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作为散文文体家的梁衡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beat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梁衡定义为散文文体家,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量。一是梁衡具有高度的文体自觉意识,对散文的多个门类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有经典力作问世。二是梁衡具有较为完整的散文文体理论体系。三是梁衡具有高辨识度、风格鲜明的文体特征。
  关键词:梁衡 散文 文体家 文体意识 文体理论 文体特征
  何为文体家?在我看来,它是指熟练掌握某种或几种文体,并有传世经典佳作,最终形成高辨识度、风格鲜明的作家。文体家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有高度自觉的文体意识,主动试验多种文体,或者一种文体的多种门类,使用文体的艺术达到高超的地步,有高水准的经典代表作品传世。第二,对于文体写作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能指导其写作。第三,文体风格鲜明,极易辨识,很容易与其他作家作品区别开。梁衡是具备以上三点的,因其较少涉足小说、戏剧,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故本文将其限定为散文文体家。
  梁衡的散文文体意识
  我们之所以称鲁迅、沈从文为文体家,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度自觉的文体意识,主动试验多种文体,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留下了传世名作。以鲁迅为例,他不仅以《狂人日记》开中国现代小说之先河,在《呐喊》与《彷徨》中有意识地试验了小说的多种写法,正如茅盾所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a《呐喊》与《彷徨》中几乎每篇小说都各有侧重,是一种新形式的探索。而在《故事新编》中,这种对于经典的再造,古今杂糅,鲁迅所自称的“油滑”,形式的探索更加明显。在散文领域,《野草》以其象征性手法,颠覆常识的梦呓式的表达开掘了散文诗的创作领域。而其杂文长短不一,言辞犀利,无所拘束,如投枪,如匕首,形成了最具鲁迅风格的战斗式文风。《朝花夕拾》则又一变为怀旧悼亡,显示了鲁迅少有的温婉抒情的一面。鲁迅对于每一类文体的试验都成为此后的典范。
  沈从文作为文体家,则主要在小说和散文两种文体上。小说上,沈从文经历了较长时期的习作阶段,对于小说的写法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试验,与成熟期的小说相比,能够看出沈从文早期小说的稚拙、亦步亦趋,先从学习郁达夫小说风格起,而后渐渐摆脱,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沈从文不仅有从《萧萧》《三三》到《边城》《长河》这种娓娓道来、柔情似水、田园牧歌式的小说,也有《月下小景》《龙朱》等改编自佛教故事与民间传说故事的小说,同时也有讽刺城市文明下现代人的病态与畸形心理的小说,如《八骏图》。在散文方面,沈从文代表作有《湘行散记》《湘西》,但在后期散文集《烛虚》《云南看云集》中,散文风格由早期的絮语式一变而为独语式,更加抽象化,探究形而上的哲学问题,展现出这一时期沈从文复杂而深刻的心理世界。
  梁衡也是具有高度文体自觉意识的作家。他在散文的各个门类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梁衡最早是以记者身份走上文坛的,不同于一般程式化的新闻采写,他的通讯报道善于抓住细节,有故事性,结构与标题都经过精心布局,常有点睛之笔,打动人心,今天读来仍历久弥新。早期散文作品中也有当时意识形态的痕迹,但慢慢地走出,逐渐找到自己的领域。梁衡早年以山水散文闻名,多篇散文入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成为一代代学子必读的篇目,如《晋祠》《夏感》。在这些散文里能够看出梁衡的古文功底深厚,很多句子与章法都是从古文中提炼幻化出来,依稀能看到那些传诵几千年的名篇的影子,《晋祠》的首段就似乎有《醉翁亭记》的感觉。越往后,梁衡散文中的文言文逐渐隐退到幕后,白话文则越发洗练,挥洒自如。梁衡的山水散文并不仅仅是写画山水,讴歌大好河山,其更深一层在于往往蕴含人生哲理的思索。如《壶口瀑布》赞许上善若水,《冬日香山》议论骨气,《草原八月末》谈看景的三个层次,这些哲思提升了文章的境界。
