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翼超混沌系统的线性反馈控制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為了奠定新四翼超混沌系统应用的理论基础。首先,比较新四翼超混沌系统与一些经典混沌或超混沌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结果新四翼超混沌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值最大,说明新四翼超混沌系统具有更强的混沌特性;其次,对新四翼超混沌变量y和u进行线性反馈控制,应用Lyapunov函数方法,发现系统的所有状态变量能够指数稳定到原点,并系统具有很大的控制域;最后,数值仿真表明在控制域内任取一点,设计的线性反馈控制器是有效的。
  关键词:新四翼超混沌系统;Lyapunov函数;线性反馈控制;指数稳定
  中图分类号:O415.5
   文献标志码:A
   自从美国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了LORENZ混沌系统[1]以来,混沌系统的构造和控制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陈关荣和吕金虎利用混沌反控制方法,分别发现了著名的CHEN系统[2]和L系统[3]。随后LIU构造了一个四翼混沌系统[4],尽管后来被证明该四翼混沌系统是假的, 却引起了学术界对四翼和多翼混沌系统研究的兴趣。文献[5]提出一个具有双曲正弦非线性项的四翼三维混沌系统。文献[6]构造了一个具有四翼吸引子的超混沌系统,计算出其最大Lyapunov指数值为5.879 4,并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文献[7]构造了一个四翼超混沌系统,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绘制了系统的分岔图及Lyapunov指数谱,分析了随参数变化时系统动力学行为的演化,但其最大Lyapunov指数值小于1,系统的混沌特性不强。文献[8]基于三八超混沌系统[9],通过增加一个外激励信号的方法,得到了一个新四翼超混沌系统,该系统具有两个正的Lyapunov指数值,且最大Lyapunov指数值为6.146 2,具有较强的混沌特性,在工程技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混沌系统是非线性随机系统,对初值具有极端敏感性,因此对混沌的控制和应用是科学界长期以来普遍关注的焦点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0]。混沌控制的著名的方法有:参数微扰法[10]、时滞反馈控制法[11]、自适应控制法[12]、滑模控制法[13]、线性反馈控制法等。其中,参数微扰法是1990年美国Maryland大学的三位科学家OTT,GRELOGI和YORKE提出的一种混沌控制方法,后来为了纪念这三位科学家,将这种方法称为OGY方法。在混沌系统参数已知的条件下,线性反馈控制法具有控制系数易于计算、控制器结构形式简单,电路实现容易等优点。
  基于以上讨论,本文通过Lyapunov指数方法,分析新四翼超混沌系统的混沌特性,并构造线性反馈控制器,对其进行线性反馈控制,为新四翼超混沌系统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1 新四翼超混沌系统
   从表1可以看出,与其它经典混沌系统或超混沌系统相比较,新四翼超混沌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值最大,新四翼超混沌系统的混沌特性更强。因此,该系统在保密通信、图像加密、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混沌控制是混沌应用的前提,也是混沌研究的最重要领域。同时,利用结构形式最简单、电路容易实现的控制器实现混沌控制,是混沌控制研究的不懈追求。本文对新四翼超混沌系统利用状态反馈控制器进行控制,将系统的混沌状态控制到预期运动状态。
  2 线性反馈控制
  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系统达到预期的稳定状态,最常见的反馈控制就是对系统的所有状态进行线性反馈控制。若能够对系统(1)尽可能少的状态变量进行线性反馈控制,则控制的结构形式就更加简单,电路实现更加容易。但经过推算,仅对系统(1)的某一个状态变量实施线性反馈控制,不能够消除其混沌行为而趋于稳定状态。若对系统(1)的任意两个及以上状态变量实施线性反馈控制,就能够使系统稳定到预期的运动状态。
  从图2可以看出,新四翼超混沌系统具有很大的控制域。为了验证控制器对新四翼超混沌系统(1)的控制效果,分别任意选取控制域(I)中的A点和非控制域中的B点设置控制器,选取系统(1)初始值为(x(0),y(0),z(0),u(0))=(6,2,2,3),观察受控系统(2)状态变量的变化情况。
  图3所示为控制域(I)中A点线性反馈控制器对新四翼超混沌系统的控制效果。当t∈[0,20]时,系统(1)处于超混沌运动状态。在t=20 s时,对系统(1)施加线性反馈控制器v2=my,v4=nu,其中m=40和n=30。当t∈[20,40]时,受控系统(2)的各状态变量迅速趋于零,说明在控制域(I)中任意选取一点,设计线性反馈控制器,能够将新四翼超混沌系统(1)的各状态变量控制到原点。
  图4所示为非控制域(II)中B点线性反馈控制器对新四翼超混沌系统的控制效果。当t∈[0,20]时,系统(1)处于超混沌运动状态。在t=20 s时,对系统(1)施加线性反馈控制器v2=my,v4=nu,其中m=20和n=20。当t∈[20,40]时,受控系统(2)的状态变量z不能趋向于零,说明在控制域外的区域任意选取一点,设计线性反馈控制器,不能够将新四翼超混沌系统(1)的状态变量控制到原点。
  4 结论
  对新四翼超混沌系统的Lyapunov研究发现,其最大Lyapunov指数值大于一些经典混沌系统或超混沌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值。进一步说明新四翼超混沌系统的具有更强的混沌特性,在实际工程技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通过推算发现仅对新四翼超混沌系统中某一个状态变量实施线性反馈控制,不能够彻底消除其混沌行为,如果对其任意两个及以上状态变量实施线性反馈控制,就能够使系统稳定到原点。通过对其状态变量y和u进行线性反馈控制,发现新四翼超混沌系统具有很大的控制域。   在控制域內任取一点,设计线性反馈控制器,能够将新四翼超混沌系统的状态变量指数稳定到原点,在控制域以外的非控制域所取的点,设计的线性反馈控制器不能使其状态变量稳定到原点。
  参考文献:
  [1]LORENZ E N. Deterministic non-periodic flow[J]. Journal of Atmosphere Science, 1963, 20: 130-141.
