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色教育是当前教育整体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促进学生精神世界建设以及精神品质提高方面产生积极作用。文章主要围绕小学中段开展红色教育的有效策略展开探究,详细介绍了讲述先烈事迹,回顾峥嵘岁月;参观红色景点,增强实际感受;开展实践活动,学习优秀精神等几种有效教育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红色教育;有效策略
新中国的成长历史是一部充满了艰辛奋斗的历史,正是有了无数前人的付出与牺牲,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社会发展程度已经到达一定水平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记历史,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够走得更远。小学阶段教育中,对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能够使学生理解历史,从中受到优秀精神感染,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实现健康成长。小学中段学生已经逐渐摆脱以往的稚嫩,逐渐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念,在此阶段开展的红色教育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对学生的指导意义更加明确。学校与教师在对小学中段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一、讲述先烈事迹,回顾峥嵘岁月
学校与教师在对小学中段学生开展紅色教育过程中,能够利用的方式有很多,在红色教育的初期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先烈事迹。一方面,学生能够从先烈事迹当中感受那段艰苦岁月,对先烈的付出与牺牲有一定了解;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思考,尤其是学生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种种优越条件与先烈的艰难困苦环境进行对比,能够使学生对先烈的选择与行为有更深入思考。教师在采用这种方式对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过程中,不能够只使用单调的口头解说方式,需要采取灵活生动的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视频以及网络资源向学生介绍不同先烈的事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有关先烈生平的发展轨迹,使学生掌握先烈投身革命的活动轨迹,将先烈的事迹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考虑,理解革命烈士的选择。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有关纪录片,形成对先烈的多方面理解,教师还能搜集网络上的有关访谈采访资料,通过先烈的后人以及相关人士的讲述为学生塑造更加清晰的先烈形象。学生在这种方式中能够对先烈有更清楚认识,也对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有更深刻认识。
二、参观红色景点,增强实际感受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先烈事迹能够引起学生内心的触动,使学生对艰苦奋斗的实践感触更深。但这种方式仍然属于间接教育手段,对学生的触动较为有限,还应该利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后续红色教育,在巩固前一阶段教育成效的基础上有所加深。斗争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却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痕迹,这些痕迹是对那段岁月无言的证明,学校组织学生对红色景点参观,能够对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的刺激,给予学生更为强烈的红色教育感受。
例如,学校在对中段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红色资源进行积极利用。学校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景点,在参观真实存留下的物品过程中,学生产生比观看视频更加直观而强烈的感受。在学生参观红色经典过程中,学生对内容讲解的感触更深,与学生在课堂上曾经接触到的事迹进行对照,能够使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时段有更深的感受。教师在学生参观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记录观后感,不做限制,学生的感情自然流露,显示出学生在这其中受到的教育效果。
三、开展实践活动,学习优秀精神
开展红色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不忘艰苦岁月,在前辈精神的鼓励下投身于新时代的建设中,为祖国的强身而更加努力。因此,小学在对中段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过程中也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育,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红色教育是无效的红色教育,必须将红色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有所付出才能体验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层面的教育成果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实现红色教育的应有意义。
例如,学校与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机会。“小小交警我来当”“社区老人我照顾”“帮扶学困生”等都是学校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学生在这种力所能及的活动中能够感受到运用自身力量帮助他人的成就感,能够感受到奉献的价值,在学生稚嫩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记。学生通过这种活动不仅有效发挥自身价值,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实现红色教育对学生精神品质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小学中段开展红色教育的有效方式多种多样,学校与教师需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与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指导策略,有效开展中段学生的红色教育。学校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先烈事迹,为学生树立起初步认识,进一步在参观红色景点中加深学生的教育感受,最终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优秀精神,实现既定的红色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立胜.红色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融合方式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58.
[2]赵万奎,董付进.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红色教育”实践——以沂南县马牧池乡中心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2018(02):19-21.
关键词:小学教育;红色教育;有效策略
新中国的成长历史是一部充满了艰辛奋斗的历史,正是有了无数前人的付出与牺牲,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社会发展程度已经到达一定水平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记历史,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够走得更远。小学阶段教育中,对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能够使学生理解历史,从中受到优秀精神感染,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实现健康成长。小学中段学生已经逐渐摆脱以往的稚嫩,逐渐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念,在此阶段开展的红色教育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对学生的指导意义更加明确。学校与教师在对小学中段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一、讲述先烈事迹,回顾峥嵘岁月
学校与教师在对小学中段学生开展紅色教育过程中,能够利用的方式有很多,在红色教育的初期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先烈事迹。一方面,学生能够从先烈事迹当中感受那段艰苦岁月,对先烈的付出与牺牲有一定了解;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思考,尤其是学生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种种优越条件与先烈的艰难困苦环境进行对比,能够使学生对先烈的选择与行为有更深入思考。教师在采用这种方式对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过程中,不能够只使用单调的口头解说方式,需要采取灵活生动的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视频以及网络资源向学生介绍不同先烈的事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有关先烈生平的发展轨迹,使学生掌握先烈投身革命的活动轨迹,将先烈的事迹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考虑,理解革命烈士的选择。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有关纪录片,形成对先烈的多方面理解,教师还能搜集网络上的有关访谈采访资料,通过先烈的后人以及相关人士的讲述为学生塑造更加清晰的先烈形象。学生在这种方式中能够对先烈有更清楚认识,也对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有更深刻认识。
二、参观红色景点,增强实际感受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先烈事迹能够引起学生内心的触动,使学生对艰苦奋斗的实践感触更深。但这种方式仍然属于间接教育手段,对学生的触动较为有限,还应该利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后续红色教育,在巩固前一阶段教育成效的基础上有所加深。斗争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却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痕迹,这些痕迹是对那段岁月无言的证明,学校组织学生对红色景点参观,能够对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的刺激,给予学生更为强烈的红色教育感受。
例如,学校在对中段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红色资源进行积极利用。学校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景点,在参观真实存留下的物品过程中,学生产生比观看视频更加直观而强烈的感受。在学生参观红色经典过程中,学生对内容讲解的感触更深,与学生在课堂上曾经接触到的事迹进行对照,能够使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时段有更深的感受。教师在学生参观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记录观后感,不做限制,学生的感情自然流露,显示出学生在这其中受到的教育效果。
三、开展实践活动,学习优秀精神
开展红色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不忘艰苦岁月,在前辈精神的鼓励下投身于新时代的建设中,为祖国的强身而更加努力。因此,小学在对中段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过程中也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育,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红色教育是无效的红色教育,必须将红色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有所付出才能体验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层面的教育成果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实现红色教育的应有意义。
例如,学校与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机会。“小小交警我来当”“社区老人我照顾”“帮扶学困生”等都是学校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学生在这种力所能及的活动中能够感受到运用自身力量帮助他人的成就感,能够感受到奉献的价值,在学生稚嫩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记。学生通过这种活动不仅有效发挥自身价值,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实现红色教育对学生精神品质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小学中段开展红色教育的有效方式多种多样,学校与教师需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与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指导策略,有效开展中段学生的红色教育。学校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先烈事迹,为学生树立起初步认识,进一步在参观红色景点中加深学生的教育感受,最终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优秀精神,实现既定的红色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立胜.红色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融合方式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58.
[2]赵万奎,董付进.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红色教育”实践——以沂南县马牧池乡中心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2018(0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