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星潮六十载

来源 :星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ue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2009,60年祖国面貌沧桑巨变,60年人们着装日新月异,60年时尚大潮无穷变幻。从服装、首饰到化妆品,从购物到情感,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美丽经历见证着中国60年方方面面的变化。购物不再凭票,衣着不再蓝灰绿,说爱不再口难开……不管你是不是潮人,相信这些生活的印记也会唤醒你曾经的记忆。当然,任何一种风潮都是在当时的文化背景和思潮中催生出来的,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更代表了一部分思想活跃新潮的人群。而真正懂时尚的人根本不看潮流,日本的潮流教父说:“我不知道这些年轻人为什么崇拜我,他们想和我一样,只是他们不知道我在做什么。”
  
  


  1949--2009
  1949年新中国成立,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健康风尚与服装款式色调也随着大军南下西进而传遍全国。但经历十年“文革”后,便满街尽是“蓝蚂蚁”和“灰蚂蚁”。1978年,一个“法国裁缝”以游客身份来到中国,他所到之处都会引来围观人群。人们好奇地想多看两眼这个穿着奇特的洋人,却又不敢凑太近。一年后,这个洋人受邀在北京做了一场时装秀,此后,他的个人品牌也逐渐成为了中国人认识并认可的第一个外国品牌。这个“法国裁缝”就是皮尔卡丹。其实皮尔卡丹第一次来中国并非是想通过非正式渠道偷偷来探听虚实,而是当时中国官方就不接受“时装”那一套,也就不可能发出正式邀请。于是政府在皮尔卡丹的身份审核上,被定为“裁缝”。皮尔卡丹称自己是小企业,正是这个小企业,比众多国际大牌早了10年敲开中国的时装大门,可以说是在国门解锁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这个反应不仅为他打开一片新天地,也为中国人开启了一扇封闭已久的窗。
  无论何时何地,衣服都是身份象征,即使在30多年前满街都是“灰蚂蚁”和“蓝蚂蚁”时也不例外。那时要能拥有一身绿军装说明你出身在“红色家庭”,住在某个军队大院享有荣耀与特权。就拿老百姓搞不到的自行车来说,那些“根正苗红”的干部子弟们都是一水儿的“二八永久”招摇过市。中山装几乎见不到,那时中山装只有在特定场合才能穿,一般人会在结婚时做一套穿一天,然后就在衣柜里供一辈子。
  作为特殊人群的专属装备,军装自然稀缺,只配给,不出售。哪怕是军队编制人员,也不能多领,只能以旧换新。但这完全不影响群众的仿效热情,无论军装还是军帽,都有各种“A货”,不过只是“国防绿”的才是让人羡慕的正品。其中“将校呢”大衣更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款式和现在的呢子大衣相仿,墨绿色、高垫肩、大翻领、双排扣,其罕有程度堪比现在的宾利和劳斯莱斯。这么一件“将校呢”大衣要是留到现在,价值也丝毫不逊色于Amani高级成衣。其次是棉的军大衣,当时能穿上一件80年代崔健用来表现《一无所有》的军大衣走在路上就很自信。70年代末期,颜色以黑色和藏青色为主的“棉猴”成为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的另一种选择。
  虽然从80年代开始,西方时尚随着他们的各色产品和服务一起涌进中国,掀起了各种潮流。相比之下,还是30年前的军装范儿更接近一个独立文化思潮,甚至是种信仰。从没有任何一种时尚能达到如此高度,甚至吸引了波普大师安迪 · 沃霍尔的中国之行。当年学校里的半大小子们为了抢军帽而大打出手的情况屡见不鲜,叶京曾说“那时候,谁要是穿了一身‘将校呢’大衣走街上,要是没有一身功夫,走不出二里地,估计就得剩一小裤衩了。”这股狂热一直持续到70年代。
  


