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文心雕龙》和《诗品》这两本著作对《楚辞》的评述,分析了《楚辞》的语言和情感特点,提出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关键词]楚辞 语言 情感 分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理论获得重大发展,产生了诸如《文心雕龙》这样“体大而虑周”和《诗品》这样“思深而意远”的巨著,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独特传统。这两部巨著都涉及到对楚辞的评论。本文试从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和钟嵘《诗品》中涉及楚辞作品及作家之处入手,分析刘勰的楚辞观和钟嵘的楚辞观点的相异之处,从楚辞语言和情感两大特点入手进行学习和研究。
《文心雕龙》和《诗品》对楚辞语言特色的分析
1.《文心雕龙》对楚辞语言特色的分析
《文心雕龙》中提到历代学者的楚辞观。例如:淮南王刘安认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这给予屈原《离骚》很高的评价。历代学者对《离骚》的看法不尽相同,所以作者刘勰特作《辩骚》一篇来评价屈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引用了这些名家的看法,认为对屈原的评价无论是好是坏,都有些偏激,所以提出了批评。“褒贬任声,抑扬过实,可谓鉴而弗精,习元而未核者也。”这就是说看问题不深刻,主观片面。刘勰这些批评都是很中肯的。他指出,“文辞丽雅”并不是屈原作品的缺点所在,相反地,辞采的华丽只是楚辞作品的风格和语言特色。“将核其论,必征言焉。”也就是说,评价是否正确必须要从屈原的作品实际出发。
刘勰认为楚辞固然比《诗经》略逊一筹,然而却是“辞赋之英也”,他指出对于屈原及其作品不能从是否引用儒家经典的标准来衡量,而且在此基础上,给了楚辞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气势超越了古人而文采盖世,认为没有人可以达到如此的高度。
2.《诗品》对楚辞语言特色的分析。
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第—部全面、系统研究五言诗的理论批评著作。在风格匕,它确定了三个源头——《国风》《小雅》、《楚辞》。关于《楚辞》,六朝文人对其的态度与汉代学者相比是有些不同的。汉人多注意屈原的忠君爱国之隋,将这种感情与政治相联系。而六朝文人则多从艺术表现方面加以体会,与政治不甚有联系。从六朝文人的评论中,表现出了—种倾向,那就是“抽去届子悲怆的政治内容”,而是将屈赋作品作为表现强烈情感,摇荡陛灵和辞采艳逸的美文加以欣赏。
《诗品》的突出特点就表现在他摆脱了以往文学评论观点对待作品是否依经立义的儒家观点,他反对甩典。他在序里说:“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感,亦何贵于用事?”并举出许多诗歌的名旬说明“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文心雕龙》和《诗品》对楚辞情感特色的分析
1.《文心雕龙》对楚辞情感特色的分析
《文心雕龙》肯定了楚辞的以怨刺为主的精神实质和艳彩的辞赋形式。刘勰特别指出“楚国讽怨,则《离骚》为刺”,认为《离骚》是讽刺怨恨之作。整个楚辞都是以“怨刺”为感情抒发的基点,尤其突出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和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将香革美^的意象结合诗歌作者本身的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和情感经历,从而更有现实感,也会让人感到更加现实,赢得了后世文人的赞同,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2.《诗品》对楚辞情感特色的分析
钟嵘认为受《楚辞》这个系统影响的五言诗人很多。这个系统诗人的创作特点是怨而愤,悲而少壮。《楚辞》一系列作品在怨愤凄苦的同时,具有缠绵悱侧的特点。
《诗品》中还提到了班婕好、王粲等,钟嵘认为他们的诗皆源于楚风,有着忧虑缠绵的特点。钟嵘认为诗人创作诗歌是主客体相互结合的产物,既有“物之感人”的客观因素,也包括“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抒发情感的主观作用。在这二者之间,钟嵘更看重的是后者,生活的矛盾和诗人坎坷不幸的遭际。从这点来看,钟嵘品评《楚辞》派诗人,虽对其诗歌形式或者其他的内容提出了异议,但对这一系列诗人的诗歌风格特点还是基本肯定的。
关于《文心雕龙》与《诗品》对楚辞语言特色
及情感特色分析的比较
“体大而虑周”的《文心雕龙》中形成的刘勰的楚辞观和“思深而意远”的《诗品》中形成的钟嵘的楚辞观,在本质上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然而在语言特色、情感强烈程度上却各有特色。
1.从语言特色的分析来看,《文心雕龙》与《诗品》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都肯定了楚辞辞采华美、艳丽的特点。例如《文心雕龙》不同意班固以屈原“文辞丽雅”作为作品缺点的观点,认为评价作品就应该从作品本身出发,承认他的语言特色。而《诗品》对楚辞语言特色的态度则更为明显,它赞扬楚辞派五言诗人华美的辞采和艳丽的风格。
在对楚辞语言特色的分析对比中,我们也看到了二者明显的不同。那就是针对文学作品是否需要引经据典的观点。《文心雕龙》的文学批评立足点是基于儒家思想的,而《诗》品完全摆脱了儒家思想对文学批评的影响。相反,钟嵘十分反对文章用典。在文章是否用典这方面,成为了两部书最大的分歧之处。
2.从情感特色的分析来看,两部书都定了楚辞的凄怨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而不同之处在于,楚辞之“怨”重在强调个人的不幸身世机遇导致的“怨诽之情”,感情比较激烈。这种不可遏制的激情,与屈原坚定的个性有关。作品中包含着对君王的怨,对小人的恨,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哀叹。而钟嵘似乎更加看重强烈的身世之悲引发的怨,钟嵘更重视自然景物引发人们的诤隋,更重视生会生活、个^遭遇引起的怨情,即“物之感人”的观点。