  [2]CHEN G, UETA T. Yet another chaotic attracto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1999, 9(7): 1465-1466.
  [3]L J, CHEN G. A new chaotic attractor coined[J]. Int. J. Bifurcation and Chaos, 2002, 12(3): 659-661.
  [4]LIU W, CHEN G. A new chaotic system and its generation[J]. Int. J. Bifurcation and Chaos, 2003, 13(1): 261-267.
  [5]WANG Z, VOLOS C, KINGNI S T, et al. Four-wing attractors in a novel chaotic system with hyperbolic sine nonlinearity[J]. Optik, 2017, 131:1071-1078.
  [6]张莉,谢悦,安新磊. 一个具有四翼吸引子的超混沌系统[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3(6): 490-496.
  [7]高智中. 新四翼超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5(2): 87-90.
  [8]李德奎. 一类多翼混沌吸引子系统的设计与仿真[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1(1): 33-37.
  [9]李德奎. 三八超混沌系统的时滞反馈控制[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7(6): 24-29.
  [10]吴德华, 林毅. 基于混沌的汇流瓶颈区交通流模糊控制与仿真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4(6): 110-114.
  [11]OTT E, GREBOGI C, YORKE J A. Controlling chaos[J]. Physics Review Letters, 1990, 64(11): 1196 -1199.
  [12]徐昌进. Arneodo混沌动力系统的时滞反馈控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3):1-8.
  [13]LI D K. Modified functional projective synchronization of the unidirectional and bidirectional hybrid connective star network with coupling time-delay[J].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2019, 24(4): 321-328.
  (责任编辑:于慧梅)
  Abstract:
  In order to lay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new four-wing hyperchaotic systems. Firstly,the largest Lyapunov exponents of the new four-wing hyperchaotic systems are compared with the largest Lyapunov exponents of some classical chaotic or hyperchaotic systems, it is found that the largest Lyapunov exponent of the new four-wing hyperchaotic system is the largest, which shows that the new four-wing hyperchaotic system has stronger chaotic characteristics. Secondly, when state variables y and u of the new four-wing hyperchaotic system are linear feedback controlled, by using the Lyapunov function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all the state variables of the system can be exponentially stable to the origin and the system has a large control domain. Finall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s that choosing any point in the control domain to design the linear feedback controller is effective.
