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年代学研究的盛举(下)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w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篇"中,我们已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缘起、目标、研究方法、科研人员的配置、具体科研课题的设置、研究结果与主要论证依据等问题作了较为概括的介绍。在此,再讲一下该工程的意义问题。对于在"上篇"中未及解释的几个专业术语也一并予以简单阐释。
  
  "断代工程"的意义
  
  对于"断代工程"的意义,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为夏商周三代的年代学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可靠的时间尺度,为今后作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就是说,尽管现有的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还需要在新的世纪中作进一步的努力,但较以往的研究而言,这一成果具有更多的科学依据,以后的研究工作也肯定离不开它。
  二、为中国文明起源、中国国家产生等重大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三、"断代工程"运用的基本方法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中国历史研究中是开风气之先的,是从未有过的创举。它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并为新世纪的科学研究培养了一批学术新生力量。而此点意义应该是最为可贵的。不言而喻,这种方法在今后的历史研究中应该大力提倡。对自然科学而言,也同样具有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
  此外,"断代工程"还解决了许多具体历史问题,发掘或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文化遗址,公布了一批比较精确的14C数据。所有这一切,必将对以后的先秦史与中国文明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几个相关名词与术语的解释
  
  限于篇幅,有几个关键性的专业术语诸如"测年技术"、"合天历"、"月相"(包括"金文纪时名词")等等我们未在"上篇"中及时作出解释。然则,为了便于读者深入了解"夏商周断代工程",同时也为了读者进一步阅读"断代工程"已经或即将出版的相关的系列论著,我们有必要对此费些笔墨。
  测年技术:测年技术有很多种,而"断代工程"主要使用的技术包括常规14C测年技术与AMS测年技术。这是一种运用核物理学的原理与技术进行考古文化年代测试的手段。其主要原理为:14C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在动植物活着的时候,其体内炭素所含14的分量与地球上一般炭素中的14C含量是相同的。一旦动植物死亡,就不再吸收14C,其体内所含的14C则会按自身的半衰期(5568±30年)裂变、放射而不断递减,也就是说,每一单位炭素中的14C含量在经过5568±30年之后会减少一半,残留部分又会以此速率不断递减。所以,只要我们能够测出考古遗址中动植物尸体内炭素中所含的14C的比率,便可以利用一定的公式计算出这些动植物的死亡年代。而与这些动植物生活在同时代的人类之年代亦能借此求得。这就是所谓的常规14C测年法。AMS测年技术就是使用加速器质谱计测量14C的一种测年技术,它的优点在于所需样本量仅为常规法的千分之一,对某些珍贵样品诸如有字甲骨尤为适用。
  合天历:所谓"合天历"就是根据今天的天文知识与科技手段逆推的古代历谱,这种历谱符合实际天象,但与当时通行的历法未必皆能密合,故以"合天历"称之。
  月相:"月相"一词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指月亮的形状。在金文及古文献中常见"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等四个名词,学界通常以"月相"称之。对于这四个词语的含义,学术界有多种理解,提出过定点说、四分说、二分二点说、二分一点说等观点。而"断代工程"采用的基本上是二分一点说,即认为"初吉"出现在初一至初十;而后三个词语则是"月相",其中"既生霸"是指从新月初见到满月(分),"既望"则表示满月后月的光面尚未显著亏缺(点);"既死霸"表示从月面亏缺到月光消失(分)。基于这样的理解,所以"断代工程"将上述四个词语称为"金文纪时名词"。
  最后,对如何使用"年表"的问题再讲几句。首先应当承认,这是在现有条件下所能取得的最好成果,代表了20世纪末年代学研究的新水平。问题肯定是有的,因为它只是阶段性的成果,还有待于完善与细化,并需要随着今后考古的新发现与研究作进一步的更正与调整,譬如像夏代、商前期的年表就不够详细。但与以往笼统地讲从多少世纪到多少世纪比较,毕竟是不小的进步,而且也具有更可靠、更科学的依据。
  采自《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彭〓莘
其他文献
活动目的:    1.以了解"张之洞在武汉的建设成就"为例,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延伸,引导学生客观地评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深入挖掘武汉地方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知乡、爱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生个人体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设计海报,鼓励
期刊
综合能力,即处理涉及多种领域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它强调多视角、全方位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人才素质应当具备的品质,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手段、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向。怎样从综合的视角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弥补分科教学的不足,乃是在新时期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课题。  如何将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高三理科班历史教学,笔者从以下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历史刚刚迈入21世纪之际,回顾和总结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是历史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现实需要的不同,回顾和总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而现代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视角。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罗荣渠先生提出了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并依据这一历史观把现代化确定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指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
期刊
蒋介石一生曾与中国共产党两次合作,并且取得了较好成效。第一次合作,将北伐战争推进到长江流域,推翻了一个半军阀,即一个吴佩孚和半个孙传芳。第二次合作,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取得了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胜利。但是,两次国共合作最终都破裂了,其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蒋介石具有强烈的反共意识。即使在双方合作期间,蒋介石也从未放弃过对共产党的防范和限制,以致于引发许多严重矛盾和冲突。  蒋介石早年是如何看待共产
期刊
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一样,近代中国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阶段。  北洋政府所处的时代,是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不断加剧的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背景下由一个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化工业社会迈进的时代。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期刊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下简称"断代工程")正式公布《夏商周年表》,它标志着该项工程初步告一段落。"断代工程"自1996年5月正式启动到结题,历时四年有余。这项"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自启动之日起就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了便于人们、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师了解并有效地利用这一最新的重要科研成果,本文将对工程的缘起、目标、研究方法、科研人员的配置、研究的具体课题、研究结果与主
期刊
[摘 要]彼特拉克是发起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真正领军人物,但学界对其究竟如何与不同领域人士进行交往一直缺乏深入研究。本文拟就彼特拉克的通信对象进行考察,按身份职位归类,剖析其与教会人士、世俗政治人士、文人学者等不同领域人士的交往,以期回答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一个基本问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精英是如何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的架构,包括与各界社会人士的通信,来成功发动文艺复兴运动的。  [关键词]彼
期刊
金秋十月,本刊在天津隆重召开了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承蒙《历史教学》创办人、编委张政火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杨生茂(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委会主任杨志玖(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原《历史教学》编辑陈玉山昆(河北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文史知识》编辑部寄来贺信,并有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及天津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及江苏省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
期刊
21世纪的第一年,在辛亥革命爆发90周年纪念的前夕,“天津市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0月9日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天津各高校、学术团体的著名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共六十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提交了论文。  会议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关于辛亥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有论文指出:由于对于辛亥革命后社会动荡局面的偏见,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
期刊
按 语    回顾高考改革的经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考试科目的变化多与宏观的教育、招生体制改革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观念的变化,而考试内容的变化并不完全以考试科目的变化为依据,它主要反映了学科能力要求在考试中的操作。事实上,无论考试科目怎样变化,考试内容的改革始终以探索能力考查为其基本线索,这也是应对考试科目改革的唯一途径。综合考试科目的推出是为了适应拓宽基础和通才教育的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