  多年前,我们用特殊的文化和社会背景造就了一个不可复制也不具备延续性更不被外界认可的时尚。它现在看来很土,不被年轻人理解。但是很遗憾,只有那时的范儿最正。即使封闭的罐子打开了,我们也只不过是随着别人跟风,变换着自己的姿态,只能捡别人玩剩下的,还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玩,无论怎么改变都没有真正抓住其精髓。正是如此,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设计师和服装定制,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时尚产业。
  2008年,奥运会在家门口盛大开幕,这可是“灰蚂蚁”和“蓝蚂蚁”做梦都不敢想的。有人觉得刘欢在这百年盛典上穿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黑T恤,太糊弄,太没档次。但其实刘欢很清楚自己最该做好的是什么,也许硬把自己塞进笔挺的燕尾服,还煞有介事地打个领结才显得滑稽。这是个该开开慧眼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时候了,别再只做表面功夫。
  
  1949--1979 波普在中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旗袍靓丽辉煌的地位被干部装所取代。社会鄙夷挂红穿绿的奢侈服饰风尚,人们对美的追求转化为对革命工作的狂热。劳动最美心灵最美被社会认同。到6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因素影响,服饰进入了制服时期。普通女人们被武装渐渐模糊了性别特征,列宁装和军装成了主流,大家统一的灰、蓝、绿,而这种看似统一的无个性,确是波普艺术的真正精髓。也只有较高地位的知名人士的服装仍保持着端庄华丽,像宋庆龄这一时期仍穿着她喜爱的旗袍。
  
  代表人物
  


  秦怡: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曾主演《农家乐》、《两家春》、《摩雅傣》、《北国江南》等影片,并在《女篮5号》、《铁道游击队》、《林则徐》、《青春之歌》、《海外赤子》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她的美丽曾感动中国影坛。
  王心刚、田华:王心刚和田华是当时的偶像级演员,此图中正是他们共同出演的电影《猎字99号》的剧照。而他们当时身着的军装也是大众风靡的服装。
  孙道临:已故演员孙道临曾主演了《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雷雨》、《詹天佑》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电影。也是当时的大众偶像。
  
  那时流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在那个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的年代,有这样的顺口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是那一代年轻人似乎并不是把美把装饰穿在身上,而是把建设、革命、热情和理想这样一些简单而崇高的理念穿在身上。中山装、列宁装、工装、军服等是他们的首选。
  
  


  中山装:解放后,进驻各个城市的干部都穿灰色的中山装,这样的装束实际就是老解放区干部的打扮:洗得发白的灰色四兜棉布中山装。革命热情激励青年学生争相效仿,之后传遍大江南北。后又出现了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等中山装系列。加之毛主席喜欢灰色的中山装,就将小领改为阔而长的新型尖领等的毛式服装。这些都成为当时的主流款式。
  军装、列宁装:色彩对于服装来讲是多么重要。可在50年代,灰、蓝、绿的无彩色服装却被人欢欣雀跃地争相模仿着。女同胞抛弃裙子,不分春夏秋冬穿起了裤子,列宁装、军装是当时英姿飒爽的时尚先锋。列宁装也是50年代干部们的标志性服饰。
  旗袍:建国后,旗袍被一种纯朴的平民化流行服装所取代。从这个时期开始,那些制作上乘和典雅的旗袍,只在为数有限的外事活动中展现。宋庆龄一生钟爱旗袍。
  工装背带裤:工装背带裤成为那时的新时尚,也是当时先进青年热爱劳动努力生产的表彰,要知道当时能当上工厂里的工人有多难,工、农、兵、学、商,在人群中穿着工装背带裤是身份的象征。
  球衣:60年代的球衣是一种绒衣,是毛衣还不普遍时的替代品,基本只有一种款式:套头、大翻领,颜色也只有红色和蓝色两种,胸前要是印上“XX青年突击队”就更威风了。
  布拉吉:50年代末,前苏联某领导人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号召穿花衣,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一时间,布拉吉成为时尚。“布拉吉”是俄语音译,即连衣裙。这种款式健康活泼,流行了很久,但“文革”后被打成反修。
  红卫兵装:十年“文革”,人人爱“武装”。无论大人小孩,几乎人人都有一套红卫兵装。鲜艳夺目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人人都湮没在黑、深蓝、军装黄和白色的服装之中。
  