  20世纪90年代,梁衡由山水散文转向人物散文,尤其是政治领袖散文,产生很大影响。梁衡三次拜谒瞿秋白纪念馆,历经六年,直到1996年觉得思虑成熟了才动笔写下《觅渡,觅渡,渡何处》。此文可谓纪念瞿秋白影响最大的文章,至今已二十一年,2003年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课本,广为传诵。此后梁衡写作的政治人物散文,很多都成为名篇,如《这思考的窑洞》《大无大有周恩来》《周恩来的普世价值》《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二死其身的彭德怀》《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等等。这些人物散文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山水散文,为梁衡带来了更大的声誉。写作政治人物,尤其是政治领袖,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高超的技巧,稍有不慎,轻则走形走样,画虎不成反类犬,重则犯忌,惹来麻烦。梁衡于此却游刃有余,显现出极高的散文驾驭能力和炉火纯青的散文技巧,同时这份胆识和不屈于势令人赞叹。梁衡的政治人物散文,避免了过去“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中政治抒情散文的“假大空”和脸谱化、程式化的写法,挖掘政治领袖人物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写出政治領袖们真性情和生活化的细节,真实可感。在结构上,避免落入超稳定性的“三段论”的窠臼,力求变化多端,不断创新。更加难能可贵的在于,梁衡作为党的高级干部,并不为领袖、为尊者讳,对于最高领袖既有赞颂的一面,在另一些文章中也有一些微辞,对于受到不公待遇的中共元老表示出同情、义愤填膺乃至打抱不平。也正是因此,梁衡散文的独立精神更为彰显。
  梁衡在山水、人物散文之外还有政论与时评。前两者为抒情文,后两者为议论文。时评文多短小精悍,针对当下热点话题或突发新闻做出评论,文字精练,常常联系历史,反观当下,以古喻今,观点新颖,文风活泼,有时幽默不已。如《老百姓怎么看政治》里就以四十年前的政治笑话起笔,谈到今天这种笑话仍然延续着,令人忍俊不禁,继而引入到老百姓如何看待政治这个问题上,读来轻松愉悦。总体而言,梁衡的批评是温婉的,并不如鲁迅杂文那样愤激,但在和颜悦色下能够感觉到梁衡对于国事的关切忧心。梁衡的政论文这些年似乎提得不多,近十年直到前年才有《干部修养谈》的结集出版。实际上,政论文体现出梁衡的政治理论修养与通俗文字的有效结合。他的政论文毫不枯燥,不是做报告式的说教文字,而是充满了叙事性、故事性的语言,在谈论大道理的时候常常引用历史典故,信手拈来,这使得他的政论文字有鲜活气,而不是“党八股”式文件式写法。在观点上,梁衡是有预见性的,往往在很多年前提倡的理论在当下都毫不过时,比如《干部修养谈》中收入的梁衡谈信仰的文章《关于信仰和信仰危机》实际上是十几年前的旧文,但在当下提倡坚定共产党员信仰与信念的背景下依旧适用。   此外,梁衡还写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文化散文,如《心中的桃花源》《永恒的岳阳楼》《乱世中的美神》《追寻那遥远的美丽》等,这些散文文化底蕴深厚,又写得文采飞扬,体现出学养和文学的很好结合。其中不少都是长文,但并不让人望而生畏,读之反而津津有味,不能释卷。
  梁衡的散文创作理论
  文体家不仅要有文体意识,同时还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贯穿于文体写作当中。从意识到理论体系,这是一个提升。许多作家一生中都在尝试转换不同文体,或者文体的不同门类,但并没有自己的理论,这就还不能称之为文体家。鲁迅与沈从文是有自己的文体写作理论的,这方面过去已有丰富的研究,在这里不再赘述。梁衡在不少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写作观,逐渐形成自己的文体理论体系。要之,梁衡的文体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最早提出对杨朔散文模式的批评,反对“假大空”的文风。b梁衡指出,杨朔模式的含义包含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模式,涉及题材;二是形式模式,涉及体裁和创作方法。在内容上,杨朔散文无论写景、叙事最终都归结于政治,完全的政治化。在形式上,杨朔散文是“物——人——理”的三段式结构,即先推出景物和人物,最后再归结到一个政治道理上。杨朔散文内容上具有虚幻性和象征性,结构上则具有超稳定性,其本质是一个“假”字,流弊是一个“窄”字。在杨朔的散文里,无论是主人翁还是作者,好像都不食人间烟火,吃喝住行玩都要扯到政治,人物都好像得了“政治官能症”。其模式虽易于模仿,但也形成了一种套路,缺乏创新,因而也就无法成为一种艺术。不破不立,可以说梁衡的政治散文正是在打破前人的这种模式之后,创立自己的“大事、大情、大理”的散文,而开一派文风。