  Key words:
  new four-wing hyperchaotic system; Lyapunov function; linear feedback control; exponential stability
其他文献
变系数空间自回归模型是变系数模型在空间数据分析方面的推广,因其众多的应用背景而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确认模型中系数是否真正随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是应用变系数空间自回归模型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Bootstrap检验方法研究了变系数空间自回归模型中的常系数项的辨别问题,为建立半变系数空间自回归模型提供依据.最后,通过模拟试验验证Bootstrap检验方法在有限样本容量下的有效性.数值模拟分别考察了误差项服从不同分布、空间滞后相关系数变化以及解释变量共线性程度不同时,Bootstrap方法逼近其零分布的准确性
采用流变学手段、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原位升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2种环氧树脂灌封料的固化动力学,并对其固化工艺进行设计与验证。采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方程计算得到2种灌封料的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0.76 kJ/mol和61.61 kJ/mol。根据DSC非等温曲线外推法获得体系的理论固化温度及时间,并依此得到的固化物与原始条件制备的固化物进行力学性能对比,发现影响固化工艺设计的关键因素是温度和时间。研究结果可为环氧树脂灌封料的固化工艺条件设计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云南镇雄羊场磷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磷矿床,隐伏于羊场背斜核部。本文对羊场磷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背景、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矿体特征及空间分布等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床形成于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矿体赋存于梅树村组碳酸盐岩含磷岩系中;沉积环境为浅海碳酸盐台地干热潮坪环境(潮间-潮下带),沉积相为潮间-潮下间歇高能富白云岩、磷块岩相,由北西往南东海水逐渐变深,矿化变弱,矿体总体从聚磷盆地中心向周边有变薄趋势;矿床类型为海相沉积型层状磷块岩矿床。矿床形成过程为上升的海流把富磷的海水带到浅海地带时,由于温度升高和压力降
以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PDMA)为大分子链转移剂、苯乙烯(St)为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分散聚合制备了PDMA-b-PS-b-PDMA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胶束。考察了固含量和疏、亲溶剂链段比对胶束尺寸、形貌的影响。固含量为25%和30%时,胶束形貌转化过程是从球状、蠕虫状向囊泡状胶束发展,最终得到大小2种尺寸的嵌段共聚物形貌囊泡。固含量为30%,疏、亲溶剂链段比为300∶32和400∶32时,分别获得平均粒径约为900/310 nm和400/210 nm的大小囊泡;固含量为25%,
文中合成了反应型有机磷酸酯功能阻燃剂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甲基丙烯酸酯(DOPOAA),并通过水相沉淀聚合制备了原位共聚改性的阻燃聚丙烯腈,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阻燃聚丙烯腈链段组成,并通过与二乙基膦酸甲基丙烯酸酯(DEAMP)进行对比,详细研究了改性聚丙烯腈的热稳定性和燃烧行为。结果表明,芳环结构有机磷酸酯DOPOAA与单体丙烯腈的竞聚率较为接近;原位共聚改性的聚丙烯腈热稳定性与阻燃性能显著提升;较脂肪结构磷酸酯阻燃剂DEAMP,DOPOAA在气相中也起到了关键的阻燃作用,且在较低
以合成的高邻位热塑性酚醛为模板,通过与甲醛的加成反应制备了高邻位热固性酚醛树脂,经溶液静电纺丝、盐酸溶液固化获得了纳米酚醛纤维,最终利用KOH活化获得了高邻位热固性酚醛基纳米活性炭纤维。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制备物的结构、性能变化,并观察了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通过比表面积和亚甲基蓝(MB)/碘吸附分析了纳米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和吸附性能,获得了比表面2606 m2/g、MB吸附量1643.0 mg/g、碘吸附量2731.1 mg/g的高邻位热固性酚醛基纳米活
人造石材在抛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料,废料直接填埋占用土地资源,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以人造石材抛磨废料为瓷化填料,制备可陶瓷化的人造石材抛磨废料/三元乙丙橡胶复合物,可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研究聚磷酸铵(APP)用量对复合物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烧蚀所得陶瓷体的瓷化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APP能提高陶瓷体的瓷化强度,当APP用量为80 phr时,冲击强度最高为0.44 kJ/m2,三点弯曲强度最高可达11 MPa。随APP用量增大,陶瓷体外观逐渐完整,表面凹坑减少,陶
以Q235钢为基体材料,采用室温空压喷涂的方法制备了纯聚酰胺酰亚胺(PAI)涂层及SiC和聚四氟乙烯(PTFE)填充的PAI复合涂层。采用MMW-1型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当SiC和PTFE的填充量分别为10%和0.8%时,PAI复合涂层摩擦学性能达到最优。对于纯PAI和PAI+10%SiC复合涂层,在40 N的载荷下,滑动速率的增加会导致摩擦系数的降低,但会降低其耐磨性。然而,在120 N的高载荷下,其在低中滑动速率下表现出最高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对于SiC+10%SiC+0.8%
摘 要:本實验对丽江紫乌头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研究,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中分离得到一种新型C-19二萜生物碱,利用溶剂缓慢挥发法得到单晶并对其进行结构解析,通过CCDC数据库查询为一新型晶体结构,CCDC: 2007957。  关键词:丽江紫乌头;新型C-19二萜生物碱;晶体结构  中图分类号:R284;Q949.746.5   文献标志码:A   丽江紫乌头Aconitum e
采用普通共混方法及原位微纤技术制备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聚乳酸(PLA)共混物,通过扫描电镜、力学性能测试和动态流变性能测试对材料形貌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对于POE/PLA普通共混物,PLA以球形颗粒分布在POE基体中,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无明显的屈服行为,PLA质量分数为20%时,材料拉伸强度为6.6 MPa;PLA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对于POE/PLA微纤共混物,PLA在POE中形成了PLA微纤,当微纤的质量分数为10%时,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呈现双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