  1979--1989 走出灰暗的年代
  由于1966年至1976年整整十年的“文革”运动,使得7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时尚风同60年代末期的一样,最流行穿的依旧是草绿色军装。到了1976年岁末,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服饰的坚冰逐步消融了。西方的奇装异服悄悄地闯入了国门,人们追求美的意识逐渐苏醒。中国即将走出那个“灰蓝黑绿”的时代。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国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8年。人们看到大喇叭裤、蝙蝠衫。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中国,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80年代。
  
  代表人物
  张瑜:1980年的银幕上,张瑜的庐山一吻,震落了亿万心灵堆积十年的灰尘,《小街》回眸时的齐耳短发,成为那个年代女孩流行的“张瑜”头,新中国第一位“双料影后”在人性复苏时,成为青春偶像。在电影《庐山恋》中,张瑜换了43套服装,早在80年代就超越了《花样年华》中张曼玉那不断变换的旗袍,而《庐山恋》在庐山连续播出的次数,也早已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她用浪漫和个性洗礼了一个时代的爱情观,她清纯秀丽的面孔成为一代人心中自由爱情的象征。她宠辱不惊,怀抱平常心,在一次次命运转折处,实现自己人生的超越。
  刘晓庆:刘晓庆的名字是和中国电影近30年的进程联系在一起的。1978年,她和陈冲演绎了中国第一部“青春偶像剧”——《小花》,这是一部在中国现当代电影史上充满创新意味的电影。在那个逐渐打开国门、放眼世界的时代,观众涌进电影院,重新燃起了对电影的热情。 刘晓庆这样回忆那个时代,“我们这一代电影人出色地完成了新时期电影复兴的任务,很多人对我说:你的电影影响了我的一生。”大银幕下的刘晓庆也是时尚的先锋和爱美的代表,她向来敢穿,从80年代至今,刘晓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着装品位。
  张蔷:1986年的美国《时代》周刊登了一篇介绍对本国音乐作出贡献的新秀的文章,把张蔷和惠特尼•休斯敦、邓丽君等一起评为“年度全球最受欢迎女歌手”。这是19岁的张蔷第一次登上主流媒体,也是中国内地第一位女歌手登上《时代》周刊。还不到20岁的她凭借没完没了翻唱迪斯科歌曲成为内地最有影响力的销售天后,200万盒是她留给中国音像业的销售记录。爆炸头、蝙蝠衫、红嘴唇、彩色眼影也是张蔷为那个年代时尚的贡献。
  崔健:1986年,崔健和《一无所有》这两个无法分开也不能分开的名字,成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人们清晰而深刻地记住了他标志性的演出服装:绿军装、紧身牛仔裤、黑色大头皮鞋、系在额前的一块红布成了崔健早期舞台形象的代表。刺目的绿色与当时的时尚潮流背道而驰。当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内地的人们盲目接受各种时尚的流行色彩和服装款式时,崔健不合时宜的传统服饰又恰恰捕捉到了摇滚乐的神髓:不羁的反叛。
  
  那时流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封闭已久的国门一旦打开,外面世界的美丽时尚便蜂拥而入,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贫乏的生活也确实太需要“真善美”的滋润。服饰的美让人们感到生活的甜蜜,我们的生活空间不能没有美丽的点缀。时尚率先与国际接轨,人们早已厌倦了灰、蓝、绿的单一色调,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追求新款服饰。牛仔裤裤腿较瘦,线条分明,有助于下腹紧绷和收起,给人利索,轻快的感觉。夏季的连衣裙花色繁多穿着舒适,有飘逸的动感。一时间,蝙蝠衫、棒针衫、滑雪衫纷纷登场,成了服饰的亮点。
  