  在批判旧有的僵化散文模式之后,梁衡提出散文美的“三层次”c理论,这标志着梁衡开始形成自己的散文理论体系。所谓散文的三层次美,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流传下来成为经典,除有艺术之美外,大都是因为它首先说出了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子。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好文。
  文学主题方面,梁衡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d,这主要是处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梁衡主张在文学中不要回避政治,过去把文学艺术看作政治的奴仆,每篇文章都要求与政治上纲挂线,这当然不对;但现在出现另一种倾向,文学远离政治,把政治抛在文学之外,这也是不对的。梁衡认为文学中不仅不能回避政治,而且要主动写政治,因为政治者,天下之大事,是当时当地最大的事,能引起最大的关注。文学中并不是不能写政治,而主要是过去没有写好政治。当下政治文学佳作较少,一是因为作家有意地疏远政治,由于过去政治对于文学的钳制,而对政治抱有偏见,甚至歧视;二是作家转换政治与文学的功夫不够。政治文学对作家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它要求作家一要有政治阅历,二要有思想深度,三要有文学技巧。创作导向上要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写有磅礴正气、党心民情、时代旋律的黄钟大吕式的文章。
  对于如何达到很好地用文学翻译政治这点上,梁衡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他认为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要选择适合的典型。选材时需要找到每一个人物或事件的最亮之点。如他写毛泽东就选他延安窑洞时期的实事求是,写周恩来就写他最感人的无私的品德,写彭德怀就写他的直言进谏。二是要还神为人。文学是人学,要有血有肉,这种“人学”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性格和人格。从文学的视角来看政治人物,就要还神为人,要写出他们的情感、人格。三是顺藤摸瓜,还原形象。讲政治必须有文学形象,需要描绘出它的藤和叶,告诉读者这“瓜”是怎样结出来的。四是要含蓄表达,留出想象的空间。朦胧和距离产生美感,散文创作中需要找到“意象”,这是最能体现文章立意的形象。五是要善用修辞。各种修辞可能的话尽量多用,古典、口语、诗句、长短句等各种风格也都要灵活运用,以尽显语言的形式美。
  主题之下,则涉及具体的写作技巧,梁衡有“文章五诀”e说。他认为,文章变化再多,基本的东西也就只有几样,概括起来就是形、事、情、理、典。形、事、情、理是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四个方面,又是描写、叙述、抒情、议论四个基本手段。四字中“情”“理”为虚,“形”“事”为实。“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五诀讲究虚实相生,综合并用,方能做成绝妙文章。这一点又与主题上提倡的“大事、大情、大理”相呼应。
  同时,在写作上,梁衡一方面强调为文第一就是要激动。因为只有作者自己有这种激动,才能产生一种爆发力、爆炸力,才能震撼人心、感动读者。而且这个激动点一般要找在时代和最大多数人的共振点上,才能收到大激动、大影响的效果。一个作品的成功,概括起来就是“二次激动”“三点一线”。所谓二次激动,是指先要作者激动,并写作成文,然后影响到读者,使读者激动。所谓“三点一线”,是指作者、写作对象、读者对象三点一线,在激动这根弦上共振才行。写不出来时不能硬写,不激动时就不要提笔。为了寻找这种激动,有时候要等很多年。如《觅渡,觅渡,渡何处》就前后三次,历经六年,梁衡想好了怎么写,也就是终于找到激动人心的点了才写下这篇名文。这就又涉及另一个方面,即文章写作过程中要不断地琢磨结构、修辞,字斟句酌,要像琢磨钻石一样,磨出四百六十个面。例如梁衡在写林则徐的文章《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时,修改了十几遍,最后在“非分”上生出一段议论,成为升华之笔。
