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创刊50周年贺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ping121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学》创刊50周年,作为这个刊物创刊时的一个读者,谨致诚挚的祝贺。
  《历史教学》创刊于1951年,著名的历史学家、现依然健在的张苑峰(政火良)先生即是该刊创始者之一。这是新中国建立后较早的一个专业性刊物。当时有中共中央宣传部创办的《学习》杂志,虽然不时地对史学、哲学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发表意见,但主要地是指导全国政治理论学习的刊物。像《历史教学》、《翻译通报》等专业性刊物,则是屈指可数的。由此也就可知道:党和国家自建国伊始对历史科学即是极其重视的,对《历史教学》这个专业刊物的期望是至为殷切的。
  新中国建立,百废待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需要,不仅要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浊泥污水涤荡干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长时期被地主资产阶级歪曲、颠倒了的历史,理所当然地要受到冲击、批判,重新予以颠倒过来。几千年来,广大农民、工匠以自己的艰辛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社会财富和绚丽多彩的文化,养活了贵族地主资产阶级,而他们自己则长年的在饥饿线上挣扎,为争取生存权,则又遭到剥削阶级的残酷镇压。这种状况当然应该得到根本的改变。《历史教学》面临的及其所要承担的,就是这个重大任务,党和国家所殷切期望于《历史教学》者,即是指这一大的任务而言的。
  《历史教学》创刊以来,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出色地完成了这个重大任务。我国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铁制生产工具广泛应用的重要改进时期,对我国古代社会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历史教学》创刊号就刊载了汉代铁官徒冶铁的巨大作用,作为历史主人的劳动生产者就在这个刊物上凸现出来了。此后,诸如劳动生产的种种活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发明,生产技术的创造和应用,以及毕曰升、黄道婆、沈括、苏颂、宋应星等科学家的业绩,都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而刊布出来,做为历史主人的劳动生产者经过长期宣扬而深入人心,从而树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回顾《历史教学》创立50年,这一点极其值得总结和称赞。
  50年代,学术界探讨的重大课题是历史分期、资本主义萌芽、汉民族形成、农民战争和历史人物等,当时有所谓“五朵金花”的比喻。回顾这些讨论,有的问题如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还没有得出公认的结论。应当说,这是学术探讨的正常现象。《天方夜谭》谈论了不过一千零一夜,但学术探讨往往不是一个《天方夜谭》、几个甚至几十个《天方夜谭》就能够得出公认的正确结论来的。也有的问题,如关于农民战争,不是从农民所处的历史时代来论述他们的反抗斗争,而是把农民现代化,以至于出现拔高的现象。虽然在问题的探讨方面,有不少失误,但总算起来,建国以来,对旧史学的批判,以及对新的探索,从正反两个方面,为新中国史学奠定了较为坚定的基础,为尔后的发展找到了新的起点。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学》依然做出了斐然可观的成绩。针对某些错谬观点,《历史教学》采取了批判态度。1958年,曾经有人借口打破王朝体系,提出把包括皇帝年号在内的朝代名称一律废止不用。针对这种幼稚病,《历史教学》发表文章,指出:所谓打破王朝体系主要在于,打破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封建史学体系,至于朝代年号是年代的标志,仍然是可以充分利用。至于《历史教学》在历史分期等许多重大问题上发表的一些高质量的论文,直到今天依然能够见重于史林,丝毫不损其科学价值。《历史教学》之所以见重于世,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历史教学》之所以受到广泛的重视,还在于它承担历史教学所具有的广泛性。在课堂教学上,不仅是高、初中教学,连大学教学,学生们总是不断地提问一些人物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好与坏,是道德上的意义,还是政治上的意义,或者是阶级上的意义,并不是能够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回答出来的。建国以来,对历史人物评价问题风靡于各个刊物,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历史教学》在这方面的工作极为突出,它所发表的人物评论文章,极其广泛,既有帝王将相如秦皇、魏武、宋祖,也有农民起义领袖人物如黄巾、李密、刘六、刘七、李自成,也有如前面提出的一些发明家等等,应有尽有。评论文章有的非常中肯,评价客观公正。特别值得提出的是,1952年《历史教学》曾经对史可法这个人物提出讨论,看看他是否够得上一位民族英雄。作者们观察的角度有所不同,视野自然也就不同,立论、结论当然就有了差异、不同。尽管有如此不同,但都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正确的认识,心平气和,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从而为学术的自由讨论,为学术民主开创了好风气。这一点尤为值得重视。
  岁月奄忽,《历史教学》创建了50周年。《历史教学》在这50年中的成绩则是光彩夺目的。概括起来,《历史教学》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刊物,一是它发表了无数的高质量的文章,推动了历史科学的发展,一是通过教学,适应广泛的需要。而这两点,则是《历史教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祝愿《历史教学》更上一层楼,创造更大的成绩。
  (漆侠,河北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宋史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王安石变法》、《宋代经济史》等。曾于《历史教学》发表多篇论文。)责任编辑:倪金荣
其他文献
