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钢琴音乐与诗歌的对应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max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许多作曲家将音乐与诗歌、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李斯特便是将音乐与诗歌结合的典型作曲家之一。本文以李斯特的《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第104》为切口,试图通过对它的曲式结构、音乐情绪、和意境等方面的研究,明确诗歌在李斯特钢琴音乐中起到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李斯特钢琴作品。
  [关键词]李斯特;音乐创作;诗歌;对应手段
  弗朗茨·李斯特是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是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当时,西方正好处在思想启蒙时期,且李斯特私下还结识了雨果、乔治·桑、海涅等文人,所以李斯特在音乐创作上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部分文学思想的熏陶。如早期的李斯特曾创作了拉马丁诗歌同名曲集《诗意与宗教的和谐》、创作了与莱瑙所写的《浮士德》有关联的《梅菲斯托圆舞曲》等。而这些作品的出现也表明了诗歌对于李斯特音乐创作的重要性。
  本文所研究的《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第104》选自李斯特的钢琴曲集《旅行岁月》第二集《意大利游记》,是李斯特在遍游各国期间,依据彼特拉克《诗集》中第134首诗歌的内容进行创作而成的。下面我们便以它为例,探讨诗歌因素是如何在李斯特的音乐创作中体现的。
  一、音乐与诗歌结构的对应
  通过对此曲的曲式结构分析不难发现,此曲是一首由引子、主体和尾声三个部分组成的一首带有变奏色彩的钢琴曲。第一部分是由6小节组成的引子,第二部分(7-64小节)为乐曲的主体部分,最后一部分为尾声(65-79小节)。
  仔细剖析乐曲的主体部分,可以发现它在曲式结构方面与彼特拉克的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主体部分可以分成四个小部分,正好对应了彼特拉克的四段诗歌。在本首乐曲中还运用了一些音乐记号与华彩段落作为诗歌中段落的分界点,如在20小节处李斯特用了一个自由延长记号,正好处于原始主题与主题第一次变奏之间,对应着十四行诗中前两段的接合处。在35小节、53小节、68小节之后都跟有一个绚烂的华彩部分,依照前面划分的段落可以发现这里正好对应了十四行诗中,段与段的分界处。
  35sb节这句华彩乐句,采用了左手六连音的写作,然后左右手一起向高音区跑动,音区越高,力度越强,正如第二段诗中对爱情的的呐喊。53小节这里的旋律由左手来演奏,而右手则是采用了双音跑动的演奏技巧,先是下行跑动,然后左手跟上变成上行的和弦分解,将这个曲子推向高潮,表达了爱情痛苦挣扎的情绪。68小节这一部分华彩,是在进入尾声前的一个下行的华彩乐句,为引出后面的尾声做了铺垫。音程的下行走向给人一种心情渐渐回落的感觉,表达了此时的情绪开始慢慢趋于平静,犹如叹息般。
  华彩的部分,在两个段落之间旗帜鲜明的起到了加强语气与推动情绪的作用,表现出一种情绪上的强化,无形的给了乐曲一个向上的推动力,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音乐情绪与诗歌内容的联系
  作曲家李斯特在进行创作时,整首乐曲的情绪与彼特拉克所写的诗歌表达的情绪基本对应。当诗歌情绪比较平稳时,可以看出与之对应的乐曲情绪也是稍显舒缓的,当矛盾、冲突的情绪出现时,与之对应的乐曲的情绪也随之高涨起来。李斯特用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来诠释了诗歌中所表达的各类情绪,把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感情变化刻画的十分细腻。
  这首诗通过“和平”与“战争”、“热”与“冷”、“冰”与“火”等多组反义词来表现了作家彼特拉克在爱上劳拉之后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份挣扎与矛盾在李斯特创作的钢琴曲中,有着很明显的体现。如乐曲的引子,前半部分的八度上行走向,犹如钟声敲响在人们的心底,给整首曲子一个悲愤的感觉,而后半部分则单音下行,是得情绪逐渐安静下来,给整首曲子奠定了矛盾纠结冲突的基调,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愤怒与不安。随后,第一次主题的出现犹如一个男中音在歌唱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在第一乐句的前半段,作曲家采用了级进为主的旋律走向,就像是诗中所写的有所期待,心情像是飞上云霄的感觉。而乐句的后半段,采用大跳的手法,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如诗中所写的战争与坠落。这两句强烈的反差正如诗中所写“热的像火,冷的像冰”,表现了诗人内心看似平稳但又悸动的心情。
  主题的第一次变奏,流畅的六连音跑动无疑是个主题增加了一丝抒情,朦胧的感觉,呈现出诗人沉浸在美好的爱情中的感觉。而后半部分则是通过一系列的不协和音程违乐曲的高潮做铺垫。而第二次变奏开始,乐曲在情绪上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变得更加的强烈与激动。这里通过伴奏织体的加厚,将乐曲推向高潮,是诗人痛苦的爆发,营造一种戏剧的冲突感。第三次变奏,李斯特采用了突慢的表情术语,与之前的变奏相比,乐曲的速度、力度、情绪渐渐回落,表达了诗人此时内心的无奈之情。直到最后的尾声,整首乐曲趋于平静,犹如叹息版表达了诗人对甜蜜爱情的惋惜。
  三、意境上的升华