  梁衡散文文体特征
  如何西来所言,梁衡的创作“理论的思考在前,而具体的创作在后”f,因为有了理论的开掘,加上努力不懈的写作实践,梁衡的散文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特征。在我看来,梁衡散文有以下三大突出的特点:
  第一,大气磅礴,情理兼备。
  读完梁衡的散文往往令人感觉有雄壮的气势充塞其中,这与其所描写的对象——政治领袖自带的天然气场有关,但更是梁衡自觉追求的结果。如上文所述,梁衡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如此则往往需要大气。文章贵乎意气,梁衡在中学读书,语文教师就告诉过他韩愈的轶事,在写文章之前,韩愈先要将司马迁的文章通读一遍,以此借气。梁衡自己在写作时也常常感觉到古今文章圣手们的存在,不自觉地化用他们的词、句、意、势。最早在《晋祠》中我们就能感觉到那种气势与力量的存在,如描写柏树,“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g。而到写毛泽东时,全文笔调急峻,气势如虹:“古今中外有哪一孔窑洞配得上这份殊荣啊,土墙上挂满地图,缸盖上摊着电报,土炕上几包烟,一个大茶缸,地上一把水壶还有一把夜壶。中外军事史上哪有这样的司令部,哪有这样的统帅。毛澤东三天两夜不出屋,不睡觉,不停地抽烟、喝茶、吃茶叶、撒尿、签发电报,一仗俘敌六千余。”h据梁衡回忆,他十五岁时偶然读到《新民主主义论》,即觉得有色彩、个性、魅力,回家后即开始通读《毛选》,可见受到毛泽东文体影响是久远而深刻的。这种撼人气势继承了毛泽东文体的那种雄壮,真正以“毛体”而写毛本人,活灵活现。   在气势背后是梁衡对于书写对象饱含的深情。无论是早期山水散文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保留的热爱与赞叹,还是此后政治人物散文中对于领袖的讴歌,在文字中都能够感受到梁衡的真挚情感。尤其对于落寞的英雄,如瞿秋白与张闻天,或许梁衡对于他们文人的一面有更多的理解之同情,在落笔时更是灌注了感情,格外引人注目。但倘若文章只是抒情,则终究流于浅薄,梁衡自己也指出文章最高层次是哲理美。在早期山水散文中哲思体现得并不充分,但在描写政治人物时其实已经蕴含了对于党史、国史的反思以及文人与政治家身份纠葛的思索,可谓做到了情理兼备。
  第二,意境悠远,细节动人。
  梁衡的散文是很注重营造意境的,文章极具画面感。早期山水散文《晋祠》《武夷山:我的读后感》等就如一幅幅卷轴山水画一样,通过梁衡流畅优美的文字展现在读者眼前。“大多数山还是茂林修竹,藤垂草掩,又显出另一番神韵。筏子拐过一两道弯,河就渐行渐窄,山也更逼近水面,氤氲葱郁,山顶的竹子青竿秀枝,成一座绿色的天门阵,直排上云天,而半山上的松杉又密密匝匝地挤下来。偶有一枝斜伸到水面,那便是姜子牙无声的垂竿。河没有浪,山没有声,只有夹岸迷蒙的绿雾轻轻地涌动。水中起伏不尽的山影早已讓细密的水波谱成一首清亮的渔歌,和着微风在竹篙的轻拨慢拢中飘动。”i梁衡曾自述将《清明上河图》运用到写作当中!0,从这里似乎能看出端倪。政治人物散文中这种意境则来自于对于细节的描摹与场景的塑造。为拉近伟人与读者的距离,梁衡刻意选取政治领袖的一些瞬间,“大叙事中写小细节”!1,以细节的描摹与特定场景的塑造来还原领袖作为“人”的一面。如写毛泽东“大胜之后他别无奢求,推开窑门对警卫说,只要吃一碗红烧肉”!2。写周恩来,“一个静静的夜晚,西花厅夜凉如水,周恩来把秘书叫来说:‘我要给主席写份检查,我讲一句,你记一句。’但是他枯对孤灯,常常五六分钟说不出一个字”!3。写张闻天庐山会议中,“9日那天他从会场出来,一言不发,要了一辆车子,直开到山顶的望江亭,西望山下江汉茫茫,四野苍苍,乱云飞渡,残阳如血。他心急如焚,欲哭无泪”!4。这些细节与场景真实可感,给人留下久久不能磨灭的印象,比之正面宣扬领袖光辉的文字要好上不知几多倍。领袖不再神圣,不可触摸,梁衡成功地将伟人“拉回”到日常世界,“有血有肉,沟通情理,让读者可亲可信”。
  第三,文字凝练,音韵和美。
