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趋势与管理运营研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o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阐述了转型期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揭示了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影响高校体育俱乐部深入开展的因素,并提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手段与运营建议。
  [关键词]转型期 体育教学 俱乐部 发展趋势 管理运营
  [作者简介]乔小杉(1972- ),男,陕西府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陕西 西安71007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8-0185-0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和教学内容(项目),了解该项目技术原理和组织参与形式,从而达到体育锻炼终身受益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其掌握运动技能,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其目标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相适应。因此,如何在转型期更好地发挥该模式的功能,以使其更好地促进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一、转型期高校体育教育的时代目的
  
  1.为了落实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于欧洲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其倡导者法国的P.伦格兰德认为:“教育应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地学习的过程。今后的教育应当是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体育作为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中的社会活动行为,决定了高校体育成为高等基础教育的必然,这不仅是个体健康生存的需求,同时也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体育技能的掌握过程与习惯的养成过程决定着个体参与和培养单位工作的长期性。所以,高校体育教育应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紧扣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进行教学改革。任何脱离该指导思想之外的改革,都有违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2.为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一项面向21世纪的、国家对全体国民作出的全方位的、持续性的体育发展战略规划。它要求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倡导全民做到“每人每天参加一次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体育健身方法”,到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高校体育应以此为切入点,审时度势,正确把握国家课程目标,根据学校自身的软件、硬件条件设计校本课程,其教学组织方式的选择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使学校的课程选择制度更趋于人性化,而且其课外开展的形式也更接近个体的主观需求,适于长期开展与参与。任何游离该主题之外且不切合主体真实需求的教学改革,都是形而上的,流于形式的改革必将流产于实践中。
  3.为了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国政府在1990年颁布了《体育卫生条例》,2000年颁布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实施办法》,2001年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2年颁布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些文件都显现着国家对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的热切关注,也显示了社会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时逢全球一体,正值国势兴盛,察今日与未来世界主宰,唯科技与人才。如何造就合格人才,使繁荣国势更加昌盛,不仅是学校体育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民族国家的民生方略。因此,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必然是以人的健康发展为前提的改革。只有适应个体的发展需求,才能实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作为人天生具有的行为意识,由于附加了教育与课程的要求,难免使其本身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所抑制。实现体育与课程要求的有机结合,关键在于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过于模式化,已不适应当今学生的需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组织模式遵循“三自主、三贴切”:即课程内容选择自主(项目俱乐部选项课)、课外活动参与形式自主(自主参加课外俱乐部)、课程考核内容自主(在范围项目类别内选择考核内容);以上“三自主”必须是以“三贴切”为原则:即贴近学生心理与身体状况需求、贴近学生运动参与和技能形成需求、贴近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对社会适应性的需求。
  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总趋势将在很长时期内体现其价值,它以保障人的健康生存需求为主。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构建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突出参与的自主性,淡化技能教学;实现管理的开放性,将教学内容逐步转向生活化、娱乐化、个性化与社会化的格局;建立以学生选择授课教师的逆向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之间展开竞争,以促进其能力的提高,从新的角度建设师资队伍,以使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三、影响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深入开展的因素
  
  1.滞后的教学观念与组织方法。俱乐部是众多个体为了共同的爱好,自觉、自愿、自发、自主组成的,受一定章程要求的,有利于个体与社会发展的组织机构,它具有良好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高校体育教学采取俱乐部模式不仅可以缓解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心理压力,也可以将教育的现实从课堂模式转化为生活模式,进而使其更具有适应性与实用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其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并对参与感受进行分析改进,最终才会成为身体获得。
  目前,许多高校采取不同项目俱乐部的分组选项教学是可取的。然而,其教学过程依然采取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观摩练习的模式,这使得其俱乐部教学模式徒有其表。现代课堂教学观念已由向学生传授技能、技术,转向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良好的健身方式等。毕竟普通大学生不是体育院校的专业人员,无须把技术技能培养与提高作为主要目的。如何在每周一节的体育课中,正确引导学生关注体育,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培养他们的参与习惯,将对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组织形式也由讲、教、学、练,沿革为游戏、比赛、健身保健参与“TFIT”的学习(Type of exercise——运动类别、Frequency——运动频率、Intensity——运动强度、Tine——运动时间)。滞后的教学观念与组织方法,势必会影响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
  2.体育教育旨趣不明。体育俱乐部的旨趣既包含着教育、体育的宗旨,同时也涵盖着体育的趣味,其彰显的是体育的育人方式。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大多是照搬西方竞技体育的项目内容,教师模式化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尽管选项课较之以往的普修课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但其教学内容依然是竞技体育的内容,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传教”与“学习”。目前,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这势必促使体育教学方法必须转变为“功能的介绍与活动的组织以及如何才能获得更好的体育乐趣”,而并非是获得专业的技术动作与技术能力。俱乐部模式恰好可以体现相同爱好个体的“聚”以及对于自主爱好选择、参与投入的“乐”,这一切都是体育与教育培养身心健康人才的根本。
  
