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新探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71941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思维方式、教学方法、鼓励创新、及时评价等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做好阅读有效性教学进行了多角度有创意的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139-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加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行开放型教学,通过改革传统教学中束缚学生思维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语文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我们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2 提供迁移机会,巩固运用学法
  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并不是一教就会,一点即悟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已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例如学生学习了查字典解词,联系上下文解词及结合生活实际解词等方法之后,就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新词。又如还可进行段与段之间的学习迁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及散文中常有反复出现的情节或相同结构的段落,学习此类课文,教师要在教好“例子”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运用学习“例子”的方法进行后几段学习。
  3 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发展
  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注意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
  积累一定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认知策略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因此,语文学法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与学习策略的培养密切联系,并把着眼点放在后者。
  例如在划分段落的教学中,学生因运用分段方法不同而产生分歧时,教师不要简单地裁判谁对谁错,或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展示各自的思路及理由,借助讨论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使学生领悟如何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的真谛。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
  4 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像。
  5 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一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護。在赞扬声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把学生推倒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建设一个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环境,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教学。学生的学习是需要多多鼓励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提问、回答问题中的亮点,及时给予鼓励,给以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高起来。需要注意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制订计划,自找合作伙伴,大胆探究,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努力完成任务,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时间是什么?时间有多重要?为什么?……这么多种问题里面,你一定有一个问题在其中,现在,晓玲叮当姐姐就来告诉你,什么是时间?时间有多重要?我用心去欣赏这本书,我看着看着,发
本试藥在中性溶液中,顯蓝紫色,弱酸性中顯桃红色,强酸性中顯大红色,弱(酉兼)性中顯绿色和强(酉兼)性中顯黄色。它全部顯色的範围,约在pH10—11.0,較现用各种指示劑(Indicato
五年级的植物学课程有两个中心课题来说明,米丘林学说的本质及其在优秀的米丘林工作者李森科院士的工作中的继续发展. 这两课就是“米丘林的生平及其活动”与“李森科院士(
三年以來在中央人民政府正確領導之下,在教育上已做了恢復、整頓和初步調整的工作,而且在若干方面得到了發展。今後更要進一步地有計劃地來培養幹部和提高勞動人民的文化水
“六一”儿童节那天,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回到教室传阅自己的“战利品”——奖状。“老师!小静的奖状被人亲了一个口红印!”突然,教室里传来小权的喊叫声,“口红印下
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材,小学美育日渐受到重视。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提高儿童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文教学是进行美育的良好途径。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第一
一總的教学计划每學期开学之初,各科教師根据东北教育部製訂的教学计划、自然科舉各科課程纲要,再根据學校具體情况,製訂出個人教學計劃(草稿)。在這個基礎上共同討論,做出
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但对学生来说既看不到也摸不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外,还要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相、电影、电视等现代化教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研发了校本教材——《钦州童谣》。《钦州童谣》有其独到的创作源泉和内容,具有鲜明浓厚的地方色彩。该校利用《钦州童谣》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收
班上有个小女生,在作业本及试卷上的姓名,不断地变换,一会儿叫江婷,一会儿叫杨诗婷,好像在和老师捉迷藏。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对她说:“诗婷,如诗一样的名字,多好!你以后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