  一切文章的落脚点都在文字,这是决定文章美丑的基础。梁衡对于文字是有锤炼意识的,是出了名的“苦吟派”。他常存有一沓“未定稿”,反复推敲,斟酌修改,有时初稿上万字,最后精简成仅千字,成稿周期也长,有时从草稿到定稿,竟要数年。这种习惯,据梁衡自述,是其早年写诗养成的,“诗要押韵,逼得你选字”,但“经过这种训练后再去写文章,就像会走钢丝的人走平地,可以从容应对了”!5。如《秋风桐槐说项羽》中的“轻手轻脚,给围栏系上一条条红色的绸带,表达对项王的敬仰并为自己祈福”,这里究竟用“丝带”“布带”还是“绸带”,是经过比较而后确定的,“丝”的质感华贵纤细,与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形象不合,“布带”更接近项羽朴实的气质,但缺乏飘动感,又为了呼应文末的“飘动着的方舟”,故最后选定“绸带”。看似简单的一个字,也经过深思与比较,确实是推敲了。又如写张闻天,立意角度最早是一个“闲”字,后来想换成“埋”字,而后才是“辱”字,文眼就是那句话“一辱见其量,二辱见其节,三辱见其志”。标题前后一共拟过十个,最后才确定下来现在所见的标题“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6也因为字斟句酌,有评论家!7称《晋祠》一篇,挑了几遍,看有无多余的字可以去掉,结果是没有。炼字、炼句终于炼成经典名篇。
  梁衡一直追求写作“给人背”的散文,而不只是“给人看”!8,这就需要在炼字、炼句时讲求音韵。在散文中,当需要强调时梁衡就有意识地多用短句。如在《把栏杆拍遍》中写辛弃疾:“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9语调急促如炒豆,令人想起关汉卿的曲子来。长句则语调舒缓,如《草原八月末》:“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0在梁衡苦心经营之下,他的不少名篇确实可以诵读,可以“给人背”,朗朗上口。最为明显的当属《壶口瀑布记》的开头一段:“凡世间能容、能藏、能变之物唯有水。其亦硬亦软,或傲或嗔,载舟覆舟,润物毁物,全在一瞬之间。时桃花流水而阴柔,时裂岸拍天而狂放。凡河川能伸能屈,能收能藏,唯我黄河。其高峡为镜,平原飘带,奔川浸谷,挟雷裹电,即因时势而变,时滔天接地而狂呼,又拥地抱天而低言。”@1化用古文,铺排修辞,铿锵有力,声调协和,可谓技艺精湛,炉火纯青。
  梁衡在散文的多个门类都用力很深,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尝试,并在各个门类都有经典力作问世,对于散文文体有精深的造诣,有强烈的散文文体自觉意识。同时,梁衡总结自己多年的创作,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过去陈旧僵化的“杨朔模式”进行批判,继而树立自己的理路,追求散文的“三层次”美,提倡用文学翻译政治,写“大事、大情、大理”,在写作技巧上讲究“文章五诀”,即“形、事、情、理、典”。在这个过程中,梁衡形成了自己的文体特征,辨识度极高。季羡林先生曾说:“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尚无第二人。”@2这个评价是极高的,然而也是很恰切的。梁衡作为当代散文家,既有文体意识,又有理论体系,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称得上是一位散文文体家。
  a茅盾:《读〈呐喊〉》,《名家论鲁迅》,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b参见梁衡:《论“杨朔模式”对散文创作的消极影响》,《我的阅读和写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224—230页。
  c参见梁衡:《文章三层美》,《我的阅读和写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194—195页。
  d参见梁衡:《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我的阅读与写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188—191页。
  e参见梁衡:《文章五诀》,《我的阅读和写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196—198页。
  f!7何西来:《美之理趣》,见高深、高小立主编:《梁衡散文研究》,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第10页。
  g梁衡:《晋祠》,《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h!2梁衡:《这思考的窑洞》,《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第13页。
  i梁衡:《武夷山:我的读后感》,《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j梁衡:《试将稿纸当画纸——散文创作自由之二》,《只求新去处》,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转引自李万武:《梁衡散文的审美特性》,《文学评论》1998年第5期。