在"上篇"中,我们已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缘起、目标、研究方法、科研人员的配置、具体科研课题的设置、研究结果与主要论证依据等问题作了较为概括的介绍。在此,再讲一下该工程的意义问题。对于在"上篇"中未及解释的几个专业术语也一并予以简单阐释。    "断代工程"的意义    对于"断代工程"的意义,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为夏商周三代的年代学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可靠的时间尺度,为今后作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中国人最早移民加拿大是在19世纪50年代。那时,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弗雷塞地区发现金矿,立即吸引了世界各地渴望发财致富的的人们前来淘金,希望能从此改变自己贫穷的经济状况。中国人也不例外,已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淘金的中国人自不必说,远在中国本土的人民也跃跃欲试,纷纷前往,华侨在加拿大的生活就此开始。  中国人移民加拿大的历史,是近代史上中国人向世界各地移民历史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当时世界移民大潮的波涛
期刊
在20世纪末,回顾一下这个世纪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动时,真令人感到惊心动魄。在 这期间,有铺盖全球的政治经济势力的组合,有难以想象的科技发明创造,有宛似洪涛狂飚 的 群众运动,有巨大迅速的社会制度变革,有波及东西半球的世界大战,有不胜枚举的起义与 反起义的搏斗……的确,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这个伟大的时代,并不为过。假如我们把20世纪 末同19世纪末的社会与科学现象相比,天地震撼之感更加强烈。  
期刊
“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青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1年10月11日至14日在长沙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共一百一十多人,提交会议75篇论文,就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吴宝晓认为清末新政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对于西太后及一些清廷中枢大臣来说,实行新政含有较强的迎合列强的目的,而地方督抚的目的则主要是救亡图存。清廷和地方对于新政态度的区别,是形成清末新政初期
期刊
南京大学法学院张仁善先生的新作《礼·法·社会———清代法律转型与社会变迁》(以下简称《礼》),近期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学术视野开阔的法律社会史力作。它将社会史方法引入中国法律史的研究,用“长时段”的眼光考察清代礼法与社会的关系,对中国社会由传统步入近代的内在动因也有独到的阐释与见解。  上溯至春秋战国时代,礼与法本是对立的。到宋末元初,礼法精神与礼法实践高度统一,至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商人、商帮和商会研究成了经济史研究的艳丽亮点,出了不少有影响的成果。但就商帮研究而言,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前近代时期兴盛的传统商帮,如徽帮、晋帮等,对近代崛起的、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浙江商帮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最近出版的由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陶水木博士撰写的《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一书(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3月出版)弥补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被称为"良渚遗址群"的余杭良渚、安溪、瓶窑等3镇的重大 考古发掘,成果颇丰。最近再次对余杭市瓶窑镇文家山进行挖掘,在距离良渚镇不远的土坡 上发现了7座贵族墓葬,其中仅1号墓葬就出土了100多件精美的玉璧、玉坠、玉珠等器物。 现场还发现了可能是祭坛的场所。  良渚文化时期出现了先进的犁耕稻作农业,世界最早绢片显示了当时已经掌握的养蚕织丝技 术,精雕细凿的玉器蕴含着发达的手
期刊
雷海宗先生是驰名中外的历史学家,并是《历史教学》杂志的早期编委。在纪念《历史教学》创刊50周年的时刻,回顾雷海宗在《历史教学》发表的文章,以缅怀他对《历史教学》杂志和历史教学事业的重视和支持,显然是很有意义的。  1952年10月,雷海宗根据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安排,从清华大学调至南开大学历史系任教,此后不久,就兼任《历史教学》编委。《历史教学》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创办的第一个专业性史学刊物,雷海宗
期刊
正值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由暨南大学主办,广州市侨办、广东省台山市人民政府及香港恒福集团协办的暨南大学"第一届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2月6-8日在暨南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英国,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地区和大陆的著名华侨华人研究机构的近百名学者和专家欢聚一堂,以"21世纪的海外华人"为主题,就华人移民、华侨华人与侨乡、华人经济、留学生与新移民、国际关系与海外华人等专题
期刊
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在家庭成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传统婚姻制度也开始发生许多不同以往的新变化。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化在城市与乡村是有很大不同的。对城市婚姻的变化,人们关注得较多,研究成果也很突出,但对农村婚姻状况的研究则不那么尽如人意。事实上,在近代以来城乡差异日趋显著的情况下,对婚姻状况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变化较为剧烈的大中城市显然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