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感谢之情,绽放感恩之花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训导。然而,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如同由许多“行星”围着转的“小太阳”。因此,在少先队活动中,队员们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以自己的利益去制定行为策略,以自己的感受来决定别人的感受。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使他们丧失了设身处地尊重理解别人的能力,丧失了灵活自如转换自己角色的能力。他们不太懂得关心他人,也不尊重父母,连最基本的感激也不懂得表达,更谈不上知恩图报。作为班主任,应该及早认识到这个问题,有意识地从各个层面进行积极引导。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天,李老师在我班上完“品德与社会”课后,对我说:“我在课堂上表扬了小竺,表扬他主动捡起同桌座位下面的废纸,还主动借铅笔给其他队员。没想到丢废纸的和借铅笔的队员不以为然,说这没什么大不了。有些队员还站了起来,指出了小竺的许多缺点,真是群起而攻之啊!”我当时听了也毫不在意,心想:小竺这个人狂妄自大,又喜欢撒谎,大家当然对他有意见。过了几天,小何哭哭啼啼地来找我,说是李老师表扬她心地善良,爱帮助人,但很多队员当场站起来,以莫须有的罪名污蔑她。说完,她又嘤嘤哭泣起来。我沉思良久,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中队的有些队员惟我独尊,容不得别人的一点好。我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队员心中有他人呢?
  第二天放学前,我给队员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请大家在每天睡觉前,想想当天发生了哪些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情,想想为什么会开心,想想要感谢什么人。然后把它记在一个小本子上,一两句话就行。例如:“我中午来迟了一步,看见同桌已经帮我整理完课桌,我感到很高兴,我应该感谢他”“我有一道应用题不会做,数学老师给我讲解了几遍,我终于懂了,十分感谢他”……然后,在每周五的班队课上,同学们把自己的记录本子拿出来,把值得感谢的事情在全体队员面前讲出来。
  之后,我还把“敬礼娃娃”的故事讲给队员们听:5月13日早晨,在北川灾区的一片废墟上,一个左臂受伤的幼童躺在一块小木板做的临时担架上,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向抬着他的解放军战士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他就是郎峥,获救的郎铮以纯真的方式和举动,表达了重生的喜悦和对救他的解放军叔叔的感恩之情,让无数人深受感动。郎峥的表现令人吃惊,令人心酸,更令人佩服。队员们听了,被深深地震撼了。我见时机成熟,就趁机质疑学生:你会尊重理解他人吗?你感谢你的父母吗?你感谢老师同学吗……有的队员脸红了,有的队员不作声了,更有队员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中……
  
  二、隐隐春山淡淡情
  
  队员们虽然在感觉上认同了要尊重理解他人,要学会感恩,但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却缺少这样做的动力。饭桌上,他们享用着父母精心烹制的菜肴,却常常挑三拣四,抱怨不停;商店里,花父母的血汗钱买种种玩具,他们心安理得,认为那是天经地义;学校里,老师苦心劝导,他们却依然我行我素,对老师的劳动不屑一顾。因为他们已经把家长为他们的服务、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帮助当作了理所当然的事。同样,我们家长和辅导员也已经习惯了付出,对于是否能得到孩子的尊重理解也不在乎了,更别说啥感谢了。其实这是误解,这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能尊重理解他人,知道感谢他人的人,他才会生活得更富足,更美好!
  第一次反馈“积累感谢”时,每一位队员都宣读了自己所记录的应该感谢的人和事。很多队员都写到,感谢同学借给自己笔,感谢老师辅导作业等。如一位队员说:“我出麻疹落下了几天课,谢谢蒋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帮我补课。”另一位队员说:“我上课讲小话了,感谢蒋老师给我面子,没点我的名,只是看了看我。我下次保证认真听讲,不随便讲小话!”小竺说:“谢谢李秋洁借我三元钱。”我问他:“你还了吗?”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还没有。”我借机发挥:“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要是不还,再借很难。”队员们“感谢”的内容并不丰富,但被感谢者却是小脸发红、两眼发光。他们很谦虚地向对方表明,自己做的不多,没想到能得到这样的“感谢”,太感动了。由此,彼此间的情意越来越深。
  看到每一位队员都能够记录下每天应该感谢的人和事,作为辅导员的我打心眼里替他们感到高兴。于是,我也积极参与其中,读了我平时积累的感谢内容:“某月某日,谢谢江扬、蒋静、范银萍帮老师发作业本(他们不是课代表);某月某日,谢谢王汪涛擦黑板(他不是值日生);某月某日,上体育课纪律特别好,谢谢大家自觉遵守纪律……”
  至此,很多队员豁然开朗,觉得学会感恩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三、情渐深入渐无穷
  