  小白鞋、回力鞋:回力鞋、飞跃鞋,小白鞋也是白帆布运动鞋的别称,不少30岁以上的人对这几种鞋怀有强烈的怀旧情结,具有同等怀念价值的东西还有与小白鞋相匹配的白鞋粉。如今的回力和飞跃鞋已经被老外和国内的时尚青年奉为至潮单品。
  的确良:当时极少数可以被称为“料子”的化纤纺织品,主要用于制作衬衫。因其比棉布更轻薄,曾一度被写作“的确凉”。
  喇叭裤:1976年岁末,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服饰的坚冰消融了。喇叭裤悄悄闯进了国门,80年代初,喇叭裤成了所向披靡的时尚单品。但当时喇叭裤也被扣上了“修正主义”的帽子,一条裤子却背负太多非议。当国门打开,喇叭裤像雨后春笋般迅速横扫神州。
  花衬衫:花衬衫是喇叭裤的最佳拍档。贴身款式,穿的时候一定要敞开领口处的两个纽扣,衣服下摆也一定要塞进裤子里。
  进口蛤蟆镜:喇叭裤、花衬衫加高跟皮鞋,再带上一副进口蛤蟆镜,是当时最时尚的打扮,但也需要极大的勇气。在戴蛤蟆镜时,最正的范儿是不能揭下镜片上的标签,以显示是进口货。
  张瑜头:电影《小街》中由张瑜饰演的女主角,因为家庭成分被归为“黑五类”,没有资格留长头发,所以留了这样的发型,但这在当时发型缺乏变换的年代,马上成为时尚和标新立异的代名词,无数女青年冲进理发店对师傅说“我要剪一个张瑜头。”
  牛仔裤:70年代末牛仔裤传入我国,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80年代大家思想活跃,牛仔裤被故意撕破,裂口、破洞、毛边成为最流行的标志。
  荷叶边裙子:20年代曾经流行的荷叶边连衣裙在这个时期再次成为流行的服装款式,在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后,成为时尚女性的争相模仿者。
  黄裙子:1986年,一篇《北京流行黄裙子》的文章,反应了当时灵敏的个体摊贩迅速推出了一批黄裙子的现象。在西单夜市上放眼望去,一排排黄裙子有如一丛丛盛开的黄玫瑰。
  蝙蝠衫:80年代蝙蝠衫风靡一时,成为喜欢霹雳舞的时髦青年必备的行头。因为袖子宽大,跳起柔姿、霹雳、太空舞来,袖子忽闪忽闪,与舞蹈动作相得益彰。
  健美裤:8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最疯狂的裤型,一度大规模流行,当时几乎所有女性都穿过。后来健美裤的材料变得多种多样,不过基本特点没变:贴身、高弹、透风。
  
  1989--1999 时装渐欲迷人眼
  讲究品位,突出个性的风尚将服饰带入了90年代。女性服饰宛如都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性服饰开始展现成熟与阔绰,展示出了都市的无穷魅力。“时装渐欲迷人眼”,风情万种的女装,将女性的柔媚表现得淋漓尽致。开放带来的交流,交流促进发展,舶来的服装发布会,流行色发布会不断告示流行色与流行服饰。巴黎时装、米兰服饰、美国牛仔装,凡有一国服装潮流开始蔓延,便很快就会在我国大都市汇融,并演绎成中国的都市时尚。
  
  代表人物
  巩俐:1989——1990年,巩俐主演了张艺谋导演的《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的《秋菊打官司》让巩俐获得“金鸡”、“百花”双料影后,也在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最佳女演员奖,这是大陆女演员首次荣获国际大奖。如今已入籍新加坡的巩俐是中国女星的国际代言人,她创造了中国影人闯荡世界影坛的奇迹。她荣获法国骑士荣誉勋章,被《People》收录为世界上最美丽的50个人之一,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上的特别奖,第51届戛纳电影节的特邀嘉宾,被奥斯卡委员会接纳为会员,也是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
  王志文:1994年由赵宝刚执导的连续剧《过把瘾》一把捧红了王志文和江珊,王志文更是凭借对剧中人物的精准把握一举成为少女崇拜的偶像和男人们模仿的对象。在《过把瘾》中,消瘦的王志文身着牛仔裤、旅游鞋和收边夹克的形象风靡全国,在之后的《东边日出西边雨》和《刑警本色》等影视作品中,他依然延续着时代特点的休闲夹克造型。
  四大天王:所有80后们绝不会对四大天王感到陌生,在我们儿时刚接触港台音乐时,最好听的声音,最时髦的装扮也无非就是四大天王了吧,而很多80后自小就迷上期中某位,顺其自然成了他们的铁杆粉丝。他们在90年代初出现在歌坛,有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他们以各自非凡的魅力在华语歌唱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魔岩三杰:80年代唱着《一无所有》的崔健,作为一副催化剂,引发了90年代整个中国摇滚界的繁荣景象,唐朝和黑豹等经典乐队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1994年春天,魔岩唱片旗下的三位重要一人同时推出了新专辑:窦唯《黑梦》、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何勇《垃圾场》。中国摇滚界从此进入了以“魔岩三杰”为领军人物的黄金时代。
  
