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耀的诗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u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格的黄昏
  暮色栖满港口,船舟划动悲伤。
  痛楚荡起了涟漪,落寞溅起了浪花。
  欢愉在海洋中静谧,霞光在白云处凝美。
  而我内心深处总蔓延着:
  血红色的无奈,淡红色的落寞。
  不要问我为什么想你,我的爱凝在你的泪水里,
  不要问我为什么远离,远离在那一夜,
  如果不曾落泪为我,
  如果不曾將我爱上,
  请将我淡忘在远方,淡忘在远方!
  忧郁情怀
  如时间的流逝,生命不曾向我期许。
  似落花的飘零,爱情不曾向我眷顧。
  一个人跟随着白昼,便天长地久。
  一个人跟随着黑夜,便无边无际。
  我有一颗忧郁的心,
  我有一段伤感的情,
  我有一千只向南飞的大雁,
  我也有一千个花容的祝福,
  至深夜,一个人,一轮月,
  望天望雪,望匆匆南飞的大雁。
  作者简介:陈明耀,199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热爱诗歌,热爱文学,出版过小说《梦或现实》。
其他文献
张铭的新书《洞见斯文》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二〇一七年六月版)。这是一本文化随笔集,作者知人论事,任意挥毫泼墨,从文学到美学,从美学到哲学,从哲学到佛学,洋洋洒洒,谈笑风生,显示了较强的书写能力与思维范式。  整部书稿直接或间接关涉到的历史文化名人有近百人,这可见张铭博览群书,贯通古今;反映了张铭广博的知识面和阅读面,并且在对历史人物进行铺排的同时,往往会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与认知,就如同界定“元轻
期刊
我仿佛看到三儿接过长松叔叔递过的信,见信的两端插着火柴头,就知道这封信非常重要,一本正经地说:“保证完成任务!”  三爷小时候被丰台镇红纸刘家收养,那时都叫他小名三儿。刘家老掌柜经营着红纸坊,二儿子长松开了一家年画店。也许是多年修来的福报,娘可疼他了,就是两个哥哥也十分疼爱他。他也懂得帮大人们做点事,尽快把小日本轰出去。  三儿已经习惯了走路,他比一般的孩子成熟得早。他知道如果信上插一根雞毛,就表
期刊
我从四岁开始学习弹钢琴,那时正值八十年代初,整个中国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一样,全民都对以钢琴为代表的“艺术”行当有着近乎于畸形的痴迷,但似乎大家都很急,可能大家都盼着自己家能出一个钢琴神童,从此就可以摆脱平民身份,高人一等了吧。  那时候钢琴不是哪儿都有卖的,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得到的,得凭“条子”,还得托人找关系。几经周折之后,终于在一众邻里艳羡的目光中,一台星海118抬进了我家,同时也终结了我
期刊
六月还没到最热的时候,有谁还记得春天。路旁的花早已争芳斗艳,开了又落。雨后的云朵像哭急了的小孩涨红的脸,映在天空里就是火烧般的晚霞。我更喜欢朝霞,因为晚霞过后依旧是无尽的黑暗。立夏了,北京的人们早早地就知道夏天来了。街头的杨树又长出了毛毛虫;街头的乞丐也早已换好了行头,地上铺着更薄的坐垫,要开始每日的营生了;短裙、丝袜又复活在校园里;商店为了招揽顾客,在橱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夏季清火饮品。烈日下,
期刊
时隔半年,我竟然又见到了那瓶花生酱。我把拖把放在一边,吹去瓶子上满满一层的浮灰,思绪一下被拉回到了五年前。  那是第一次到老丈人家里,他拿出花生酱,笑着对我说:“尝尝这个,自己炒的,外面买不到。”我对花生酱并不感冒,但也不忍拂了老人的一片美意,便拿起筷子象征性地蘸了一点。可刚一入口,那种不以为然感瞬间消失了大半,越吃越香,不觉间,两个大号的实心馒头也入了肚。我揉着肚子说:“这酱真不错!”老丈人开心
期刊
我愿意把王妍丁看作是“狄金森”式的诗人,这一指认并不是出于她们之间诗歌语调上的“相似度”,或存在某种的师承关系。她们不像,一点儿都不像,在狄金森那里用低吟完成的诉说在王妍丁的诗中并不曾显见地出现,相反,她时常会强化倾诉的分贝,部分地让语调“保持在高音区中”——我说我愿意把王妍丁看作是狄金森式的诗人,是出于另外的相似,更潜在的相似:一种诗歌美学上的“离群索居”;带有些不谙时事、不屑世故的前现代感;以
期刊
不知为什么,儿时生长在连绵不断的秦岭大山怀抱里的我总是与大山有着不解的情缘。小时候由于上学路途遥远,总是由这座山头爬向那座山头,天天在山间摸爬滚打,厌倦了它的险峻、闭塞、艰险,厌倦了路途中的疲惫。然而,如今我却越来越喜欢那清静、高大、险峻的秦岭大山,如今我就在它温暖的臂弯里,和它那样亲近。  每次,当我带着满身疲惫、忙碌、劳累、烦恼、燥热踏上回来的路途时,大山敞开它宽阔的胸怀,迎接我。它用它的宁静
期刊
套路  这些命运中的纸牌  它们在俗世的套路里  左冲右突  智慧  是本极为奢侈的线装书  在读懂其中的精华章节之后  锁进一小撮人的抽屉  除了继承者 概不外传  沉湎于自己泡制的陈年老酒  微醺 是我做人的姿态  偶尔有风 掀开宅门  眼前一览无余的风景  美或不美 都与我无关  沒有人按正常途径发牌  我也不会按所谓的规矩出牌  用一张小鬼盖上大鬼后  出局 连同最后一根稻草  三个烟头 
期刊
我喜欢读书,从懵懂识书到现在坐拥书城,与书为伴四十多年。读书的时光历历在目,怀念读书的经历,勉励自己读更多的书。  儿时记忆的屏幕上,有一盏如豆的灯光。那是一只脏乎乎裂开豁口的土陶碗,碗底盛着浑浊的清油,上面架上两根筷子,夹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钱,在方孔中穿一根棉线,灯火晦暗跳跃,父亲捧着砖头厚的书凑在灯下痴迷地看。“哧啦”,头发燎着了,父亲慌忙扑打额头,毛发的糊味在屋中弥漫,另一头纳鞋的母亲嗔怪:“
期刊
从太阳边走过  我想,  应该有一双足,  让我能从太阳边走过;  我爱那火红的心,  那燃烧的激情,  和那为爱的炫丽。  一定不会变心,  不会变冷,  不会世俗,  不管我是贫穷还是富贵,  不管我是顺境还是逆境,  你都火热依然。  我期,  我盼,  应该有一双足,  让我从太阳边走过。  微笑  能否,  给我一抹微笑,  不管尊贵的,  还是卑微的,  哪怕是抽烟时,  还是喝水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