  !1杨扬:《大叙事中的小细节——梁衡政治散文读后》,《名作欣赏》2016年第25期。
  !3梁衡:《大无大有周恩来》,《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4梁衡:《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版,187页。
  !5梁衡:《我的阅读经历》,《我的阅读和写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8页。
  !6参见梁衡:《我写〈张闻天〉》,《我的阅读和写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286—296页。
  !8参见李万武:《苦吟出华章》,见高深、高小立主编:《梁衡散文研究》,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9梁衡:《把栏杆拍遍》,《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0梁衡:《草原八月末》,《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166页。
  @1梁衡:《壶口瀑布记》,《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2季羡林:《追求一个境界——谈梁衡的散文》,《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代序。
其他文献
巴斯德说过:“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翻开科学史,我们会发现,许多科学家在科学发明历程中走了九十九步,最后离成功只差一步时,却永远失去了发明的机会。回顾这些事件
一、案由申请人高某,男,51岁,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1989年由外地调入某市被申请人处工作。申请人自2002年12月7日至2003年9月15日期间在被申请人处担任××组长,利用职务之便
·沈阳北新客站是全国第一个大型综合性铁路旅客站,总面积为60000m~2。其中铁路站舍用房和综合服务楼各占50%,既方便旅客,又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客站采用线上式,占地少,铁路
任务型教学是国家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教学途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
一、现代社会的友谊人是一种孤独的动物。孤独类似于饥饿,无论制造多少食物都不能满足饥饿,无论拥有多少亲情、爱情、友情都不能消除孤独。在古代,诗人大多居官,是统治阶级集
一、概述秦皇岛新建二期、三期煤港工程中,翻车机房为工程的核心。二期煤港翻车机房(以下简称3~#工程)长43.5~m宽31.5~m高15.5~m,外墙内部上下对应各有横梁五条,横梁两端与
本文以实际材料论述了煤矸石填土地基的建筑性质,其突出问题是不均匀性和自然性。并以较大篇幅探讨了改良其建筑性质的处理手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
几十年以前,科学家个人奋斗还有可能在尖端科学上做出重大发现或发明,如爱因斯坦建立狭义及广义相对论,居里夫妇在天然放射性现象方面的卓越贡献。科学发展到今天,尖端科学
据“EI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刊2016年第35卷第11,12期和增刊2分别发表论文21,22,97篇,被EI COMPENDEX收录论文共140篇,收录率为100%。 According to the data released b
到2049年,即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国全体公民将人人具备科学素质。这是中国科协近日提出的“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的远景目标,旨在改变目前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只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