  那时流行:这世界变化快
  1998年,某时尚杂志上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大意是:假如昨天在米兰或巴黎发布的一种时装款式今天出现在北京或上海一位女性的身上,你千万不用奇怪。90年代,中国服装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经实现了与世界的同步。奢侈、豪华、昂贵不再是用来批判西方生活方式的专用词,而成为人们理直气壮追求的生活目标,对名牌的崇拜成为高尚品位的表现。
  
  海魂衫: 60年代中期,走到大街上放眼一望,年轻人和孩子们几乎都穿海魂衫。但到了90年代,“魔岩三杰”之一何勇就以一身海魂衫加红领巾亮相在乐迷面前,迅速成为摇滚青年的模仿对象。流行了许多年后,海魂衫已经变为衣柜里永远不会过时的服装之一。
  摇滚皮衣:当时摇滚为愤怒青年所缔造的“男子汉”形象所备受推崇,年轻男性的长发、摇滚皮夹克、紧身裤和靴子等装束成为摇滚符号,迅速在大街小巷蔓延开来。
  文化衫:印有各种标语和图案的肥大T恤成了街头彰显个性的代表,千奇百怪的有着当时文化现象的文化衫迅速传播着当时大众的世界观。
  高帮鞋:高帮旅游鞋也是当时的至潮单品,如今潮流轮回,它又出现在当今潮人的脚下。
  高刘海:当时女人们吹得高高的刘海,被男人们俗称为“招手停”,因为当时“面的”的流行,这种刘海被戏称为站在街上,不伸手也能让出租车叫停。如今还有些50岁左右的妈妈们一直保留着这样的刘海。
  文眉:我们追求美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下来,文眉、割双眼皮变成中国女性整容第一步,当时流行又粗又黑的眉毛,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审美,所以现在又出现了很多洗眉的服务。
  高垫肩、双排扣西装:邓爷爷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于是各种人等先后下海,不管是否真正成功,反正一时间,大街上穿着高垫肩、双排扣西装,看似老板的人多了起来。
  BP机、大哥大: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那时腰上别着BP机,手上拿着大哥大的“大款”比比皆是,人人嘴上都念叨着盘条、车皮等大买卖,人们打个面的也得用拿着大哥大的那只手拦车。
  呼啦圈:90年代,呼啦圈这种外来的健身方式一经引进,便迅速传遍了全国。一时间男女老少的生活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休闲运动所包围。
  哈日:1994年哈日族以崇尚日本明星的风潮从台湾地区吹到了内地,在1970年代后出生的人中风行开来。他们出门玩滑板,穿HIP-HOP服装,扎头巾,穿松糕鞋和有短流苏的裙子。
  哈韩:很不适合东方人过于矮小身材的穿着搭配方式像寒流一样瞬间席卷中国,而这股潮流恰好叫“韩流”。
  
  1999--2009个性才是王道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在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体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
  
