发表了《非留学篇》,其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极其鲜明的思想,胡适认为:“吾国今日所处,为旧文明与新文明过渡之时代。旧文明非不可宝贵也。”意思是说现在中国虽然处于新旧文明的交替时期,在接受新文明的同时,也不能说旧文明就是一无是处的,要全盘摒弃的。胡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抱着“宝贵”的态度的。他认为:“唯有依靠新中国知识界领导人物的远见和历史连续性的意识,依靠他们的机智和技巧,能够成功地把现代文化的精华与中国的文化精华联结起来。”从胡适的著作《先秦名学史》导言中出现的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胡适是排斥以西方文化来“取代”或者“替换”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文化的精华应与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联结起来。
2 胡适的西方文化观
胡适的文化观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引领者,他的文化观是西化的,是西方文化的崇拜者、鼓吹者,是“全盘西化”的代表者。这种看法乍一看有点依据。近代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外来的西方文化似乎不可磨合。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划分到了西化派,他们向中国传统封建文化挑战,以不可调和的态度极力主张接受西方文化,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在这场新旧文化的论战中,胡适发表了诸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请大家来照镜子》等文章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这似乎看起来胡适对于传统文化是采取一种摒弃的态度的。到后面在关于“中国本位文化”的论战中,胡适毫不客气地否认了“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设”,他认为这是张之洞“中学为体,两学为用”的“最新式的化装出现”。他认为这种荒谬的思想是不能存在的,因为“文化本是保守的。凡一种文化既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然有他的绝大保守性,对内能抵抗新奇风气的起来,对外能抵抗新奇方式的侵入。这是一切文化所公有的惰性,是不用人力去培养保护的。”胡适经常用“惰性”一词评判中国文化,他认为正是因为这种“惰性”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在以陈序经提出的“全盘西化”论和以吴景超提出的的“折衷”论的基础上,胡适提出了著名的“自然折衷”论。甚至,胡适曾声明过:“我是完全赞成陈序经先生的全盘西化论的。”
3 胡适的中西文化观之交融
胡适对于文化一直是保守的态度,在去美国师从杜威以后,他慢慢意识到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知道文化是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从文化的全球化来看,文化始终是在变化的,“小的小到一朵花一个豆,大的大到经济政治学术思想都逃不了这个文化自由选择、自由流通的大趋向”。文化的自由选择、自由流通的大趋向体现了多元性和开放性。胡适研究会会长耿云志研究员对胡适的观念进行了整理,得出:胡适无意以物质和精神作为主要特征来区分中西文化,他所秉承的是相互借鉴和自由选择的文化交流态度。耿云志研究员从文化选择和文化价值上肯定了胡适的道路,他认为:胡适在观念上是极其重视个体的,文化是无数的人民构成一个整体的“文化本位”,这种聚合的文化本位才真正编织出了一种文化的“根本保守性”。其实,耿先生所归纳出的“文化本位”、“根本的保守型”等关键问题,又可以通过“超稳定系统”来分析应对。北京大学编有《胡适文集》十二卷,著有《自由义主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作为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胡适研究专家,欧阳哲生教授的观点现已趋于沉淀,在视角上偏于宏观直视。在梳理胡适与西方思潮之间的关系问题时,他认为:胡适作为继严复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传者,不仅很好地解释了具有“美国意味”的进化论,还输入了美国本土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实验主义等思想观念。胡适自己也曾说过,“整理国故”是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摒弃“国渣”,而并非抛弃传统,而再造文明并非自身毁灭,而是与世界先进文化相同步。其实,胡适上述 “西化”的言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封建卫道士的刺激所致,他还是比较赞成Wholehearted modernization,即“充分的现代化”,也就是“充分的世界化”,而并不是Wholesale Westernization(“全盘西化”)。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后,胡适大胆地提出了“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他提出“中国文艺复兴可以称之为学术复兴,是指采取科学考据的方法,以刺激学术复兴”。所以,在对于文化的态度上,他一直是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的,他坚信中国传统文化是国民世代累积下来的,其中的精华不言而喻。关于如何赶上西方先进文化,胡适多次提出,中西文化应该互相交流,互补互足,从而“让一切观念、信仰、制度很自由地与西方文明慢慢接触,慢慢受感,接受影响”。
4 结语
综观所述,胡适的思想中始终存在着“中国文化情结”。这种中国文化情结与其少年时期接受的传统教育有关联,而且为他后来“反叛”传统、走上“全盘西化”的道路提供了“内驱力”。然而,胡适这种“全盘西化”只是一种学术主张甚至于意识形态,并不能代表其具体的学术实践。终其一生来看,胡适的学术思想与其认为是“全盘西化”,毋宁认为是“西方学术的本土化”更为恰当。
参考文献
[1]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胡适.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N].华北日报,1947-08-03.
[3]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16.
[4]胡适.先秦名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5]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A].胡适文存(三集卷一)[C].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6.
[6]胡适.东西方文化之比较[A].胡适文集(3)[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7]胡适.四十自述[M].台湾:台湾自由中国出版社,1954:62.
[8]胡适.编辑后记[M].《独立评论》第142号,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