[关键词]楚辞 语言 情感 分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理论获得重大发展,产生了诸如《文心雕龙》这样“体大而虑周”和《诗品》这样“思深而意远”的巨著,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独特传统。这两部巨著都涉及到对楚辞的评论。本文试从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和钟嵘《诗品》中涉及楚辞作品及作家之处入手,分析刘勰的楚辞观和钟嵘的楚辞观点的相异之处,从楚辞语言和情感两大特点入手进行学习和研究。
《文心雕龙》和《诗品》对楚辞语言特色的分析
1.《文心雕龙》对楚辞语言特色的分析
《文心雕龙》中提到历代学者的楚辞观。例如:淮南王刘安认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这给予屈原《离骚》很高的评价。历代学者对《离骚》的看法不尽相同,所以作者刘勰特作《辩骚》一篇来评价屈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引用了这些名家的看法,认为对屈原的评价无论是好是坏,都有些偏激,所以提出了批评。“褒贬任声,抑扬过实,可谓鉴而弗精,习元而未核者也。”这就是说看问题不深刻,主观片面。刘勰这些批评都是很中肯的。他指出,“文辞丽雅”并不是屈原作品的缺点所在,相反地,辞采的华丽只是楚辞作品的风格和语言特色。“将核其论,必征言焉。”也就是说,评价是否正确必须要从屈原的作品实际出发。
刘勰认为楚辞固然比《诗经》略逊一筹,然而却是“辞赋之英也”,他指出对于屈原及其作品不能从是否引用儒家经典的标准来衡量,而且在此基础上,给了楚辞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气势超越了古人而文采盖世,认为没有人可以达到如此的高度。
2.《诗品》对楚辞语言特色的分析。
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第—部全面、系统研究五言诗的理论批评著作。在风格匕,它确定了三个源头——《国风》《小雅》、《楚辞》。关于《楚辞》,六朝文人对其的态度与汉代学者相比是有些不同的。汉人多注意屈原的忠君爱国之隋,将这种感情与政治相联系。而六朝文人则多从艺术表现方面加以体会,与政治不甚有联系。从六朝文人的评论中,表现出了—种倾向,那就是“抽去届子悲怆的政治内容”,而是将屈赋作品作为表现强烈情感,摇荡陛灵和辞采艳逸的美文加以欣赏。
《诗品》的突出特点就表现在他摆脱了以往文学评论观点对待作品是否依经立义的儒家观点,他反对甩典。他在序里说:“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感,亦何贵于用事?”并举出许多诗歌的名旬说明“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文心雕龙》和《诗品》对楚辞情感特色的分析
1.《文心雕龙》对楚辞情感特色的分析
《文心雕龙》肯定了楚辞的以怨刺为主的精神实质和艳彩的辞赋形式。刘勰特别指出“楚国讽怨,则《离骚》为刺”,认为《离骚》是讽刺怨恨之作。整个楚辞都是以“怨刺”为感情抒发的基点,尤其突出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和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将香革美^的意象结合诗歌作者本身的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和情感经历,从而更有现实感,也会让人感到更加现实,赢得了后世文人的赞同,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2.《诗品》对楚辞情感特色的分析
钟嵘认为受《楚辞》这个系统影响的五言诗人很多。这个系统诗人的创作特点是怨而愤,悲而少壮。《楚辞》一系列作品在怨愤凄苦的同时,具有缠绵悱侧的特点。
《诗品》中还提到了班婕好、王粲等,钟嵘认为他们的诗皆源于楚风,有着忧虑缠绵的特点。钟嵘认为诗人创作诗歌是主客体相互结合的产物,既有“物之感人”的客观因素,也包括“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抒发情感的主观作用。在这二者之间,钟嵘更看重的是后者,生活的矛盾和诗人坎坷不幸的遭际。从这点来看,钟嵘品评《楚辞》派诗人,虽对其诗歌形式或者其他的内容提出了异议,但对这一系列诗人的诗歌风格特点还是基本肯定的。
关于《文心雕龙》与《诗品》对楚辞语言特色
及情感特色分析的比较
“体大而虑周”的《文心雕龙》中形成的刘勰的楚辞观和“思深而意远”的《诗品》中形成的钟嵘的楚辞观,在本质上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然而在语言特色、情感强烈程度上却各有特色。
1.从语言特色的分析来看,《文心雕龙》与《诗品》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都肯定了楚辞辞采华美、艳丽的特点。例如《文心雕龙》不同意班固以屈原“文辞丽雅”作为作品缺点的观点,认为评价作品就应该从作品本身出发,承认他的语言特色。而《诗品》对楚辞语言特色的态度则更为明显,它赞扬楚辞派五言诗人华美的辞采和艳丽的风格。
在对楚辞语言特色的分析对比中,我们也看到了二者明显的不同。那就是针对文学作品是否需要引经据典的观点。《文心雕龙》的文学批评立足点是基于儒家思想的,而《诗》品完全摆脱了儒家思想对文学批评的影响。相反,钟嵘十分反对文章用典。在文章是否用典这方面,成为了两部书最大的分歧之处。
2.从情感特色的分析来看,两部书都定了楚辞的凄怨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而不同之处在于,楚辞之“怨”重在强调个人的不幸身世机遇导致的“怨诽之情”,感情比较激烈。这种不可遏制的激情,与屈原坚定的个性有关。作品中包含着对君王的怨,对小人的恨,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哀叹。而钟嵘似乎更加看重强烈的身世之悲引发的怨,钟嵘更重视自然景物引发人们的诤隋,更重视生会生活、个^遭遇引起的怨情,即“物之感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