  代表人物
  章子怡:1998年到2008年,章子怡用十年完成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十年,从零开始,15部电影,从《我的父亲母亲》到《梅兰芳》至少23个奖项,;十年,从中戏学生到国际巨星,她是最年轻的戛纳电影节评委;十年,从13平方米筒子楼,搬入北京豪宅;十年,她一路飙升的不只有身价,还有那一路攀升的衣着品味……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她的成功表面是幸运,背后是艰辛;她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无数演员梦寐以求的历程,她就这样在好评与争议中走过了十年。很多人认为章子怡的成功是靠运气,那只能说,她运气好了十年。
  周杰伦:已经成为华语乐坛销量保证的周杰伦,高中毕业后被吴宗宪“相中”,于2000年发表的第一张唱片《JAY》一经问世,立即轰动亚洲乐坛,第二年《范特西》又风靡世界流行音乐界。这几年周杰伦当制作人、做老板、拍电影、玩音乐,一刻都没闲着。而作为年轻朋友追捧的偶像,周杰伦也从没停止爱国宣传,他的观念是:越中国越时尚。
  陈冠希:自1999年正式于香港娱乐圈崭露头角后,陈冠希曾拍摄多部电影,发过多张专辑,迅速成为新生代的超人气小天王。虽然自“艳照门”事件后,陈冠希的口碑确实不怎么样,但我们实在不能不说他是个实实在在有时尚触觉和商业头脑的潮人。做设计、创品牌、当老板,这些都不过是艺人身份掩盖下的“副业”,和任何经营一样,把品牌做到一定程度后挖掘文化内涵,把品牌升值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必经之路。在华人娱乐圈,只有陈冠希把他的品牌做到了这个地步。
  宋祖英:宋祖英自《小背篓》以来,陪伴了80后的成长,但把她放在新世纪的代表人物里实在因为她这两年为中国式时尚做的贡献。自建国以来,我们的演员和所谓的艺人明星们便纷纷向老外看齐,玩些别人玩剩的并不适合自己身材的时尚,也只有民歌手坚持中国式时尚和美丽。那些融入了中国元素的定制礼服让老外看傻了眼,去年奥运会闭幕上与多明戈合唱《茉莉花》的宋祖英也让世界看到了真正的东方时尚。
  
  当今流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多年来,中国年轻人追赶时尚的脚步从未停歇,但我们始终逃不出“中国制造”的尴尬,中国虽然以服装制造大国著称,但始终有一些争议:档次低、利润薄,制约了中国服装出口档次和效益的提高。2005年配额取消,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服装出口名牌的培育和推广也渐渐展开。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星光大道上,明星们永远被问到“你看上去很漂亮,你穿的是谁?”而几乎所有大牌设计师也在为一个潜在的问题而紧张:“今年,谁还在穿你?”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矛盾与统一始终是中国服装设计的焦点,但进入新世纪,“中国创造”也在悄然兴起。
  
  唐装:2001年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
  复古:复古是传统和时尚的高度结合。大街上的帅哥靓女们都忙不迭地把麻的、丝的、缎的中式衣服往身上套。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真实,一种精致。
  旗袍:一部《花样年华》使张曼玉在片中展示了数十款旗袍。张曼玉的演绎倾国倾城,将旗袍这种典型的中国式服装集中呈现在全世界面前。旗袍热卷土重来。
  高级成衣定制:由著名高级成衣定制设计师郭培打造的2009宋祖英鸟巢音乐会的服装可谓又一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创造。其中的两套服装“牡丹”和“苗族”也有宋祖英的设计想法。从设计特点和理念来讲,牡丹是从“花”的角度来诠释宋祖英的优雅气质。牡丹作为中国唯一的国花,而宋祖英作为一个优秀的女性典范,所以给宋祖英的定位要像牡丹花一样唯美、高贵。而高圆圆、范冰冰出席国际电影节红地毯时的礼服,也是出自国内高级定制设计师之手,而这些服装也都有一个个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借着“年年有鱼”、“踏雪寻梅”等这样的中国词汇,中国创造,中国式时尚也将在国际上传播开来。
  