  通过日常工作的点滴细节,我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活动来培养队员们的感恩之心。
  
  1 读“恩”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然也有感恩的真谛。在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读书节活动中,我推荐的《窗边的小豆豆》《盛世繁花》《爱的教育》等书成了抢手货。当队员们阅读完一篇篇有意义的文章后,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说:“这个故事真是太让我感动了!”“这个主人公的心真好,知恩图报!”“我也要做个××一样的人,多多帮助别人!”队员们不但从书中获取了知识,还通过读书启迪了心智,逐渐在幼小的心灵中烙上感恩的印疾。
  
  2 画“恩”
  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感恩伴我行”大地画比赛中,我中队队员们用绚烂的色彩、柔和的线条描绘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表达出了他们内心最直白的语言!之后,我把这些砌满感恩的画面,悬挂在学校大门口两侧。“感恩”二字就如春风细雨一般无声地融进了队员们的心田。这样的耳濡目染,打动了队员单纯的心灵,这样的氛围更甚于一堂品德课。
  
  3 唱“恩”
  针对感恩活动,我中队特地组织了“唱响心中的感恩歌”主题活动。队员们摩拳擦掌,闪亮登场。有的深情并茂地唱起了《感谢你》:“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朝霞捧出的黎明,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有的满含热泪地唱响了《烛光里的妈妈》,有的慷慨激昂地唱出了《爱的奉献》……最后,队员们一起边打手语边唱起了《感恩的心》,让在场的老师们无不动容。
  
  4 看“恩”
  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带着全体队员走进了电影院,观看电影《暖春》。这是一个平实而又感人的故事,孤儿小花被农村老爷爷收养了,老爷爷的儿子和儿媳却不喜欢这个孩子,但是小花用她的善良、勤劳感动了儿子和儿媳。小花长大后,因为感恩,在乡村做了一名教师。在影片的放映过程中,很多女孩子都忍不住掉了泪,就连一些男孩子也在偷偷抹眼泪。看完电影后,我组织队员们召开了一次小小的讨论会,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启发。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和洗涤,感恩二字被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四、此情绵绵无绝期
  