  彼特拉克的这首诗歌主要是寄托了对劳拉的爱情痛苦,而李斯特在这首乐曲中不仅仅体现了这份爱情的忧伤,而是将它的意境完整化,通过这个短小精炼的乐曲完整的表达了爱情的美好与绝望、欢乐与痛苦。所以说,李斯特在创作的过程中,升华了整首诗歌的意境,让其成为了浪漫主义钢琴小品的典范之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市政路桥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并且保障整个路桥的通车寿命。本文将重点阐述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市政路桥施工;应用  引言:在当下的市政路桥施工作业当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想要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带来的效果,保障施工质量,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城市化进程在逐步推进,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居民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活环境与居住环境,在社会不断处于繁荣发展的前提下,各位从事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员也应当顺应这一社会的发展潮流,满足每一位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对此,其应当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明确进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应当注意的相关事项,以此发挥自己对于建筑质量的影响作用。基于这一建筑行业发展背景,文章将会以高
期刊
【摘要】小竖笛吹奏与视唱、唱歌、创作、欣赏等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就会有效地提高整个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小竖笛对于音乐课堂教学,不仅仅是音乐教学的有力媒介和加强学生艺术合作的窗口,更是拓宽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渠道,成为了音乐教学活动的催化剂。  【关键词】综合能力;自信心;团队合作;催化剂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Lost Rivers》这首人声撕裂、没有具体旋律的歌曲,以及《4分33秒》这样的“无声之乐”,对这些不同寻常的音乐,听众在听音乐的时候到底是在听什么以及应该去听什么,做出一些除音乐审美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的探讨,如,音乐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等。  【关键词】《Lost Rivers》;《4分33秒》;音乐审美;音乐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G513 【文献标识码】A  《Lost
期刊
摘要: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从根本上有效做好路基路面施工管理工作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只有提升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为整体公路工程体现出应有的效能奠定基础。同时要着重关注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不足,然后切实的应对和处理,解决各类问题,进而为公路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等内容。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
期刊
[摘要]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它经数千年的磨砺、实践与探索,早已形成诸多独特的演唱技法,形成一种具有中国演唱风格的艺术形式。江苏民歌是我国江苏、浙江一带的老百姓通过口头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民歌,而山东吕剧则属于戏曲唱腔中的板腔体,是山东地方的特色戏曲。本文以《孟姜女》为研究对象,通过研读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浅析江苏民歌《孟姜女》与山东吕剧《孟姜女》的异同,力求让更
期刊
[摘要]鄂伦春族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创造了别具特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鄂伦春民歌。本文通过采风调研对收集到的鄂伦春民歌进行了分析,以此洞察鄂伦春民歌的特点及风格。  [关键词]鄂伦春族;民歌;分析  鄂伦春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世代以狩猎为生,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歌是其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鄂伦春族民歌是建立在历史发展、生产生活、生存环境、风俗习惯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快的一个世纪,同时世界的政治格局也在不断改变。而笔者在此所论述的二十世纪的音乐也在迅速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音乐的观念、风格、作曲技法等方面呈现出多样与革新的的特点。笔者重点通过二十世纪作曲家梅西安的音乐作品分析二十世纪作曲家在音乐技法上的标新立异之处,感受二十世纪出现的“新”音乐。  [关键词]二十世纪音乐;标新;音乐观念;创作技法  当勋伯格对西
期刊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也具有了快速发展的空间。但是随之而来的能源短缺现象,使得节能理念在当今社会当中逐渐被普及与应用,进而能够使建筑方面的节能问题也得到相应解决。进一步重视节能和环保的理念,降低建筑施工中的相应资源能量的损耗,实现建筑物本身的节能特性之外,还能够实现对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跟进,为社会的总体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与支持。  关键词:节能理念;建筑施
期刊
[摘要]悲剧性是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作品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最深根固柢的悲歌色彩。音乐中如歌般的旋律、广阔的气息、强烈的艺术魅力,都具有很高的深层意蕴。本文以《幻想曲集》中第一首《悲歌》为例,从调性风格、创作主题、悲歌色彩,研究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的悲歌色彩。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悲歌;悲剧性  音乐是心灵的真实写照,拉赫玛尼诺夫(以下简称拉赫)将内心世界通过音乐来抒发。年幼的他性格内向而孤僻,当
期刊