其他文献
2011年3月10日,新元文化产业俱乐部联合北京汇信合智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影视投资基金与影视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和乔丽致酒店成功举办。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吴锡俊、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军、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影视文化行业组负责人张亚波、联盟影业董事长《武林外传》出品人郝亚宁、鼎盛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总裁梅洪、华盈星
期刊
郝为成立君为传播  当时与王京花、常继红等并称京城四大经纪人的郝为率先成立了经纪公司——君为传播,主要业务为承办现场大型活动、文化经纪和影视整合营销等,旗下艺人多为实力干将,如王学兵、殷桃、罗刚、齐欢等。    华谊兄弟经纪公司成立  在通过广告、影视制作等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华谊兄弟开始把触角伸向经纪行业,成立了华谊兄弟太和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并且请来内地第一代“金牌经纪”王京花坐镇。香港影视明星
期刊
受访:沈丹萍(著名演员,签约于北京华艺映象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华艺映象让我找到了家    大学毕业以后,我就分到北影厂做演员,那时候根本没有经纪的概念,演戏不挣钱,完全是为祖国的电影事业做贡献。我只知道诚实做人、踏实演戏。80年代初,拍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之后,就开始有很多人找我演戏。我曾经和一个导演合作过六次,到后来,我接戏纯粹是帮忙,没有报酬。有时候找你的人没有责任心,开始说用你来
期刊
很多人都会觉得娱乐圈特别神秘,对明星的世界也充满好奇,其实对于这个圈子的人来说,一切都只是工作,与其他行业没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明星们的工作是在大众的关注下进行的。如果用其他行业的专业术语来形容,明星很大程度上就是商品,而经纪公司就是制造商品的生产线,其工作流程也无外乎以下几个环节:挑选原材料(签演员)→生产(演艺生涯规划)→包装(形象包装)→销售(贩卖明星)→售后服务(明星品牌塑造)。    挑
期刊
艺人、经纪人、制作人、媒体与大众的演艺沙盘    如果说,偶像与明星已变成幕后经纪人精心谋划的产品,娱乐演变成一场场精心组织的营销的话,那么,十年来的营销手段有什么样的长进,艺术产品又有着怎样的变化,经纪的市场前景有着怎样的蓝图和增长空间,经纪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在未来的10年里,又会给世人呈现一个怎样的期许、跃上一个怎样的大舞台?始终是徘徊在投资人、制片人、经纪人、导演、演员,甚至媒体心中的
期刊
不知何时起,国内盛行一股“小眼美男”之风,深邃、有风度、不失幽默都是他们的标签,这个年代,“忧郁”男人早已不再火热。提起影坛内多位“小眼美男”,王喜、佟大为、孙红雷都是代表性人物,然而你却也不会忘记“赵锦焘”这个名字。打《闯关东》起,一人分饰“小半達”、“小任”两角,就足够让人印象深刻;到近期的热播大戏《铁梨花》、《钢铁年代》,赵锦焘都担纲了关乎剧情发展的重要角色。他,在年轻小姑娘心中,火了;在影
期刊
罗丹说过:“只有性格的力量,才能造就艺术的美。”  吴东魁正是这样一位用妙手丹青创造艺术之美,用高尚情操谱写人生真谛的人。  在他风势盎然、灵动多姿的作品前,真正撼人心魄的是他坚毅不屈的奋斗精神,淡定从容的豁达胸襟,和他关注社会、关爱未来的仁爱之心。      吴东魁简介  吴东魁,195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著名国画家、鉴赏家、收藏家、教授,享受政府津贴的国画一级美术师,鲁西南画派创始人。现任吴东
期刊
这部以八十年代为背景的电视劇,取材于现实题材,直视家庭伦理之下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冲突和矛盾,在爱情、亲情、乡情、友情等情感的纠葛上给予了理性的评判。    由蒋雯丽,孙淳主演的三十三集情感大戏《幸福来敲门》20日正式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电视剧一上演即得到收视飘红的开场彩,在全国同时段收视中位列第一,平均收视轻松达3.241%。观众对本剧的关注热度也持续升温,从第1集到第4集,收视一路飙升。  《幸福
期刊
通常人们认为偶像剧中的花样美男是不切实际的:英俊潇洒,彬彬有礼。然而陈楚河却就是这么一位。在台湾,若提起他的名字,准会引得一片尖叫,不仅因为他俊美的相貌,也因为他沉稳睿智。清秀、文雅、睿智,读懂这些关键词,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是现今两岸三地偶像剧的宠儿,为何剧中的感情纠葛,皆因他而起。    偶像剧并不简单    “趋势剧或者偶像剧,都是拍摄手法,不应该有太严格的界定。”  长久以来,陈楚河在偶像
期刊
2月28日,时尚悬疑电影《荒岛情未了》在海南文昌正式开机,全体主创出席了开机仪式。导演喻瀚湫对外界称该片是中国版《迷失》的说法做出了解释:虽然在很多元素上与《迷失》相似,但该片中国化的东西却是非常多,与《迷失》有着很大不同。    告别“武松”  陈龙走进时尚新片  2月28日上午10点28分,由武汉现代城建集团和中影集团出品、北京华夏星城影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北京东方睿海影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