  四、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开发与管理运营建议
  
  近几年,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体育俱乐部在高校先后建立起来。它标志着高校体育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体育组织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制度创新初见端倪。体育俱乐部的逐步兴起不断受到各界的欢迎与关注。笔者认为,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开发与管理运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高校体育俱乐部社会化与生活化的综合建设。当前,为学校全体师生健身提供组织、指导和服务的各种健身俱乐部是学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重点。加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综合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于常年开展体育活动并已形成相对固定人群的校园公共体育场馆,应引导其向俱乐部的方向发展,并纳入学校体育健身服务的范围,同时,要在师资、教学、训练与健康咨询等方面,给予支持、指导、帮助与检查,以增强凝聚力、提高体育锻炼的质量。二是鼓励和支持学校与周边社区联合举办俱乐部,在扩充参与人员的基础上,获得社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进而使学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成为有组织、有管理、有基础、有技术、有外界援助的多元体,实现体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教育与实践的多维结合,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校体育俱乐部运行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体育俱乐部要有利于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目前,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性质、规模、登记注册、内部管理和运作方式还很不统一,这是在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初始阶段难以避免的。因此,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其逐步规范和加强管理。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于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的俱乐部,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体育管理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并在登记注册、业务指导、管理和场地器材的配备、使用等方面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对于有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可以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在经过充分论证、明确产权、有利于其运动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金、人才、场地等条件,建立半职业俱乐部。三是对于经营性质的各类单项体育俱乐部,更要将其纳入体育市场与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范畴,明确与俱乐部会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学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规章制度,对其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3.以科学管理促进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健康发展。为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加强对体育俱乐部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体育俱乐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管理严格、运作规范、在学校以及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体育俱乐部,应及时总结经验,相互交流学习,并加以推广。二是要充分发现体育活动开展中的社会关注热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外来经验,认真开展对体育俱乐部的理论研究、比较研究,特别是对不同类型俱乐部的运作方式的研究。对体育俱乐部的物力、人力投入、运作管理、场地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等问题各学校都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三是体育俱乐部要加强内部建设,坚持为全体师生体育活动服务的正确方向,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李秉德,李定仁,杨爱程,等.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敏卿.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体育学刊,2003,10(5).
  [4]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使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在全国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通知[EB/OL].http://www.chinasfa.net/lr.aspx?id=407,2004-06-28.
  [5]曲宗湖,刘绍曾,赖天德.跨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3).
  [6]毛振明.对十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J].体育教学,2000(5).
  [7]陆作生,刘宪军.日本综合型地域体育俱乐部的运营机制及发展[J].体育学刊,2009,16(3).
  [8]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学校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
  29(1).
  [9]陈飚,张自力,谢凤辉.论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J].体育教学,2001(1).
  [10]罗建平,徐武.新时代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1,22(3).
  [11]杨文轩.21世纪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1(2).
  [12]何庆.关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5).
其他文献
现代通信系统尤其是扩频系统需要完成快速复杂的信号处理,对电路的处理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FPGA高速并行的处理能力和完全硬件实现的芯片构架及其系统实现的单片化的特点
通过建立GM(1,1)模型,结合宁波市2005年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资源的抽样调查数据,对2006~2010年期间宁波市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需求量和人才质量进行动态分析和预测.
学校概况  北京市第一〇五中学是地处海淀区东南部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的基本条件在海淀区中小学中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性。北京市第一〇五中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外地务工子弟在学生中占比例较高,尤其是初中占到整体比例的50%;中青年教师比较多,占总比例的73.7%,这是优势也是不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用于教学的计算机超出北京市办学条件要求,已经实现“班班通”;教师用计算机人手一台;教师用笔记本人手一
近年来,电生理研究的进展,对心律失常发病机理认识有所提高。但本病的治疗仍处在研究中。以往沿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本病,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药物的毒性及严重的副作用
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如何保证数字资源的长期可用性和服务的稳定性,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是当前数字图书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前沿话题.在研究分析了国外数字图书馆仓储管
[摘要]在环境化学的教学中,要突出专业特点,注重结合地方特色。文章在有效运用地方环境资源进行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技能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环境化学 污染 环保教育 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商霞(1967- ),女,山东东营人,东营职业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山东 东营 25709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
高中新课程在黑龙江省实施已近六年。六年来,新课程有力地推动了我省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对我的成长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六年也是我教学生涯中最重要的六年,伴随新课程一路成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新课程的努力践行使我做出了一些成绩,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转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看法  要转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看法,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这门课的研究对象,即究竟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
在删失场合下,当(Xi,Yi)为同分布φ混合样本时,获得了回归函数m(x)=E(Y|X=x)的3类核估计的强相合性.
针对降低火电厂供电煤耗、提高电厂的竞争力问题,结合某电厂1号机组实例,分析了发电机组的现状,介绍了该机组在降低供电煤耗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并对该电厂现存的节煤降耗潜力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以N—S方程和RNGk-ε模型为基础,采用拉格朗日颗粒轨道模型,对引风机内部流场和颗粒轨迹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得到风机内颗粒的分布情况,进而提出气流吹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