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大力开展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是适应新形势下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养的需要。
【关键词】学校 德育 校园文化 管理机制
家庭教育由于受传统体制、“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各级各类学校至今仍存在着延用“升学率”“毕业率”等指标评估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现象,社会、家长乃至学生仍存在着以唯升学独成才的观念。这就严重左右了基础教育“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办学方针。我在学校德育处工作了五、六年,以我现有工作经验,我以为:德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大力开展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是适应新形势下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养的需要。然而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现实是许多中小学校无论是管理体制、办学方针、运转机制、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诸方面已不全适应新时代发展过程的要求,与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实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我们怎样做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流于形式而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体现“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这是每个德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就此我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1、建立一支求真务实的德育工作队伍
1.1 要有一个团结奋进、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即领导班子要有事业心、有能力和魄力,只有这样的领导班子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2 要有一个敢于打硬仗的实施部门。
1.3 要有一批育人理念创新、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成材先成人,育人先育德,德育工作并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校师生齐抓共管的工作的思想理念。只有这样人人心中有德育,为人处事处处讲德育,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校,德育无痕。
2、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渗透德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的总称,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舆论文化等,想要使校园文化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来达到德育育人的目的,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1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德育管理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教学楼的装饰及教学设施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证校园的亮化,厕所、楼道的灯必须有专人管理,保证夜間只要有师生进出灯就必须亮。这是从师生和学校的安全角度出发。要保持校园环境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2.2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德育管理机制。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德育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德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德育规章制度和考核、奖励、惩罚细则。在制度的建立 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为了保证德育制度的贯彻落实,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工会、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德育处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公安局、派出所、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有了如此良好的校园文化为依托,德育工作必然会落到实处。
3、家庭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启蒙、升华和延伸
提高家长科学教子,以德育人的能力,才能推动德育工作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真切切、确确实实地落到实处。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家长的素质对孩子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目前面对的家长大多都是如下的家长:①家庭没有家教意识;②家长没有教育能力,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对于这种现状我们该怎么办?是两耳不闻校外事,只管学生校内事?还是从提高国民素质的大局出发,想办法从最低点着手办好校内、校外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素质?我想对于我们德育工作者来说后一项是我们唯一所能选择的。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防止不良家长给学生带来的坏影响,是为德育争取良好的社会氛围,拓展德育工作成果走出学校走进社会的有效办法。
3.1 培养一批对家庭教育有专门研究和在教育孩子上有成功经验、科学方法的教师,让他们深入到孩子家庭,在家长空闲时间由单位组织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的培训。
3.2 在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组建家长学校的领导机构。以家长会为契机,举办家长以德育人专题讲座,教给家长一些常用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讲座使家长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素质,做到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使孩子成长为校内校外一个样,家里家外一个人,表里如一, 品学兼优的创新性人材。
【关键词】学校 德育 校园文化 管理机制
家庭教育由于受传统体制、“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各级各类学校至今仍存在着延用“升学率”“毕业率”等指标评估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现象,社会、家长乃至学生仍存在着以唯升学独成才的观念。这就严重左右了基础教育“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办学方针。我在学校德育处工作了五、六年,以我现有工作经验,我以为:德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大力开展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是适应新形势下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养的需要。然而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现实是许多中小学校无论是管理体制、办学方针、运转机制、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诸方面已不全适应新时代发展过程的要求,与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实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我们怎样做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流于形式而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体现“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这是每个德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就此我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1、建立一支求真务实的德育工作队伍
1.1 要有一个团结奋进、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即领导班子要有事业心、有能力和魄力,只有这样的领导班子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2 要有一个敢于打硬仗的实施部门。
1.3 要有一批育人理念创新、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成材先成人,育人先育德,德育工作并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校师生齐抓共管的工作的思想理念。只有这样人人心中有德育,为人处事处处讲德育,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校,德育无痕。
2、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渗透德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的总称,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舆论文化等,想要使校园文化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来达到德育育人的目的,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1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德育管理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教学楼的装饰及教学设施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证校园的亮化,厕所、楼道的灯必须有专人管理,保证夜間只要有师生进出灯就必须亮。这是从师生和学校的安全角度出发。要保持校园环境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2.2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德育管理机制。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德育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德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德育规章制度和考核、奖励、惩罚细则。在制度的建立 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为了保证德育制度的贯彻落实,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工会、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德育处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公安局、派出所、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有了如此良好的校园文化为依托,德育工作必然会落到实处。
3、家庭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启蒙、升华和延伸
提高家长科学教子,以德育人的能力,才能推动德育工作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真切切、确确实实地落到实处。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家长的素质对孩子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目前面对的家长大多都是如下的家长:①家庭没有家教意识;②家长没有教育能力,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对于这种现状我们该怎么办?是两耳不闻校外事,只管学生校内事?还是从提高国民素质的大局出发,想办法从最低点着手办好校内、校外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素质?我想对于我们德育工作者来说后一项是我们唯一所能选择的。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防止不良家长给学生带来的坏影响,是为德育争取良好的社会氛围,拓展德育工作成果走出学校走进社会的有效办法。
3.1 培养一批对家庭教育有专门研究和在教育孩子上有成功经验、科学方法的教师,让他们深入到孩子家庭,在家长空闲时间由单位组织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的培训。
3.2 在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组建家长学校的领导机构。以家长会为契机,举办家长以德育人专题讲座,教给家长一些常用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讲座使家长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素质,做到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使孩子成长为校内校外一个样,家里家外一个人,表里如一, 品学兼优的创新性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