  此外,我还利用不同的节日,如:每逢“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让队员们当家,策划、参与一天的生活:买菜、洗衣服、做饭、洗刷碗筷等,让队员们从生活小事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发自内心地感谢父母、孝敬父母。
  另外,我还通过布置生活作业,培养队员的感恩之情。如:给父亲或母亲写一封信,“写”出尊重之心;算一算自己出生以来的各项开支,“算”出感谢之情;为长辈洗一次脚,“洗”出队员们的感恩之意;汶川大地震时,鼓励队员们捐款捐物,“捐”出感恩之美……通过一点点、一丝丝的生活细节,引导孩子从感谢他人的实践中,升华出自己对家庭、集体、社会的责任,甚至还有对国家的责任,从而在心中绽放感恩之花。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对生活寄予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这种基本情感的形成需要从小培养,作为辅导员的我们理应肩负起这个责任。
  当然,作为少先队活动的组织者——辅导员,首先要做好队员们的表率。在教育队员的过程中、在与队员的日常交往中,首先要尊重理解他们。在得到队员帮助的时候,要真诚地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感谢。让队员们在洋溢着浓浓的尊重理解、感谢感激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心的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的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的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愿感恩的心改变队员们的态度,愿诚恳的态度带动队员们养成好的习惯,愿良好的习惯升华他们的性格,愿健康的性格收获队员们美丽的人生!
其他文献
“天下最小的官,承担着天下最大的责任”,这就是班主任的真实写照。担任班主任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却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纷繁、复杂、琐碎,甚至有时候调侃自己成了“保姆”,但是我认为它是最神圣的工作之一。要想当好班主任,就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感知他们心灵中的秘密,其中对于那些“调皮鬼”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与其相处沟通。  在将近50个人的集体中,有些孩子不遵守课堂纪律,调皮捣蛋,打架骂
期刊
现在比较流行“80后”“90后”的说法,套用这个说法,我就是“70后”了,和改革开放同龄,如今三十有余,却常回忆童年的趣事,尽管当年条件有限,但存于心底的那份快乐却回味无穷!    育红班    我四岁之前是在和小伙伴们的疯跑玩耍中度过的。直到四岁半的时候,突然有一天父母让我们兄妹三人去上育红班(现在的幼儿园),姐姐比我大三岁,哥哥比我大两岁,我们都在一个班里。因为村里的妇女大都没文化,没人能当老
期刊
雅纯在佛光丛林学院念书,对训导老师非常不满,总是抗拒并排斥老师的要求与言教。  一日,院长星云法师将她找来,问道:“听说你对训导老师不以为然,说说看,你对她有什么不满?”  雅纯抓住机会,开始数落老师的不是,一说就是半个小时。法师并没有因忙而打断她,却不断要求雅纯再举几个例子,直到她想不起来还有什么例子时,法师就说:“你讲完了,现在可以换我讲了吗?”  法师说:“你的个性是属于黑白分明、疾恶如仇的
期刊
“城中桃李怨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词人在遥远的宋代就已经看见这溪边的白花了。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吟诵着诗句,携妻带子,来到了初春的田野,去寻找春的使者——荠菜。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才是二月下旬时光,田野里就春意浓浓了。和煦的风暖暖地摇醒枝条,催开了叶苞,也吹动了淙淙的溪水。  记忆中的荠菜通常紧贴地面,三个一簇,两个一堆,叶片绿中略紫,叶瓣有的呈椭圆形,有的长条形,边缘多是锯齿状,长大的荠
期刊
活动过程:    一、心灵视窗——认识我自己    1 自尊小测验  (阅读下面的题目,根据自己情况作出选择,圈出最适合自己情况的数字,①表示“非常符合”,依次程度递减,④表示“很不符合”)  1 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线上。①②③④  2 我感到我有许多好的品质。①②③④  3 归根到底,我更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①②③④  4 我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①②③④ 
期刊
夸奖是老师和家长常用的一种激励措施,巧用夸奖,能激发孩子“做好人”的愿望,起到很好的教育激励作用。  2009年第1期《班主任之友》刊发了郑群英老师的《警惕“表扬”的八大误区》一文,读后受益匪浅。用心才能创造感动,感动于郑老师的爱心与细心。回顾反思自己的教育,再论表扬的误区及对策,与郑老师交流。    误区一:对人不对事,含糊其辞    分析:常用表扬语有“你真棒”“好样的”“真佩服你”“不错,你
期刊
近几年学校聘用了一批八零后老师,安排在低段,承担一、二年级语文、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去年,我正好任一年级三个班的美术和写字课,并与低年级办公室相邻,日子久了,我对这几个八零后小老师,有了很深的印象,感触颇多。  去年九月入学的一年级新生特别多,每个班高达九十多人,教室里从讲台一直到后墙,坐满了学生。开始几天,放学站队都得花一节课的时间,不是往北走的找不着队,就是南队的同学跑到了北队里,北门口的家
期刊
一直以来,学校结合新教育实验的“每月一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本月,学校“每月一事”的主题是“环保篇——绿色教育在行动”。我们班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的精灵——小鸟,开展了“我为小鸟安个家”的爱鸟活动。    版块一:亲手制作鸟巢    在爱鸟月到来之际,我向全班发出爱鸟护鸟活动的倡议,同学们都积极响应,识别鸟的种类特征,欣赏鸟的美丽外形,学习鸟类保护法规,并举行了“人工鸟巢设计制作”大赛。对于四年
期刊
设计理念:为了符合教育部提倡的“安全教育周”要求,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帮助学生提高交通安全、校园活动安全以及出游安全的自觉性,逐步养成“自我保护讲安全”的习惯。  活动目的: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做危险性游戏的危害,从小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  活动过程:    一、小品导入,揭示主题    (一)小品表演《小猴哭了》  小猴拉着小猪、小狗从室外走进来。小猪、小狗说:“干什么,干什么?”小猴说:“我们来比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可以说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或者说痛并快乐着。在日常工作中虽然无大事,却也无小事。身为班主任经常是忙得晕头转向,有时刚解决这边的小矛盾,那边又东窗事发,真是气不打一处出;有时自己苦口婆心教育了一通,可小家伙们却不理不睬,依旧我行我素;有时要求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家长却不配合支持工作。班主任免不了着急恼火,埋怨现在的孩子太娇惯、太淘气、太自私、太难伺候,甚至嫌弃厌倦班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